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最後,我想跟學弟學妹們說,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和勇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步一步去努力,比如你想考清華,那你先想想,這個期末要考多少分,然後一步步去實現它。

我還想跟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的啟蒙教育、陪伴引導、以身作則,以及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民主。回想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沒在學習上發生過沖突,你們之間感情也很和睦,很少吵架,給我創造了溫暖安心的家庭氛圍,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很幸運、知足。

感謝豐臺12中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我知識、護我成長、明我心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謝謝我的偶像喬布斯,自從看了你的演講後,我就成了一枚堅定的果粉,雖然我這一生都見不到你了,但你的話語、人格、意志,會一直給予我力量,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說,將來,我想去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畢竟——程序員不用寫作文,哈哈。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最後,我想跟學弟學妹們說,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和勇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步一步去努力,比如你想考清華,那你先想想,這個期末要考多少分,然後一步步去實現它。

我還想跟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的啟蒙教育、陪伴引導、以身作則,以及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民主。回想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沒在學習上發生過沖突,你們之間感情也很和睦,很少吵架,給我創造了溫暖安心的家庭氛圍,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很幸運、知足。

感謝豐臺12中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我知識、護我成長、明我心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謝謝我的偶像喬布斯,自從看了你的演講後,我就成了一枚堅定的果粉,雖然我這一生都見不到你了,但你的話語、人格、意志,會一直給予我力量,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說,將來,我想去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畢竟——程序員不用寫作文,哈哈。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若要探究,在黃子晴成為狀元這條路上,究竟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智商?學霸基因?

桃蛋媽覺得,都不是。

是「自我驅動」。

她是一個非常務實,腳踏實地的孩子。

初中中游水平,高中成績進步,高三穩在年級前三,心態平穩,發揮良好,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成為狀元的這一天。

黃子晴是一個典型的,因為找到了學習動力,從而激發自我管理,得到很好結果的例子。

我們小時候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一邊是嘴上唸叨“你不努力將來就會……”“你看別人家的某某……”,一邊棍棒伺候。

這種讓孩子感到“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去學習”的力量有用麼?

有用,這是一種競爭壓力調動的外驅力。

靠外界壓力推動,感受不到做這件事的樂趣和成就感,可以奏效一時,但一旦外界壓力撤銷,就會失去動力。

桃蛋媽現在最唏噓的就是,我中學有個同學,當年高考,他的分數既夠上北大,也夠上清華,但是報志願比較保守,後來去了一所全國TOP5的名校。本來是個傳奇學霸的他,後來聽說,直接從學校肄業了。

因為他不去上課,他整個人生徹底失去了目標。

聽到這個消息時,桃蛋媽特別震驚。

我後來幾次去上海出差,還跟他一起吃飯。他現在就跟道士一樣,看破紅塵,對一切沒有興趣,對一切隨波逐流。

他原本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他每次數學,都接近滿分,平時也不見他做特別多的題。

這樣的人,不聰明麼?智商不高麼?

可他打完高考這場仗後,就沒了目標,整個人忽然散掉了。

黃子晴一家三代都考上清華北大,若說遺傳了學霸基因,還不如說,其實是傳承了一種“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價值觀,而非“學習是為了不成為什麼”。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最後,我想跟學弟學妹們說,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和勇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步一步去努力,比如你想考清華,那你先想想,這個期末要考多少分,然後一步步去實現它。

我還想跟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的啟蒙教育、陪伴引導、以身作則,以及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民主。回想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沒在學習上發生過沖突,你們之間感情也很和睦,很少吵架,給我創造了溫暖安心的家庭氛圍,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很幸運、知足。

感謝豐臺12中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我知識、護我成長、明我心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謝謝我的偶像喬布斯,自從看了你的演講後,我就成了一枚堅定的果粉,雖然我這一生都見不到你了,但你的話語、人格、意志,會一直給予我力量,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說,將來,我想去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畢竟——程序員不用寫作文,哈哈。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若要探究,在黃子晴成為狀元這條路上,究竟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智商?學霸基因?

