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危房,住上新屋,生活更有勁了

別了危房,住上新屋,生活更有勁了

茂名高州一貧困戶喜遷新居,親朋好友齊聚共賀。受訪者供圖

“早就想建新房了,但錢不夠,一直等到有政策補貼了,終於有了舒服的新家。”談及今年元旦搬進新房的情景,茂名高州市南塘鎮豐垌村村民楊進全仍記憶清晰。新房有客廳、廚房、衛生間、臥室,紅磚砌成,粉刷後顯得乾淨整潔,楊進全一家從此告別了颳風下雨擔心房塌的日子。

2018年,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牽頭下,高州市完成2627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並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2015—2018年,高州累計改造14406戶農村危房。

“農村危房改造是一塊‘硬骨頭’,國家、省下達任務目標後,高州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實際改造過程中遇到的大量難題。”茂名高州市委書記黃晨光表示。

面對農村危房改造的難題,土地、資金、房屋質量等問題如何逐一化解?記者日前深入高州市,探尋啃下農村危房改造“硬骨頭”的治理祕訣。

南方日報記者 張子俊 劉俊

精準幫扶▶▷

2627戶貧困戶搬進新家

危房變新房,去年像楊進全這樣從泥磚危房搬進結實磚房的高州農村貧困人口,一共有2627戶。

高州市地處山區,由於地理位置、經濟發展、人口較多等因素,農村危房改造存量大,是全省改造任務最多的縣級市之一。

“以前住的泥磚房牆體基本開裂,瓦片也碎了很多,漏風漏雨,居住條件很差。”高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說,遇到颱風暴雨等天氣,群眾就要立刻轉移。

“經過前幾年的大規模改造,2018年剩下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該負責人介紹,面對這一重任,高州縱向實行縣級四套班子包鎮(街)、鎮(街)班子包村(居)、村(居)“兩委”班子包農戶制度;橫向由住建部門牽頭,統籌扶貧、民政、殘聯等有關單位職能,合力推進危改工作。

高州市2018年的危改戶基本是農村分散供養特困戶、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部分農戶改造意願不強,如何讓其知曉政策、轉變思想,成為該市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

在南塘鎮豐垌村,很多新房門前都掛著精準幫扶聯繫卡,住戶基本情況一目瞭然。“這些都是貧困戶、五保戶。”高州市扶貧辦主任鄧錦信說,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對象是長期居住在唯一危房中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貧苦殘疾人家庭。“不能漏掉任何一戶”,此前,扶貧幹部到村裡一戶一戶確認,精準找到貧困人口。

為了讓政策到達每戶,高州制定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農村危房知識普及手冊等,再由對口幫扶幹部一對一到戶講解。通過“包乾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實現政策精準告知。

如何轉變危改戶思想也是另一難題。有部分危改戶要求選日子、選風水,認為當年不適合“大興土木”,不願意改造。

讓政策精準到戶,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推動下,危改戶的觀念悄然發生了變化。高州市石鼓鎮規劃建設辦副主任郭新喜說,在實際開工時,也會尊重當地風俗,選在合適的日子動工,從而卸下農戶的思想包袱,最後說服了他們進行危房改造。

啃“硬骨頭”▶▷

想方設法解決資金用地等難題

“在實際建設中,可以說2627戶就是2627個難題。”高州住建局負責人表示,為解決這些具體問題,該市採取了“一戶一策”的工作方法。

改造首先面臨資金問題。因資金不足,南塘鎮豐垌村村民楊進偉一度覺得建了一半的房子要爛尾了。

楊進偉一家5口原本住在小小的泥磚危房裡,改造中地基剛打好,妻子不幸生病去世。治病、喪葬等費用支出讓本來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

“看到這情況我們都很著急,想各種辦法籌錢。”豐垌村村支書藍興友發動村幹部捐資1000多元,自己又借出1萬元,同時找到建材商賒一些建材。得知楊進偉困難後,幫扶單位珠海高欄港也再幫扶出資1萬元。

