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位於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誓詞碑。(人民網 虎遵會攝)

人到了一定年歲後,記憶力慢慢下降,可有些事,卻怎麼也忘不了。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今年87歲了,很多事不記得,可有件事他沒忘,只要有人問,他總會不自覺地講起。

1951年元旦,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和“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作為48名在碑石上留下名字的簽字代表之一,那是李萬學老人這輩子的“光輝時刻”。“不會忘!肯定不會忘……”坐在自家門口,老人喃喃自語。

如今,近69年歲月更替,48名簽名代表僅他一人健在,老人想多活些年月,好好再享受一下現在民族團結進步的好日子。

時年18歲 他作為學生代表參會

夏日午後,天上飄了點雨,很快放晴後,女兒李江豔端了張靠背椅子擱在房門口,伺候李萬學坐下。

這是間平房,20多平米,李江豔多年前買的,前兩年把父母從老家江城縣接到普洱市區後,為省去老兩口上下樓梯帶來的麻煩,她沒把老人安頓在自己位於同一小區的大房子裡,而專門安頓在這裡。

到了飯點,李江豔會把飯端來,不遠處小區有公廁,老兩口上廁所很方便。李萬學感嘆這樣的好日子,他覺得,這和近69年前的那次盟誓立碑有關。

聽起來牽強,其實不牽強。

時間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後,那時,雲南普洱專區轄寧洱、思茅、墨江、鎮沅、景谷、景東、瀾滄、滄源等15個縣,居住著哈尼、拉祜、傣、佤、瑤、基諾、布朗等26個民族。“各民族之間隔閡多,逃到境外的殘匪不斷入境擾亂,局勢很複雜。”李萬學回憶。

1950年9月,43名各個民族中的頭人和工作人員赴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週年的國慶觀禮,並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當年12月26日,各族代表回到普洱專區政府駐地寧洱。次日,大家便迫不及待召開了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商議民族團結大事。當年,18歲的李萬學作為學生代表之一參會。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位於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誓詞碑。(人民網 虎遵會攝)

人到了一定年歲後,記憶力慢慢下降,可有些事,卻怎麼也忘不了。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今年87歲了,很多事不記得,可有件事他沒忘,只要有人問,他總會不自覺地講起。

1951年元旦,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和“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作為48名在碑石上留下名字的簽字代表之一,那是李萬學老人這輩子的“光輝時刻”。“不會忘!肯定不會忘……”坐在自家門口,老人喃喃自語。

如今,近69年歲月更替,48名簽名代表僅他一人健在,老人想多活些年月,好好再享受一下現在民族團結進步的好日子。

時年18歲 他作為學生代表參會

夏日午後,天上飄了點雨,很快放晴後,女兒李江豔端了張靠背椅子擱在房門口,伺候李萬學坐下。

這是間平房,20多平米,李江豔多年前買的,前兩年把父母從老家江城縣接到普洱市區後,為省去老兩口上下樓梯帶來的麻煩,她沒把老人安頓在自己位於同一小區的大房子裡,而專門安頓在這裡。

到了飯點,李江豔會把飯端來,不遠處小區有公廁,老兩口上廁所很方便。李萬學感嘆這樣的好日子,他覺得,這和近69年前的那次盟誓立碑有關。

聽起來牽強,其實不牽強。

時間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後,那時,雲南普洱專區轄寧洱、思茅、墨江、鎮沅、景谷、景東、瀾滄、滄源等15個縣,居住著哈尼、拉祜、傣、佤、瑤、基諾、布朗等26個民族。“各民族之間隔閡多,逃到境外的殘匪不斷入境擾亂,局勢很複雜。”李萬學回憶。

1950年9月,43名各個民族中的頭人和工作人員赴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週年的國慶觀禮,並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當年12月26日,各族代表回到普洱專區政府駐地寧洱。次日,大家便迫不及待召開了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商議民族團結大事。當年,18歲的李萬學作為學生代表之一參會。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李萬學老人坐在自家門口接受採訪。(人民網 程浩 攝)

