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感知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為了保護莎拉,她將所有暴力、血腥的畫面都設置了馬賽克。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感知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為了保護莎拉,她將所有暴力、血腥的畫面都設置了馬賽克。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與其說是她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倒不如說,是孩子看到了她操控中的世界。

久而久之,在溫室中長大的莎拉失去了對外界一切事物的感知力,莎拉只知道什麼是真善美,卻不知該如何防範負面信息。

因為這些負面信息,早已經被母親屏蔽掉了。

同樣被屏蔽掉的,還有莎拉的好奇心。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感知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為了保護莎拉,她將所有暴力、血腥的畫面都設置了馬賽克。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與其說是她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倒不如說,是孩子看到了她操控中的世界。

久而久之,在溫室中長大的莎拉失去了對外界一切事物的感知力,莎拉只知道什麼是真善美,卻不知該如何防範負面信息。

因為這些負面信息,早已經被母親屏蔽掉了。

同樣被屏蔽掉的,還有莎拉的好奇心。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好奇心和叛逆心一天一天在莎拉的身體中長大,最終她決定衝破這種桎梏:

莎拉開始嘗試自殘、甚至吸毒。

在母親一次次干預無效後,莎拉最終將控制器砸向母親,頓時,母親鮮血直流,控制器也壞掉了……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感知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為了保護莎拉,她將所有暴力、血腥的畫面都設置了馬賽克。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與其說是她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倒不如說,是孩子看到了她操控中的世界。

久而久之,在溫室中長大的莎拉失去了對外界一切事物的感知力,莎拉只知道什麼是真善美,卻不知該如何防範負面信息。

因為這些負面信息,早已經被母親屏蔽掉了。

同樣被屏蔽掉的,還有莎拉的好奇心。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好奇心和叛逆心一天一天在莎拉的身體中長大,最終她決定衝破這種桎梏:

莎拉開始嘗試自殘、甚至吸毒。

在母親一次次干預無效後,莎拉最終將控制器砸向母親,頓時,母親鮮血直流,控制器也壞掉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母親也許不會理解,一向在自己監控下,乖巧的女兒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一邊哭訴著“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一邊看著女兒坐上出租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那個一直處於她控制中的孩子,就這樣徹底失去了控制。

3

再次回憶影片中的場景,我們不由思考,被媽媽控制住的莎拉,和如今被監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最愛說的,就是“我這是為你好”。

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廣泛存在於每個家庭中。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感知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為了保護莎拉,她將所有暴力、血腥的畫面都設置了馬賽克。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與其說是她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倒不如說,是孩子看到了她操控中的世界。

久而久之,在溫室中長大的莎拉失去了對外界一切事物的感知力,莎拉只知道什麼是真善美,卻不知該如何防範負面信息。

因為這些負面信息,早已經被母親屏蔽掉了。

同樣被屏蔽掉的,還有莎拉的好奇心。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好奇心和叛逆心一天一天在莎拉的身體中長大,最終她決定衝破這種桎梏:

莎拉開始嘗試自殘、甚至吸毒。

在母親一次次干預無效後,莎拉最終將控制器砸向母親,頓時,母親鮮血直流,控制器也壞掉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母親也許不會理解,一向在自己監控下,乖巧的女兒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一邊哭訴著“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一邊看著女兒坐上出租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那個一直處於她控制中的孩子,就這樣徹底失去了控制。

3

再次回憶影片中的場景,我們不由思考,被媽媽控制住的莎拉,和如今被監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最愛說的,就是“我這是為你好”。

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廣泛存在於每個家庭中。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但我們也不禁去思考,當“為你好”變成這麼一套隨時隨地監控的設備後,對於孩子們來說,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

也許很多人會說,影片中的人物設置,對立性太強了,不足以說明現實中的問題。

那麼,其實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安裝人臉識別的攝像頭出現在研發它的人員辦公室,每隔30秒鐘掃描一遍,監控他們八小時工作的狀態,在每次下班時,用一串串冰冷的數據形成考勤表。

如果智能校服穿在老師家長們身上,隨時監控他們的地理位置,工作情況,一有反常立馬報警,並將數據實時更新給上司呢?

換作你,你會願意嗎?

前段時間,有這麼一則新聞衝上了熱搜:某城管部門給環衛工人配發智能手錶,一旦停留20分鐘,手環就會自動報警喊“加油!”。

美其名曰:督促環衛工人積極工作。


"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學習和工作。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鹿溪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幅圖。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孩子們怎麼出現在大屏幕上,似乎還有鏡頭專門對準他們的臉?