“大家都想辦法幫我,很感動,就咬咬牙繼續建。”楊進偉最終完成主體工程,但此時再沒資金加裝門窗。這個問題一直留在藍興友心裡,一次到鎮上辦事時,他恰好發現鎮上有人在裝修,拆出了兩扇舊門。藍興友便協調將門帶回村裡,解決了楊進偉房門的問題。去年10月,楊進偉順利住進新房。“以前想都不敢想能住上磚房,現在生活都更有勁了。”楊進偉說。

根據危改政策,貧困戶有4萬元/戶、五保戶有3.4萬元/戶的補助。但為確保資金切實用於危房改造,需等竣工驗收後撥付,這意味著改造期間危改戶需先墊付資金,但一些危改戶積蓄不足,工程隊也不願墊付先建。

“面對這個問題,政府想到辦法統一找工程隊建,有了政府作擔保,工程隊也就願意墊錢先建。”石鼓鎮鎮長廖華劍表示。在石鼓鎮沙坡村,村支書程永儒找到本村施工隊,按統一合同、圖紙建房,“本村人相互熟悉,有了村委會做擔保,他們信得過,也就願意先墊錢建。”政府統一建,相比於危改戶自己找建築隊,也能保障房子質量,也利於掌握施工進度。

另一方面,用地困難也一度阻礙危改工作推進。部分貧困戶原居住房屬於親屬共有,親屬不同意拆建;此外不少貧困戶也沒有自己的地。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南塘鎮豐垌村,村民楊海新去年搬進新房。此前他住在祖屋的中間一間,如果從中間拆建,對兩邊房屋影響較大,親屬一直不同意動工,村委會不斷給他親屬做工作,最終說服讓出最旁邊的一間,改建成磚房。

石鼓鎮黃坡村的五保戶盧家德,此前一直租住在親戚家,沒有土地,於是村委會拿出一部分村集體土地,幫他建起30多平方米的磚房。

而為了保障房屋質量,2018年以來,高州市住建部門舉辦多期危改技術質量培訓班,成立了危改工作指導組,印發了具有粵西特色的房屋設計圖集,出資10多萬元委託2家監理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在房屋選址、建設過程安全技術指導、建房材料質量檢查、竣工驗收等環節進村入戶檢查指導。

匯聚合力▶▷

創新探索危房改造新路子

長坡鎮土域村村民邱海平家在山腰上,建築材料只能靠人力搬運。由於缺少資金,房子剛打好地基,建設就停下來了。

聽聞此事,對口幫扶幹部、高州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站長莫廣興自掏腰包,拿出近3000元。他還發動黨小組、社會志願隊一起募捐了近1.5萬元。

順利住進房子,邱海平打心眼裡感激推動危房改造的幹部們,“現在再也不擔心颳風下雨了,住著又舒服。”

邱海平的新房故事背後,是一群基層幹部、幫扶幹部對政策的“給力”推動。2627戶危改戶建起新房,離不開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撐。

高州市第二建築公司工程隊負責人丁就,去年承接了石鼓鎮24戶危改戶的統一改造工作。但去年底河沙、水泥等建築材料價格上漲,超出了預算。丁就便找做建材的朋友幫忙,“他們瞭解到這些建築材料用於危房改造,是幫助困難群體的,就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出售給我了。”最終,在2018年12月15日,24戶新房全部交付,危改戶搬進新家。

而在曹江鎮珊閣村,幫扶單位珠海高欄港等資助100多萬元建成的老年公寓,將危改工作與鄉村振興結合,在保障住房安全的同時,還解決了五保危改戶陪伴、養老等問題。

在珊閣村頤福院二樓,劉其芳老人正在看電視,他說現在的房子比以前好了太多,“住著很安全、舒服,侄子還給我裝了空調。”同一層的羅慶成老人正和隔壁的老人聊天,他說現在大家住得近,每逢過節還能一起喝個小酒,生活也豐富了。