桃蛋媽覺得,都不是。

是「自我驅動」。

她是一個非常務實,腳踏實地的孩子。

初中中游水平,高中成績進步,高三穩在年級前三,心態平穩,發揮良好,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成為狀元的這一天。

黃子晴是一個典型的,因為找到了學習動力,從而激發自我管理,得到很好結果的例子。

我們小時候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一邊是嘴上唸叨“你不努力將來就會……”“你看別人家的某某……”,一邊棍棒伺候。

這種讓孩子感到“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去學習”的力量有用麼?

有用,這是一種競爭壓力調動的外驅力。

靠外界壓力推動,感受不到做這件事的樂趣和成就感,可以奏效一時,但一旦外界壓力撤銷,就會失去動力。

桃蛋媽現在最唏噓的就是,我中學有個同學,當年高考,他的分數既夠上北大,也夠上清華,但是報志願比較保守,後來去了一所全國TOP5的名校。本來是個傳奇學霸的他,後來聽說,直接從學校肄業了。

因為他不去上課,他整個人生徹底失去了目標。

聽到這個消息時,桃蛋媽特別震驚。

我後來幾次去上海出差,還跟他一起吃飯。他現在就跟道士一樣,看破紅塵,對一切沒有興趣,對一切隨波逐流。

他原本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他每次數學,都接近滿分,平時也不見他做特別多的題。

這樣的人,不聰明麼?智商不高麼?

可他打完高考這場仗後,就沒了目標,整個人忽然散掉了。

黃子晴一家三代都考上清華北大,若說遺傳了學霸基因,還不如說,其實是傳承了一種“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價值觀,而非“學習是為了不成為什麼”。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首先黃父一定是不排斥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從他回家經常還跟女兒主動探討工作問題就可以看出。

大多數父母都有一種“我將來不想讓孩子也入我這行”的想法。因為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也並沒有從工作中獲取樂趣和成就感。

但從爸爸身上,黃子晴看到了——

知識不僅僅是武器和工具,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熱愛。

小時候,她跟爸爸一起去科技館,產生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原理的想法,從那時開始,她對知識,就不是一種“用完就相忘於江湖”的交情,而是一輩子的友誼。

高中,“偶像”喬布斯又給予了她從優秀蛻變到極致的激勵。

至此,這孩子終於完成了“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心理建設。

考上清華,她選擇了和爸爸一樣的未來:計算機領域。

桃蛋媽相信,在她往後的人生道路上,這孩子不會長歪,也不會跑偏。

因為她擁有了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自驅力。

祝福她。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最後,我想跟學弟學妹們說,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和勇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步一步去努力,比如你想考清華,那你先想想,這個期末要考多少分,然後一步步去實現它。

我還想跟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的啟蒙教育、陪伴引導、以身作則,以及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民主。回想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沒在學習上發生過沖突,你們之間感情也很和睦,很少吵架,給我創造了溫暖安心的家庭氛圍,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很幸運、知足。

感謝豐臺12中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我知識、護我成長、明我心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謝謝我的偶像喬布斯,自從看了你的演講後,我就成了一枚堅定的果粉,雖然我這一生都見不到你了,但你的話語、人格、意志,會一直給予我力量,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說,將來,我想去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畢竟——程序員不用寫作文,哈哈。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若要探究,在黃子晴成為狀元這條路上,究竟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智商?學霸基因?

桃蛋媽覺得,都不是。

是「自我驅動」。

她是一個非常務實,腳踏實地的孩子。

初中中游水平,高中成績進步,高三穩在年級前三,心態平穩,發揮良好,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成為狀元的這一天。

黃子晴是一個典型的,因為找到了學習動力,從而激發自我管理,得到很好結果的例子。

我們小時候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一邊是嘴上唸叨“你不努力將來就會……”“你看別人家的某某……”,一邊棍棒伺候。

這種讓孩子感到“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去學習”的力量有用麼?

有用,這是一種競爭壓力調動的外驅力。

靠外界壓力推動,感受不到做這件事的樂趣和成就感,可以奏效一時,但一旦外界壓力撤銷,就會失去動力。

桃蛋媽現在最唏噓的就是,我中學有個同學,當年高考,他的分數既夠上北大,也夠上清華,但是報志願比較保守,後來去了一所全國TOP5的名校。本來是個傳奇學霸的他,後來聽說,直接從學校肄業了。

因為他不去上課,他整個人生徹底失去了目標。

聽到這個消息時,桃蛋媽特別震驚。

我後來幾次去上海出差,還跟他一起吃飯。他現在就跟道士一樣,看破紅塵,對一切沒有興趣,對一切隨波逐流。

他原本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他每次數學,都接近滿分,平時也不見他做特別多的題。

這樣的人,不聰明麼?智商不高麼?

