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子公司落地資管格局生變 保險資管的優勢在哪?

個人理財 保險 投資 金融 藍籌股 金評媒 2018-12-08
理財子公司落地資管格局生變 保險資管的優勢在哪?

來源: 第一財經

“理財子公司將設立,銀行理財要打破剛兌,但投資者的剛性兌付投資理念轉變還需過程,保險資管的預定利率特性優勢凸顯,一部分保守型投資者或會轉向投資儲蓄型保險產品。”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楊慧敏對第一財經表示。

近日,隨著《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落地,資管格局生變,各類資管業務的競爭和合作也會加強。業內人士認為,剛兌、長期投資都是保險資管的相對優勢。雖然體量較小,但保險資管作為資管市場的組成部分,競爭壓力也會隨之顯現,只是影響不會太大。

需提升資產運作能力、投資收益率

根據《辦法》,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門檻進一步降低,拓展了購買理財產品人群的範圍。與此同時,產品可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在銷售渠道上與保險產品會產生競爭關係。“特別是與銀保渠道(的保險產品),之間會有一定的競爭關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儁生對記者表示。

但業內專家認為,由於保險資管業佔比較小,不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對保險資管業的影響不會很大,在收益方面如何有更多的相對優勢,是保險業目前亟待解決的挑戰。

“保險業的問題主要還是自身問題。特別是在資管這塊,更多需要的是提升自身資產運作能力、投資收益率。”朱儁生稱。

自2003年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誕生以來,保險資管業就走上了專業化管理道路。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2017年,32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的資產管理規模約15.2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4%。

行業投資能力發展較為健全,截至2017年末,32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中,具有五類及以上能力牌照的機構數佔調研總家數的72%;2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中,具有五類及以上投資管理能力的佔比達91%。

雖然保險資管行業發展多年,但與銀行理財等行業相比,朱儁生認為,“修煉內功成為(保險資管的)當務之急。”

大型險企在資產管理方面的實力突出,在非標資產投資方面也有人才和經驗的累積。但一些中小險企業的確面臨是否具有相應資格、投資能力方面存在經驗積累與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

楊慧敏認為,理財子公司設立後,銀行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一樣,都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和非標,但投資比例有所不同。保險資管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限制放開已有一段時間,所以保險資管在權益類投研方面有一定的經驗積累。

“在跨業競爭的背景下,對保險資金投資範圍可以考慮進一步放開。”朱儁生稱,保險資金投資領域的限定,難以滿足保險資金對於一些非標準化投資的需求。他認為,應讓市場有更多的資產選擇空間,進一步放開保險資金投資資產項目、投資範圍,“這對增強保險資管,(特別是)投資端收益率是有幫助的。”

另類投資受青睞

隨著此前資管新規的落地,統一監管拉開大幕,在行業打破剛性兌付、推動淨值化轉型背景下,保險產品更顯吸引力。雖然,保險資管業佔比較小,但行業已步入良性發展週期。

業內人士認為,長期投資作為保險資金的投資優勢之一,與其他資管產品在資產配置上有不同的側重點。保險資金與另類投資是有天生的契合性。

“保險資金期限更長,可以匹配期限更長的一些投資資產。非標準資產(另類投資)期限相對較長,保險資金可以與其相適應。雖然流動性低一些,但可獲取流動性溢價,獲取比較穩定、稍微高一點的回報,這是保險資金的一個優勢體現。”朱儁生表示。

根據前述《報告》,傳統投資和另類投資是保險資管業資產配置的兩大方向。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執行副會長祕書長曹德雲在某論壇上表示,近年來,資產配置中另類投資佔比增速較快,已有60%的保險公司增加了另類投資。

對於非標資產(另類投資)這一領域,保險資金的配置力度近年正在逐漸加大。數據顯示,2016年6月起,非標資產已超越債券,成為險資配置的第一大類資產,2017年末的佔比一度超過40%。

從上市險企披露的半年報數據來看,上市險企也在加大另類投資配置比例。例如,中國太保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非標資產投資2362.45 億元,在投資資產中的佔比達到20.1%,較上年末上升1.3個百分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保險資金配置非標資產的增速已開始放緩。以中國太保為例,其投資資產的非標資產配比情況為:2016年末為13.2%,2017年末為18.8%,截至2018年6月末為20.1%,配比提升速度逐漸放緩。

業內人士認為,放緩主要由於資管新規出臺後,非標資產供給下降,原有非標到期等因素。新華保險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非標資產在總投資資產中佔比為31.8% ,較上年末減少3.2個百分點 ,減少的主要原因為公司上半年部分非標資產到期及提前還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