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西“糧改飼”面積10.7萬畝 收貯優質飼草32萬噸

2018廣西“糧改飼”面積10.7萬畝 收貯優質飼草32萬噸

劉國道 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 狼尾草柱花草品種改良崗位

2018年11月,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狼尾草柱花草品種改良崗對廣西壯族自治區 “糧改飼”實施情況進行調研,調研顯示,2018年廣西“糧改飼”任務面積為10.7萬畝,收貯優質飼草料32.1萬噸。

2018廣西“糧改飼”實施10.7萬畝

廣西2018年“糧改飼”實施區域涉及5市,共11個縣(區)。

2018年,全區“糧改飼”任務面積為10.7萬畝,收貯優質飼草料32.1萬噸,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780萬元。

截止2018年7月31日,已完成糧改飼種植面積8.71萬畝,完成任務的81.43%;完成收貯面積2.74萬畝,完成任務的25.61%;完成飼草料收貯9.35萬噸,完成任務的29.13%。其中完成任務比較好的有大新、都安、青秀、武鳴、天等、鐘山等6個項目縣(區),共完成飼草料收貯量8.16萬噸,完成收貯面積2.35萬畝。

表1 廣西2018年“糧改飼”任務

2018廣西“糧改飼”面積10.7萬畝 收貯優質飼草32萬噸


廣西“糧改飼”實施效果

種植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

通過實施糧改飼,項目縣廣大幹部群眾傳統種植觀念發生了明顯轉變,種草和養畜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籽粒玉米改青貯、玉米改飼草等種植模式得到大力推廣,促進了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

種養結合模式逐步興起。

鼓勵支持規模養殖企業(場)、飼草料專業加工廠、種植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採取流轉土地、訂單種植和合同收購的形式,建立種養一體化基地,推動“種植一青貯一飼餵”種養結合模式建立。

項目效益逐步顯現。

牛羊規模養殖場戶、飼草收貯企業和種植農戶共同參與項目,各方收益都明顯提升。農民種植青貯玉米全株飼用與傳統種植收穫籽粒玉米比較,按今年7月份收集的數據信息分析,種植青貯玉米年平均增收336.38元/畝,收入提高23.11%;利用青貯草料飼養牛羊,飼養成本降低5.8-8.1%。


2018廣西“糧改飼”面積10.7萬畝 收貯優質飼草32萬噸

圖1 通過糧改飼項目 廣西種養結合積極性提高

典型模式

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是以公司為主體,通過組建合作社、土地流轉等方式建立公司自營草地,進行飼草種植與收貯的飼草生產利用。該模式根據公司草地規模進行“糧改飼”資金配套撥付,保證了“糧改飼”財政經費的高效實用,切實推動了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草畜產業的發展。其中實施的公司主體包括田陽輝旺牧業有限公司、田陽縣四季豐畜牧業有限公司、大新縣上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廣西大華農牧有限公司等等。

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的典型代表集中於都安瑤族自治縣。都安縣將“糧改飼”工作與當地扶貧產業很好地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貸牛(羊)還牛(羊)產業項目,根據牛羊養殖青貯飼草料需求,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種植、機械化種收等方式,根據各鄉鎮地形、土壤等條件,對不同地形實施不同品種種植。推進窪地種植高杆玉米、雜交狼尾草,坡地種植雀稗,山地種植飼用灌木的“糧改飼”立體種植模式,帶動種植業和養殖業融合發展。通過“糧改飼”種植,一些荒地被重新利用,並有效地滿足了都安瑤族自治縣牛羊產業對飼料的需求,有效緩解養殖企業對牧草料需求的壓力,降低企業外調飼料的成本,促進企業擴大規模養殖。目前,全縣已建成3個萬頭種牛養殖基地、5個規模羊養殖基地,成立了148家牛羊合作社,形成“縣有基地、鄉有牛場、村有牛社、戶有牛羊”的格局。

主要亮點

出臺優惠政策,促進結構調整、產業發展。

都安縣為了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調動農戶種植全株青貯玉米的積極性,在中央糧改飼資金360萬元的基礎上,縣財政另安排500萬元資金,用於補貼種植全株青貯玉米的農戶,計劃種植5萬畝,每畝補貼100元。該縣還鼓勵養殖或收貯企業、合作社與種植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都安大都華牛生態養殖科技示範園公司是今年糧改飼工作的承擔主體,目前公司存欄肉牛5000頭,通過流轉土地2750畝種植全株青貯玉米,收割及青貯(裹包)機械設備3臺(套),青貯池2000立方米,年可收貯優質飼草料2萬噸。另外,該公司還通過“貸牛還牛”的方式扶持農戶發展養牛,參與合作的農戶共7600戶,存欄牛7600頭,帶動了當地牛產業的發展。

聯動扶貧工作,助力貧困戶脫貧。

都安縣糧改飼種植示範點之一的地蘇鎮百益村,參加糧改飼種植全株青貯玉米的農戶有470戶,其中貧困戶30戶,共種植面積1700畝,全部與都安嘉豪實業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協議收購價為320元/噸,據估算平均每畝產量3.5噸,全部收貯後,可增收190.4萬元,戶均增收4051元,比收籽實玉米每畝增收410元。

