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國產動漫 藝術 美術 動畫電影 文創資訊 2017-06-09

2017年4月13日,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廠60週年紀念日。

抱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文創資訊為您送上遲到的生日祝福!

其實,若不是近日“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繼往開來”美影60華誕紀念活動在上海舉行,或許更多的人會把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給忘記!

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要知道,在4月13日至今的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各大媒體幾乎看不到一篇像樣的報道,看不到一個紀念性的活動,更別提早就應該進行的對其60年曆史的系統梳理與藝術研究工作了。

難道人們真的把上海美影廠徹徹底底地忘卻了嗎?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些年在中國動畫產業發展最火熱的今天,上海美影廠幾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雖然偶有動畫電影面世,但也難逃“吃老本”的尷尬!

事實上,作為新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上海美影廠有著太多的輝煌時刻,也創下了中國動畫史無數個第一次:第一部剪紙片、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第一部摺紙片、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現在回過頭來看,似乎是一段神話。

走過一甲子,上海美影廠孕育出品了600多部動畫作品,獲得了動畫界“中國學派”的美譽。站在新起點,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影視市場競爭,幾代中國動畫人始終不忘初心,繼往開來。

從興盛到衰敗 美影廠六十年風雨砥礪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7年4月13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建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以及兩個下屬企業:中外合資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和集體所有制上海美術電影繪製廠,生產的動畫片佔全國美術片產量80%以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片的風格。

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上海美影廠在發展過程中雲集了一批知名藝術家,有中國美術電影創始人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漫畫家特偉、美術家靳夕、兒童文學家金近等。在這些藝術家的帶領下,20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前中期,國產動畫片進入了一個創作高潮期,也創立了動畫藝術的中國學派風格式樣。尤其是在60、70年代,創下了中國動畫史上多個“第一次”:

1958年,萬古蟾帶領一批青年美術片工作者,吸取中國民間皮影戲和剪紙片的藝術特點,成功地拍攝出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

1960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問世,獲得了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至此,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動畫誕生;

1960年,第一部摺紙美術片《聰明的鴨子》誕生,講述了黑頭、綠頭、紅頭三隻小鴨機智、巧妙地戰勝小黑貓的故事,如今回看依然不乏新意;

1965年面世的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可謂是中國動畫史的顛峰之作,先後獲得過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79年,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問世,曾入選戛納影展、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等,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的里程碑作品。

20世紀80年代前中期,美影廠帶領中國動畫發展進入了第二次高潮,集中創作了《雪孩子》《哪吒鬧海》《九色鹿》《阿凡提的故事》《天書奇譚》《黑貓警長》《邋遢大王》《葫蘆兄弟》《舒克和貝塔》等代表作品,為廣大中國影視觀眾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記憶。

但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外國動畫在進入中國熒屏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代工的業務,這對美影廠的觀念、製作方式、人才體系都構成了巨大的衝擊。上海美影廠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出現了大量人才流失。

而就在這時,全國湧現出了20多家動畫片製作單位,廣東、長春、北京、南京、福建等地都開始創作各類型的動畫作品。尤其是廣東成立了大批動畫公司,主要為國外廠商進行代加工。這些公司從上海美影廠挖走了許多人,美影廠先後有近百個主創人員流失到南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獨家制作”的壟斷局面已經不再。

緊接著,國產動畫電影開始走下坡路,輝煌不再。究其原因,一方面,國產動畫沒有繼承《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的大眾化劇情,反而越發向低齡無腦的故事發展,畫風單調、粗糙、缺乏美感,當年“每幀都像是精雕細琢”的畫面不復存在;另一方面,日本動畫、漫畫開始從影院、電視、書店、盜版商幾大渠道進入國內,畫風更精美,題材更新穎,科幻、奇幻、少女戀愛、熱血少年等不同類型的故事輪番“轟炸”觀眾的視野,甚至改變了他們的審美。

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以上種種也直接導致了在整個90年代,除了《寶蓮燈》,我們幾乎沒有創作生產出一部讓人記得住的動畫電影,而《寶蓮燈》從畫風到故事編排再到音樂都有模仿迪士尼的痕跡。這和美影廠的衰落有直接關係,同時,這個斷代對中國動畫藝術的發展影響也非常深遠。

進入21世紀後,中國動畫產業環境變化很大,與漫畫、遊戲的關係更加密切,而美影廠目前還是專注於中國民族特色的題材。2007年,繼《寶蓮燈》之後,美影廠推出《勇士》,三寶做音樂,孫楠唱主題曲。2009年,《馬蘭花》找來黎明、姚明、林志玲配音,《大鬧天宮3D》配音陣容更強大,但始終沒有恢復元氣。

美影廠衰敗之後,中國動畫從一蹶不振到奮勇直追

《寶蓮燈》算是上美影廠最後的輝煌了,而中國動畫在此之後便一蹶不振。從一箇中國人的角度看,這是非常讓人痛心的,因為上海美影廠是中國曾最接近迪士尼的一個公司品牌,而恰恰是迪士尼這些外國企業的加工生意,摧毀了我們最具藝術底蘊、最可能成為並且超越它們的一家老牌企業。

