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國學 道生 道德經 舜帝 孔子 易先生評歷史 2018-11-29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以心印心,以心傳心,諄諄囑咐,代代相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魂,我們炎黃子孫要謹記。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中國文化傳統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就是指這16個字。最初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是舜把帝位禪讓給大禹時說的話,原文出自《尚書·大禹謨》:

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后,何戴?後非眾,罔與守邦?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從。”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這十六個字,後來禹又傳給湯,湯傳給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軻。這個傳承過程是以心印心,以心傳心,因此稱為“十六字心傳”。儒家主張根據這十六個字去治理國家、教化人民。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如何正確地理解這16個字呢?

宋代朱熹在《中庸章句集註 序》中曾作闡釋:“蓋嘗論之: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於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慾之私矣。”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下面從4個方面分析,逐一解讀,希望大家真正地理解和吸收這16個字的意義,銘記我們華夏文明的心傳。

人心惟危

“危”,我們現代人一般理解為危險,所以有人解釋為“人心叵測”,這是不恰當的。

“危”的反義詞,是“安”,舜帝的意思是,人心得不到安,居於危。

為什麼人心得不到安?

因為人有分別心。比如:好勝心、嫉妒心、慳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

環顧我們四周,對照我們自己,就會發現人心的確如此,所以舜帝說,人心惟危。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道心惟微

人心和道心,是不同的。那什麼樣才是道心呢?

道心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微。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求學,和求道,是相反之路。求學,多多益善,求道,就要做減法,損之又損。

道心惟微,無窮小。我們現在說的斷、舍、離,做減法,目的就是減去多餘的慾望和雜念,去靠近道心。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惟精惟一

“精”和“一”怎麼理解?

《道德經》寫: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精”是道之為物,道的演化。

我們常說的“精、氣、神”,也是從中而來。

“一”,也是從道中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莊子·在宥》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道生一,一演化萬物,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一。所以道家主張守一,處於陰陽之和,抱朴歸真。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允執厥中

這4個字,歷代帝王都學習遵從。比如,現今的故宮中和殿裡,就懸掛著一塊匾額,寫著“允執厥中”四個字。

天地萬物發展之規律,從無到有,從有歸無,生生息息,都是經歷一個生髮、興起、鼎盛、衰亡的過程,這是道的運轉規律。為了不衰亡,長治久安,就需要“求中”,時刻保持“厥中”的位置和狀態。因為到達鼎盛後,就是走下坡路,走向衰亡。

一個事情是好的,就要保持住這個狀態,不能再好了。一旦發展過度,好的過了頭,那就變成壞的了。這就是“求中”,也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不夠的,要補足;多餘的,要控制,時刻做到“允執厥中”。

這16個字,歷代帝王聖人心傳,是華夏文明的火種,炎黃子孫要謹記

綜上所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字心傳,是先聖告誡我們後人,要意識到人心居危的狀態,通過自我剋制、修整、拔除,戒掉好勝心、嫉妒心、吝嗇心、自私心等等,保持守一狀態,得到精神氣,保持在陰陽沖和的厥中狀態。守住一心,方能避免陰陽逆氣與相沖之苦。當人心居安時,就和道心不遠了。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