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來了

為什麼選李萬學?“我上進,運氣也不錯。”老人“毫不謙虛”。

李萬學出生在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嘉禾鄉江西村,15歲才開始上學的他,還兼著鄉里的送信、送報工作。

1950年8月,李萬學讀四年級,鄉里看他年紀比其他孩子大,也積極上進,又是共青團員,便安排他去寧洱學習財務知識,將來好學以致用。

學習很枯燥,但李萬學學得認真。一天,他正在上課,學校領導找到他,安排他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一個會議。

這個會議就是日後讓李萬學難以忘卻的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

會議開到第五天,佤族頭人拉勐建議大家結盟,團結起來,跟著共產黨走。

“很多人搖擺不定。民族相互還有隔閡,哈尼族和傣族都不通婚的,哪個小夥兒要娶傣族姑娘,得被傣族砍一刀,不流血才能娶。”當時的場景,李萬學歷歷在目。

大家建議剽牛看卦,如果血口朝天就喝咒水誓盟。

剽牛儀式是在1951年元旦進行,吸引了上千各族民眾前來觀看。轉盤槍和輕機槍鳴響後,拉勐嶄新的紅布包頭,手執雪亮的鐵鏢,用力向水牛剽去。

“牛倒左方,剽口朝上,是吉卦。牛頭朝南,牛尾朝北,更是吉利。拉勐高興地在地上打滾!”說到激動處,李萬學比劃起來。

接下來,包括李萬學在內的48名黨政軍和各族代表盟誓,並喝了用涼開水、雞血、酒兌成的咒水,然後大家在紅紙上簽名,不會漢字的寫傣文、拉祜拼音。

後來,民族團結誓詞及簽名按原樣刻在石碑上,立於寧洱縣城紅場東邊的城樓下。

作為新中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歷史見證,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來了。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位於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誓詞碑。(人民網 虎遵會攝)

人到了一定年歲後,記憶力慢慢下降,可有些事,卻怎麼也忘不了。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今年87歲了,很多事不記得,可有件事他沒忘,只要有人問,他總會不自覺地講起。

1951年元旦,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和“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作為48名在碑石上留下名字的簽字代表之一,那是李萬學老人這輩子的“光輝時刻”。“不會忘!肯定不會忘……”坐在自家門口,老人喃喃自語。

如今,近69年歲月更替,48名簽名代表僅他一人健在,老人想多活些年月,好好再享受一下現在民族團結進步的好日子。

時年18歲 他作為學生代表參會

夏日午後,天上飄了點雨,很快放晴後,女兒李江豔端了張靠背椅子擱在房門口,伺候李萬學坐下。

這是間平房,20多平米,李江豔多年前買的,前兩年把父母從老家江城縣接到普洱市區後,為省去老兩口上下樓梯帶來的麻煩,她沒把老人安頓在自己位於同一小區的大房子裡,而專門安頓在這裡。

到了飯點,李江豔會把飯端來,不遠處小區有公廁,老兩口上廁所很方便。李萬學感嘆這樣的好日子,他覺得,這和近69年前的那次盟誓立碑有關。

聽起來牽強,其實不牽強。

時間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後,那時,雲南普洱專區轄寧洱、思茅、墨江、鎮沅、景谷、景東、瀾滄、滄源等15個縣,居住著哈尼、拉祜、傣、佤、瑤、基諾、布朗等26個民族。“各民族之間隔閡多,逃到境外的殘匪不斷入境擾亂,局勢很複雜。”李萬學回憶。

1950年9月,43名各個民族中的頭人和工作人員赴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週年的國慶觀禮,並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當年12月26日,各族代表回到普洱專區政府駐地寧洱。次日,大家便迫不及待召開了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商議民族團結大事。當年,18歲的李萬學作為學生代表之一參會。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李萬學老人坐在自家門口接受採訪。(人民網 程浩 攝)

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來了

為什麼選李萬學?“我上進,運氣也不錯。”老人“毫不謙虛”。

李萬學出生在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嘉禾鄉江西村,15歲才開始上學的他,還兼著鄉里的送信、送報工作。

