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春節檔前戰已經打響。最近一部電影的上映,卻因為片方離奇的改檔方式而登上熱搜。這個有關上映的話題,一看就不那麼簡單——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不負霍桑今日上映#

這熱搜上得眾望所歸水到渠成。該片no zuo no die的上映歷程,硬生生把對一部影片的期待值打到負數,把一部電影的正常上映,搞成了一個起伏跌宕的懸疑片——

兩年四次換檔,尤其是本月22日至23日,一夜之間撤了又上,開創中國電影前所未有之游擊戰法,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完美體驗了上上下下的享受。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對不起,這個笑話很沒品。

因為和宣發的不靠譜相比,從導演到演員,所有創作者為影片的付出和努力,不該被群嘲。

令人痛惜的是,一群專業人士打造中國“潮探”系列的野心勃勃,最後被不專業的人zuo到一地雞毛。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2016年8月,《大偵探霍桑》在布拉格開機,同年9月殺青。2017年1月,劇組在北京舉行發佈會,宣佈定檔暑期——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之後就一直音訊全無,暑期到了,“大偵探”玩消失。當然,跳票在國內電影市場也見怪不怪。這期間,據說當時電影出品方公司管理層一直大變動。時隔2年後,影片在無聲無息無宣傳,也沒有任何熱度的情況下,突然宣佈“大偵探”重出江湖,定檔2019年1月18日。

不過沒過多久,片方1月8日在電影官微宣佈因“技術原因”再次撤檔——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而當月16日,片方再次官宣——“好事多磨,我們1月25日見!”

這是在愚弄大眾,還是在愚弄主創?又或者是在電影“裸發”的情況下用無成本的招數引人注目?但不管腦洞清奇的片方目的如何,大眾的反應都為負分。一部還沒有上映的電影,就此走到神仙難救的地步。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此時,官微小編的加班才真正開始,22日,官微宣佈撤檔——短暫的分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一部電影的上映至於搞得這麼生離死別撲朔迷離嗎?“大偵探”本人無語了——當天,“霍桑”扮演者韓庚罕見發博吐槽“心累、無奈”——

傷心人不止韓庚一個。

影片導演周顯揚、監製杜致朗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2017年交付成片,而後就是漫長的等待,一直“聽別人說”、老是“聽別人說”要上映了,去年8月、9月、今年1月18……已經忘了第幾次,還打算1月25日買票入場去看看這個孩子,可惜⋯。剛剛完成新片拍攝馬上再進入新片剪輯,我們,一起站在擂臺向前看。

主演與導演被迫死心,表示無奈痛心。這一次臨陣撤檔,片方沒法再用“技術”當藉口。官微上意味深長地發了一副對聯,“大偵探”“城會玩”,破案線索就藏在對聯的橫批裡——隨“波”逐流。言詞間的惡趣味,再次招來大眾對影片的反感。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結合這條新聞,你就明白糾結的片方到底在糾結什麼: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波叔的瓜實在坑人。一覺醒來,《情聖2》撤了!

於是,23日官微匆匆忙忙宣佈歸來——1月25日不見不散……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片方以向前對手佔便宜作為宣傳手法,引發公憤。一個不做正常宣發工作,只是拿官宣鬧著玩的片方,觀眾還見個鬼哦!

歷史證明,臨陣換檔,無一善終。“大偵探”三番四次義無反顧,只會讓觀眾覺得你是主動申報爛片。好端端一部充滿期待的電影被自己的官宣玩崩了人設。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沒人在正面加熱度,影片上映首日排片少得可憐,第二天再減一半,隨後大偵探在各大售票平臺已不見蹤影。大偵探一出即死,是個令人費解的意外。因為把時間推回到兩三年前,怎麼看它都是“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影片的起點有多高,觀眾的期待值有多高。

從文本上講,電影改編自中國第一部白話偵探小說《霍桑探案集》。原著作者程小青是“中國偵探小說之父”,在翻譯《福爾摩斯探案集》時受到啟發。“東方柯南道爾”塑造了中國版的福爾摩斯——霍桑,一時間洛陽紙貴。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從製作上看,全新改編架空了原作年代,呈現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導演周顯揚對民國的重塑,完全打破了我們的想象。影片中的邊境小城黃金城在歐洲名城布拉格取景實拍,誠意十足。

電影畫風,質感驚豔——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小細節同樣匠心滿滿——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搭建的火車內景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黃金城銀行內景

