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月廣東新增減稅672.7億元

廣東 經濟 4月吃什麼 南方新聞網 2019-06-07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 肖文舸 黃敘浩)6月5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政府減稅降費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1—4月廣東新增減稅672.7億元。其中,製造業減稅居各行業首位。而作為我省製造業的重要領域,裝備製造業在深化增值稅改革中的減稅效應最為突出。

據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副局長陳忠明介紹,1—4月廣東新增減稅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2019年新出臺的減稅政策新增減稅241.4億元。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及其隨增值稅附徵的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合計新增減稅145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65.8億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新增減稅30.6億元。

——2018年實施、2019年翹尾的減稅政策新增減稅428億元。

——2018年到期後2019年延續實施的減稅政策新增減稅3.3億元。

其中,深化增值稅改革自4月1日起實施,實施首月減稅規模即超百億元,帶來三大積極效應:

——減稅力度大。改革政策落地首月我省增值稅減徵稅額達130億元,減稅幅度達到27.3%。

——政策導向強。改革實施首月我省製造業減徵增值稅61.4億元,佔總體減徵增值稅金額的比例達47.2%,居所有行業首位。特別是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8個裝備製造明細行業共減徵增值稅29.1億元,佔製造業減徵增值稅總額的47.4%;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減徵增值稅9.9億元,汽車製造業減徵增值稅6.3億元,是減稅效應最為顯著的兩個行業。

——政策配套措施效果好。適用6%稅率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雖然此次改革稅率保持不變,但受益於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加計抵減等配套措施,均實現減稅。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共減徵增值稅8.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把減稅大禮包送到企業群眾手上的同時,以政府過緊日子換企業過好日子,堅持開源節流,做好財政平衡保障。據廣東省財政廳總會計師鍾煒透露,我省多渠道籌措資金彌補減收,將國有企業收益上繳財政比例提至30%;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省級一般性支出按5%的比例統一壓減,“三公”經費比上年下降10.7%。保障重點支出需要,硬化預算執行約束,深化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加強財政運行監控分析。

“今年減稅降費政策覆蓋廣、措施力度大,有力扶持實體經濟、民營企業發展,在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穩定了市場信心,進一步為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廣東省工商聯祕書長李漢峰說。截至2019年5月,我省正常稅務登記戶數同比增長11.5%。2019年1—4月,廣東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