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 公募差異化打新科創板

隨著科創板開市時間臨近,市場對公募基金打新的預期也逐漸明晰。從當前券商和公募的模型測算來看,基金打新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下稱“收益率”)在2.5%左右。但考慮到科創板交易制度等方面的特殊性,市場人士指出,科創板的初期漲幅可能會出現一定分化,少部分頭部公司可能貢獻大部分漲幅與打新收益。因此,投資者要根據基金打新策略進行產品選擇,並對打新的“風險-收益”有合理預期。目前,已有公募推出差異化的打新策略。

預期收益率基本一致

光大證券金融工程研究團隊日前發佈多元線性迴歸模型結果顯示,在中性假設(整體相比可比公司溢價20%)下,預計科創板首批25只新股的平均漲幅為29%,漲幅區間為14%-53%。同時,基於25只新股的網下詢價明細,該模型認為,從上市初期(3日內)累計預期收益來看,偏股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預期收益率分別可達2.28%和2.42%。

公募方面,其打新預測結果與上述模型基本接近。某中大型公募內部人士給中國證券報記者提供的打新資料顯示,在50%平均漲幅的假設前提下,若科創板的IPO規模為400億元(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實際募資總額為370.18億元),則公募基金的打新收益為2.72%。同時,另一小型公募的打新測算數據顯示,假設科創板2019年募集750億元,在對應漲幅50%-100%假設前提下,3億元規模基金的打新收益率區間為5.06%-10.11%。

深圳某公募投研人士胡楊(化名)表示,目前各家機構的打新收益率測算差別不大,主要是情景假設有所不同,但結果基本符合顯著性檢驗,可作為一種投資參考。

“科創板打新相當於股票配置收益外的低風險額外收益,在市場賺錢機會相對有限情況下,這是權益類基金的一大獲利點。”諾亞財富旗下的諾亞研究工作坊二級市場研究員褚志朋表示,公募打新的核心在於專業定價能力。在獲配額度一定的情況下,基金的底倉規模越小,打新收益率會越高。前海聯合基金研究總監王靜表示:“我們測算下來,規模3億元左右的基金是打新策略下的較優規模。”

打新策略成收益關鍵

整體樣本的收益測算雖具備一定投資參考,但單隻基金的打新收益,則要結合具體的打新策略進行分析。

胡楊指出,科創板打新並不一定是無風險收益,其投資價值要依靠市場化判斷。王靜表示,科創板公司的初期漲幅或出現分化,有可能是少部分的頭部公司貢獻了大部分漲幅。她梳理了160多隻中概股上市至今的區間表現,發現中概股的初期整體漲幅大約為25%,但前10%的公司貢獻了所有漲幅的50%,前20%的公司基本貢獻了漲幅的80%。“拉長時間看,歷經初期漲幅後,具有較好基本面的公司有望走出長牛,基本面不佳的公司甚至會破發。”

“科創板企業大多處於成長期,企業的增速彈性會比較大。”褚志朋表示,企業業績的高彈性會影響估值波動,而業績和估值的波動也會影響股價漲幅。另外,科創板企業主要屬於創新成長型,其商業模式、盈利、風險和業績波動特徵較為相似,難以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因此,“科創板打新不再是無風險收益,對公募來說,這是挑戰更是機遇。”王靜表示,考慮到漲幅分化,在打新中籤情況差別不大情況下,基金打新收益的高低,與上市後投資策略有著密切關係。“如果投研工作做得紮實,能找到少部分的未來核心資產,不僅可以享受到打新收益,還有機會獲取長期可觀的投資收益。”

要形成合理預期

雖然預期年化收益率並不是很高,但對部分投資者來說,科創板打新基金仍是一條合適的投資路徑。景順長城基金認為,三季度市場將面臨科創板開市的關鍵時間點,流動性的釋放和風險偏好的改善是大概率事件。“科創板實行註冊制並市場化發行定價,為投資者提供了分享高科技公司成長紅利的機會。”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為提升打新收益,上述中大型公募已推出“公募+專戶對衝”的打新方案。資料顯示,該方案通過在專戶層面進行股指期貨對衝,以覆蓋公募底倉的風險。根據該方案測算,若600億元的IPO規模漲幅100%,該方案的打新收益約為7%。

王靜表示,投資者要對科創板投資的“風險-收益”有個合理預期。除了對科創板的特殊性有一定認識外,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具體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與個人的風險偏好進行合理匹配,去獲得可承受風險等級下的最大化收益。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