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生蠔、澳大利亞三文魚和美國小龍蝦,不值得這樣驚喜若狂

鮭魚 牡蠣 美國 日本 上海觀察 2017-06-13

最近,來自異國他鄉的幾則新聞,不斷撩撥著吃貨們的敏感神經:網絡上先是熱傳丹麥生蠔氾濫成災,緊接著是澳大利亞野生三文魚氾濫成災,再後來是美國的小龍蝦成為物種災害。這些吃貨盤中的美味佳餚,在他國竟然成了無法處置的“災害”,可以免費地無限量提供,讓不少吃貨驚喜若狂。一些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馳援列國,為民除害。

以口腹腸胃為武器去消滅那些氾濫成災的美食,這對於恢復生態環境來說是一樁好事。但是如果這種熱情不加區分,用在所有能吃的食物上面,那就有可能造成很多不良後果了。中國人在滿足口腹之慾方面的“博愛”是出了名的。以前曾經流傳過一個段子:“美國人抓到外星人後,把外星人送到實驗室裡研究個透。法國人抓到外星人後,就想著譜寫一曲浪漫的星際戀歌。中國人抓到外星人後,心裡琢磨著紅燒還是清蒸?”

俗話說“飢不擇食”。人們對於食材不加選擇,“拉到籃裡就能做成菜”,跟長期以來的匱乏和飢餓密不可分。在歷史上的相當長時間裡,普通老百姓都很難吃飽肚子。遇到災荒凶年,甚至連觀音土都能下嚥充飢。在這樣一種長期匱乏的情況下,人們當然會攫取一切可以提供營養和熱量的物品來食用,哪裡有挑剔食材的道理呢?

匱乏還會催生強烈的渴望。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獨步全球,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背後,就隱藏著人們對於飲食的強烈慾望和無限熱情。長期的匱乏飢餓,甚至使“吃”成為一些地域文化的核心元素。從前人們見面打招呼都愛問“吃了嗎”,可見“吃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之深遠。筆者的外婆出生於清末民初,曾經經歷過長時期的極度匱乏和飢餓。觀察分析她的話語體系就可以發現,“吃”是一個核心要素,她的整個話語體系都主要圍繞“吃”來展開。匱乏飢餓的歷史還深刻影響著她的行為。在最近的三四十年裡,她的生活相當富足充裕,但她還是很擔心餓肚子,所以很喜歡囤積糧食。有時候囤積太久,糧食還會陳化腐爛。

從社會層面上來說,思想和行為同樣具有強大的慣性。社會層面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甚至比個人層面更加頑固、更加難以改變。如果說,這種食無禁忌、攫取一切的飲食習俗在匱乏飢餓的年代有其合理性,那麼當把它帶進一個物質豐裕、食物過剩的現代社會之後,其諸多弊病就顯露出來了。

從史前文明的狩獵和採集開始,野生動植物一直都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但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過度捕獵、食用野生動植物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這時候一方面出現了高效的現代種植業、養殖業和畜牧業,其產出已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類的食用需要。另一方面,現代社會人口規模的急劇膨脹、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都對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發展造成了威脅。這時候如果仍然無度採集、捕獵野生動植物,就很容易造成一些物種的瀕危、滅絕,進而危及生態平衡。

對飲食過度熱情還造成其他一些問題。在中國的大小城市和縣城鄉鎮,都擁有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的飯店餐館,有些飯店甚至把一棟大樓裡面的好幾層樓面都開成餐廳。一到吃飯時間,大小飯店裡坐滿了人,圍繞著滿桌飯菜,擺開架勢吃喝。這種盛況,在其他很多國家裡都難得見到。

過度熱衷於吃喝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其危害性不言而喻。跟中國人的飲食熱情相反的例子是日本。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是世界上“最瘦”的發達國家之一。日本國民普遍身輕體瘦,這跟他們節制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嚴控食物總量和熱量總量的攝入。日本國民良好的健康狀況和領先於全球的預期壽命,正是建立在他們適量適度的飲食習慣之上。

從整體上來說,社會已經從食物匱乏的狀態,進入了豐裕甚至過剩的時代。相應地,對於飲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也應該與時俱進。從對於食物數量、品種、花色的追求,轉變成對於生態環境的尊重和愛護、對於自身需求的節制和自律,已經越來越成為飲食文明的重要標準。一聽到吃就歡呼雀躍的“吃貨”,應該儘快補上這一門“飲食文明課”。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