"

200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樂亭大鼓”三項鼓書名列其中。

這裡說的“大鼓”,並非指人們敲的那種咚咚響的大鼓,而是一種曲藝形式。“鼓”字讀音要兒化。我國曲藝種類繁多,現在流行的約有三百種,從說唱形式上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說故事”,如北方評書、南方評話等,觀眾熟知的劉蘭芳說《楊家將》即屬此類;二是“說笑話”,如北方的相聲、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墜子、琴書、牌子曲、二人轉等,西河大鼓即是此類。

"

200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樂亭大鼓”三項鼓書名列其中。

這裡說的“大鼓”,並非指人們敲的那種咚咚響的大鼓,而是一種曲藝形式。“鼓”字讀音要兒化。我國曲藝種類繁多,現在流行的約有三百種,從說唱形式上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說故事”,如北方評書、南方評話等,觀眾熟知的劉蘭芳說《楊家將》即屬此類;二是“說笑話”,如北方的相聲、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墜子、琴書、牌子曲、二人轉等,西河大鼓即是此類。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形成與特色

作為一種曲藝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從業人數眾多、流行地區最廣的一個地方曲種。它起源於冀中農村,是在清代中葉流行於民間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始稱“梅花調”“犁鏵片”,又因主要流佈在河間縣(今河間市)、高陽、蠡縣、肅寧、饒陽一帶,故又稱“河間大鼓”。1900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因其流傳的縣市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遂於1920年定名為“西河大鼓”。不過,在冀中農村仍習慣稱“河間大鼓”或“西河調”。

"

200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樂亭大鼓”三項鼓書名列其中。

這裡說的“大鼓”,並非指人們敲的那種咚咚響的大鼓,而是一種曲藝形式。“鼓”字讀音要兒化。我國曲藝種類繁多,現在流行的約有三百種,從說唱形式上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說故事”,如北方評書、南方評話等,觀眾熟知的劉蘭芳說《楊家將》即屬此類;二是“說笑話”,如北方的相聲、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墜子、琴書、牌子曲、二人轉等,西河大鼓即是此類。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形成與特色

作為一種曲藝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從業人數眾多、流行地區最廣的一個地方曲種。它起源於冀中農村,是在清代中葉流行於民間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始稱“梅花調”“犁鏵片”,又因主要流佈在河間縣(今河間市)、高陽、蠡縣、肅寧、饒陽一帶,故又稱“河間大鼓”。1900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因其流傳的縣市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遂於1920年定名為“西河大鼓”。不過,在冀中農村仍習慣稱“河間大鼓”或“西河調”。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作為西河大鼓的主要構成元素——木板大鼓,是早年間流行於河間府一帶的鼓曲形式。它和其他大鼓一樣,最初都唱長篇(可一連唱十天半月),曲調是非常簡單的上下句式,聽眾主要是聽書(說)而不聽唱。在清代,河間府是著名水路商埠,臨近天津,來往客商甚多,木板大鼓開始由農村雲集河間府,表演形式上也漸漸由長篇大書而摘唱短段,以適應勞作繁忙的聽眾對象的變化。那時候,演唱木板大鼓的演員唱短段或截取大書一段,或擴展前面書帽兒,開始時為吸引聽眾的一個招數。但以這種手段招徠聽眾,往往“正話”還沒有開始,觀眾即開始走散。究其原因,是因為疲於奔命的船伕、水手、商賈沒有充裕的閒暇時間。他們甚至提出“唱小段也願付錢”。

"

200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樂亭大鼓”三項鼓書名列其中。

這裡說的“大鼓”,並非指人們敲的那種咚咚響的大鼓,而是一種曲藝形式。“鼓”字讀音要兒化。我國曲藝種類繁多,現在流行的約有三百種,從說唱形式上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說故事”,如北方評書、南方評話等,觀眾熟知的劉蘭芳說《楊家將》即屬此類;二是“說笑話”,如北方的相聲、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墜子、琴書、牌子曲、二人轉等,西河大鼓即是此類。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形成與特色

