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

老百姓經常說“我得了類風溼”,關節疼,不舒服,關節變形了,活動起來不方便,影響了生活,很苦惱。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治療類風溼的西藥有很多種類,醫生會根據病情開一些藥物,您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這些藥嗎?不是所有的藥都需要吃,您知道哪些藥是首選嗎?這些藥對身體會有什麼副作用?應該注意什麼?現在,咱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在談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先簡要的回顧一下類風溼關節炎,瞭解一下疾病。

"

老百姓經常說“我得了類風溼”,關節疼,不舒服,關節變形了,活動起來不方便,影響了生活,很苦惱。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治療類風溼的西藥有很多種類,醫生會根據病情開一些藥物,您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這些藥嗎?不是所有的藥都需要吃,您知道哪些藥是首選嗎?這些藥對身體會有什麼副作用?應該注意什麼?現在,咱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在談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先簡要的回顧一下類風溼關節炎,瞭解一下疾病。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個影響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換句話說,我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產生了病症,這就是自身免疫。它最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會對稱性得影響身體的多個關節,比如雙手指關節、雙手腕關節,使關節發生慢性炎症反應,早上起來會感覺關節疼痛和僵硬,能持續至少1個小時,活動活動可以讓關節舒服些,而且這樣的病程至少要持續6周。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低燒、體重下降、疲勞等全身反應,但這些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那麼,診斷類風溼關節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1)每天早上得發生至少一個小時的關節僵硬。
(2)查血發現有類風溼因子(約8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會被查出有類風溼因子)或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診斷類風溼的特異抗體,也就是說,如果有這個抗體,基本上可以診斷有類風溼關節炎了)。
(3)查血發現CRP(C反應蛋白)或者ESR(紅細胞沉澱率)升高。
(4)受累的關節至少3個;受累的關節越多,診斷的可能性越大;最常受累的關節是近手掌側的指關節、掌指關節(手指和手掌之間的關節)。
(5)類風溼關節炎的病程至少6周。

上述5點必須至少滿足4點才可以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然而,異常的X線檢查結果,或者皮下結節,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

類風溼關節炎在關節的表現有哪些?

(1)關節痛、水腫。
(2)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的長期炎症反應,會出現關節囊滑膜肥大,形成血管翳,關節周圍骨質降低,侵蝕其周圍的軟骨、骨、肌腱,最後出現關節腔狹窄、融合,造成畸形,比如手指鈕釦樣畸形、手指鵝頸彎樣畸形、手指尺側偏斜(手指向小手指的方向偏斜)等等
(3)Baker囊腫:在膝蓋後膕窩可見皮下一個向外凸起的圓形囊腫。
(4)頸椎半脫位:在第一個和第二個頸椎之間發生不完全脫位。
(5)膝關節:儘管膝關節是常累及的部位,但是隨著患病時間長了,相比膝關節這種較大的關節,小的關節更容易受累。
"

老百姓經常說“我得了類風溼”,關節疼,不舒服,關節變形了,活動起來不方便,影響了生活,很苦惱。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治療類風溼的西藥有很多種類,醫生會根據病情開一些藥物,您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這些藥嗎?不是所有的藥都需要吃,您知道哪些藥是首選嗎?這些藥對身體會有什麼副作用?應該注意什麼?現在,咱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在談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先簡要的回顧一下類風溼關節炎,瞭解一下疾病。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個影響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換句話說,我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產生了病症,這就是自身免疫。它最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會對稱性得影響身體的多個關節,比如雙手指關節、雙手腕關節,使關節發生慢性炎症反應,早上起來會感覺關節疼痛和僵硬,能持續至少1個小時,活動活動可以讓關節舒服些,而且這樣的病程至少要持續6周。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低燒、體重下降、疲勞等全身反應,但這些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那麼,診斷類風溼關節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1)每天早上得發生至少一個小時的關節僵硬。
(2)查血發現有類風溼因子(約8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會被查出有類風溼因子)或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診斷類風溼的特異抗體,也就是說,如果有這個抗體,基本上可以診斷有類風溼關節炎了)。
(3)查血發現CRP(C反應蛋白)或者ESR(紅細胞沉澱率)升高。
(4)受累的關節至少3個;受累的關節越多,診斷的可能性越大;最常受累的關節是近手掌側的指關節、掌指關節(手指和手掌之間的關節)。
(5)類風溼關節炎的病程至少6周。

上述5點必須至少滿足4點才可以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然而,異常的X線檢查結果,或者皮下結節,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

類風溼關節炎在關節的表現有哪些?

