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流傳最廣的一首唐詩絕句,蘇軾都曾效仿,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古詩 杜甫 蘇軾 長江 藝術 有伴陪你 2018-11-29

杜甫長於律詩,他積累了很多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律詩這一題材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他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堪稱七律第一詩。

時人認為杜甫並不擅長絕句,然而“雖非正格”,卻不乏絕唱。比如前文介紹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以及這首小學課本中題為《絕句》的七絕唐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流傳最廣的一首唐詩絕句,蘇軾都曾效仿,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的“杜甫草堂”面對窗外生機盎然的早春景色所作。全詩一句一景,構成四幅相對獨立的圖景。

第一幅圖描繪了一對在柳枝上歌唱的黃鸝。“鳴”既是鳥兒在歡快的歌唱,也是杜甫心中喜悅的表現;“翠”是一種美好的色彩,也象徵著春天的美好。此時,安史之亂已經平定,國家趨於穩定,我們彷彿可以想見,杜甫跟著那黃鸝一起哼起了小曲,他此時的心情就如這早春的景色一般美好。

第二幅描繪了一群飛向天空的白鷺。“一行”與“兩個”相對,一縱一橫,空間漸次開闊,由近及遠,由下而上。白鷺在清新的天空中翱翔,不僅自由自在,也象徵著一種奮發向上。此時杜甫心中或許還希冀著能老當益壯,再次為國效力。

杜甫流傳最廣的一首唐詩絕句,蘇軾都曾效仿,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古人用顏色字,須匹配得當,“翠”配“黃”,“青”配“白”,都是極美極佳的搭配,杜甫煉字之功可見一斑。“兩個”與“一行”都是結伴而行的,一掃杜甫晚年詩歌中常常出現的孤寂之感。首兩句足見杜甫此刻心中的輕鬆愉悅。

後兩句描寫從窗外和門外看到的景色。一個“含“字,彷彿窗就是畫框,西嶺的千秋雪就是那畫卷。西嶺亦名雪嶺,是岷山的主峰,山頂積雪終年不化,故曰“千秋雪”。最後,再向門外一瞥,看到停泊在萬里橋旁來自東吳的船隻。這說明經歷了戰亂後,長江航道重新通航了,杜甫思鄉之情也可以化為實際行動歸鄉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

杜甫流傳最廣的一首唐詩絕句,蘇軾都曾效仿,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千秋雪”與“萬里船”相對,一言時間之久,一言空間之廣,杜甫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心胸何其開闊。然“千秋雪”終年不化,終歸給全詩歡快喜悅的意境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憂愁。杜甫是否也在擔心,自己的期望,或許會想那化不開的雪,最終無法實現?

宋人也喜效仿杜甫這種一句一事的寫作方法,蘇軾《溪陰堂》:“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禪鳴。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章法即祖此。但是能像杜甫這首絕句一般,一句一事,情於景中,意境統一的,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