作為一種曲藝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從業人數眾多、流行地區最廣的一個地方曲種。它起源於冀中農村,是在清代中葉流行於民間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始稱“梅花調”“犁鏵片”,又因主要流佈在河間縣(今河間市)、高陽、蠡縣、肅寧、饒陽一帶,故又稱“河間大鼓”。1900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因其流傳的縣市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遂於1920年定名為“西河大鼓”。不過,在冀中農村仍習慣稱“河間大鼓”或“西河調”。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作為西河大鼓的主要構成元素——木板大鼓,是早年間流行於河間府一帶的鼓曲形式。它和其他大鼓一樣,最初都唱長篇(可一連唱十天半月),曲調是非常簡單的上下句式,聽眾主要是聽書(說)而不聽唱。在清代,河間府是著名水路商埠,臨近天津,來往客商甚多,木板大鼓開始由農村雲集河間府,表演形式上也漸漸由長篇大書而摘唱短段,以適應勞作繁忙的聽眾對象的變化。那時候,演唱木板大鼓的演員唱短段或截取大書一段,或擴展前面書帽兒,開始時為吸引聽眾的一個招數。但以這種手段招徠聽眾,往往“正話”還沒有開始,觀眾即開始走散。究其原因,是因為疲於奔命的船伕、水手、商賈沒有充裕的閒暇時間。他們甚至提出“唱小段也願付錢”。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木板大鼓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木板大鼓藝人開始考慮藝術改革。特別是他們帶著木板大鼓進入北方大城市天津衛以後,改革的要求更為迫切。1870年前後,以胡十、宋五、霍明亮為代表的木板大鼓藝人,先改冀中鄉音為京腔,並根據戲曲演員的吐字、行腔方法以及寫意傳情的動作來設計自己的身段動作,如“刀槍架”等等。——進天津的這一支,木板大鼓改成了京韻大鼓,成為諸種北方大鼓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曲種,代表人物如劉寶全、白雲鵬等。不過,木板大鼓作為一個獨立的曲種,仍原汁原味地流行於北方農村,演唱者多帶保定、滄州口音。

西河大鼓在其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木板大鼓的許多藝術元素,形成了一種“說中有唱、唱而似說”的特色獨具的質樸曲調。因為西河大鼓一直在農村集鎮流行,因此,更向“唱故事”方面發展。演員演唱時,韻散相間、有說有唱。曲目上善於唱“大書”,時謂“說不盡的呼楊將,唱不完的岳家軍”——《楊家將》和《呼家將》兩部大書,成為西河大鼓用之不竭的藝術題材。其他大書還有《大原府》《劫刑車》《三全鎮》,小段如《小姑賢》《藍橋會》等。

西河大鼓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三絃,演員演唱時右手執鼓槌擊鼓,左手操鴛鴦板,用河間一帶方言演唱。唱詞格律一般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組成,板頭有頭板、二板、三板。曲調靈活,說唱並重,語言大眾化,方言土語悉入其中,極富表現力。

名家輩出光耀曲壇

西河大鼓自形成以來出現了許多名家,這其中,首推創始人之一的馬三峰。馬三峰原名馬大河,高陽縣教臺村人,活躍於清道光、咸豐年間。他自幼學習木板大鼓,自擊鼓板,無弦伴奏。後在木板大鼓及弦子書唱腔的基礎上,吸收戲曲及民間小調,改用鐵板擊節,並首創用三絃伴奏。他在創新唱腔的同時,將板頭節奏改為頭板、二板、三板。在演唱中,因其演唱風格潑辣奔放、妙趣橫生,時人贈予“三瘋子”綽號,於是他取藝名“馬三峰”。馬三峰在音樂上的功績,突出體現在使西河大鼓流入城市後保持原有的鄉土氣息。

