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難!高考苦!為什麼還要高考?因為那是我走向世界的路

高考苦嗎?苦!高考難嗎?難!

那為什麼還要參加高考?因為那是我走向世界的路!

高考難!高考苦!為什麼還要高考?因為那是我走向世界的路

1

高考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捷徑

紀錄片《高三》講述了福建省武平一中高三學生的故事。

班主任王錦春知道讀書才能改變這群農村孩子的命運,他曾這樣對家長說,我們這裡鐵路不通,高速公路也沒修好,想要走出去只有高考一條路。

對孩子說:"讀書不會讀死人的,你就拿出半條命來讀就可以了。"

這可能是大部分中國人的高中,沒有任何娛樂,每天在題海里奮戰。

高考終於到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

十年後,有記者回訪《高三》裡的同學。很多人好奇,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還相信——高考改變命運嗎?

接受採訪的同學們無一例外地回答:相信。

頗具爭議的毛坦廠中學,那裡的高三學生每天6點到晚上12點,長達18個小時,除了吃飯和午休之外,其餘的時間,就是在不停地上課、做題、考試。

吃飯、上廁所這些必須做的事情,也要嚴格控制時間,每頓飯不超過10分鐘。

除了緊張的時間安排外,毛中學子的壓力來源還有一個——考試,每週一小考,每月一大考。

前幾天有個毛坦廠中學的學生晒出自己的試卷,一年做了5千多張,堆起來有1米高。

白巖鬆曾這樣評價毛坦廠中學的孩子:

"來毛坦廠讀書的,大多都是底層打工者的孩子們,他們的背後,都是一個個非常卑微的家庭。"

毛坦廠中學坐落的大別山區,是中國最窮的地區之一。

教育資源、人力資源沒法跟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拼,連鄰近三線城市六安乃至縣城都拼不過。

但即使在條件這麼艱苦的情況下,他們的一本上線率可以達到66%!

他們靠的是什麼?

靠的就是那一顆頑強地想要改變命運的決心!

沒有經歷過貧窮的人,自然無法理解貧困地區孩子對高考的執著。

知乎網友"雲幀數浪"說得很現實:

在北京你有無數條路線通往五道口,在毛坦廠我只有一條狹長的小路走出大別山。

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家庭背景是不能改變的,而唯一可以讓你和那些富家子弟坐在同一間教室裡的方法,就是讀書。

高考難!高考苦!為什麼還要高考?因為那是我走向世界的路

2

高考是最公平的競技方式

不論富貴貧窮,都可以通過高考打開新的大門,這是每個人相對最公平的競爭機會。

白巖鬆,1968年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記者。1985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1983年,15歲的蒙古族少年白巖鬆進入內蒙古海拉爾二中,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一學生。他的父親在他8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撫養他和哥哥。他對當時生活的記憶是"每一個冬天都很寒冷"。

10年後的1993年,25歲的白巖鬆在北京中央電視臺工作,成為第一個在《東方時空》露面的新聞主持人。4年後他將主持香港迴歸大型直播,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大型新聞直播,他將站在世界矚目的舞臺。

白巖鬆說:

"我是生活在海拉爾這個中國最北方的人,之後我在中國幾乎最南方的廣州。如此大的跨度,也就是說生命的直徑變大了。你從來沒有想過,難道不就是因為高考嗎?"

中國科考制度上千年,留下的一條"鐵律"是"知識改變命運",即但凡刻苦讀書者,有望完成人生的蛻變。建國後,這條鐵律沒變,讀書上大學,仍是平民學子、特別是農家子弟實現"龍門一躍"的唯一希望。

俞敏洪出身普通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家庭比較貧困。1980年,複習了9個多月的俞敏洪第三次參加了高考。英語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俞敏洪僅僅用了40分鐘就交了卷。分數出來以後,俞敏洪英語考了95分。五門功課總分是500分,俞敏洪考了387分。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8月底,俞敏洪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俞敏洪認為:

"到今天,高考依然是面對所有孩子們最公平、也最透明的一項考試。"

今年的高考生中,有的年過半百、有的身懷六甲、有的身有殘疾、有的身患重病……無關性別,無關年齡,無關家境,一樣的試卷,一樣的考試環境,一樣的匿名判卷,一樣的期待,一樣或悲或喜的判決結果,這就是高考帶給我們的公平。

高考難!高考苦!為什麼還要高考?因為那是我走向世界的路

3

高考是走向世界的路

高考是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一扇門,那扇門後,藏著整個世界。

18歲的王心儀姑娘,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正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

王心儀出生在河北棗強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媽媽體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顧患有高血壓、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家中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即將升入高三,小弟弟還沒有上小學。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

她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感謝貧窮》,文章裡有這樣一句話:

"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與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中。"

王心怡在北大仍然以學霸的姿態在對知識孜孜以求,但跟以往也有著更多的不同,她在北大,找到了自己的舞臺,開啟了全新的人生。合唱團裡,她引吭高歌;乒乓球桌前,她揮汗如雨;中文系的的元旦晚會上,她的《我的2018》收穫無數掌聲。

她還參加了中文系的支教隊,利用課餘時間,到支教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她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動,為孩子們送去知識、信心和勇氣,讓孩子們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才會不負此生!

高考,讓她青春更加絢麗多姿,她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姿,她的人生格局也更加宏大和廣闊!

顧拜旦說過:

"勇敢的成功是暴風雨過後的成功,要待到日近中天,陽光普照,玉米才會沉甸甸地掛在收穫者的臂膀上。“

這個世界五彩繽紛,包羅萬象,有花有海,有詩有遠方,有高層次的人和思想,唯有努力之人方可遇見。它在山頂,在遠處,沒有跋山涉水的本領,就看不到前方的美景和可能性。

高考只是個敲門磚。只有門敲開了,你才有機會體驗世界的精彩。

高考難!高考苦!為什麼還要高考?因為那是我走向世界的路

我是雯子,兩個男孩的媽媽,眼裡有光,心中有夢的中年少女!關注【雯子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