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導語:每每想到關羽的死,大家都會哀嘆惋惜。關羽死的太淒涼了,他臨終前遭到部下的背叛,身邊只有寥寥數人,想想都覺得可憐。人們對關羽的死也進行了各種分析,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自己作。關羽平日高傲,得罪的人太多,所以同僚才會落井下石,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剛愎自用。關羽身邊有一人,他曾多次向關羽提出建議,關羽都沒當回事,所以關羽才會有這般淒涼的結局。

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此人名叫王甫,乃是關羽手下一位文官,他雖不如諸葛亮出名,但其才能絲毫不遜色於諸葛亮。他原本是益州士族,後來劉備佔領益州,王甫被劉備賞識提拔,擔任綿竹令。隨後關羽被派去鎮守荊州,劉備便讓王甫去幫他,任隨軍司馬,可是向來崇武的關羽對這個文官並不在意,不過王甫依舊盡職盡責,為關羽籌劃,只不過關羽辜負了他的良苦用心。

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在襄樊之戰中,王甫數次向關羽進言獻計,可沒有一條被採納的。在關羽出兵進攻襄樊之前,王甫曾提醒他小心東吳呂蒙,一定要加強後方的防守。孫權因關羽拒絕聯姻大怒,遂派呂蒙前來奪回荊州。關羽出兵前,呂蒙正屯兵在附近。對於王甫的第一次提醒,關羽只是修了烽火臺,認為即使有突發情況,有烽火臺信號可以傳遞消息,並沒有將王甫的話放在心上。

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關羽兵敗時,他手下大部分人都叛變了,以至於他在荊州待不下去,只能跑路。關於叛變一事,王甫也曾勸過關羽。當時王甫推薦趙累留在後方,負責荊州事宜,但是關羽看不起趙累,於是換了潘濬。王甫認為此人貪圖小利,不能擔此重任,可是關羽不聽勸,還覺得王甫話太多,將他趕去修建烽火臺。

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關羽和部下在樊城打仗的時候,呂蒙奇襲荊州,烽火臺連放信號的機會都沒有。再加上此時坐鎮荊州的是潘濬,孫權稍稍許諾他點好處,他就乖乖投降了。潘濬還將他所掌管的荊州佈防圖交給了孫權,孫權有了這佈防圖,很快就將荊州奪回了。等到關羽反應過來的時候,荊州已經丟失了。

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關羽沒想到潘濬會背叛他,他更沒想到傅士仁、糜芳和其他士兵都投降了。關羽這才後悔沒有聽王甫的話。關羽向附近的孟達、劉封求救,但是遭到了拒絕,於是他敗走麥城,想要找劉備搬救兵。這時王甫第三次提醒他,不可以走小路,但是關羽又一次不聽王甫的話,最終在小路上中了呂蒙的埋伏。此時跟隨在他身邊的人,正是他瞧不起的趙累,趙累和關羽寧死不降,二人皆戰亡。王甫聽聞關羽戰死,他也跳下城樓追隨關羽而去。後人為了紀念趙累和王甫,將他們也塑了像,立在周倉與關平的兩側。不過真實歷史上的王甫並沒有自殺,而是回到了劉備那裡,在夷陵之戰中犧牲的。

關羽身邊有一智多星,才比諸葛亮,曾向關羽獻計,可惜關羽沒重視

結語:荊州的丟失是蜀漢衰亡的轉折點,這次戰事的失利不僅僅是因為東吳和曹魏的夾擊造成的,更是因為關羽個人的原因。荊州的丟失,關羽要負主要責任,對於王甫的三次勸誡,他沒有一次聽從的,他知道荊州失守後,後悔沒有聽王甫的話,可是卻不改正,難怪最後會丟了性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