積極創建糧改飼—優質青貯行動計劃(GEAF計劃)示範基地。

鐘山溫氏乳業有限公司承擔2018年糧改飼項目並實施創建優質青貯行動計劃(GEAF計劃)示範基地,計劃糧改飼種植面積6500畝,收貯飼草料1.95萬噸,目前,公司已經與鐘山縣豐民種養專業合作社等3個合作社、10個種植大戶簽訂訂單合同,已完成全株玉米種植面積4700畝, 7月底完成收貯量0.96萬噸;下半年計劃再種植全株玉米2000至3000畝,預計能夠完成今年的糧改飼任務。在青貯質量方面繼續與大連和實公司合作,計劃在青貯製作過程中添加玉米粉、甜蜜蜜、菜粕等物質,調整青貯幹物質達到30%以上,澱粉達到28%以上,使青貯質量達到國內優質水平。

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糧改飼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宣傳發動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現:一是個別縣對糧改飼工作不夠重視,上半年飼草料收貯量為零或很少,工作進度慢;二是個別縣種植青貯玉米麵積不夠,老百姓對糧改飼政策少知或不知道;三是部分縣積極性低,種植玉米比較晚(錯過季節),長勢慢,產量低,收貯季節還不能收割,影響收貯進度。

收貯條件基礎薄弱,收割機械設備不足。一方面,我區地處南亞熱帶,飼草料收割季節雨水多,而且土地屬丘陵地帶,或部分零星種植,不適宜機械設備作業;另一方面,部分項目縣區因集中招標採購或項目承擔企業自購等工作滯後,使收割機械設備沒有及時到位;三是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沒有做好,機械設備使用時易損壞停工,影響收貯。

培訓、技術指導等服務不到位。表現在項目承擔主體企業飼草料收貯臺賬不夠完整,部分臺賬沒有按相關文件要求收集和完善;二是主管業務的技術員一般都是畜牧獸醫人員,對全株玉米的種植從種子、耕種、田間管理、收割等技術方面欠缺,指導沒有到位,致部分縣全株玉米種植產量較低;三是部分收貯企業,收貯的飼草料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通。

廣西優勢草畜產品和產業發展狀況

廣西區近些年主要草產品包括多年生雜交狼尾草類、甘蔗稍、青貯玉米及其青貯料等。

廣西主要畜牧品種包括豬、牛、羊等。豬有陸川豬、廣西黑豬等;牛有隆林黃牛、南丹黃牛和潿洲黃牛等;山羊有隆林山羊、努比亞山羊及其雜交種等。

在牧草產業研發方面,廣西畜牧研究所一直致力於為牛、羊、鵝和兔等草食動物提供優質的牧草品種和草產品,每年冬春季為牛羊提供500-600 t 的青貯飼草,並建立了畜禽草規模化生產示範園區,園區內設有三大基地,草—牛(奶牛、肉牛)/ 黑豬/ 山羊—沼氣—草—良性生態基地,園區內種有桂牧1 號、甜象草和山毛豆等多種南方當家牧草品種,在提供畜禽優質飼草的同時,年可提供優質草種1 500 t。在生產經營方面,廣西龍頭企業去帶動作用已初顯,比如廣西大華農牧有限公司、田陽輝旺牧業有限公司等公司均已邁入規模化飼草種植與加工。畜產品方面,廣西2017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03.8萬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豬肉產量255.0萬噸,增長2.1%;牛肉產量11.7萬噸,增長2.0%;羊肉產量3.3萬噸,增長1.8%;禽肉產量133.8萬噸,下降0.9%。


2018廣西“糧改飼”面積10.7萬畝 收貯優質飼草32萬噸

圖2 廣西龍頭企業帶動畜產業發展成效明顯


廣西“糧改飼”產業發展建議

“糧改飼”不僅僅是青貯玉米,高禾草類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改變觀念圍繞產業需求,拓展調整種植結構。以高效種植為目的,因地而宜,創新自我供給機制。充分發揮農田的優勢,種植青貯玉米;積極開發山區,建植優質的混播草地。發揮山地立體資源優勢,實現壩區與山區的飼草料互補供給。才能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建議對於種植牧草的土地也應給以相應的補償政策。

按照草畜配套、合理利用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優質飼料原料基地,健全飼草保障體系。

推行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推動天然草山草坡改良、混播牧草地建植、農閒田種草養畜的“工程項目+公司+合作社”統籌等發展模式。

加強當家特色優良牧草種子的產業化生產

鼓勵種草企業、專業合作社致力於牧草種子開發,國家給以相應的補貼政策,以解決目前生產推廣用種的諸多問題,提升牧草種子的國產化率,特別是生產用大宗草種,如臂形草、柱花草、大翼豆等。

提高機械化水平

加大牧草種植、收穫等機械研發資金支持和相應農機具購買使用補貼,鼓勵農機企業加大山區小型牧草機械的研發,實現草產品的機械化生產,減少勞動力的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完善機制,拓寬民營資本介入草業事業的渠道。

大力扶持龍頭企業以延長產業鏈,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和扶持畜牧養殖協會、合作經濟組織與龍頭企業對接,推進草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