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算是杭州土著,在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近三十年。總有人問我,來杭州應該怎麼玩?到底哪些地方有著杭州的特色和韻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老杭州的話題,來分享一下探尋“老杭州”的懷舊路線。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說到三十年前的杭州,自然不是現在這樣的。

90年代初,杭州城市未來發展對老街區要進行大範圍的改造,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杭州已經變成了除北上廣外位居全國前列的大城市。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很多,曾經的路面整改了,以前的影院,車站,老建築,巷子不是拆了就是翻新了,能帶有老杭州味道的地方越來越少。

我們小時候會去望江門玩,那裡好吃的多。然後讀了書會坐著公交車去工聯淘衣服。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而早一輩在杭州生活的人其實吃喝玩樂都是一條小弄堂搞定,曾經的巷子裡街坊鄰居很親密,路邊的菜市很熱鬧,那些沿街的老房子外,還裸露地掛著洗乾的衣服。街邊的小飯店裡白天散發著面香,大家坐在簡陋的店面裡吃麵喝酒聊天,而深夜瀰漫著的,是夜宵的香氣。

窄窄的路面,散發的卻是濃濃的生活氣。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曾經的橋西直街

雖然城市發展了,但關於杭州人最生機勃勃的生活場景卻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樓,擁堵帶來的焦灼感。所以,末末特意做了一些功課,寫下這些懷舊路線,希望我們能再去這些曾經洋溢美好生活的地方,看一看。

推薦路線一:大馬弄——察院前巷——瑞石亭——燕春裡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大馬弄,最有老底子生活味的菜市場

一個城市的生活氣,多藏於菜市場中。而大馬弄,擁有最有老底子生活味的菜市場。所以第一站推薦大家清早去逛逛那邊的菜場,買一些特色小吃備著一路消遣。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大馬弄,它並不是一條普通的弄堂,而是一條帶有杭州味道熱鬧的菜市場,沿路走去兩邊開的都是菜鋪、蔬果、滷味連日常的用品也全都有。一路遇見阿胖滷鴨、倉前羊肉店、杭菜……

關鍵詞就是好吃啊~

當然,吃是吃不過來的,可以屯著一些帶走,晚上在酒店或者民宿裡和朋友分享。

走到底是一座寫著“大馬弄”的牌坊,往前看,就是察院前菜市場。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察院前巷

南宋時,察院前巷是左右丞相府的所在地,元為御史南臺所在,明改為都察院、巡按院,巷名由此而來。清康熙末年(1722)又改造為萬歲龍亭,為節日文武百官朝賀以及拜表迎詔的場所。

察院前巷中有察院前農貿市場,農貿市場裡有很多有特色的攤位,其中有一個溫州魚餅攤,出售魚餅、魚丸等溫州特產,品種豐富,很是吸引目光。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察院前巷通往南宋太廟遺址和南宋臨安城遺址。圍繞著太廟遺址的小巷就是太廟巷。在太廟巷的西首,有南宋宰相韓侂冑的南園遺址。元朝時,官府在這裡設有榷茶提舉司。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每年一到冬天,太廟邊上一排排的晾杆就會晾起很多的醬貨、醃貨,看到它們總感覺是在提醒我們離過年不遠了。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大馬弄通往瑞石亭。

瑞石亭兩側的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屋前兩側擺放盆花,有些還搭上了絲瓜架。這是一個充滿了花香鳥語的小巷。因為瑞石亭的一側是平房,另一側是七八十年代造的高層住房,有關部門在現代居民樓的一樓屋簷處加上披簷,讓兩側的建築風格統一。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燕春裡

背靠著瑞石山,面朝著錢塘江,皇城根的地段。從大馬弄牌坊進去50米,轉彎就是燕春裡。瑞石亭通往燕春裡。燕春裡大約只有10米長,寓意“燕子春歸來”,是一小排石庫門建築。

燕春裡,一共有11戶人家,其中4號比較大,現在住了5份人家。在巷口的一面牆上,有一塊燕春裡的牌坊。這些青磚都是老東西,零星幾塊磚上,還有字母和數字,傳說是30年代造房子的時候,磚廠的編號都有。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走進這條石庫門裡弄,抬眼是吳山的青山綠樹,低頭是青磚、界碑、黑門、紅窗,短短一條巷,幾乎都是保存完好的優秀石庫門建築,門楣上有精美的浮雕花飾。

燕春裡8號、9號之間的“姐妹井”,井底下是相通的,共享一脈清泉。這裡還曾是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健雄哥哥的住所。

