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會河北文創產品主打“國學之美”

國學 蘭亭序 清明上河圖 藝術 河北新聞網 2017-05-16

河北新聞網5月13日訊(記者龔正龍)今天上午,深圳下起小雨,但來深圳文博會的參觀者們熱情不減。開館不到1小時,河北展館就人氣爆棚,尤其“國學之美”板塊的精美文創產品,吸引大量參觀者駐足參觀、品鑑和購買。

深圳文博會河北文創產品主打“國學之美”

5月13日,深圳文博會河北展館,工作人員(右一)正在向參觀者介紹國學之美展區的文創產品。 記者趙威攝

薄如蟬翼,滑如肌膚——當來自邯鄲的河北雅圖數字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宋秀麗,緩緩展開用現代數字技術製作的《蘭亭序》時,從東莞趕來逛文博會的遊先生立刻驚呼起來:“這麼一本小冊子,竟能伸展一米多長?”而這還不是最神奇之處,當這幅《蘭亭序》平攤在展臺上後,竟慢慢聚攏到A3紙大小,呈現出龍鱗狀效果。“這種鱗片效果是源自唐代的龍鱗製作技藝。”宋秀麗說,這一技藝曾一度失傳,該公司苦心鑽研,最終採用國際領先設備和數字微噴印刷系統將其復原。

“蘊含傳統國學文化的藝術品,總給人以艱深晦澀的印象,轉化為文創產品會更難,必須考慮受眾群體、審美情趣以及呈現方式。這件作品是高科技和傳統技藝的完美融合,因便於裝裱懸掛,特別適合私人購買欣賞。”宋秀麗說,公司從邯鄲運來數百件書畫及古蹟線裝書等文創產品參展,目前已被參觀者購去三分之一,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蘭亭序》、絹本《清明上河圖》以及清代郎世寧的《瑞谷圖》。

深圳文博會河北文創產品主打“國學之美”

5月13日,深圳文博會河北展館展出了用現代數字技術印刷的書畫藏品——清代郎世寧作《瑞谷圖》。 記者趙威攝

竹製旋轉筆筒在講述“成語故事”,精美戲劇臉譜在呈現“梆子藝術”,古色古香的易水硯在傳遞“燕趙古韻”……河北展館的“國學之美”板塊以產品為載體,以國學為內涵,弘揚了燕趙精神,彰顯了文化自信。

“我們這次帶來的古籍達20多種。”滄州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參加此次文博會,他們還特意帶來了新印刷的7箱共49函清代天台藏《大藏經》,吸引了很多客商洽談合作。目前已和來自北京的一家單位簽約,達成總金額4000多萬元的古籍出版事宜。

“當前,‘產品+傳統’已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可。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讓更多文創產品凝聚‘國學之美’,讓厚重的國學藉助精美的文創產品走入千家萬戶,實現企業效益和文化傳播的雙贏。”來自邯鄲的河北竹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苗秀芬的一席話,道出了廣大河北文化企業的心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