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訓為何引用易經!

國學 清華大學 易經 大學 凱昇易經風水策劃 2017-04-25

清華大學校訓為何引用易經!

清華大學校訓來源《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此校訓緣起於梁啟超先生1914年11月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他說: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梁啟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最終演變成清華校訓。

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認為,清華校訓的內涵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認為:“厚德載物是一種寬容的思想,對不同意見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對思想、學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強不息是對生命的體會,人的生命就是努力前進、奮發向前。”張老先生詮釋了清華大學的校訓的靈魂,“作為中國一流大學,東方玄學以為應肩負起傳道授業,引導世風,崇尚自然科學,積極奮進,具有勇敢、堅強不屈的意志、寬容、承載、包容、接納、奉獻、無私、無畏、善良的美德。

清華大學校訓為何引用易經!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清華莘莘學子,如同君子德行,效法天,要像天那樣不斷運行,不斷努力前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人就應該像土地厚廣,承載萬物,君子取法地,要積累道德,方能承擔家業、興旺事業,國之棟樑。

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要人們效法天地,在學、行各方面不斷去努力。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人源於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學者,能深刻體認這種精神並自覺加以踐履,如孔子,自述“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有一次在河邊對學生們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就是激勵他們效法自然,珍惜時光,努力進取。如此德行,珍愛時光,努力奮進,是當清華人具有的風範!

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積極堅強不自息,同時又具有寬容、博大,像“厚德載物”有利於督促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清華大學校訓傳承易經經典,必然激勵,影響、改變當下許多追求功利、庸常、浮躁,缺少追求真知,抄襲等等不良社會風氣,具有積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清華大學校訓為何引用易經!

我們堅信清華大學的校訓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且具有積極陽光正能量和仁愛之心,使人剋制私慾、擔當文化和道德先行者,減輕自私自利之心,關愛他人、熱愛國家,珍愛社會、敬愛萬物。若有此修養和高尚的德行,無疑對改變社會不良風潮,強健中華民族,盛國家,和諧社會,光大民族文化,和諧家庭、創新工作勇擔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