推薦路線二:十五奎巷—石觀音閣——杭州博物館——五柳巷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御街二十三坊,包括了很多的小巷子:十五奎巷、曉霞弄、井弄、茶啾弄、城隍牌樓、四牌樓、察院前巷、察院前支路、勤遠裡、周衙弄、大馬弄、花生弄、元寶心、方井弄、丁衙巷、瑞石亭、燕春裡、太廟巷、白馬廟巷、高士坊巷、嚴官巷、嚴官巷上山道、泗水弄。

這些小巷,可以說是杭州旅遊最好玩的小巷子。這些坊巷大多得名於南宋時期,坊巷內的很多院落都是清、民國或新中國成立初期建造的。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十五奎巷是其中一條很有生活氣,特別適合吃早點的巷子。路雖不長,卻是來來往往的人,能看到很多街坊鄰居拎著菜籃買菜,買燒餅油條,當然也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年輕遊客。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遊埠豆漿店內

燒餅油條豆漿,是懷舊早餐的標配,但對於住在城裡的上班族來說,想要吃到熱騰騰的豆漿和燒餅油條,是很奢侈的。

在十五奎巷上,這家名為“遊埠豆漿”的老店開了有20多年,杭州人都跑來吃。冒著熱氣的豆漿,一口喝下去是有幸福感的,店裡很多老客人,服務員都扯著嗓子招呼。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雖有點吵鬧,擁擠,但卻讓人覺得親切。不過,你得麻利點佔位,不然可就吃不到了。

在這條一眼能看到頭的巷子,還有很多老店,有賣五金的,有賣水產的,有賣水果的,也有賣包子的,如果不想排隊吃燒餅油條,旁邊還有新鮮出爐的用鐵鍋煎的生煎包,出爐的時候還發出“呲呲呲”的聲音。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其實很多人只知道十五奎巷,卻不知這條路四通八達,連接了很多隱藏景點。而我們是在去石觀音閣的路上發現這一切的。

十五奎巷和四牌樓交接的地方,有普福庵遺址。普福庵原是一座尼姑庵,現在大院子裡面住滿了人,門楣上留著“普福庵”三個大字,十分古意。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四牌樓向西接上元寶心。元寶心是古代皇帝的上山御道,因地勢高高拱起,如元寶“心”而得名。康熙、乾隆幾次上吳山都經由此路,從元寶心連接的登山道有寬闊、整齊的石砌臺階,可見當年氣派。

我們就是從這條路上山,走一走當年皇帝走的路。這條路很少有遊客前往,基本是當地人來鍛鍊的。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元寶心與吳山交接的地方有石觀音閣,建於明晚期,為一四合院建築,內大殿倚崖而築,正中鐫一觀音像,旁鐫有形態各異的羅漢像。20世紀60年代中部分被毀,今為民居。元寶心60號有阮公祠,四牌樓巷系祀清浙江巡撫阮元的祠堂,現已對外開放。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如今石觀音閣是雜誌《湖上》的辦公地

雜誌社的編輯告訴我們,皇城腳下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樂趣。曉霞弄接近十五奎巷的時候,就見到小販蹲在路旁石階上賣日用雜貨。

有時候還會有挑著古籍便宜賣書的老人,她就會一本一本慢慢挑。

所以啊,同樣是在南宋御街,但其實能玩的可不止那充滿的遊客的那幾條官方路線。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逛累了要吃飯,可以下山回到十五奎巷,試試杭州老底子菜館“蘭邊碗”,這個館子店面極小,只容納得下一張圓桌和三四張小方桌。而店門口的大灶頭和一溜兒疊起的蒸籠最是顯眼,蒸籠裡裡面是一盤盤、一碗碗藍邊碗裝的蒸菜,讓老到的食客揣測出這裡有不錯的老杭州角落頭美食。

具體的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探店報告【蘭邊碗】。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下午可以穿過御街的人流,去杭州博物館看看。這個場館的佈置寧靜,那些關於南宋文化的呈現也很贊。到一個地方旅行,我覺得想要了解它最好逛逛它的菜場和博物館。而博物館,很多都會追溯到城市的根。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五柳巷與南宋御街、河坊街只隔著一座高架橋,卻有著難得的清淨,沒有喧嚷的民俗表演,只有濃重的生活、人文氣息。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五柳巷街區保留有不少晚清民國初期所建的杭州傳統民居,這在杭州主城區內非常少見。但它又處在鬧市與繁華之中,抬頭便能看到不遠處的現代建築,實有一種魔幻之感。

線路三:繞過八卦田,路過萬松嶺路,來到鳳凰山腳,逛饅頭山社區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在我還不是那麼懶的時候,我會跟著家人早起去爬玉皇山。四五點鐘,天剛亮的時候,玉皇山上都是老杭州人。我還碰到一位溜狗的大爺,他的泰迪不僅爬山快,還會在山頂給我們表演倒立。