馬三峰的弟子眾多,其中朱化麟(1866~1941,雄縣人)最負盛名。他在藝術上有許多創造,如對鼓曲音樂多有改進、演化,豐富了許多新腔,說唱表演以細膩、豪爽見長。同時,他還帶了不少門徒,形成了冀中農村一支龐大的“河西體系”。再如王振元,雄縣人,清咸豐、同治年間西河大鼓演員,“王派”創始人。他嗓音大小兼備,長於工架,擅說武書,表演大將對壘、衝鋒陷陣聲勢逼真;同時對丫鬟、小姐一類婦女形象也刻畫得入木三分。

"

200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樂亭大鼓”三項鼓書名列其中。

這裡說的“大鼓”,並非指人們敲的那種咚咚響的大鼓,而是一種曲藝形式。“鼓”字讀音要兒化。我國曲藝種類繁多,現在流行的約有三百種,從說唱形式上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說故事”,如北方評書、南方評話等,觀眾熟知的劉蘭芳說《楊家將》即屬此類;二是“說笑話”,如北方的相聲、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墜子、琴書、牌子曲、二人轉等,西河大鼓即是此類。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形成與特色

作為一種曲藝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從業人數眾多、流行地區最廣的一個地方曲種。它起源於冀中農村,是在清代中葉流行於民間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始稱“梅花調”“犁鏵片”,又因主要流佈在河間縣(今河間市)、高陽、蠡縣、肅寧、饒陽一帶,故又稱“河間大鼓”。1900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因其流傳的縣市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遂於1920年定名為“西河大鼓”。不過,在冀中農村仍習慣稱“河間大鼓”或“西河調”。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作為西河大鼓的主要構成元素——木板大鼓,是早年間流行於河間府一帶的鼓曲形式。它和其他大鼓一樣,最初都唱長篇(可一連唱十天半月),曲調是非常簡單的上下句式,聽眾主要是聽書(說)而不聽唱。在清代,河間府是著名水路商埠,臨近天津,來往客商甚多,木板大鼓開始由農村雲集河間府,表演形式上也漸漸由長篇大書而摘唱短段,以適應勞作繁忙的聽眾對象的變化。那時候,演唱木板大鼓的演員唱短段或截取大書一段,或擴展前面書帽兒,開始時為吸引聽眾的一個招數。但以這種手段招徠聽眾,往往“正話”還沒有開始,觀眾即開始走散。究其原因,是因為疲於奔命的船伕、水手、商賈沒有充裕的閒暇時間。他們甚至提出“唱小段也願付錢”。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木板大鼓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木板大鼓藝人開始考慮藝術改革。特別是他們帶著木板大鼓進入北方大城市天津衛以後,改革的要求更為迫切。1870年前後,以胡十、宋五、霍明亮為代表的木板大鼓藝人,先改冀中鄉音為京腔,並根據戲曲演員的吐字、行腔方法以及寫意傳情的動作來設計自己的身段動作,如“刀槍架”等等。——進天津的這一支,木板大鼓改成了京韻大鼓,成為諸種北方大鼓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曲種,代表人物如劉寶全、白雲鵬等。不過,木板大鼓作為一個獨立的曲種,仍原汁原味地流行於北方農村,演唱者多帶保定、滄州口音。

西河大鼓在其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木板大鼓的許多藝術元素,形成了一種“說中有唱、唱而似說”的特色獨具的質樸曲調。因為西河大鼓一直在農村集鎮流行,因此,更向“唱故事”方面發展。演員演唱時,韻散相間、有說有唱。曲目上善於唱“大書”,時謂“說不盡的呼楊將,唱不完的岳家軍”——《楊家將》和《呼家將》兩部大書,成為西河大鼓用之不竭的藝術題材。其他大書還有《大原府》《劫刑車》《三全鎮》,小段如《小姑賢》《藍橋會》等。

西河大鼓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三絃,演員演唱時右手執鼓槌擊鼓,左手操鴛鴦板,用河間一帶方言演唱。唱詞格律一般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組成,板頭有頭板、二板、三板。曲調靈活,說唱並重,語言大眾化,方言土語悉入其中,極富表現力。

