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訊︱專家點評上海高考作文題:今年的命題非常有突破性,讓學生“腦洞大開”

高考 文章 人工智能 教育 周到上海 2017-06-09

今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題目是: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 自擬題目;2 不少於800字。周到君就此作文題目,請專家作了點評。

■製圖:蔡嵩麟

上海高考作文題連續多年都是對現實的考量,難得有一個題目立意於對未來的暢想,今年的命題非常有突破性,讓學生“腦洞大開”。

“考生都是18歲的孩子,對未來充滿各種嚮往,所以預測的主題也能激發他們的共鳴,讓孩子有話可寫”,陸繼椿表示,“預測”其實是一個很活的話題,可以從正面的角度寫,比如往科技層面說,人工智能、量子力學的科技發展,讓整個世界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而從社會發展說,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等,也能讓人預測到對國家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意義;這樣的預測都是激動人心的。也可以從批判的角度去寫,比如社會面臨的種種問題等,激動人心,卻又不盡如人意,從個人,到家國,從正面,到負面,都可以寫,沒有約束,但要掌握其中的辯證關係。

陸繼椿回憶,上海高考多年前曾有一道題目,讓學生暢想若干年後回到母校,這也是極少數上海高考作文題重在想象性的題目,也是帶有預測性的,“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又可以發揮想象力、創新精神,把預測與現實結合起來,就是一篇好文章。”

今年上海高考題很有新意,但也對考生提出了挑戰。

這個題目提供的具體信息比較有限,即便對於有經驗的寫作者來說,也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題目,如果審題把握不慎,可能會落入“相信預測”的迷信陷阱,以及“不相信預測”的不可知陷阱,需要考生對於審題和立意有比較清晰的把控。當然,一般來說,經過長期有效訓練的高中生應該知道怎麼寫,但對於這類比較“虛”的題目,也可能會有個別考生找不著點,發出空洞的抒情,這顯然是得不了高分的。

“預測”這個題目可能出得挺偏的,因為學生沒有太多的閱歷,也不可能對預測方面有過多的思考,他們還處在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期。寫好的可能性很少,可能更多是擺出自己的觀點,舉幾個生活學習小例子而已,不會有太多的體悟或者感同身受。如果是我寫,會持中立的態度,既接受對生活的預測,也不會再在意結果如何。因為在掌握生活規律的基礎上,帶有平和的心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享受著屬於自己的未知生活。寫作時儘可能避免太理論化,沒有加入生活中的例子。若對預測有獨特的視角,也可能拿高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