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的紫來洞,從山上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見山下有一塊八卦田。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春天的時候來杭州,可以去打卡八卦田的油菜地。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然後,可以一路來到鳳凰山腳下。這裡有一個年輕人喜歡的創意園區,是鳳凰御園藝術基地,基地有很多網紅店,但因為沒有老杭州特色,在此簡略。

還是著重講講饅頭山社區。杭州的社區那麼多,為什麼非要來饅頭山社區呢?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饅頭山,可謂是杭州最老舊的居民區之一了,在老杭州人看來,是正宗的“皇城根”下。但杭州城南饅頭山地塊,很長一段時間是被時光遺忘的角落。因位於南宋皇城遺址保護核心區塊,該區域一直沒有實施過大面積改造。房屋基本上是上世紀50、60年代建造的,道路狹窄。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也正因為如此,饅頭山地區也是最有老杭州味道的地方。

來到這裡,有一種時光倒退了20年的錯覺。居民們還是拿著煤餅燒熱水,還是提著痰盂,街道里還有穿著花色睡衣的阿姨在散步,小店外幾個老人蹲坐著閒聊。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當然如今如果你去到饅頭山,往日的“髒亂”已經消失,在舉辦G20之前饅頭山社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改,整改後的饅頭山變得整潔了,但依舊保留原來的老杭州生活味道。

饅頭山的居民們仍然會從井裡打水,用水泥搓衣板洗衣服...遇到同來的鄰里就用地道的杭州話語互相打招呼閒聊。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路線四:清波門——南山路——鳳凰寺——蔡官巷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幾乎每個來杭州的人都會去南山路瞧一瞧,但南山路仍然給人很悠閒的感覺,不會像西湖那般擁擠。週末的時候,我也喜歡在南山路上走一走,沿著美院向前,曾經民國時期的一些故居經過利用,變成了書店,西餐廳。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比如澄廬始建於民國初年,由盛宣杯第四子盛恩頤,贈予蔣介石、宋美齡夫婦。1927年蔣宋夫婦在此度過新婚蜜月。

隨隨便便的一幢樓,背後都有很多故事。具體的可以看之前推薦的【南山路一日】的遊記。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蔡官巷

南山路東側的吳山、清波門一帶,曾是古代官署府衙辦公理事的政治中心,也是詩人墨客及書畫家寓居之地。所以,在南山路周邊至今還留有行宮前、陸官巷、蔡官巷等相關地名。

蔡官巷也是短短淺淺,北起清波街,南折東通四宜路,路長僅僅兩百餘米,很少人知道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蔡官巷,長到8歲才去了上海。

此外,還有一些單獨的景點值得推薦: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浙大華家池校區

華家池校區絕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校園內的華家池有“小西湖”之稱,池的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蘇堤”等景點。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20 世紀30 年代,浙江大學為了拓展辦學空間,購進了華家池周圍的大片土地,興建了大量校舍,作為農學院的辦學駐地。1934 年建成的農學院大廈更是輝煌無比,是當時杭城中最高最講究的一座建築物。同年,農學院遷入華家池。

此後,由於抗日戰爭爆發,浙江大學西遷辦學,華家池的浙大校舍被日軍佔領。戰爭結束後曾經輝煌的華家池被夷為平地,1952年經修復重建。

隨著不斷拓展,池塘變湖,花木掩映,亭臺樓閣,一步步勾勒出西湖的縮影。很多從農學院畢業的老杭州,對這有著濃厚的情感。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林彪行宮

浙江賓館是在原來林彪“行宮”原址的基礎上興建,原來的建築一部分被拆除一部分保留了下來,賓館院落內的704地下工程值得參觀。進入704工程,自樓梯而下便是防空洞,冗長的走道兩邊是一間間房間,涵蓋了會議室、通訊,儲藏、醫務室、設備機房、蓄水等等設施。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黃龍洞戲臺

平日裡會在黃龍洞聽戲的,多半是杭州的老戲迷。我家也有年長一些的阿姨,每隔一天就會去報道,在這裡,有他們那一輩人喜歡的“偶像”。戲迷門之間的交流,情感,有時候可深刻了。互相之間,他們還幫忙兒女介紹對象。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當天的演出廣告牌

雖然,如今很少年輕人會去到那裡聽戲了。

此外,杭州人都知道,杭州有兩大相親角,一個萬鬆書院,一個黃龍洞。有機會可以再黃龍洞看看老杭州人是如何為子女操碎心的。

互動:你還知道哪些有老杭州韻味的地方?

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探尋老杭州旅行路線

一個從小愛寫稿的姑娘

從記者圈跳入財經內容圈

從財經圈又到了傳統手藝圈

採訪匠人 市民 生活家 / 撰寫故事 財經欄目 遊記

對寫作的熱愛和對世界的好奇從未消失

願在這條路上死磕到底

很高興認識你,我是末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