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鐘聲

寒山寺 旅遊 杯酒向秋風 杯酒向秋風 2017-08-31

1200多年前的姑蘇城,時值夏秋。某天,一位赴京趕考的年輕人沿水路從此地路過,他身背行囊意氣風發,乘坐的小木船在一個叫寒山寺的渡口停了下來,年輕人理了理被江風吹亂的髮束,跳下木船走進寺廟,他焚香祈求神靈保佑他考場順利。臨走時,他敲了敲那口掛在寺內的大鐘,沉雄的鐘聲餘音嫋嫋,不絕於耳。寒山寺的鐘聲

江南的秋景小橋流水,楓葉荻花,如詩如畫。然而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沒有心思去欣賞這些,他的心裡翻滾著青春的豪邁、生命的激情,他要將滿腹的才華賣給帝王之家!小船漸漸使出了姑蘇城,看著漸漸遠去的江南,他的心情熱切而緊張。

命運終究是坎坷的,現實和理想並非一步之遙,誰的鴻鵠之志會在剎那間實現?這個赴京趕考的年輕人落榜了。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人和世界總要這樣糾纏。落榜了,歸途是那樣的清冷寂寥。年輕人離開了長安,乘船南下。

某天傍晚,同樣的姑蘇城,同樣的寒山寺,同樣的楓橋,不同的是,船上坐了一個失意的年輕人。夕陽已經西下,年輕人便停船在水上過夜。夜半時分,他獨自走出船艙,月色如霜,江上漁火點點,這時,附近寒山寺的鐘聲突然響起。他佇立良久,回到艙內信手寫了一首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個年輕人就是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意境雋永、千古不朽的名作就這樣誕生了。寒山寺的鐘聲

<二>寒山寺沒有山。這是一種很怪的感覺,寒山寺怎會沒有山?來過蘇州城的人都知道,這裡很少看見山,更不要說在楓橋這個地方。其實,寒山寺本不叫寒山寺,是唐貞觀年間,著名僧人寒山從浙江天台來這兒落腳後,才改稱寒山寺的。寒山寺的寒山,只是個人名。

在北方偏遠的家鄉,很多人家的房屋正堂上貼有古代詩畫,其中就有給《楓橋夜泊》配的畫,火紅的樹葉、陡峭的山崖、悠悠流水和孤獨的木舟,似乎只有這樣的畫面,才能表達作者文字中的意境。若不去寒山寺,我寧願認為它是有山的。“寒山”二字,在很多不明典故的中國人心中,它是一座聳立的山崖,一縷淡淡的山石印象,清冷而莊重。是僧人寒山,用自己的名字無意點飾了中國人的印象。

〈三〉

我去寒山寺是聽鐘聲的,只因張繼的這首詩。當然,我完全可以選擇在月夜乘坐一小舟遠遠地停在運河上安靜地去聽,可是條件已不允許了。第一,晚上寺廟停止觀光,是沒人去敲鐘的。第二,我的面目都這樣現代化了,內心實在難以詩情畫意。鐘樓內的牆壁上貼滿了古人的詩句,一塊指示牌站在門口,示意敲鐘三聲須付人民幣10元,沒有說明任何理由。我付了錢,扶著仿古原木撞擊大鐘,聲音大概傳出了塔外,至於寺外的人能否聽到,不得而知。月夜,漁火,鐘聲,烏鴉的啼鳴,這些觸摸心絃的靈動,只有靠想象了。寒山寺的鐘聲

〈四〉我在楓橋沒有看到幾顆像樣的楓樹,大都是些法國梧桐。很難想象這樣的地方會有“漁火”和“烏啼”。拱形橋上,遊客來來往往,佔取著一個個最佳拍照位置。擠出人群,站在遠處看那寺廟與橋上的人,實在想象不出一千多年前這裡的深夜是怎樣一種情景,至於喧鬧的楓橋寒山寺,不知多少次被作為背景,進入一個個遊人的鏡頭?又有多少人在若干年後,在同樣喧鬧的日子裡翻出陳舊的相冊,指著畫面上依稀的背景?不管怎麼說,楓橋是一個有詩意的處所,因為張繼,因為寒山,因為鐘聲,因為想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