沒錯,這正是新一代的課堂監測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攝像頭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統計出孩子每堂課的表現。

甚至連情緒都能統計出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以來,孩子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沒有好好聽講,就能一目瞭然了。

它有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名字: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

1

實際上,早在2018年,類似系統就已經陸續進入中小學課堂了。

在杭州試運行的學校裡,這套系統每隔30秒就會掃描一次,還將學生的行為劃分出了 6 個板塊: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

劃分得明明白白。

每節課結束後,大屏幕上會現實孩子們的信息統計。

幾分幾秒什麼狀態,這節課舉了幾次手,打了幾次哈欠,一目瞭然。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也不光是在中小學,在新京報的採訪中,這套系統目前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大學校園,主要用於日常考勤和課堂紀律管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在接受採訪中,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坦言:你低頭多長時間,是否在玩手機,是否在發呆,是否在看別的書,都能感應到。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聽起來夠讓人毛骨悚然吧!

有人質疑說,這樣的操作豈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其實早在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相關人員已經向公安部門打探過了,得到的說法是:由於教室屬於公開場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隱私”的說法。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不得不說,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家長和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學校領導甚至力主這套系統儘快全面覆蓋圖書館和教學樓。

在學生們反感甚至抱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會以一句“為了(敦促)你學習,你還抱怨,請問你還是學生嗎?”,堵住學生的口。

2

這種“監控”還會升級。

除了課堂上的人臉識別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孩子們還處於一種被“智能校服”監控的恐懼中。

這種智能校服有多厲害呢?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它的衣服中鑲嵌了專門研發出的智能芯片,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捕捉孩子每一個動作。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外,它還有個強大的報警系統:

打瞌睡,會報警。

做小動作,會報警。

在校期間脫校服,也會報警。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些監控的信息和報警信息會實時發送到家長手機上,便於家長隨時獲取孩子動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檢測不到。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萬多名學生,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穿上了這套智能校服。

很多人也因此給它取了個新名字:智能囚服。

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囚服”呢?因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反人類!

想必不少人都曾看過美劇《黑鏡》,其中有一個故事《大天使》,講述的是小女孩莎拉被“操控”的故事。

因為三歲那年走失,母親特別著急,找到孩子後,不由分說地在莎拉大腦裡植入了一枚芯片。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感知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為了保護莎拉,她將所有暴力、血腥的畫面都設置了馬賽克。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與其說是她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倒不如說,是孩子看到了她操控中的世界。

久而久之,在溫室中長大的莎拉失去了對外界一切事物的感知力,莎拉只知道什麼是真善美,卻不知該如何防範負面信息。

因為這些負面信息,早已經被母親屏蔽掉了。

同樣被屏蔽掉的,還有莎拉的好奇心。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好奇心和叛逆心一天一天在莎拉的身體中長大,最終她決定衝破這種桎梏:

莎拉開始嘗試自殘、甚至吸毒。

在母親一次次干預無效後,莎拉最終將控制器砸向母親,頓時,母親鮮血直流,控制器也壞掉了……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母親也許不會理解,一向在自己監控下,乖巧的女兒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一邊哭訴著“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一邊看著女兒坐上出租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那個一直處於她控制中的孩子,就這樣徹底失去了控制。

3

再次回憶影片中的場景,我們不由思考,被媽媽控制住的莎拉,和如今被監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最愛說的,就是“我這是為你好”。

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廣泛存在於每個家庭中。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但我們也不禁去思考,當“為你好”變成這麼一套隨時隨地監控的設備後,對於孩子們來說,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

也許很多人會說,影片中的人物設置,對立性太強了,不足以說明現實中的問題。

那麼,其實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安裝人臉識別的攝像頭出現在研發它的人員辦公室,每隔30秒鐘掃描一遍,監控他們八小時工作的狀態,在每次下班時,用一串串冰冷的數據形成考勤表。

如果智能校服穿在老師家長們身上,隨時監控他們的地理位置,工作情況,一有反常立馬報警,並將數據實時更新給上司呢?

換作你,你會願意嗎?

前段時間,有這麼一則新聞衝上了熱搜:某城管部門給環衛工人配發智能手錶,一旦停留20分鐘,手環就會自動報警喊“加油!”。

美其名曰:督促環衛工人積極工作。


人工智能監控下的學習,學校怎麼就變成了“囚牢”?

當時的評論區罵聲一片,很多人都說,這是沒有溫度的非人制度。

因為沒有人希望在“囚牢”裡工作。

那麼同樣的,也沒有孩子願意在“囚牢”裡學習。

兒童病房的醫生曾說,被智能系統監控的學生,正好處於青春期,自我意識很強,對隱私的要求也很強,一旦感覺不到信任,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

因此,這樣的做法雖然方便了家長和老師,但對孩子來說卻宛若“囚牢”。

也很容易將孩子與監護人置於對立面,成了“犯人”與“獄警”的關係。讓一群本該活蹦亂跳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變成大數據下一個個戴著面具,不敢隨意表露自己情緒的小可憐們。

當這樣的場景變得越來越普遍時,我們不由深思:

科技的發展本該幫助人類更自由和更有尊嚴,可為何卻一次次淪為禁錮人性的工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