可他打完高考這場仗後,就沒了目標,整個人忽然散掉了。

黃子晴一家三代都考上清華北大,若說遺傳了學霸基因,還不如說,其實是傳承了一種“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價值觀,而非“學習是為了不成為什麼”。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首先黃父一定是不排斥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從他回家經常還跟女兒主動探討工作問題就可以看出。

大多數父母都有一種“我將來不想讓孩子也入我這行”的想法。因為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也並沒有從工作中獲取樂趣和成就感。

但從爸爸身上,黃子晴看到了——

知識不僅僅是武器和工具,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熱愛。

小時候,她跟爸爸一起去科技館,產生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原理的想法,從那時開始,她對知識,就不是一種“用完就相忘於江湖”的交情,而是一輩子的友誼。

高中,“偶像”喬布斯又給予了她從優秀蛻變到極致的激勵。

至此,這孩子終於完成了“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心理建設。

考上清華,她選擇了和爸爸一樣的未來:計算機領域。

桃蛋媽相信,在她往後的人生道路上,這孩子不會長歪,也不會跑偏。

因為她擁有了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自驅力。

祝福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最後說點桃蛋媽的個人感悟,前陣子“白素貞”特別火,每個家長都想成為白素貞,塔裡待十幾年,不用管孩子,出來,娃成狀元了。不瞞你說,桃蛋媽也想。

現在的孩子,衣食不愁,物質大滿足,讓他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學習”,似乎很難。桃蛋媽經常看到同事朋友抓頭撓腮,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黃子晴的父母,似乎就特別“白素貞”,用她的話說,“我爸媽不怎麼管我”。

桃蛋媽羨慕黃父黃母的同時,深入瞭解黃子晴之後,才明白——父母和孩子,真的是互相成就的。

養育一個「牛娃」,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外,其實更需要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真正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耳濡目染,潤物細無聲。

雖然未能直接與黃父黃母對話,但桃蛋媽從他們身上,確實“取到了經”。

桃蛋媽做這個公眾號「牛娃成長記」,不想跟其他小升初擇校公眾號一樣讓大部分媽媽焦慮,我更想跟各位爸爸媽媽在養娃這條路上一起探索修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未必每個人都能教出一個學霸孩子,高考也不是人生的唯一標準和龍門,但桃蛋媽希望——

每個孩子,也能擁有像黃子晴一樣,跟知識一輩子的友誼。內心充實、滿足。

相信「自驅力」,會照耀孩子一生的時光。

有機會,桃蛋媽再跟大家單獨聊聊孩子「自驅力」的事。

桃蛋媽把影響黃同學的那段喬布斯演講放在了後臺,發送“喬布斯”給公眾號後臺就能觀看。

你對今天的文章怎麼看?桃蛋媽期待你的留言。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最後,我想跟學弟學妹們說,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和勇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步一步去努力,比如你想考清華,那你先想想,這個期末要考多少分,然後一步步去實現它。

我還想跟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的啟蒙教育、陪伴引導、以身作則,以及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民主。回想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沒在學習上發生過沖突,你們之間感情也很和睦,很少吵架,給我創造了溫暖安心的家庭氛圍,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很幸運、知足。

感謝豐臺12中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我知識、護我成長、明我心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謝謝我的偶像喬布斯,自從看了你的演講後,我就成了一枚堅定的果粉,雖然我這一生都見不到你了,但你的話語、人格、意志,會一直給予我力量,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說,將來,我想去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畢竟——程序員不用寫作文,哈哈。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若要探究,在黃子晴成為狀元這條路上,究竟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智商?學霸基因?

