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王營收淨利9年原地踏步 溢價1.58倍控股明之輝再謀擴張'

"
"
海洋王營收淨利9年原地踏步 溢價1.58倍控股明之輝再謀擴張

●長江商報記者 明鴻澤

急切之下,海洋王(002724.SZ)還是選擇併購來提振業績。

作為特殊照明行業領先的民營企業,周明傑、徐素經過24年努力打拼,將海洋王推進了資本市場。然而,中國照明行業集中度不高,競爭激烈,海洋王也不具備足夠的核心競爭力,因而其經營業績只能用“很一般”來形容。

2018年,海洋王實現營業收入12.53億元、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1.90億元,雖然二者的同比增幅均達到了兩位數,但與8年前的2010年業績相差不大,甚至低於2011年業績。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延續了增長之勢,但經營現金流為負數。

為了扭轉經營頹勢,早在2016年,海洋王就籌劃併購擴張以提升競爭力。彼時,公司擬以1.17億元的價格收購浙江滬樂51%的股權。然而,籌劃兩年半、行業主管部門審查通過,海洋王卻選擇了放棄。原因是,二級市場上風雲變幻,海洋王的股價也已跌去一半。

顯然,單純靠自身很難“殺出一條血路”的海洋王,在今年7月宣告終止上述併購後如今再啟併購。根據公司前晚公告披露,其擬作價2.71億元收購明之輝51%股權。此次併購,標的溢價率為1.58倍。交易對方承諾,標的在未來三年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合計不低於1.81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雖然標的被公司視作優質資產,但能否達到預期還很難說。標的應收賬款較多、資產負債率較高,且在併購前轉移剝離了部分資產、負債。

收購前剝離7500萬債務

海洋王併購的腳步僅停留了兩個月,又開始前行。

9月9日晚,海洋王一口氣發佈了44份公告,核心內容就是公司擬控股深圳市明之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明之輝)。

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向朱愷、童莉和深圳市萊盟建設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萊盟建設)收購其持有的明之輝51%股權,交易金額為2.71億元。其中,交易對價的75%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剩下的25%以現金方式支付。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5.63元/股。與此同時,公司還以詢價方式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36億元,用於支付此次收購的現金對價6783萬元以及中介費用,並用於向標的公司補充流動資金5600萬元。

海洋王十分看好併購標的,稱其具有豐富的照明工程管理經驗,可以與公司形成較好的戰略協同效應,藉助明之輝在照明工程行業的資質、經驗和工程管理優勢,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明之輝主要從事照明工程施工、設計和維保業務等,是目前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專業承包一級》和《照明工程設計專項甲級》的公司。

本次併購,以截至今年4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標的公司100%股權評估值為5.32億元,較其賬面淨資產為2.07億元增值3.25億元,增值率為157.66%。

溢價併購之下,交易對方也作出了業績承諾,即在2019年至2021年,明之輝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600萬元、6100萬元、6400萬元,三年累計數為1.81億元。

明之輝的業績比較穩定。2017年至今年前4個月,其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1億元、3.98億元、1.18億元,對應的淨利潤3548.97萬元、4900.70萬元、1961.09萬元。對比業績承諾數,實現的可能性似乎較大。

不過,在今年前4個月,標的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達484.73萬元,超過去年全年的438.10萬元。截至4月底,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1.60億元。

備受關注的是,或為了本次收購,今年8月,明之輝存在資產剝離及轉移債務情形。具體為,將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街景整治亮化工程項目剝離給內蒙古新能源,後者同時受讓人深圳市超頻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名債權人持有公司7474.08萬元債務。

此番操作原因為,上述項目工程在2017年12月基本完工,但部分工程未籤協議,無法進行工程進度款結算。上述操作完成後,對截至4月30日的資產和負債影響的金額均為7474.08萬元,分別佔資產和負債的17.59%、34.26%,標的資產負債率因此下降至51.35%。

銷售費畸高業績不佳

藉助併購提振業績,是海洋王無奈之舉。因為,公司傳統業務盈利能力較低。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洋王實現營業收入5.5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91億元增長12.18%,淨利潤3961.39萬元,同比增長18.31%,扣非淨利潤2164.8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0萬元,增幅為18.62%。

營收、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10%,表面上看上去不錯,不過因為其基數較低,實際業績並不怎麼樣。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淨流出4945.44萬元,且應收賬款略有增長。

此外,公司還存在壓縮管理費用跡象。上半年,其管理費用(含研發費用)為0.8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0.98億元減少0.09億元,除了研發費用減少0.06億元外,折舊攤銷和培訓費同比均有減少。

海洋王是2014年11月4日在中小板掛牌的,上市當年及次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接連下降。其中在2015年,淨利潤降幅高達60.83%,僅為0.67億元。近三年,其經營明顯轉好,其淨利潤分別為1.11億元、1.52億元、1.90億元,增幅為65.47%、36.61%、25%。對應的營業收入也在不斷增長,2016年為9.25億元,去年達到12.53億元。

然而,回望過往,早在2010年,海洋王的經營業績就已經達到了如今水平。

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海洋王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86億元、13.23億元,淨利潤為1.88億元、1.90億元。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去年均不及2011年。而且,去年的扣非淨利潤為1.55億元,2010年、2011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71億元、1.75億元,均高於去年。

由此可見,目前,海洋王真實的盈利能力還不及8年前,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數據也只是原地踏步。

從海洋王歷年財報披露的數據看,海洋王的綜合毛利率較高,一直維持在70%至72%之間,且基本穩定。然而,其淨利率一直處於低位,2010年至2018年,其淨利率最高為16.25%,最低只有7.5%,大部分年度維持在15%左右。

高毛利率、低淨利率源於銷售費用畸高。以2017年、2018年為例,銷售費用分別為4.27億元、4.98億元,分別佔營業收入的38.92%、39.75%,均接近四成。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海洋王的銷售基本是採取“人海戰術”。2018年,公司銷售人員的薪酬為3.26億元,銷售人員達1819人。市場認為,海洋王依靠高毛利和高提成維繫企業和遍佈全國的銷售人員之間的“畸形”銷售模式,導致公司不少利潤被吞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