名家輩出光耀曲壇

西河大鼓自形成以來出現了許多名家,這其中,首推創始人之一的馬三峰。馬三峰原名馬大河,高陽縣教臺村人,活躍於清道光、咸豐年間。他自幼學習木板大鼓,自擊鼓板,無弦伴奏。後在木板大鼓及弦子書唱腔的基礎上,吸收戲曲及民間小調,改用鐵板擊節,並首創用三絃伴奏。他在創新唱腔的同時,將板頭節奏改為頭板、二板、三板。在演唱中,因其演唱風格潑辣奔放、妙趣橫生,時人贈予“三瘋子”綽號,於是他取藝名“馬三峰”。馬三峰在音樂上的功績,突出體現在使西河大鼓流入城市後保持原有的鄉土氣息。

馬三峰的弟子眾多,其中朱化麟(1866~1941,雄縣人)最負盛名。他在藝術上有許多創造,如對鼓曲音樂多有改進、演化,豐富了許多新腔,說唱表演以細膩、豪爽見長。同時,他還帶了不少門徒,形成了冀中農村一支龐大的“河西體系”。再如王振元,雄縣人,清咸豐、同治年間西河大鼓演員,“王派”創始人。他嗓音大小兼備,長於工架,擅說武書,表演大將對壘、衝鋒陷陣聲勢逼真;同時對丫鬟、小姐一類婦女形象也刻畫得入木三分。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名家朱化麟

王魁武(1891~1947),王振元之子。16歲隨父學藝,長期在農村演出。嗓音沉雄有力,長於武書,擅演《呼家將》。五四運動以後,受新思潮影響演唱新詞《科學救國》《中山紀事》。抗戰期間積極從事革命宣傳,編演《昝崗慘案》《減租減息》,曾領導群眾與敵人進行鬥爭。1947年被敵偽逮捕,英勇就義。

當代西河大鼓名家王尊三(1892~1968),唐縣人。生前為全國政協委員。他青年時期即在黃河南北說唱西河大鼓《隋唐》《楊家將》等曲目。抗戰期間創作演出了《保衛大武漢》《晉察冀小姑娘》《骨肉情》等大量曲目,並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到敵人據點附近說書。新中國成立後,為建立中國曲藝團體嘔心瀝血,創作、改編、整理了《新兒女英雄傳》《美猴王》《遊西湖》等,為發展我國曲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另一位著名西河大鼓女演員馬增芬(1921年生),與其父馬連登共創“馬派”。她5歲習藝,7歲參加演出,10歲正式登臺。1953年參加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以抒情短篇著稱。她的演唱節奏流暢、曲調明麗、語言俏皮,擅唱風趣幽默的抒情作品,其傳統曲目《花唱繞口令》《玲瓏塔》別具一格;現代曲目《江竹筠》《一分錢一兩米》都自創新腔,表現手法獨到。

"

200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北的“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樂亭大鼓”三項鼓書名列其中。

這裡說的“大鼓”,並非指人們敲的那種咚咚響的大鼓,而是一種曲藝形式。“鼓”字讀音要兒化。我國曲藝種類繁多,現在流行的約有三百種,從說唱形式上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說故事”,如北方評書、南方評話等,觀眾熟知的劉蘭芳說《楊家將》即屬此類;二是“說笑話”,如北方的相聲、南方的滑稽等;三是“唱故事”,如大鼓、墜子、琴書、牌子曲、二人轉等,西河大鼓即是此類。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形成與特色

