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兜售假藥42人被判刑 海安檢察提醒消費者警惕半價救命藥'

"

稿件來源: 法制日報

一盒心腦血管疾病的救命藥波立維在藥店售價上百元,而家住江蘇省海安市的老張在網上買到的卻是50元一盒。為求安心,老張去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求證真假,沒想到由此牽出一起涉案人數眾多的微信兜售假藥案件。

2019年7月9日,這起由江蘇省海安市人民檢察院以朱某等42人涉嫌銷售假藥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海安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法院於當天作出一審判決,判處主犯朱某有期徒刑10年,判處吳某、徐某、許某等41人有期徒刑6個月至4年及拘役不等,並判令朱某等42人在全國範圍發行的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同時,發出消費警示,要求其支付銷售假藥價款3倍的賠償金共計238萬餘元。

網購半價藥包裝粗糙引患者質疑

老張家中有心臟病病人,需長期服用藥品波立維。2018年7月,老張在微信群看到有人賣藥,便主動加對方為好友。經討價還價,老張買了30盒藥,並通過微信轉給對方1500元。

收到賣家寄來的包裹後,老張發現藥盒上的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雖標註得很清楚,但藥盒包裝有點粗糙。為驗證藥品真假,他帶藥前往海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鑑定是假藥。該局隨即向公安機關移送線索,老張也向公安機關報了案。經近半年偵查,一起涉及全國12個省33個地區的生產、銷售假藥犯罪案件逐漸浮出水面。

網絡賣藥生意涉及全國12省

2017年2月,黑龍江男子朱某做起藥品生意。他先向同鄉許某及其網絡中的上家(已被黑龍江公安機關抓獲)購買了波立維、立普妥、大阿樂、小阿樂、拜阿司、拜新同等假藥,再配上少量無任何銷售手續的普藥丹蔘滴丸、參鬆養心、速效救心丸等藥品,通過許某將上述藥品運送至天津。

在天津,朱某組織同鄉徐某、吳某、於某等人,通過AA藥到病除、A醫保用藥品、A天津醫藥、A黃藥師、醫藥出售等微信賬號進行公開兜售。因擔心在天津案發,徐某帶著吳某、周某等人,先後轉移到河北唐山、山東青島,但仍按原先分工兜售上述藥品。

2018年11月,海安市公安局先後將朱某、徐某、吳某、周某等5人抓獲。根據朱某等人的供述,公安機關順藤摸瓜,挖出了朱某團伙銷售的下家,包括山東省濟南某藥品連鎖有限公司、雲南省某連鎖藥房有限公司、湖北省鍾祥市某藥房有限公司和涉及12省的26家藥房實際經營人。在其銷售網絡中,甚至不乏一些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執業中藥師等。截至2019年4月,涉案的42人已全部被抓獲歸案。

42人被提起刑附民公益訴訟

因該案涉及地域廣、涉案人員多、案情複雜、偵查難度大,海安市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此案。承辦檢察官針對犯罪嫌疑人、嫌疑單位的性質認定、線上線下銷售電子數據的固定、取證範圍等方面提出了可行而明確的意見。隨後,海安市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檢察機關經審理查明,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朱某相繼在天津、河北、山東等地,與吳某、徐某、於某、周某等通過微信公開兜售涉案藥品。期間,朱某負責藥品供應、網上發佈低價藥品廣告、收取貨款及員工工資食宿等,涉案金額為83.7萬元;吳某等5人的涉案金額從13.7萬元至69.3萬元不等;許某幫助朱某運送涉案藥品並代收貨款,涉案金額為20.7萬元。

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涉案醫藥公司、藥房經營人、執業藥師等人明知朱某團伙銷售的波立維、立普妥等藥品是假藥,仍通過微信從朱某處購進藥品並銷售牟利,有些人購藥後甚至通過自營藥店等渠道進行銷售。

海安市檢察院認為,朱某等人在銷售過程中隱瞞藥品的真實情況,致使消費者受到誤導而購買假藥,存在欺詐行為,且構成共同侵權,均應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併發出注意相關假藥的消費警示。此外,朱某等人還需承擔3倍懲罰性賠償的責任。2019年6月3日,海安市檢察院就朱某等42人銷售假藥案向海安市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19年7月9日,海安市法院對此案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海安市檢察院指派戎益華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庭。當天下午,經合議庭討論,海安市法院對該起銷售假藥案當庭進行宣判,判令39名被告人和3名被告單位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在全國範圍發行的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併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勿使用涉案假藥。同時,判令各被告在判決生效後30日內支付相應賠償金,並承擔相應連帶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