其實,現在想想,不能怪外國動畫企業拿出的美元鈔票,美影廠的沒落其實是一種國營機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反應。審批流程長、資金運轉難、應變反應慢、吃大鍋飯的老思想、外加領導更替後運營思路往往出現的顛覆性改變,美影廠即使曾經創造了再多的夢想,卻也難逃這些國營機制的現實。

而正是美影廠的挫敗,讓中國的動畫人開始了反思和新一輪的探索。

經歷過上世紀的沉寂後,國產動畫電影在日本動畫、歐美動畫的“夾擊”中,終於也開始走上了商業化的道路,除了影片本身,營銷活動、周邊產品也隨之完善起來。“喜羊羊大電影”系列是最早的代表作品。

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不過,“喜羊羊”系列電影運營得再好,它的定位始終是“給小朋友看的動畫”,在後來的動畫電影中,極大多數作品也都把服務對象鎖定為小朋友,只有少數成年觀眾向的作品,像 《秦時明月:龍騰萬里》、“魁拔”系列和《龍之谷》等,但都由於宣傳不足、影院排片量不足、劇情過度粉絲向等問題,在票房方面的表現都不盡人意。

2015年是中國動畫電影創作中興的轉折點,主要表現在:超高票房動畫橫空出世,真人動畫電影《捉妖記》創造了國產電影的票房新高;國產動畫學習和借鑑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敘事模式,得到國內觀眾的認可,動畫製作技術和視聽語言風格化明顯提高。《大聖歸來》藉助《西遊記》的影響力,故事改編自出機杼,民族文化傳承擲地有聲,動畫製作水平較高,全方位營銷得力,從而成為國產動畫的里程碑。

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2016年,一部滿載著動畫人夢想的《大魚海棠》高調上映。12年磨一劍,影片裡融入了大量中國傳統元素,頗有幾分類似中國神話傳說。影片不僅包含天人合一、生死輪迴的東方哲學理念,也將豐富的民俗文化細節埋藏在影片裡。這部動畫片有著原創世界觀,雖然在故事情節上存在瑕疵,但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原創層面,都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動畫片。

如今,伴隨著優秀的作品的不斷湧現,國產動畫電影在製作水準上有了長足的進步。縱觀最近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國產動畫電影正從低幼年齡段向全年齡段的市場轉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內,國產動畫電影將進入“從規模到精品”的換擋期。

中國動畫電影崛起,可從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在美影廠60週年之際,國產動畫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喜人的,但還遠遠不夠。畢竟,拿中國的《大聖歸來》《捉妖記》《大魚海棠》與日本的《你的名字》、迪斯尼的《瘋狂動物城》相比,依然不是一個量級的。

事實上,美影廠是中國曾最接近迪士尼的一個公司品牌,如果他能再次崛起,對振興國產動畫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必將有力地助推中國動畫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曾有機構給美影廠估值10多個億,從它曾經創造的品牌的數量、質量及其影響力來看,文創資訊覺得不高。但是從美影廠如今的創新力、活力來看,文創資訊又覺得太高了。

畢竟估值是為了投資用的,而我們投資是在投資未來,而不是投資過去。儘管黑貓警長、葫蘆娃、圖圖這些品牌時不常也能授權個兩三百萬,但我們真的不能只甘於吃老一輩留給我們的那些飯,我們要創作新的品牌,要給後人播下新的種,要有所作為。

近幾年間,美影廠一直動作不斷,雖然屢屢遭到“炒冷飯”的批評,不過正如他們所言:激活看家寶是時勢使然。

就在6月1日舉辦的60週年紀念活動上,上海美影廠宣佈了未來衍生合作、動畫項目等一系列計劃。據瞭解,美影廠今年將陸續上映《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和《阿凡提》兩部動畫電影,分別在7月28日暑期檔和國慶檔與觀眾見面,將以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故事塑造全新的動畫形象。

上海美影廠60週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未來還有《孔子之道》、《Mein Friends Daily美影大樂園》、《雪孩子之伴我一生》、《孫悟空之火焰山》、《斑羚飛渡》、《神奇少年桑桑》三部曲(改編自虹影的兒童文學系列)等作品,以院線電影、系列藝術短片等各種不同形式推出;《生命五重奏》、《霍文探案之聖瞳水晶》等動畫電影也都在籌備之中。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是到了提出復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時候了。打破機制枷鎖,大力吸引人才,努力創新品牌,這不是正時代留給今天美影廠人的歷史責任嗎?相信做到了這些,美影廠依然是能是一塊“金字招牌”,依然是中國動畫的頂級品牌,它有這個基礎,有這個底蘊,有這個號召力,我們也需要它成為這樣的公司。

所以,中國動畫電影的崛起,且從復興上海美影廠開始吧!前路漫漫,美影廠60週年恰是一個新起點!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黃梅梅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