作為一種曲藝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從業人數眾多、流行地區最廣的一個地方曲種。它起源於冀中農村,是在清代中葉流行於民間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始稱“梅花調”“犁鏵片”,又因主要流佈在河間縣(今河間市)、高陽、蠡縣、肅寧、饒陽一帶,故又稱“河間大鼓”。1900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因其流傳的縣市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遂於1920年定名為“西河大鼓”。不過,在冀中農村仍習慣稱“河間大鼓”或“西河調”。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作為西河大鼓的主要構成元素——木板大鼓,是早年間流行於河間府一帶的鼓曲形式。它和其他大鼓一樣,最初都唱長篇(可一連唱十天半月),曲調是非常簡單的上下句式,聽眾主要是聽書(說)而不聽唱。在清代,河間府是著名水路商埠,臨近天津,來往客商甚多,木板大鼓開始由農村雲集河間府,表演形式上也漸漸由長篇大書而摘唱短段,以適應勞作繁忙的聽眾對象的變化。那時候,演唱木板大鼓的演員唱短段或截取大書一段,或擴展前面書帽兒,開始時為吸引聽眾的一個招數。但以這種手段招徠聽眾,往往“正話”還沒有開始,觀眾即開始走散。究其原因,是因為疲於奔命的船伕、水手、商賈沒有充裕的閒暇時間。他們甚至提出“唱小段也願付錢”。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木板大鼓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木板大鼓藝人開始考慮藝術改革。特別是他們帶著木板大鼓進入北方大城市天津衛以後,改革的要求更為迫切。1870年前後,以胡十、宋五、霍明亮為代表的木板大鼓藝人,先改冀中鄉音為京腔,並根據戲曲演員的吐字、行腔方法以及寫意傳情的動作來設計自己的身段動作,如“刀槍架”等等。——進天津的這一支,木板大鼓改成了京韻大鼓,成為諸種北方大鼓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曲種,代表人物如劉寶全、白雲鵬等。不過,木板大鼓作為一個獨立的曲種,仍原汁原味地流行於北方農村,演唱者多帶保定、滄州口音。

西河大鼓在其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木板大鼓的許多藝術元素,形成了一種“說中有唱、唱而似說”的特色獨具的質樸曲調。因為西河大鼓一直在農村集鎮流行,因此,更向“唱故事”方面發展。演員演唱時,韻散相間、有說有唱。曲目上善於唱“大書”,時謂“說不盡的呼楊將,唱不完的岳家軍”——《楊家將》和《呼家將》兩部大書,成為西河大鼓用之不竭的藝術題材。其他大書還有《大原府》《劫刑車》《三全鎮》,小段如《小姑賢》《藍橋會》等。

西河大鼓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三絃,演員演唱時右手執鼓槌擊鼓,左手操鴛鴦板,用河間一帶方言演唱。唱詞格律一般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組成,板頭有頭板、二板、三板。曲調靈活,說唱並重,語言大眾化,方言土語悉入其中,極富表現力。

名家輩出光耀曲壇

西河大鼓自形成以來出現了許多名家,這其中,首推創始人之一的馬三峰。馬三峰原名馬大河,高陽縣教臺村人,活躍於清道光、咸豐年間。他自幼學習木板大鼓,自擊鼓板,無弦伴奏。後在木板大鼓及弦子書唱腔的基礎上,吸收戲曲及民間小調,改用鐵板擊節,並首創用三絃伴奏。他在創新唱腔的同時,將板頭節奏改為頭板、二板、三板。在演唱中,因其演唱風格潑辣奔放、妙趣橫生,時人贈予“三瘋子”綽號,於是他取藝名“馬三峰”。馬三峰在音樂上的功績,突出體現在使西河大鼓流入城市後保持原有的鄉土氣息。

馬三峰的弟子眾多,其中朱化麟(1866~1941,雄縣人)最負盛名。他在藝術上有許多創造,如對鼓曲音樂多有改進、演化,豐富了許多新腔,說唱表演以細膩、豪爽見長。同時,他還帶了不少門徒,形成了冀中農村一支龐大的“河西體系”。再如王振元,雄縣人,清咸豐、同治年間西河大鼓演員,“王派”創始人。他嗓音大小兼備,長於工架,擅說武書,表演大將對壘、衝鋒陷陣聲勢逼真;同時對丫鬟、小姐一類婦女形象也刻畫得入木三分。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名家朱化麟

