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騎兵和戰象 讓迦太基人在大部分時候看上去難以對付


在迦太基全軍行進在比較開闊的平地時,當地人非常忌憚他們的騎兵和戰象,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當遠征軍逐漸開始走入崎嶇破碎的山區,附近居民便開始盤算如何襲擊這群不速之客。他們迅速集結起了規模龐大的部隊,依靠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趕在迦太基軍人之前抵達了下一處高地。不過,勉強湊出的大軍畢竟素質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漢尼拔麾下的凱爾特嚮導發現,這次襲擊便轉而成為了強攻。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漢尼拔也只能讓部隊稍稍後撤。

漢尼拔並不死心,派出嚮導不斷偵查凱爾特人的防禦漏洞。他們注意到對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規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鎮休息。於是,漢尼拔命令全軍在白天當著守軍的面高調進軍,吸引了附近守軍的注意力,並在接近敵人的山腳下紮營。等到夜幕降臨,就在營地裡點燃大量篝火,繼續迷惑對方。阿洛布羅克斯人在白天神經緊繃,到了晚上已疲憊不堪。結果,大部分人按照慣例到附近城鎮休息。這個易守難攻的隘口,就這樣被漢尼拔的精選突擊隊給輕易佔據。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騎兵和戰象 讓迦太基人在大部分時候看上去難以對付


在迦太基全軍行進在比較開闊的平地時,當地人非常忌憚他們的騎兵和戰象,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當遠征軍逐漸開始走入崎嶇破碎的山區,附近居民便開始盤算如何襲擊這群不速之客。他們迅速集結起了規模龐大的部隊,依靠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趕在迦太基軍人之前抵達了下一處高地。不過,勉強湊出的大軍畢竟素質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漢尼拔麾下的凱爾特嚮導發現,這次襲擊便轉而成為了強攻。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漢尼拔也只能讓部隊稍稍後撤。

漢尼拔並不死心,派出嚮導不斷偵查凱爾特人的防禦漏洞。他們注意到對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規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鎮休息。於是,漢尼拔命令全軍在白天當著守軍的面高調進軍,吸引了附近守軍的注意力,並在接近敵人的山腳下紮營。等到夜幕降臨,就在營地裡點燃大量篝火,繼續迷惑對方。阿洛布羅克斯人在白天神經緊繃,到了晚上已疲憊不堪。結果,大部分人按照慣例到附近城鎮休息。這個易守難攻的隘口,就這樣被漢尼拔的精選突擊隊給輕易佔據。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沿線的凱爾特人 從不放過任何佔便宜的機會


第二天早上,阿洛布羅克斯人才發現漢尼拔的詭計,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放棄敵對行動。隨著迦太基人的繼續深入,道路再次變得蜿蜒曲折,整支隊伍被拉的又細又長。阿洛布羅克斯人迅速追趕,從多處襲擊這支首尾不能相顧的軍隊。危機時刻,漢尼拔還迅速調動之前挑選的精銳突擊隊,趕赴幾處被襲擊的地方。他們以居高臨下之勢,對阿洛布羅克斯人實施反突襲。一直到那些勇武的山民被擊潰,整支軍隊才獲得喘息之際。但清點損失後,漢尼拔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量馱獸的墜崖。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已丟失了賴以生存的各類物資。於是,全軍轉而進攻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城鎮,希望在那裡獲得必要的補給品。由於大多數土人的男丁都已經出征在外,所以整個城市幾乎都不設防。漢尼拔的士兵得以用找來的各種食物,在敵人的城市裡休整一天。

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失敗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阿爾卑斯山區的所有凱爾特部落。他們驚訝於迦太基的強大,紛紛派人趕來示好。漢尼拔不敢相信以背信棄義著稱的他們,但也暫時找不到其他幫手。僅僅過了2天,這些“友好”的山民便又組織軍隊,在狹窄隘口襲擊了迦太基士兵。他們不斷砸下滾石,再居高臨下的發動集團衝擊。幸虧漢尼拔一直以警戒的狀態行軍,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樣的窘境一直持續到了夜晚,漢尼拔的大軍才在艱難困苦之下,緩慢的向隘口突圍。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騎兵和戰象 讓迦太基人在大部分時候看上去難以對付


在迦太基全軍行進在比較開闊的平地時,當地人非常忌憚他們的騎兵和戰象,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當遠征軍逐漸開始走入崎嶇破碎的山區,附近居民便開始盤算如何襲擊這群不速之客。他們迅速集結起了規模龐大的部隊,依靠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趕在迦太基軍人之前抵達了下一處高地。不過,勉強湊出的大軍畢竟素質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漢尼拔麾下的凱爾特嚮導發現,這次襲擊便轉而成為了強攻。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漢尼拔也只能讓部隊稍稍後撤。