(1)關節痛、水腫。
(2)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的長期炎症反應,會出現關節囊滑膜肥大,形成血管翳,關節周圍骨質降低,侵蝕其周圍的軟骨、骨、肌腱,最後出現關節腔狹窄、融合,造成畸形,比如手指鈕釦樣畸形、手指鵝頸彎樣畸形、手指尺側偏斜(手指向小手指的方向偏斜)等等
(3)Baker囊腫:在膝蓋後膕窩可見皮下一個向外凸起的圓形囊腫。
(4)頸椎半脫位:在第一個和第二個頸椎之間發生不完全脫位。
(5)膝關節:儘管膝關節是常累及的部位,但是隨著患病時間長了,相比膝關節這種較大的關節,小的關節更容易受累。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膝蓋後Baker囊腫

由於類風溼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影響全身,那麼在關節外的表現會有:

(1)心臟:心包炎、血管炎。
(2)肺:胸膜炎、間質性肺炎、肺結節。
(3)血液:慢性貧血。
(4)神經病變(多發性神經炎)。
(5)皮下結節。
"

老百姓經常說“我得了類風溼”,關節疼,不舒服,關節變形了,活動起來不方便,影響了生活,很苦惱。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治療類風溼的西藥有很多種類,醫生會根據病情開一些藥物,您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這些藥嗎?不是所有的藥都需要吃,您知道哪些藥是首選嗎?這些藥對身體會有什麼副作用?應該注意什麼?現在,咱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在談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先簡要的回顧一下類風溼關節炎,瞭解一下疾病。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個影響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換句話說,我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產生了病症,這就是自身免疫。它最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會對稱性得影響身體的多個關節,比如雙手指關節、雙手腕關節,使關節發生慢性炎症反應,早上起來會感覺關節疼痛和僵硬,能持續至少1個小時,活動活動可以讓關節舒服些,而且這樣的病程至少要持續6周。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低燒、體重下降、疲勞等全身反應,但這些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那麼,診斷類風溼關節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1)每天早上得發生至少一個小時的關節僵硬。
(2)查血發現有類風溼因子(約8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會被查出有類風溼因子)或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診斷類風溼的特異抗體,也就是說,如果有這個抗體,基本上可以診斷有類風溼關節炎了)。
(3)查血發現CRP(C反應蛋白)或者ESR(紅細胞沉澱率)升高。
(4)受累的關節至少3個;受累的關節越多,診斷的可能性越大;最常受累的關節是近手掌側的指關節、掌指關節(手指和手掌之間的關節)。
(5)類風溼關節炎的病程至少6周。

上述5點必須至少滿足4點才可以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然而,異常的X線檢查結果,或者皮下結節,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

類風溼關節炎在關節的表現有哪些?

(1)關節痛、水腫。
(2)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的長期炎症反應,會出現關節囊滑膜肥大,形成血管翳,關節周圍骨質降低,侵蝕其周圍的軟骨、骨、肌腱,最後出現關節腔狹窄、融合,造成畸形,比如手指鈕釦樣畸形、手指鵝頸彎樣畸形、手指尺側偏斜(手指向小手指的方向偏斜)等等
(3)Baker囊腫:在膝蓋後膕窩可見皮下一個向外凸起的圓形囊腫。
(4)頸椎半脫位:在第一個和第二個頸椎之間發生不完全脫位。
(5)膝關節:儘管膝關節是常累及的部位,但是隨著患病時間長了,相比膝關節這種較大的關節,小的關節更容易受累。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膝蓋後Baker囊腫

由於類風溼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影響全身,那麼在關節外的表現會有:

(1)心臟:心包炎、血管炎。
(2)肺:胸膜炎、間質性肺炎、肺結節。
(3)血液:慢性貧血。
(4)神經病變(多發性神經炎)。
(5)皮下結節。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胳膊兩個皮下結節

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治療有如下三種情況:

"

老百姓經常說“我得了類風溼”,關節疼,不舒服,關節變形了,活動起來不方便,影響了生活,很苦惱。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治療類風溼的西藥有很多種類,醫生會根據病情開一些藥物,您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這些藥嗎?不是所有的藥都需要吃,您知道哪些藥是首選嗎?這些藥對身體會有什麼副作用?應該注意什麼?現在,咱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在談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先簡要的回顧一下類風溼關節炎,瞭解一下疾病。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個影響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換句話說,我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產生了病症,這就是自身免疫。它最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會對稱性得影響身體的多個關節,比如雙手指關節、雙手腕關節,使關節發生慢性炎症反應,早上起來會感覺關節疼痛和僵硬,能持續至少1個小時,活動活動可以讓關節舒服些,而且這樣的病程至少要持續6周。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低燒、體重下降、疲勞等全身反應,但這些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那麼,診斷類風溼關節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1)每天早上得發生至少一個小時的關節僵硬。
(2)查血發現有類風溼因子(約8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會被查出有類風溼因子)或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診斷類風溼的特異抗體,也就是說,如果有這個抗體,基本上可以診斷有類風溼關節炎了)。
(3)查血發現CRP(C反應蛋白)或者ESR(紅細胞沉澱率)升高。
(4)受累的關節至少3個;受累的關節越多,診斷的可能性越大;最常受累的關節是近手掌側的指關節、掌指關節(手指和手掌之間的關節)。
(5)類風溼關節炎的病程至少6周。

上述5點必須至少滿足4點才可以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然而,異常的X線檢查結果,或者皮下結節,不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必要條件。

類風溼關節炎在關節的表現有哪些?

