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謎案:故宮藏寶樓為何是西洋建築 設計者到底是誰

故宮博物院 建築 設計 清朝 博物館 醉影北京 2019-04-21

《史記。天宮書》中說,皇帝有著龍的身體。龍為動物之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和帝王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皇帝是真龍天子的說法。歷朝歷代的帝王為了顯示自己的至尊至貴,也就自然而然地以龍自居,雕樑畫棟、屋脊飛簷、路石壁影、蟒袍玉帶、就連那些小小的擺設上面都是龍,皇帝居住的宮殿處處雕龍。

佔地72萬平方米的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建築的每一處都是建築學,審美學,力學,國學,宗教,信仰等諸多文化的完美體現,濃縮著中國傳統建築工藝的智慧精華。而這些宮殿不但華麗高雅,最大的特點都是紅牆黃瓦建築。

帝都謎案:故宮藏寶樓為何是西洋建築 設計者到底是誰

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崇尚風水,相信五行相生相剋。黃色屬土,是萬物之本,並在五行中代表中央位置,所以自古以來,黃色就被統治者獨佔,皇上要穿黃色的龍袍,坐黃色的龍椅。紅色代表著喜慶吉祥,所有的宮殿採用紅牆黃瓦不失對幸福美好的嚮往,又體現了皇宮的肅穆威嚴。

但是,細心的遊客還會發現一個問題:故宮西南部的西華門內,武英殿西有一座建築一反常態,不是紅牆黃瓦的傳統形式,而是按照西洋建築的式樣設計的。牆身是大塊的城磚砌築,外牆抹水泥,再刷紅漿。白色的欄杆,白色的廊柱,空透的走廊,沒有皇室宮殿的那種壓抑,讓人感到輕鬆明快。

帝都謎案:故宮藏寶樓為何是西洋建築 設計者到底是誰

屋頂上鋪的是魚鱗狀的牛舌瓦,部分瓦塊背後有英文字跡。北樓是主樓,體積大,外觀別緻,處於從屬位置的東西兩樓左右對稱在主樓兩側,樓房的屋頂是高聳的四坡式屋頂,但沒有中國式大屋頂的曲線,也沒有飛簷,更沒有黃色的琉璃瓦,而是鋪著綠灰兩色的片石。

北樓的正中開門,門外有高大的回柱式雨棚,雨棚上有女兒牆,構成二層的一個室外平臺。東西兩個副樓也是正中開門,門外也有雨棚,北樓與東西副樓在拐角處以二層的外廊相連。

這座風格別緻的西洋小樓也讓過往的遊客大吃一驚:至高無上的皇帝家裡,怎麼會有這樣格格不入的建築呢?是誰這樣大膽修建的?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嗎?

其實,這座小樓並不是明、清所建,而是建於民國時期。這裡最早以前是鹹安宮的基址,鹹安宮正殿五楹,東西配殿各三楹,整個殿宇富麗堂皇,與其他建築合為一體。康熙次子允礽就曾被囚禁於此,後來又成為清代八旗大臣子弟學習的地方。但是在清末,一場大火把鹹安宮燒為灰燼,只留下鹹安門一處遺存。

帝都謎案:故宮藏寶樓為何是西洋建築 設計者到底是誰

1911年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外朝被北洋政府接管,隨後一大批金石書畫、陶瓷珠玉、奇珍異寶,從熱河行宮、瀋陽故宮運到北京。為保存這些文物,北洋政府決定在鹹安宮舊址上蓋建庫房,於是從庚子賠款中撥出20萬元作為經費。1914年6月2日開始在此動工,第二年6月竣工。這座藏寶庫曾保存了23萬多件文物,因為存放的都是珍貴國寶,所以它有個非常直觀又優雅的名字叫寶蘊樓。門窗均為雙層,外層為鐵門鐵窗,可見,人們的防盜意識一直都很強。

隨著歲月的侵蝕,這座精美的西洋小樓屋頂多處出現了漏雨,屋內木質結構也出現腐爛,變成危樓。寶蘊樓的藏品被轉移到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地珍藏。於2013年12月24日啟動修繕,2015年5月底完工,在寶蘊樓的百歲生日之際,它終於完成了曾經的歷史使命,變成故宮館史展陳專用場所,首次向觀眾開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