漢尼拔並不死心,派出嚮導不斷偵查凱爾特人的防禦漏洞。他們注意到對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規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鎮休息。於是,漢尼拔命令全軍在白天當著守軍的面高調進軍,吸引了附近守軍的注意力,並在接近敵人的山腳下紮營。等到夜幕降臨,就在營地裡點燃大量篝火,繼續迷惑對方。阿洛布羅克斯人在白天神經緊繃,到了晚上已疲憊不堪。結果,大部分人按照慣例到附近城鎮休息。這個易守難攻的隘口,就這樣被漢尼拔的精選突擊隊給輕易佔據。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沿線的凱爾特人 從不放過任何佔便宜的機會


第二天早上,阿洛布羅克斯人才發現漢尼拔的詭計,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放棄敵對行動。隨著迦太基人的繼續深入,道路再次變得蜿蜒曲折,整支隊伍被拉的又細又長。阿洛布羅克斯人迅速追趕,從多處襲擊這支首尾不能相顧的軍隊。危機時刻,漢尼拔還迅速調動之前挑選的精銳突擊隊,趕赴幾處被襲擊的地方。他們以居高臨下之勢,對阿洛布羅克斯人實施反突襲。一直到那些勇武的山民被擊潰,整支軍隊才獲得喘息之際。但清點損失後,漢尼拔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量馱獸的墜崖。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已丟失了賴以生存的各類物資。於是,全軍轉而進攻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城鎮,希望在那裡獲得必要的補給品。由於大多數土人的男丁都已經出征在外,所以整個城市幾乎都不設防。漢尼拔的士兵得以用找來的各種食物,在敵人的城市裡休整一天。

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失敗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阿爾卑斯山區的所有凱爾特部落。他們驚訝於迦太基的強大,紛紛派人趕來示好。漢尼拔不敢相信以背信棄義著稱的他們,但也暫時找不到其他幫手。僅僅過了2天,這些“友好”的山民便又組織軍隊,在狹窄隘口襲擊了迦太基士兵。他們不斷砸下滾石,再居高臨下的發動集團衝擊。幸虧漢尼拔一直以警戒的狀態行軍,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樣的窘境一直持續到了夜晚,漢尼拔的大軍才在艱難困苦之下,緩慢的向隘口突圍。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軍中也不乏來自西班牙和高盧的凱爾特士兵


自然的阻礙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騎兵和戰象 讓迦太基人在大部分時候看上去難以對付


在迦太基全軍行進在比較開闊的平地時,當地人非常忌憚他們的騎兵和戰象,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當遠征軍逐漸開始走入崎嶇破碎的山區,附近居民便開始盤算如何襲擊這群不速之客。他們迅速集結起了規模龐大的部隊,依靠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趕在迦太基軍人之前抵達了下一處高地。不過,勉強湊出的大軍畢竟素質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漢尼拔麾下的凱爾特嚮導發現,這次襲擊便轉而成為了強攻。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漢尼拔也只能讓部隊稍稍後撤。

漢尼拔並不死心,派出嚮導不斷偵查凱爾特人的防禦漏洞。他們注意到對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規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鎮休息。於是,漢尼拔命令全軍在白天當著守軍的面高調進軍,吸引了附近守軍的注意力,並在接近敵人的山腳下紮營。等到夜幕降臨,就在營地裡點燃大量篝火,繼續迷惑對方。阿洛布羅克斯人在白天神經緊繃,到了晚上已疲憊不堪。結果,大部分人按照慣例到附近城鎮休息。這個易守難攻的隘口,就這樣被漢尼拔的精選突擊隊給輕易佔據。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沿線的凱爾特人 從不放過任何佔便宜的機會


第二天早上,阿洛布羅克斯人才發現漢尼拔的詭計,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放棄敵對行動。隨著迦太基人的繼續深入,道路再次變得蜿蜒曲折,整支隊伍被拉的又細又長。阿洛布羅克斯人迅速追趕,從多處襲擊這支首尾不能相顧的軍隊。危機時刻,漢尼拔還迅速調動之前挑選的精銳突擊隊,趕赴幾處被襲擊的地方。他們以居高臨下之勢,對阿洛布羅克斯人實施反突襲。一直到那些勇武的山民被擊潰,整支軍隊才獲得喘息之際。但清點損失後,漢尼拔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量馱獸的墜崖。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已丟失了賴以生存的各類物資。於是,全軍轉而進攻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城鎮,希望在那裡獲得必要的補給品。由於大多數土人的男丁都已經出征在外,所以整個城市幾乎都不設防。漢尼拔的士兵得以用找來的各種食物,在敵人的城市裡休整一天。