珠海高欄港經濟區駐村第一書記樑舜發介紹,通過整合相關危改戶補助款87萬元、幫扶單位捐助109萬元、當地民政部門資助20萬元,探索出在村集體閒置用地上建起這座養老院。這種集中安置的方式,解決了親屬共有房難分拆建造、無土地等難題,且養老院就在村中,老人們住著也習慣,“每年村集體的石榴園還會分紅4萬元到養老院用作運維,老人居住都是免費的。”目前,這樣的創新危房改造方式也在高州其他地方試點推行。

“危房改造工作能夠順利完成靠的是多方支援,大家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各種問題。”高州市住建局負責人說,黨建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該局成立了黨員先鋒模範隊,每逢週末下鄉指導危房改造,還發動鄉賢、幫扶單位、志願者、施工隊幫助,捐資捐物。

目前,高州市正在統計今年新增危改戶,國務院督查激勵的500萬元將全部用於危改工作。瞭解到改造過程中的資金問題後,高州市計劃在2019年,對確實有困難的危改戶,由幫扶單位每戶再幫助2萬元。

■蹲點手記

危房變新房 危改暖心房

“這扇門可結實了,還是從鎮上運回來的呢!”豐垌村村民楊進全拍著自家新居的大門,笑著向記者介紹。

在豐垌村,流傳著“兩扇從鎮上運回來的門”的故事。貧困戶楊進偉的房子完成主體工作後,再沒錢加裝門和窗,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村支書藍興友心頭。有一次去鎮上辦事,藍興友發現有人在裝修,剛好拆出了兩扇舊門,此時他想起楊進偉、楊進全兩戶裝不起門,便立即協調,最後將這兩扇門帶回村子。

“我們就是這樣想盡各種辦法解決難題,有材料立馬就想到帶給危改戶。”藍興友說,自己就像楊進偉、楊進全撫摸著這兩扇不鏽鋼門一樣開心,“省了好幾千元呢!”

這樣的暖心故事只是高州危房改造工作中的一個縮影。為精準推進危房改造工作,幫扶幹部一戶一戶瞭解情況、講解政策;另一方面,各方積極支援,解決資金等難題。

記者走訪發現,高州危房改造紮實推進的背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貫徹始終,危房改造不是簡單的拆建,而是把老百姓關心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想辦法解決資金、土地、養老等諸多問題,最終多方合力啃下農村危房改造這塊“硬骨頭”。

■專家點評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三農與城鎮化研究所所長鬍靖:

加快危房改造 助力鄉村振興

國家精準扶貧開展至今,大多數貧困戶已“吃不愁、穿不愁”,但住房一直是個問題。因涉及資金較多,貧困戶自己一般難以解決危房改造問題,因此非常需要政府的危房改造政策。廣東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得比較紮實,通過建檔立卡、定點拆除、一對一幫扶等,可以全面解決農村貧困戶的危房問題。

在具體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的過程中,我們還應注意危房改造與精準扶貧結合。有些因病致貧的家庭,治病已花費幾乎全部積蓄,很難再有錢修房,這部分貧困戶就應該是重點幫扶對象。

改造過程中還要加強監管。首先要監管危房改造的質量。有些危改房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也比較粗糙,由此需要委託信譽較好、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公司、建築隊,以確保危房改造質量。另一方面也要監管資金的使用,可實行專款專用。

此外,還要注意村莊文化、村莊歷史的保護。農村很大一部分危房具有村莊歷史、文化意義,特別是在一些古村落,通過包裝、改造,可以將其變成鄉村旅遊的文化、歷史符號,由此帶動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危房改造還應結合鄉村規劃,不能是一拆了之。各地在危房改造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村莊的建築規劃、道路規劃、土地規劃等,通過危房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村民的居住舒適度。對於陳舊的危房,不符合規劃的,堅決予以拆除;對於符合規劃的,加固保護,發展鄉村旅遊業;對於拆遷的新房,應符合規劃和本土的建築特色。

總之,農村危房改造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機遇,不能急功近利,要放在長遠的鄉村振興、鄉村規劃框架內進行,讓其成為鄉村振興新的機會和抓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