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豪華車 奔馳 服裝 減肥 工程師 老侯解車 2019-05-18

有一則笑話,說一個汽車專業的大學生,研究奔馳大G的車身結構,怎麼也找不到這款車的車身吸能結構。沒辦法就去請教奔馳公司的工程師,然後工程師小聲的對他說:我告訴你,你千萬不要外傳,這款車的車身吸能結構在與它碰撞的車身上!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當然,這只是一則笑話,奔馳大G當然也是有車身吸能結構的,只是它強壯的大梁和堅硬的外殼,將自己保護的極好,與它碰撞的車輛,基本都會完敗。不過我倒是從這裡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奔馳大G為什麼不將自己的車身外殼做得薄一點,好讓汽車在碰撞時吸能更多,更好的保護車內乘員呢?這樣厚而且堅硬的汽車蒙皮,在碰撞時萬一不能吸能,把碰撞能量都傳給了車內乘員,不是把車內尊貴的客人都害慘了嗎?難道這款鼎鼎大名的奔馳大G安全性還不如那些皮薄餡大的某系車嗎?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這些年來,在汽車界最流行的一個觀點就是:汽車的車身結構件才是受力部件,汽車在行駛時和發生碰撞時所受到的各種力都由它來承受;而車身覆蓋件基本不受力,在汽車發生碰撞時不起任何作用,並且它的強度不要太高,這樣可以在碰撞時產生較大的變形,以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避免傷害到車內的乘員。這裡所說的車身結構件主要是指汽車的A、B、C柱、前後縱梁、地板等;車身覆蓋件就是我們看到的汽車外表,主要是指四門兩蓋、翼子板等。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應該說,對於現在的普遍採用承載式車身的乘用車來說,這種觀點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吸能式車身結構也是汽車被動安全的一大進步。不過,現在這一觀點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完全忽視了車身覆蓋件對車身安全的保護作用,導致汽車的車身蒙皮越來越薄,強度是越來越低,可謂是“薄無止境”,屢屢挑戰人們的思維底線。某系車的車門蒙皮薄的就像一層紙一樣,做鈑金時,鈑金工用手直接把門板就給撕開了,和手撕鬼子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些車型,發動機蓋用力按一下就會留一個坑,車門用力踢一腳就會變形。這樣的車身蒙皮,在碰撞時能吸收多少能量呢?再說了,難道車身蒙皮厚一點、強度高一點,在碰撞時就不能吸收能量了嗎?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事實上,車身覆蓋件對汽車的車身安全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特別是在低速碰撞中。就像一個人身上穿的衣服,穿一件單衣和穿一件棉衣,摔倒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是不一樣的。在工廠裡的工人都會穿厚厚的特製勞動服,目的就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如果沒有衣服,或者穿非常薄的衣服,肌膚直接與機械接觸,稍有差錯,直接就傷到骨骼了,我們肯定不希望這種現象的發生。使用強度更高的車身覆蓋件,就像這些衣服的作用一樣,在汽車發生碰撞時,可以更好的保護汽車自身的安全。舉例來說,很多豪車的車身覆蓋件強度都是非常高的,即使為了減重而採用比較薄的鋼板,但鋼板的強度也是很高的;相比較來說,某些車系的車身覆蓋件就是採用普通的鋼板,強度很低,其實重量上和豪車沒差哪兒去。但是你能說豪車的安全性與普通車一致甚至還不如普通車嗎?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有些人會以碰撞試驗來說事,說你看那些公認的皮薄餡大的某系車,在碰撞試驗中都能獲得很高的分數,獲得五星級的安全評價,這不就說明車身覆蓋件與安全無關嗎?但我想說的是:碰撞試驗只是檢驗汽車對人的保護作用,而不考慮汽車本身所受到的損傷,但是汽車不是一次性產品,發生碰撞後是需要維修繼續使用的。那些皮薄餡大的汽車,在發生碰撞時車身結構件會變形吸能,後期的維修非常困難,也會增加維修成本;如果車身覆蓋件強度較高的車型,發生碰撞時覆蓋件首先承受了一部分作用力,內部的結構件受力相對就會小一些,損毀程度也較低,後期更容易維修,維修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對於我們日常用車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汽車並不是撞一次就扔了,還是要維修繼續使用的。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另外,很多人可能曲解了覆蓋件的安全作用。說覆蓋件對汽車安全無用的,主要是指汽車在高速碰撞時,這種情況下它的作用確實不大,就像一個人從十層樓跳下來,穿什麼衣服都無所謂了,後果都是死;但在實際使用中更多的是低速碰撞,這種情況下它的作用就比較明顯了,就像你日常走路摔個跟頭,穿棉服和穿單衣受到的傷害是不一樣的。如果覆蓋件的強度較高,在發生輕微碰撞時可能不會變形,或者變形量較小,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內部的結構件,後期的維修成本也低;相反,這些覆蓋件強度很低,只要發生碰撞,外表面就稀里嘩啦碎一片,慘不忍睹,就像“易拉罐”一樣,很容易就傷到內部的結構件了。雖然在碰撞時車內的乘員是安全的,但是後期的維修成本卻比較高,給人的視覺效果和心理作用也是很差的。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所以,現在的車企高調宣傳車身覆蓋件無用論,事實上是在給汽車減重和減配找藉口,本質上是為了降低汽車的製造成本,高強度的鋼板和普通的鋼板,成本差距是非常大的,加工過程也更加困難,損耗也會更大。但是使用高強度的車身覆蓋件,與汽車的碰撞吸能理論並不矛盾,仍然可以將車身結構件製作的剛強無比。非常明顯的例子就是那些豪車,它們不論是在低速碰撞還是在高速碰撞中,安全性能都非常好,不論是汽車外觀的損傷還是對車內乘員的保護,都非常到位。如果按照車身覆蓋件無用論的說法,它的外觀也應該破損嚴重才對,而事實恰恰與此相反。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汽車的車身覆蓋件應該在碰撞中起到更大的防護作用,而不是在“吸能”的理論指導下越走越偏。就像人的皮膚和肌肉,以及身上穿的衣服,對人的保護作用都是非常強大的,而不是僅僅依靠骨骼的強壯。就像一個武林高手,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外觀和內心都是非常強大的;而那些細皮嫩肉的奶油小生,內心又能強大到哪裡去呢?所以,說車皮太薄汽車安全性較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正確的,另外,車身覆蓋件的薄厚及強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車企的造車態度和汽車的安全理念。

車皮太薄真的與安全性無關嗎?是不是可以“薄無止境”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