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詩中單數句不押韻,是不是押韻、用平聲就變成了打油詩了?

古詩 登鸛雀樓 柳宗元 江雪 孟浩然 梧桐樹邊羽 2019-07-10

有朋友問:為什麼古詩裡面第三句可以不用押韻(但必須是仄聲),而一旦四句全部押韻反而像打油詩?

為何古詩中單數句不押韻,是不是押韻、用平聲就變成了打油詩了?

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也就是古風和格律詩。

所以這位朋友的問題中間有一些地方有疑義。

為什麼古詩裡面第三句可以不用押韻(但必須是仄聲),而一旦四句全部押韻反而像打油詩了?

括號裡的補充是錯誤的。在格律詩中是這樣,但是在全詩押仄聲韻的時候,第三句則必須平聲。比如孟浩然的《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曉”、“鳥”、“少”都是仄聲韻,而第三句尾字“聲”就是平聲。又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絕”、“滅”、“雪”均為仄聲,第三句“翁”就是平聲。

為何古詩中單數句不押韻,是不是押韻、用平聲就變成了打油詩了?

所以古體詩中押仄聲韻的押韻結構和近體詩正好相反。近體詩的格律要求是必須押平聲韻,所以,所有格律詩的第三句,或者說,除了首句之外的單數句都是仄聲不押韻的結尾。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首句不押韻,第三句也是不押韻的,而且是仄聲。偶數句“流”、“樓”押平水韻“十一尤”部,是平聲。

我們再看一首平起平收的律詩,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格律詩並非只有第三句不押韻,並且是仄聲,除了第一句之外,所有的單數句子都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所有的古詩,不論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基本上所有的單數句子(除了首句),都是不押韻,並且使用和整詩押韻相反的平仄。如果偶數句是押平聲收尾,則單數句為仄聲;如果偶數句押仄聲(古體詩),則單數句押平聲。

為何古詩中單數句不押韻,是不是押韻、用平聲就變成了打油詩了?

為什麼?因為斷句啊。一聯詩兩句,出句說完,可是詩意未完,我們今天一句話說完,意思沒完,怎麼辦?我們打個逗號。

可是古人沒有標點符號怎麼辦?那就只有在誦讀的時候給出區別。如果押平聲韻,那麼平聲代表詩句完結,話說一半的時候,當然不能押平聲韻給別人錯覺了,這裡就使用不押韻的仄聲字,其實也就是告訴讀詩的人,後面還有半句呢。

反過來詩押仄聲韻,則在這裡用平聲韻斷句,同樣是為了提醒讀者。

在近體格律詩中,第三句如果使用和偶數句相同韻部的仄聲字,我們稱之為“撞韻”,如果使用了平聲,我們稱之為“踩腳”。這都是格律詩需要避免的毛病。

其實不論是格律詩還是古風,咱們都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

另外一點,就是因為詩句的吟誦需要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如果一路押平聲韻下去,讀起來是不是懶洋洋,沒完沒了的感覺呢?就是問題中說的那種打油詩的感覺。

為何古詩中單數句不押韻,是不是押韻、用平聲就變成了打油詩了?

實際上這種句句押韻的詩也是有的,漢武帝在宮中的時候喜歡在柏梁臺和大臣們一人一句聯七言詩,句句都押韻。這種詩體,我們稱之為“柏梁體”。但是這是七言詩誕生初級階段的一種文字遊戲而已,隨著魏晉音韻學的發展,以平仄斷句的格式很快取代了“柏梁體”。

還有就是說到一首詩如果四句全押韻了就像打油詩了。

其實打油詩也不會犯這種錯的。打油詩流俗,幽默,但是並不會寫成類似於“柏梁體”的句句押韻。打油詩也要合理斷句的。句句押韻,那只是順口溜,連打油詩都稱不上。

如果認為打油詩就是格式有問題的詩,這種理解是不對的。

關於打油詩的流俗、幽默、機心三種基本要素另有文章闡敘,就不在這個回答裡面囉嗦了。

為何古詩中單數句不押韻,是不是押韻、用平聲就變成了打油詩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