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4個月國考副省級143分之備考經驗

公務員考試 面試 申論 政治 小仝學長 小仝學長 2017-11-04

公務員考試:4個月國考副省級143分之備考經驗

國考要考多少分才能進入面試?整體如何規劃?

國考一般職位在130分(行測要過線60分)就可以進入面試,而要做到考130分,那麼暫定一個目標就是行測要考70分,申論要考70分。行測通過備考學習訓練,一般情況下考65分是沒有太大問題,申論的話70分也是挺好爭取的。

關於公考行測和申論方面的知識點大家可以加下群486113241來獲取更多的乾貨。

具體,行測的常識20個題目要做對13道,言語理解40個題要做對32個,數量關係15個題要做對7個題目,蒙剩下8個題(俗稱做7蒙8),邏輯判斷40個題目做對32個題目,資料分析20個題目爭取全部都對。申論,前面4個題目爭取拿到80%的分數即48分,後面大作文一般爭取在二類文即20-25分。把這樣的目標定好之後,接下來就是分模塊進行各個突破。

國考行測各模塊備考方法

1、常識部分。

常識的考察,一般是政治2道(這個可以在10月下旬再集中複習記憶),經濟1道,這掌握基礎經濟常識就可以應對,人文13道,這是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考察的,尤其現在更是提倡對重新溫習傳統文化,所以在這方面前提複習把遇到的題目的知識點全部掌握,如果有空那就把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當做小說隨便看看即可,最主要的還是要在做題中來學習,科技4道,科技部分有著很強的原則技巧和方法,牢牢掌握這些技巧和方法,這4道題一般都能夠拿下里。

2、言語理解。

其一,內容選自哪裡? 言語理解的內容選摘自《人民日報 》、《新華網》、《半月談》、《三聯生活週刊》等一些刊物,因此平時要有時間多讀讀這些刊物,不僅是培養管理者思維,積累申論素材的有效手段,同時也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訓練閱讀技巧。

其二,哪些題型是重點? 言語理解中判斷閱讀需要著重抓的題型是主旨概括題,意圖判斷題和細節閱讀題,做好這三種題型,其他題型自然迎刃而解。因此在前期的訓練中最重要的是把握這三種題型,在後期的學習中也應該每天各做5道這樣的題型,其他題型不過是這三種題型的延伸和變向而已。而邏輯填空注重實詞和成語的考查,大量掌握詞彙與成語是學習重點。

其三,如何練習與提高分數?

片段閱讀:第一,應該進行小題型的分類學習,學習基礎的知識,然後大量做分類的小題型題目,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包括關聯詞閱讀法+行文脈絡閱讀法)反覆訓練。第二,小模塊進行強化訓練,將所學的知識雜糅在整個小模塊中,要看到題目的時候迅速反應出是屬於哪種小題型,然後不自覺地將各種小題型的做題方式和技巧準確運用在做題當中。如某題目一看題目馬上斷定是主旨概括題,這時候四個選項主體不一,立馬使用主體一致法,迅速找出文中的主體,然後看選項選主體一致的選項,核對無誤即刻完事,這樣一道題目也就在20-30秒就迅速做完了。如果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人看題加讀選項就要用掉20-30秒,而時間就是在這樣前期系統學習,後期強化訓練中爭取來的,所謂,熟能生巧便是這樣的道理吧。

邏輯填空:第一,基礎模塊的學習。第二,大量的做練習。從練習中掌握出題方式和答題技巧,尤其要注意使用提示法,一般文段中往往都會有一些提示詞來提示,要在不斷做題中找到提示詞,然後迅速選出選項來。

3、數量關係。

有足夠複習時間的同學這塊是不能輕易放棄的,這個模塊一般都可以做7到題蒙8道題。在前期的學習中都應該全方位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知道哪些題是自己能夠掌握的,而哪些題則自己無論如何無法掌握的,那麼在考試中看到自己的菜速度摘走,不是自己的菜就直接放棄。前期的學習就在於區分哪些是自己的,哪些不是自己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在考場上還花時間在區分哪種菜屬於自己的時候,那麼這個模塊大概也就付之東流了,可以休矣。

國考申論備考方法

國考申論備考的總體原則是,第一,好好把字寫好;第二,只做近五年的國考真題,反覆做,申論需要找人批改,只有批改才能讓你進步。

接下來就是純乾貨了。申論做題第一步是材料加工,時間一般用在25-35分鐘,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你平時訓練的熟悉程度,如果不斷反覆做真題,你便會發現申論材料組成的特點,他們一般把重點信息放在材料的什麼位置,反覆做題之後,你會胸有成竹。看材料的時候要進行勾畫,勾畫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如果你在閱讀過程中,你所有重點信息都是畫直線,最後你想要找對策的時候,你需要反覆閱讀,那麼這就是無效閱讀,這是做申論材料加工時的大忌。因此在勾畫的時候就應該針對不同的類型如原因對策影響等元素採用不同的勾畫方法。有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對需要翻譯成申論語言的信息做批註。

申論閱讀中存在很強的技巧,包括常見的首位處原則、關聯詞原則、動詞原則等。以下做一些簡單的解釋,具體還需要去教材中詳細看。 比如,首尾處原則,快速閱讀文段的首尾句就能區分文段的結構是總分,分總,還是總分總等。關聯詞原則:轉折關聯詞,轉折之後更重要,很可能出現問題或者原因,標誌性詞彙有但是、然而、可是等;並列關聯詞,幫助做到要點全面,前後屬於同一個要素,找到並列關聯詞之後務必要把前後的信息加和在一起,不然就遺漏要點,標誌性詞彙有另外、並且或者分號等;條件關聯詞,提示對策,如只有•••才•••。等等其他的關聯詞,應該在閱讀中加以重視。動詞原則,提示性動詞如表示、顯示、說、強調、指出、認為、表明、坦言,動詞一般接在某人或者某數據後面,提示詞本身不重要,可以隨意替換,後面信息很重要,應該重點閱讀。

在閱讀材料過程中應該將材料中的語言加工轉化為申論語言,有些信息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抄,有些信息需要進行二次處理轉化為申論語言。那麼何為申論語言,申論語言是高度概括,是凝練的,材料中有些語言口語化,碎片化應該加以加工,加工到什麼程度才是合適的應該在反覆做題中加以把握,這個火候是需要自己去不斷訓練的,“萬能八條”就是把申論語言系統化,標註化,如果是某機構出題,那麼萬能八條固然好用,但是問題出題的不是某機構,所以萬能八條看看就好了,重點還是自己做題去找感覺,申論寫好後前期校對答案自己改沒有問題,中後期應該請前輩來修改,未經修改的申論很難進步,理由如前所述。

因此,申論提高的要訣有三:

第一,工整字跡(做為公職人員要講規矩,而字如其人);

第二,反覆研究近五年真題(答題思路的不斷修正);

第三,複習中後期找人批改(有些慣性思維必須改,要契合出題人的思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