影片的美術、造型奢華,走的是“蓋茨比”路線——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連片中的道具都一絲不苟,這些老爺車都引領著那個時代的潮流。影片的時尚氣息完全改變了我們以往對“民國風”的認知。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布拉格的歐洲風情,三不管地帶頹靡妖冶,黑幫大佬轄下瘋狂詭異的地下電影世界,碰撞出一種奇異的色彩美學,華麗、魅惑。這個架空的背景及元素,搭建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新世界。

就風格而言,導演周顯揚在改編民國年代的小說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舊瓶裝新酒”切入點——

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雖然名氣很大,但現在的年輕讀者觀眾卻大多隻聞其名,並不真正讀過。這樣的陌生化,正好讓他有機會,可以在傳統探案故事中大膽加入時尚、奇幻、懸疑、動作、喜劇等多種元素,把韓庚打造成了獨一無二的潮探。

“潮探”到底有多潮?old school+漫畫風,毫不違和——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主演韓庚和張慧雯的大片也是真的美翻——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更重要的是,周顯揚顯然沒有把這部電影當作一個“民國老故事”來拍,無論是角色的破案方式、人物的情感關係、行為模式,都完全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原著IP真正保留的核心是一對CP——霍桑和江南燕。但就是這個江南燕,也被導演按照現在觀眾的需求改為了女兒身,同時賦予其易容術BUFF。

自古神探皆愛腐,參照《神探夏洛克》的走紅,你就會對主創的用心良苦會心一笑——這部偵探片最大的反轉其實是影片最後,江南燕吻過霍桑之後突然用男聲說話。

易容術千人千面,安能辨我是雄雌。這既是對神探愛腐的戲謔調侃,也為續集裡霍桑和江南燕這對CP如何發展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然而,無論電影的質感還是創意有多用心,周顯揚的心還是錯付了啊。經過這樣的反覆和尷尬,“霍桑”這個IP的電影化,還會有下一部嗎?

最後從時機上看,“大偵探”本來是趕上了風口,沒想到最後卻是“裸奔”。2016年,“唐探”橫空出世,市場打開了,觀眾的胃口吊起來了。同樣的題材,同樣的喜劇動作、偵探懸疑元素,“霍桑”都有。如果抓住這股熱潮,還有種種不足的“霍桑”是否能在市場站穩腳跟,然後慢慢完善自我,成熟起來呢?

如果“華人第一潮探”的第一次不這麼折騰,是否也有機會自成體系,與“唐探”形成一個“平行宇宙”?現在,這個答案几成懸案。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能怪誰呢?這個鍋,演員不該背,導演也不該背。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韓庚工作室發表的聲明引發對“尊重專業”的共鳴

片中韓庚不惜自黑,讓搭檔尹正吐槽自己:“你像一個歌星,哪有名偵探的樣子!”但盡心盡力的結果卻是被群嘲。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這樣的結果公平嗎?不公平,卻是公眾明星必須承受的。因為,觀眾只看結果。這樣的委屈,導演周顯揚也有。當年《大追捕》上映,曾經和他聊過。面對質疑,周顯揚說:我喜歡的是的雷蒙德·錢德勒啊!好萊塢黑色電影啊,“冷硬派”啊!

在《大偵探霍桑》裡,他明顯想要打破傳統類型,嘗試多種元素類型的雜糅。但這樣的創新,需要時間自我完善,也需要營銷宣傳與觀眾溝通接受,才能讓潮探成為潮流。但no zuo no die的“大偵探”已經沒有機會了。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經歷了“大偵探”反反覆覆的上映風波,周顯揚成為了真正的佛系導演

一群人的野心怎麼成了笑話?一手好牌怎麼打成了相公?作為局外人,無法妄自猜測。只能說,電影與營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電影宣發,是一門玄學,更是一門科學。你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客觀規律,保有一顆善良和敬畏之心。

對於“霍桑之死”,痛惜的不是結果,而是如果。

這就像剛剛結束的裡皮執教的中國男足最後一戰。結果無法改變,但如果是因為接二連三的超級巨大的低級失誤導致,那麼不可原諒。自作孽不可活。

如果我們在每一次的過程中都能夠少犯一些錯,如此積累,那麼總有一天,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韓庚演的《大偵探》,就這麼被作死了

斯嘉麗說: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而“大偵探”能留下的,

只有白瑞德式的吻別……



本文由若娛君原創,歡迎關注,一起玩一起FU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