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主任密集視察多家國企 重磅改革計劃已提前佈局

國企改革 投資 肖亞慶 經濟 中國企業報 2017-06-09

公開信息顯示,從3月底到6月初,肖亞慶已有6次對國企調研的經歷。這也是肖亞慶自去年2月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以來調研最密集的一段時期——

國資委主任密集視察多家國企 重磅改革計劃已提前佈局

3月22至23日,肖亞慶在福建調研了福建東南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情況。

國資委主任密集視察多家國企 重磅改革計劃已提前佈局

隨後,3月28至29日,肖亞慶赴遼寧大連、丹東等地走訪了中船重工下屬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華錄集團、大連熱電集團、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遼寧五一八內燃機配件廠、丹東港等六家企業。

國資委主任密集視察多家國企 重磅改革計劃已提前佈局

4月底赴中糧、誠通等央企,分別調研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

國資委主任密集視察多家國企 重磅改革計劃已提前佈局

5月25日,調研國家電網公司;

6月4日至5日,肖亞慶又率隊前往河南調研,並與河南、山東、廣東、江西、湖南五省國資委及部分企業負責人召開部分省份國有企業改革專題座談會。

在調研過程中,主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競爭優勢、融資負債、稅費負擔、員工持股、公司制改革等情況。

從國資委主任的調研足跡來看,實體產業類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情況也是最主要的關注點之一。

今年以來,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明顯向好。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155829.7億元,同比增長17.5%,實現利潤總額8247.5億元,同比增長24.8%。

據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介紹,今年以來煤炭、鋼鐵、石油等原材料行業價格上漲因素對國企經營狀況改善支撐較大,這也反映了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任務仍然很重。

2017年,國企改革步入施工期,以點帶面的改革在未來兩年全面鋪開,將掀起國企改革的高潮。尤其是上月公佈的《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中,明確國資委作為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根據授權代表國務院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專司國有資產監管,不行使社會公共管理職能,不干預企業依法行使自主經營權。

從管資產到管資本,國資委將通過牽頭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實施資本運作,採取市場化方式推動設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央企業創新發展投資引導基金等相關投資基金等方式,來實現自身的角色轉變。

那麼,哪些國企將“接住”這份重任?

2014年早有佈局以來,央企層面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擴展到了“2+8”共計10家:

試點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中糧集團、國投公司、神華集團、寶武鋼鐵、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

試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誠通集團、中國國新

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具備鮮明的產業功能,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提升產業競爭力,大力發展優勢產能,核心主業要走在行業前列,力爭國際先進水平,具備產業研究發展能力,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產業發展;

集團總部要具備很強的資本運作和資本配置能力,突出國有資本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能力和市場化經營能力,提高運營的質量和效益,資本回報水平要優於一般產業集團;要打造市場運作的專業平臺,積極主動發揮國有經濟佈局結構調整的主導作用。

改革探索成績喜人。2016年,10家試點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50億元,較上年增加765億元,同比增加45%,遠超過央企平均水平。

國資委主任密集視察多家國企 重磅改革計劃已提前佈局

2015年,國有企業按自身功能被劃分為商業和公益兩大類,在混合所有制推進途中,這項設計面臨著細化的迫切要求。而今,隨著國企監管機構職能調整,國企分類的思路日漸清晰:

6月2日,在國資委舉行的國企改革吹風會上,國資委副祕書長彭華崗表示,未來中央企業將主要分為三類:即實體產業集團、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側重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側重提升商業類企業的國有資本運營效率,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

彭華崗表示,從試點的進展和效果來看,兩年多來,10家中央企業不斷推進改革試點工作,試點起步良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組織調整、戰略管控、業務發展、分類授權等重要方面取得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37家省級國資委中,有21家改組組建了52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地方也在積極嘗試推進。

中企君嘗得知,一盤好棋成敗並非一二子,而在謀局者之深謀遠慮。國企改革行至中場,還有多少風雲激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