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平:黃山雲海“測報員”

光明頂 大氣科學 劉安 旅遊 黃山新聞網 2017-05-09

凌晨5點,天空還籠罩在一片濛濛的晨色中。黃山風景區光明頂東邊的平臺上,擠滿了從山中各處趕來看日出的遊客。而在平臺隔壁的黃山氣象管理處裡,氣象員劉安平也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從宿舍來到辦公室,劉安平認真查看數值預報產品,瀏覽景區實時氣象數據,然後出門觀測光明頂景區實況,綜合分析所有數據後再作出一天的氣象預報。早上6點前將氣象預報上傳國家氣象局,8點之前發黃山風景區的短信預報以及山上各賓館索道的電子屏預報。發完這些,劉安平打開微博頁面,更新黃山氣象管理處的官方微博,回答網友們的天氣諮詢。

劉安平老家在績溪,1984年學校畢業之後來到當時的徽州氣象局(今黃山市氣象局)工作,2003年來到位於光明頂的黃山氣象管理處,在山中一待便是14年。“最開始乾的是測報員的工作,就是負責收集彙總所有的氣象數據。後來我轉到預報員的崗位上,結合工作經驗對所有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形成準確的天氣預報對外公佈”。雖然僅是簡單的分析二字,但是這其中卻凝聚了劉安平數不清的工作辛勞和壓力。黃山風景區是世界級的風景名勝地,對天氣預報準確率有著更高的要求。要做出準確的氣象預報,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需要在繁雜的海量數據中抓住天氣變化的規律,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累積和沉澱。除了預報天氣狀況、溫度和風力等,劉安平和同事還增加對黃山景區日出和雲海的預報,特別加強對災害性天氣如暴雨雪、雷電等預報,確保山上工作人員和廣大遊客的遊覽安全。

在劉安平的辦公室內,我們看到了一整套氣象數據收集分析系統,其中他最引以為傲的是他研發的一套雷電監測預警系統,這是目前國內首創同時也是獨創的一套能夠提前預報雷電的系統,填補了我國雷電預報的空白。依靠這個系統,可使黃山風景區的雷電預報提前15-30分鐘,預報“準確率”達到90%或以上,提高了對雷電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力度,同時還可將信息共享給索道等單位,以幫助索道工作人員提前對索道採取預防措施,大大提高了索道運行的自主性和安全性。自投入使用後,景區內工作人員遭受雷擊事故降為0。

黃山雲海可以說是黃山最變幻莫測的景觀,很多遊客來黃山,都為觀看到雲海景觀而歡喜雀躍。捕捉這種視覺奇觀,需要足夠的經驗和耐心。而在劉安平的眼中,雲海也成為了可測可預報的氣象。在他的工作日誌上,收集記錄了各類與雲海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對雲海成因、雲海與季節的關係、雲海與天氣的關係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並將十多年來拍攝到的不同天氣狀況下、不同地點、不同形態的雲海照片收集彙總,為黃山雲海的測報和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原始數據。就這樣,劉安平和同事成功地研發出黃山雲海精細化預報系統。現在,黃山氣象網站每三小時更新一次雲海預報,遊客們能夠輕鬆地查詢到兩天以後黃山各處的雲海可見概率。

如今,劉安平心中還有一個簡單的願望:借用大數據作分析,進一步增加黃山的景觀預報,比如對黃山秋景、冬雪等季節性景觀進行預測和播報,為遊客提供更多的預報服務。

(來源:黃山日報 作者:程秋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