(1)關節痛、水腫。
(2)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的長期炎症反應,會出現關節囊滑膜肥大,形成血管翳,關節周圍骨質降低,侵蝕其周圍的軟骨、骨、肌腱,最後出現關節腔狹窄、融合,造成畸形,比如手指鈕釦樣畸形、手指鵝頸彎樣畸形、手指尺側偏斜(手指向小手指的方向偏斜)等等
(3)Baker囊腫:在膝蓋後膕窩可見皮下一個向外凸起的圓形囊腫。
(4)頸椎半脫位:在第一個和第二個頸椎之間發生不完全脫位。
(5)膝關節:儘管膝關節是常累及的部位,但是隨著患病時間長了,相比膝關節這種較大的關節,小的關節更容易受累。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膝蓋後Baker囊腫

由於類風溼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影響全身,那麼在關節外的表現會有:

(1)心臟:心包炎、血管炎。
(2)肺:胸膜炎、間質性肺炎、肺結節。
(3)血液:慢性貧血。
(4)神經病變(多發性神經炎)。
(5)皮下結節。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胳膊兩個皮下結節

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治療有如下三種情況:

小丫說醫 |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用藥,您知道多少?

一、疾病修飾抗風溼藥物(DMARD)

它們是目前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常用藥物,它包括:

甲氨喋呤、免疫調節劑、託法替尼、奎寧、柳氮磺胺吡啶。

一旦風溼類關節炎被診斷,就應儘早使用DMARD藥物。其中,甲氨喋呤是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首選藥物。如果甲氨喋呤治療效果不好,可以在甲氨喋呤基礎上再添加其他DMARD藥物。

  • 【甲氨喋呤】:耐受性最好,最為廣泛應用的DMARD藥物。注意:長時間應用甲氨喋呤可以引起骨髓抑制、肺炎、肝臟疾病。所以,定期醫院複診,定期檢查血常規、肝功能。
  • 【免疫調節劑】:包括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賽妥珠單抗、戈利木單抗。腫瘤壞死因子是一個重要的免疫因子,它可以引起組織損傷,是發生類風溼關節炎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這些免疫調節藥物主要抑制腫瘤壞死因子的活性。如果甲氨喋呤治療效果不好,可以再添加免疫調節劑。注意:在使用免疫調節劑之前,一定要檢查是否患有乙肝和結核。因為免疫調節劑在抑制了類風溼關節炎的炎症反應的同時,它也抑制了機體的免疫力,所以應用免疫調節劑會加重結核和乙肝。但是,免疫調節抑制劑可以安全應用於患有類風溼關節炎的孕婦。
  • 【託法替尼】:它是一種激酶(Janus激酶)抑制劑,應用於對甲氨喋呤治療無反應的嚴重類風溼關節炎。
  • 【奎寧】:應用於中等程度的類風溼關節炎(即,病情不輕也不嚴重)。注意:長期使用奎寧會損傷眼睛,引起視網膜病變,所以一定要定期眼科門診檢查眼睛。
  • 【柳氮磺胺吡啶】:具體作用機制不是很明確,在過去經常應用於潰瘍性結腸炎,現在它屬於DMARD藥物應用於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注意:它可以引起骨髓抑制、肝臟疾病、腎臟疾病,所以要定期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對阿司匹林或者磺胺類藥物過敏者,要禁用。懷孕期間可以安全應用。

二、非甾體類藥物

它們有很多種,比如布洛芬,但是不同非甾體類藥物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效果並沒有明顯差別。非甾體類藥物聯合應用DMARD是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標準用藥,但是由於非甾體類藥物的長期使用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所以限制了它的使用。注意:非甾體類藥物不能延緩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情發展。

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比如潑尼鬆龍,雖然它們不屬於DMARD藥物,但是它們可以迅速控制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炎症反應,可以在DMARD藥物發揮作用前緩解炎症反應,所以糖皮質激素在DMARD藥物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上起到一個過度作用。注意:由於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會有很多副作用,所以要避免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此文屬於北美小丫的“小丫說醫”系列醫學科普文章,用樸實的語言科普醫學知識,解讀老百姓常見的疾病。如果您喜歡“小丫說醫”,請您關注“北美小丫”,謝謝!

文章由北美小丫所著,文章版權歸屬於北美小丫,但是歡迎轉發,轉發時請註明出處,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