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失敗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阿爾卑斯山區的所有凱爾特部落。他們驚訝於迦太基的強大,紛紛派人趕來示好。漢尼拔不敢相信以背信棄義著稱的他們,但也暫時找不到其他幫手。僅僅過了2天,這些“友好”的山民便又組織軍隊,在狹窄隘口襲擊了迦太基士兵。他們不斷砸下滾石,再居高臨下的發動集團衝擊。幸虧漢尼拔一直以警戒的狀態行軍,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樣的窘境一直持續到了夜晚,漢尼拔的大軍才在艱難困苦之下,緩慢的向隘口突圍。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軍中也不乏來自西班牙和高盧的凱爾特士兵


自然的阻礙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山間的小道 很容易讓迦太基人受到突襲


之後的兩天,迦太基人都停在原地休息。漢尼拔見狀,立刻召開士兵會議。他拿出慣用的洗腦演說,給士兵們畫起了大餅。急需望梅止渴的士兵,便暫時收拾心情,同意再度踏上征程。

很快,迦太基大軍就抵達了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頂,將目標所在的北意大利盡收眼底。但漢尼拔和他的士兵卻都高興不起來,大量積雪和惡劣天氣都讓下山道路變得艱難險阻。2次突如其來的山崩,也摧毀了本可以通過的山道,使其狹窄的連牲畜都無法通過。同時,繞開這條小道又非常困難,整個行軍縱隊就這樣被困在原地。在大雪天的持續摧殘下,一些人開始滑落掉下懸崖。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騎兵和戰象 讓迦太基人在大部分時候看上去難以對付


在迦太基全軍行進在比較開闊的平地時,當地人非常忌憚他們的騎兵和戰象,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當遠征軍逐漸開始走入崎嶇破碎的山區,附近居民便開始盤算如何襲擊這群不速之客。他們迅速集結起了規模龐大的部隊,依靠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趕在迦太基軍人之前抵達了下一處高地。不過,勉強湊出的大軍畢竟素質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漢尼拔麾下的凱爾特嚮導發現,這次襲擊便轉而成為了強攻。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漢尼拔也只能讓部隊稍稍後撤。

漢尼拔並不死心,派出嚮導不斷偵查凱爾特人的防禦漏洞。他們注意到對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規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鎮休息。於是,漢尼拔命令全軍在白天當著守軍的面高調進軍,吸引了附近守軍的注意力,並在接近敵人的山腳下紮營。等到夜幕降臨,就在營地裡點燃大量篝火,繼續迷惑對方。阿洛布羅克斯人在白天神經緊繃,到了晚上已疲憊不堪。結果,大部分人按照慣例到附近城鎮休息。這個易守難攻的隘口,就這樣被漢尼拔的精選突擊隊給輕易佔據。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沿線的凱爾特人 從不放過任何佔便宜的機會


第二天早上,阿洛布羅克斯人才發現漢尼拔的詭計,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放棄敵對行動。隨著迦太基人的繼續深入,道路再次變得蜿蜒曲折,整支隊伍被拉的又細又長。阿洛布羅克斯人迅速追趕,從多處襲擊這支首尾不能相顧的軍隊。危機時刻,漢尼拔還迅速調動之前挑選的精銳突擊隊,趕赴幾處被襲擊的地方。他們以居高臨下之勢,對阿洛布羅克斯人實施反突襲。一直到那些勇武的山民被擊潰,整支軍隊才獲得喘息之際。但清點損失後,漢尼拔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量馱獸的墜崖。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已丟失了賴以生存的各類物資。於是,全軍轉而進攻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城鎮,希望在那裡獲得必要的補給品。由於大多數土人的男丁都已經出征在外,所以整個城市幾乎都不設防。漢尼拔的士兵得以用找來的各種食物,在敵人的城市裡休整一天。

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失敗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阿爾卑斯山區的所有凱爾特部落。他們驚訝於迦太基的強大,紛紛派人趕來示好。漢尼拔不敢相信以背信棄義著稱的他們,但也暫時找不到其他幫手。僅僅過了2天,這些“友好”的山民便又組織軍隊,在狹窄隘口襲擊了迦太基士兵。他們不斷砸下滾石,再居高臨下的發動集團衝擊。幸虧漢尼拔一直以警戒的狀態行軍,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樣的窘境一直持續到了夜晚,漢尼拔的大軍才在艱難困苦之下,緩慢的向隘口突圍。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軍中也不乏來自西班牙和高盧的凱爾特士兵