桃蛋媽覺得,都不是。

是「自我驅動」。

她是一個非常務實,腳踏實地的孩子。

初中中游水平,高中成績進步,高三穩在年級前三,心態平穩,發揮良好,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成為狀元的這一天。

黃子晴是一個典型的,因為找到了學習動力,從而激發自我管理,得到很好結果的例子。

我們小時候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一邊是嘴上唸叨“你不努力將來就會……”“你看別人家的某某……”,一邊棍棒伺候。

這種讓孩子感到“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去學習”的力量有用麼?

有用,這是一種競爭壓力調動的外驅力。

靠外界壓力推動,感受不到做這件事的樂趣和成就感,可以奏效一時,但一旦外界壓力撤銷,就會失去動力。

桃蛋媽現在最唏噓的就是,我中學有個同學,當年高考,他的分數既夠上北大,也夠上清華,但是報志願比較保守,後來去了一所全國TOP5的名校。本來是個傳奇學霸的他,後來聽說,直接從學校肄業了。

因為他不去上課,他整個人生徹底失去了目標。

聽到這個消息時,桃蛋媽特別震驚。

我後來幾次去上海出差,還跟他一起吃飯。他現在就跟道士一樣,看破紅塵,對一切沒有興趣,對一切隨波逐流。

他原本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他每次數學,都接近滿分,平時也不見他做特別多的題。

這樣的人,不聰明麼?智商不高麼?

可他打完高考這場仗後,就沒了目標,整個人忽然散掉了。

黃子晴一家三代都考上清華北大,若說遺傳了學霸基因,還不如說,其實是傳承了一種“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價值觀,而非“學習是為了不成為什麼”。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首先黃父一定是不排斥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從他回家經常還跟女兒主動探討工作問題就可以看出。

大多數父母都有一種“我將來不想讓孩子也入我這行”的想法。因為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也並沒有從工作中獲取樂趣和成就感。

但從爸爸身上,黃子晴看到了——

知識不僅僅是武器和工具,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熱愛。

小時候,她跟爸爸一起去科技館,產生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原理的想法,從那時開始,她對知識,就不是一種“用完就相忘於江湖”的交情,而是一輩子的友誼。

高中,“偶像”喬布斯又給予了她從優秀蛻變到極致的激勵。

至此,這孩子終於完成了“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心理建設。

考上清華,她選擇了和爸爸一樣的未來:計算機領域。

桃蛋媽相信,在她往後的人生道路上,這孩子不會長歪,也不會跑偏。

因為她擁有了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自驅力。

祝福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最後說點桃蛋媽的個人感悟,前陣子“白素貞”特別火,每個家長都想成為白素貞,塔裡待十幾年,不用管孩子,出來,娃成狀元了。不瞞你說,桃蛋媽也想。

現在的孩子,衣食不愁,物質大滿足,讓他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學習”,似乎很難。桃蛋媽經常看到同事朋友抓頭撓腮,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黃子晴的父母,似乎就特別“白素貞”,用她的話說,“我爸媽不怎麼管我”。

桃蛋媽羨慕黃父黃母的同時,深入瞭解黃子晴之後,才明白——父母和孩子,真的是互相成就的。

養育一個「牛娃」,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外,其實更需要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真正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耳濡目染,潤物細無聲。

雖然未能直接與黃父黃母對話,但桃蛋媽從他們身上,確實“取到了經”。

桃蛋媽做這個公眾號「牛娃成長記」,不想跟其他小升初擇校公眾號一樣讓大部分媽媽焦慮,我更想跟各位爸爸媽媽在養娃這條路上一起探索修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未必每個人都能教出一個學霸孩子,高考也不是人生的唯一標準和龍門,但桃蛋媽希望——

每個孩子,也能擁有像黃子晴一樣,跟知識一輩子的友誼。內心充實、滿足。

相信「自驅力」,會照耀孩子一生的時光。

有機會,桃蛋媽再跟大家單獨聊聊孩子「自驅力」的事。

桃蛋媽把影響黃同學的那段喬布斯演講放在了後臺,發送“喬布斯”給公眾號後臺就能觀看。

你對今天的文章怎麼看?桃蛋媽期待你的留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

她並不符合人們的想象。

傳言“北京上清華只要400分”——她考了721分。

人們認為女孩學理不如男——她理科狀元,化學滿分,志願清華計算機專業。

北京有句廣為流傳的學區口訣“海淀是丘陵,西城是高地,朝陽是窪地,豐臺順義是深淵”——她來自豐臺。

一個極其酷熱的北京夏日,桃蛋媽經朋友介紹,在北京豐臺12中附近一家咖啡館見到了她,19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黃子晴。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於上一個北京狀元的印象,還停留在17年的熊軒昂上。

