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查出來腔隙性腦梗,一年後複查不見了,是誤診還是自愈了

什麼是腔梗?腔隙性腦梗塞是腦梗塞裡症狀最輕的一種類型。是指發生在大腦半球深部或腦幹部位小的局灶性梗死,大多是小腔隙灶,直徑範圍小於15mm。一般不會出現偏癱、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偏盲、意識障礙等症狀。很多人並沒有任何症狀,部分人有輕微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或者肢體麻木等症狀。腔隙性腦梗塞常見原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飲酒、血液粘滯度高和腦局部血流改變等因素對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

CT查出來腔隙性腦梗,一年後複查不見了,是誤診還是自愈了

磁共振和CT都可以診斷腔梗,但如果兩個檢查均做了,而結果不一致,以磁共振的結果為準。這是因為磁共振的分辨率更高,檢查更為準確。在核磁上,跟其他腦梗死一樣,腔梗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的信號特點具有一個演變過程,跟血管周圍間隙和腦白質變性能夠區分開來。更重要的是核磁能夠很早期診斷包括腔梗在內的梗塞,一般認為2小時的梗塞在核磁上就能明確診斷。

CT查出來腔隙性腦梗,一年後複查不見了,是誤診還是自愈了

而CT診斷腔隙性腦梗塞的個體差異是比較大的,螺旋CT中,腔梗表現為相應位置的低密度灶,同時大腦基底節周圍的血管腔隙和缺血灶都能顯示出來,這些情況與腔隙性腦梗塞有許多相似之處,放射科醫生在診斷腔梗時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有可能不同的醫生會有不同的結果。很多時候,尤其是範圍很小的病灶,CT上無法區分梗塞、缺血灶、軟化灶、腦白質變性和血管周圍間隙。做CT一方面是因為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是排除腦出血可能。

CT查出來腔隙性腦梗,一年後複查不見了,是誤診還是自愈了

所以一年後複查CT顯示腔梗沒有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當初的梗塞灶完全吸收了,局部僅僅是輕度的膠質增生,這個在CT上是看不出來的。另一種可能是腔梗還在,但CT分辨率低,病灶太小,CT看不出來。這時候如果有疑惑,再做個磁共振就明瞭了。其實腔梗如果沒有症狀是無需太擔心的,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對於有基礎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等)且有症狀的腔梗病人需要儘早到神經內科規範的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CT查出來腔隙性腦梗,一年後複查不見了,是誤診還是自愈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