自然的阻礙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山間的小道 很容易讓迦太基人受到突襲


之後的兩天,迦太基人都停在原地休息。漢尼拔見狀,立刻召開士兵會議。他拿出慣用的洗腦演說,給士兵們畫起了大餅。急需望梅止渴的士兵,便暫時收拾心情,同意再度踏上征程。

很快,迦太基大軍就抵達了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頂,將目標所在的北意大利盡收眼底。但漢尼拔和他的士兵卻都高興不起來,大量積雪和惡劣天氣都讓下山道路變得艱難險阻。2次突如其來的山崩,也摧毀了本可以通過的山道,使其狹窄的連牲畜都無法通過。同時,繞開這條小道又非常困難,整個行軍縱隊就這樣被困在原地。在大雪天的持續摧殘下,一些人開始滑落掉下懸崖。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高海拔地區的低溫與積雪 讓行軍變得舉步維艱


在這般危急時刻,漢尼拔再次發揮了個人才智。他決定砸石融冰,開拓道路。士兵們到附近砍伐大量樹木,放在擋路的巨石上燃燒。等到溫度急速提升,再用攜帶的醋和水澆滅碳火。急速的溫度變化,立刻讓石頭在熱脹冷縮的效應下崩裂。原先堅硬的石頭變得容易錘碎,也就無法再阻攔迦太基人的下山道路。

但經歷了15天的翻山越嶺,整支迦太基遠征軍都被折磨的體無完膚。士兵們在飢寒交迫中摸爬滾打,大部分人都面黃肌瘦、盔甲殘破,如野獸那樣衣不遮體。軍馬戰象更是在飢餓中日漸消瘦,很難擔負起正常的作戰任務。鑑於這樣的情況,漢尼拔再次讓士兵們停下來休息。通過盤點,他發現自己帶來的部隊已折損過半,手頭的兵力只剩下20000步兵和不足6000騎兵。這樣的損失讓他印象深刻,因此在拉辛尼安石碑上記錄下倖存者的情況。


"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的威名,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幾乎世人皆知。除了一系列讓羅馬叫苦不迭的戰術操作,其繞道北方而直取意大利的戰略謀劃也讓對手所讚歎。但要完成這點,他就必須率軍翻越此前無人嘗試的阿爾卑斯山脈。

險中求穩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度過波河 只是漢尼拔冒險行軍的開始


當漢尼拔率軍通過波河,抵達阿爾卑斯山腳下時,就明白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平均3000米的海拔高度,還有山頂的終年積雪,以及大量幾乎無法通行的崎嶇道路。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軍隊,大膽的計劃將給所有人帶來何等巨大的考驗。

但既然被認為是不可能讓大軍通過的屏障,那麼突破山脈就會給意大利北部的羅馬人以極大震撼。畢竟,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無論在哪和迦太基作戰都必須先跨過大海。北方的山南高盧區,是剛剛征服不久的待開發領地,不應該成為布匿戰爭的焦點地區。

於是,漢尼拔安排新爭取來的凱爾特盟友保衛後方。接著帶著38000名步兵、8000騎兵和36頭戰象,開始攀登阿爾卑斯山。他極其謹慎的選擇路線,認為山脈並非全然無法通過,居住在附近的凱爾特人便有過翻越先例。最後,選擇了阿爾卑斯山西南邊阿洛布羅克斯人居住區,作為全軍的上山突破口。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山脈 幾乎完美的屏蔽了整個意大利北部


“好客”的居民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騎兵和戰象 讓迦太基人在大部分時候看上去難以對付


在迦太基全軍行進在比較開闊的平地時,當地人非常忌憚他們的騎兵和戰象,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當遠征軍逐漸開始走入崎嶇破碎的山區,附近居民便開始盤算如何襲擊這群不速之客。他們迅速集結起了規模龐大的部隊,依靠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趕在迦太基軍人之前抵達了下一處高地。不過,勉強湊出的大軍畢竟素質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漢尼拔麾下的凱爾特嚮導發現,這次襲擊便轉而成為了強攻。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漢尼拔也只能讓部隊稍稍後撤。