天之驕子,中產家庭,春風得意,侃侃而談。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因“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現在寒門難出貴子”走紅網絡)

黃子晴卻不一樣。

18歲的她,個頭比桃蛋媽高,齊肩中長髮,白襯衫配天藍色揹帶裙,戴著眼鏡,靦腆,氣質沉靜,話不多。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子晴)

她似乎沒拿自己當“狀元”。

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她說自己考清華似乎是註定,考全市第一更像一個意外。明明碾壓了海淀西城一路從小被“雞”起來的各路學霸,提起家庭教育的祕訣,她卻說,父母“不管也不問”。

但無論如何,結果證明了,黃子晴是一個真正的「牛娃」。

桃蛋媽自從去年開了「牛娃成長記」這個號到現在,做了很多吐槽有娃後生活的漫畫,比如關於陪娃寫作業、生二胎的,也寫了一些深度的事件,比如跑路的星空琴行、不靠譜的北京夏令營等,跟大家探討了不少關於孩子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的話題。

雖然我一直在文章中說,也許“成為牛娃”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但是應試教育,尤其是高考,是我們大多數家庭、孩子,終要面對的非常重要的一役。一個家庭的快樂也不可避免地跟孩子的考試成績相關。

黃子晴,無疑是應試教育這場硬仗的勝出者。

也許,她並不完美契合人們對於雞血學霸的印象,也不能給大家提供一條特別標準的成功路徑,但桃蛋媽希望提供另一種視角:

一個孩子是不是可以不用父母“雞”就能長成學霸?是不是可以自驅?動力從何而來?

她的故事,代表了很多孩子成長中「不自覺」的覺醒,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爺爺是清華,機械製造專業,比較有年代感,我爸媽都是北大,爸爸數學專業,媽媽是日語專業。

每次有人知道了這事,都特別驚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不是不是,其實我們也不是全家都清北。我還有個哥哥,比我大兩歲,在北理工。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在朋友圈中晒貓)

我爺爺是福建那邊考到北京的,爸爸這一代人就在北京出生生活。

我爸特逗,他是一學數學的,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接到了一家日本公司的offer,然後跟我媽商量,倆人一拍大腿,不然就學個日語吧。

然後他就真的學會了日語,帶著我媽一塊去了日本。所以我也是在日本出生的。

3歲以前吧,我是在日本度過的,但說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日語我也不會,我媽曾經嘗試過要教我日語,但那會兒我懶,加上拖延症,就放棄了。

後來,我爸媽回了北京,長大後我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說,是因為總放不下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和情懷。

現在我長大了,反而對日語有了興趣,因為動漫吸引了我。

說到這個,我還是B站的大會員,能發彈幕的那種,常泡在遊戲區、追番區,對了,我還喜歡逛鬼畜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嗶哩嗶哩的鬼畜區)

今年考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千與千尋》。看動漫算是我放鬆的一種方式吧。

但是高三一年,我看得不多,為了學習,壓抑了好久。考完以後,我只要聽見別人推薦說哪部動漫好看,我錯過了,我就趕緊掏出手機記下來,回去“補課”。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成了市第一以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你是不是從小優秀到大呀?”,但是說實話,並不是。

我覺得我以前一直有點吊兒郎當。小學還行,初中大概年級十幾名,沒有那麼突出。

就這麼一直到了高三,突然,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拼命,我看著大家這樣,自己就有了一點觸動,也開始發力。

高三,我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最差的一次,第六。

有人問:“你父母特別重視對你的教育嗎?”。

他們其實怎麼說,有一點像放養,不是特別管教。整個高三,他們除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學習上真的很少指手畫腳。

就考第六那回,他們才跟我說了一次,提醒我該注意了,要繼續努力。

我感覺我父母跟別人父母不一樣,是在什麼時候呢?

