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速放緩 同業投資者購買量上升較快

個人理財 投資 銀行 穆迪公司 證券時報 2017-06-19

證券時報記者 裴晨汐

近日,穆迪發佈研報稱,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銀行理財產品增長在放緩。與此同時,除中小銀行的發行規模仍然偏高外,銀行理財產品繼續呈現資產結構向債券傾斜的特點,同業投資者佔理財產品購買量的比例也迅速上升。

研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銀行發行或銷售的理財產品餘額為30萬億元,較2016年底的29.1萬億元增長近一萬億,同比增速為16.4%,較2016年的23.6%和2015年的56.5%明顯放緩。理財產品餘額相當於2017年4月銀行存款的21%。

中小銀行

理財產品餘額增長快

統計數據顯示,雖然理財產品發行總體步伐放緩,但中小銀行的理財產品餘額增速較快。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餘額的同比增速從2015年的75%降至2016年下半年的24%,國有銀行更是降至個位數9%,相比來看,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2016年下半年理財產品餘額同比增長52%的增速著實搶眼。

此外,近年來銀行理財的同業投資者佔比也在逐步攀升,已從2014年底的3.3%增至2016年底的20.6%,兩年之間增加了17.3個百分點。同時,普通個人投資者的持有比例從59.6%降至46.3%,機構投資者和私人銀行投資者佔比基本保持穩定。同業投資者佔2016年淨增理財產品資產的53.9%。

監管趨嚴影響加大

今年以來,多項監管政策劍指銀行理財。穆迪在報告中表示,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和指導意見應會進一步制約表外理財產品的增長,具有正面信用影響,因為這將逐漸削弱銀行從事監管套利的動機,並降低影子銀行業風險。

銀監會接連發布的6號、7號、46號和53號文,也紛紛提出要規範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和銷售以加強投資者保護,禁止銀行利用自有資金投資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以加強理財產品風險管理。同時更加嚴格地規定了理財資產構成和結構信息披露相關內容,提高基礎投資或最終借款人的透明度。

對此,穆迪預測,表外理財增長最快的中小銀行受當前監管收緊的影響更大,這些銀行將放慢理財產品發行步伐來適應新規,同時提取更多準備金以體現其當前敞口的真實風險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