1950年8月,李萬學讀四年級,鄉里看他年紀比其他孩子大,也積極上進,又是共青團員,便安排他去寧洱學習財務知識,將來好學以致用。

學習很枯燥,但李萬學學得認真。一天,他正在上課,學校領導找到他,安排他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一個會議。

這個會議就是日後讓李萬學難以忘卻的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

會議開到第五天,佤族頭人拉勐建議大家結盟,團結起來,跟著共產黨走。

“很多人搖擺不定。民族相互還有隔閡,哈尼族和傣族都不通婚的,哪個小夥兒要娶傣族姑娘,得被傣族砍一刀,不流血才能娶。”當時的場景,李萬學歷歷在目。

大家建議剽牛看卦,如果血口朝天就喝咒水誓盟。

剽牛儀式是在1951年元旦進行,吸引了上千各族民眾前來觀看。轉盤槍和輕機槍鳴響後,拉勐嶄新的紅布包頭,手執雪亮的鐵鏢,用力向水牛剽去。

“牛倒左方,剽口朝上,是吉卦。牛頭朝南,牛尾朝北,更是吉利。拉勐高興地在地上打滾!”說到激動處,李萬學比劃起來。

接下來,包括李萬學在內的48名黨政軍和各族代表盟誓,並喝了用涼開水、雞血、酒兌成的咒水,然後大家在紅紙上簽名,不會漢字的寫傣文、拉祜拼音。

後來,民族團結誓詞及簽名按原樣刻在石碑上,立於寧洱縣城紅場東邊的城樓下。

作為新中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歷史見證,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來了。

哈尼族老人李萬學:“沒有民族團結 就沒現在的好日子”

脫貧攻堅,不讓一個少數民族掉隊。圖為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雲山村冬季馬鈴薯喜獲豐收。(人民網 虎遵會 攝)

“希望誓詞碑永遠屹立”

碑石立起來後,李萬學繼續留在寧洱學習,之後回到江城,成為當地糧管所的一名職工,直到退休。民族團結誓詞碑立起來後,幾經遷移,最終立於寧洱縣城西北側的民族團結園內。

之後,民族團結誓詞碑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官方數據統計,從2001年開始,平均每年有4萬餘人到民族團結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

數年前,相關部門開始找尋健在的簽名代表。時隔一個甲子,李萬學再次見到這塊藏在心底的碑石,以及當年參加盟誓簽字其他健在者,大夥相互寒暄,感慨萬千。

看到碑石上自己的名字,再想想這些年民族之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聯繫,李萬學覺得,這塊象徵我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碑石,像有強大的磁性一樣,始終具有一種感召力、凝聚力,領著各族群眾團結進步,奔向好日子。

誓詞碑碑長142釐米,寬65釐米,厚12釐米,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陽刻碑名,陰刻楷書碑文。如今,碑石已用碑亭保護,在碑亭後面還建起了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紀念館,裡面陳列著很多民族團結的歷史遺物和照片。

“希望年輕人維護好民族團結誓詞碑,讓它永遠屹立。把民族團結的精神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李萬學這話說得鏗鏘有力。

在民族團結誓詞碑感召下,普洱各族人民親如一家、不分彼此的理念世代相傳,紮根於普洱各族人民的心中並不斷髮揚光大,也鑄就了“包容開放、團結拼搏”的普洱精神。

2018年12月29日,普洱市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成為雲南省獲此殊榮的第一個建制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時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接下來,普洱市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不斷鞏固提升示範市創建成果,為雲南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再立新功。

李萬學為當地取得這樣的成績驕傲,這兩年,碑石上的其他簽字代表陸續離世,只留下李萬學一人健在,他希望自己多活些年月,多享受一下現在的幸福時光。

“那你就得把身體養好啊!”女兒李江豔的叮囑,把老人思緒拉回到現實中。

“好!”他回答得像個老小孩。

附:民族團結誓詞碑碑文

我們廿六個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於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此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