漢尼拔並不死心,派出嚮導不斷偵查凱爾特人的防禦漏洞。他們注意到對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規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鎮休息。於是,漢尼拔命令全軍在白天當著守軍的面高調進軍,吸引了附近守軍的注意力,並在接近敵人的山腳下紮營。等到夜幕降臨,就在營地裡點燃大量篝火,繼續迷惑對方。阿洛布羅克斯人在白天神經緊繃,到了晚上已疲憊不堪。結果,大部分人按照慣例到附近城鎮休息。這個易守難攻的隘口,就這樣被漢尼拔的精選突擊隊給輕易佔據。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阿爾卑斯沿線的凱爾特人 從不放過任何佔便宜的機會


第二天早上,阿洛布羅克斯人才發現漢尼拔的詭計,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放棄敵對行動。隨著迦太基人的繼續深入,道路再次變得蜿蜒曲折,整支隊伍被拉的又細又長。阿洛布羅克斯人迅速追趕,從多處襲擊這支首尾不能相顧的軍隊。危機時刻,漢尼拔還迅速調動之前挑選的精銳突擊隊,趕赴幾處被襲擊的地方。他們以居高臨下之勢,對阿洛布羅克斯人實施反突襲。一直到那些勇武的山民被擊潰,整支軍隊才獲得喘息之際。但清點損失後,漢尼拔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量馱獸的墜崖。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已丟失了賴以生存的各類物資。於是,全軍轉而進攻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城鎮,希望在那裡獲得必要的補給品。由於大多數土人的男丁都已經出征在外,所以整個城市幾乎都不設防。漢尼拔的士兵得以用找來的各種食物,在敵人的城市裡休整一天。

阿洛布羅克斯人的失敗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阿爾卑斯山區的所有凱爾特部落。他們驚訝於迦太基的強大,紛紛派人趕來示好。漢尼拔不敢相信以背信棄義著稱的他們,但也暫時找不到其他幫手。僅僅過了2天,這些“友好”的山民便又組織軍隊,在狹窄隘口襲擊了迦太基士兵。他們不斷砸下滾石,再居高臨下的發動集團衝擊。幸虧漢尼拔一直以警戒的狀態行軍,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樣的窘境一直持續到了夜晚,漢尼拔的大軍才在艱難困苦之下,緩慢的向隘口突圍。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漢尼拔軍中也不乏來自西班牙和高盧的凱爾特士兵


自然的阻礙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山間的小道 很容易讓迦太基人受到突襲


之後的兩天,迦太基人都停在原地休息。漢尼拔見狀,立刻召開士兵會議。他拿出慣用的洗腦演說,給士兵們畫起了大餅。急需望梅止渴的士兵,便暫時收拾心情,同意再度踏上征程。

很快,迦太基大軍就抵達了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頂,將目標所在的北意大利盡收眼底。但漢尼拔和他的士兵卻都高興不起來,大量積雪和惡劣天氣都讓下山道路變得艱難險阻。2次突如其來的山崩,也摧毀了本可以通過的山道,使其狹窄的連牲畜都無法通過。同時,繞開這條小道又非常困難,整個行軍縱隊就這樣被困在原地。在大雪天的持續摧殘下,一些人開始滑落掉下懸崖。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高海拔地區的低溫與積雪 讓行軍變得舉步維艱


在這般危急時刻,漢尼拔再次發揮了個人才智。他決定砸石融冰,開拓道路。士兵們到附近砍伐大量樹木,放在擋路的巨石上燃燒。等到溫度急速提升,再用攜帶的醋和水澆滅碳火。急速的溫度變化,立刻讓石頭在熱脹冷縮的效應下崩裂。原先堅硬的石頭變得容易錘碎,也就無法再阻攔迦太基人的下山道路。

但經歷了15天的翻山越嶺,整支迦太基遠征軍都被折磨的體無完膚。士兵們在飢寒交迫中摸爬滾打,大部分人都面黃肌瘦、盔甲殘破,如野獸那樣衣不遮體。軍馬戰象更是在飢餓中日漸消瘦,很難擔負起正常的作戰任務。鑑於這樣的情況,漢尼拔再次讓士兵們停下來休息。通過盤點,他發現自己帶來的部隊已折損過半,手頭的兵力只剩下20000步兵和不足6000騎兵。這樣的損失讓他印象深刻,因此在拉辛尼安石碑上記錄下倖存者的情況。


戰略家還是冒險家?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大翻越

迦太基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後留下的 拉辛尼安石碑


漢尼拔的阿爾卑斯山之旅,註定是一場非同尋常的行軍。不光是因為困難程度,還在於正式開啟了第二次布匿戰爭的高潮。這次冒險也同時打開了迦太基與羅馬命運只門。作為死對頭的他們,將在意大利北部展開殊死對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