王魁武(1891~1947),王振元之子。16歲隨父學藝,長期在農村演出。嗓音沉雄有力,長於武書,擅演《呼家將》。五四運動以後,受新思潮影響演唱新詞《科學救國》《中山紀事》。抗戰期間積極從事革命宣傳,編演《昝崗慘案》《減租減息》,曾領導群眾與敵人進行鬥爭。1947年被敵偽逮捕,英勇就義。

當代西河大鼓名家王尊三(1892~1968),唐縣人。生前為全國政協委員。他青年時期即在黃河南北說唱西河大鼓《隋唐》《楊家將》等曲目。抗戰期間創作演出了《保衛大武漢》《晉察冀小姑娘》《骨肉情》等大量曲目,並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到敵人據點附近說書。新中國成立後,為建立中國曲藝團體嘔心瀝血,創作、改編、整理了《新兒女英雄傳》《美猴王》《遊西湖》等,為發展我國曲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另一位著名西河大鼓女演員馬增芬(1921年生),與其父馬連登共創“馬派”。她5歲習藝,7歲參加演出,10歲正式登臺。1953年參加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以抒情短篇著稱。她的演唱節奏流暢、曲調明麗、語言俏皮,擅唱風趣幽默的抒情作品,其傳統曲目《花唱繞口令》《玲瓏塔》別具一格;現代曲目《江竹筠》《一分錢一兩米》都自創新腔,表現手法獨到。

人文燕趙 |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著名西河大鼓演員馬增芬

在保護傳承中發揚光大

西河大鼓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冀中一帶的藝人在黨的領導下深入敵後進行宣傳,編演了《平原游擊隊》《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白毛女》等大量反映革命鬥爭題材的曲目。新中國成立後,對優秀傳統曲目又進行整理、改編,並創演新曲目。西河大鼓曾有過鼎盛時期。20世紀50年代初,我省不僅許多地(市)級曲藝團、隊和縣文化館常常上演西河大鼓曲目,而且這種藝術形式在冀中廣大農村非常普及,許多農民還能唱上幾段。那時,冀中廣大農村文化生活極度貧乏,根本看不到電影,更不知電視為何物,村民們除春節期間看“高臺戲”外,平常農閒時就是聽西河大鼓。尤其在夏天,勞累一天的村民晚上酷熱難以入睡,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聽說書。說西河大鼓的演員在場院支上鼓架子,“嘭嘭嘭”一敲,聲傳幾裡,四鄰八街的村民聞聲趕來圍坐一大片人,摸黑聽說書,還都是“大書”。待唱至半夜時分,天漸涼了,演員道一聲“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村民紛紛離去。這時,村裡管事的人將從各家收來的半袋糧食送給演員作為演出報酬。這種情況,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依然如故。

1976年12月,河北省曲藝團在石家莊成立,團裡的西河大鼓還是一個重要藝術門類。當時,省曲藝團就設在我居室院落的平房,我與演員們都很熟。著名西河大鼓演員伍振英,長、中、短篇無一不能,新書《白毛女》《林海雪原》《大鬧天宮》影響很大。在1976年的唐山抗震救災中,她演唱了許多反映抗震救災的西河大鼓節目,伴以張連進的三絃,頗受歡迎。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我省西河大鼓編演人員還創演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1990年2月,保定市戲研室創作的西河大鼓《飲酒歌》,獲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鼓曲賽二等獎,演員劉小梅獲表演一等獎;同年9月,劉小梅又獲晉冀魯豫“山河杯”最佳演員獎。後來,劉小梅成為廣受稱道的著名小品演員。

近些年西河大鼓演出市場式微,但該曲種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其振興和發展帶來了契機。觀眾期待西河大鼓風韻再度繁榮於燕趙大地!

(王禮人/文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9年8月14日14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