大概就是高三我們有一次上心理課。別的同學都說,家長對自己的期待就是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學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找個好工作,不然就會怎樣怎樣。

我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候,我才發現,在學習目標上面,父母從來沒有對我提過特別功利的要求。

他們跟別人的家長真的不太一樣。不過我也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這一點上,我覺得挺幸運的吧,遇到這樣的父母。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朋友圈的封面)

但是說我爸媽什麼都沒做,也不對。

他們給我的,第一個我覺得是啟發。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帶我去科技館那些地方,然後我爸會跟我探討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算是點燃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更喜歡理科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北京科技館)


第二個,日常生活中,會跟我言傳身教一些跟學習看似無關的東西,但會讓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比如我爸不是學數學的嗎,他現在外企做計算機方面的工作,他回家後,會經常會跟我探討一些奇怪的數學問題,就是那種聽起來簡單,但考驗思維的,有時候他還會跟我聊起他公司項目的方向。

讓我明白,現在學的知識,未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個,其實我媽也“雞”過我,哈哈。我的補習班都是她統籌的,我爸負責開車和交錢,我媽負責聯絡。感覺落實到具體成績這件事上,還是我媽操心得多一些。

但是我報的補習班真的不多,而且,如果哪個補習班我不願意去,我爸媽也不會要求我去,挺尊重我的意見的。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覺得補習班作用大麼,說你理科這麼好,化學還考了滿分,有補很多課麼?

我說真的沒有,我只補了語文。

說起來慚愧,我媽是北大學文科的,我真的沒有遺傳到。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

反正我在成績上游的同學裡面,語文是最不好的。

補語文的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精華學校的王丹寧老師。他講課的風格跟課內的課堂不太一樣,不是一板一眼的那種,是另外一種思路,反正特別有意思。有人說跟老羅教英語比較像。

感覺這幾年培訓班的勢頭是越燒越旺,我們還沒有那麼嚴重。感覺比我們更小的10後,各種補課和興趣班好瘋狂,這也是一種時代特徵吧。我們這代人的父母都是60後、70後,現在的小學生父母都是80後。孩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父母的想法差異比較大。

說回作文,高三一年,我在練習作文上花費了很多功夫。比如說一次考試,就作文得分特別低,我就重新寫,寫完了老師說,這個不行,再改,我就再改。

作文的套路這個東西很奇妙。太套路了,不行,太不套路了,也不行,反正我覺得還挺難的。

不過挺幸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比較適合我,叫《文明的韌性》,平時準備的一些歷史方面的素材都用得上。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感覺比去年的《新時代新青年》好寫多了。

最後,我語文考了128分,我本來以為不算好,但是跟其他人比較了一下,發現這個分數還挺靠前。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高三作文沒白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2019北京卷作文題目)

有人說我肯定遺傳了我爸媽的學霸基因,但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

我最受打擊的是參加競賽,真的挺難的,最後我都失敗了,本來一直以來我都挺自信的,競賽讓我有點否定自己。

不過後來我就走出來了,我想通了,競賽可能就適合所謂的專才。還是踏踏實實學課內的知識,走高考這條路比較適合我自己。

競賽是全國的,省級的一等獎選一個省隊,然後這個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評出金銀銅牌,和少量的沒有牌。競賽高中三年都有,獎牌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我們班有通過競賽這條路進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個是物理的銅牌,同時又上了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個化學銅牌,是一本線進去的。

說到這個,我們班不叫快班,也不叫重點班、實驗班,叫競賽班。

有人覺得,這種班可能氛圍比較緊張,唯成績論。但我們班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誰學習不好看不起誰,同學相處都挺融洽。

他們也都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學霸,學習特別拼,但是百忙之中還抽空談個戀愛啥的。最牛的是,還不影響學習,反正據我觀察是沒有特別大的波動,沒有急轉直下那種,之前什麼樣,之後還什麼樣。

我們十二中的老師都特別好。我覺得有兩種老師,一種教你做題,還有一種老師,你能從老師身上,學到學習方法,甚至做人的方法。我遇到的這些老師,兩者皆備。

現在回想整個高三期間,我的心態經歷過好幾次起伏。記得考第六那次,我崩潰地哭了一場。

幸好在老師幫助下,我都調整過來了。我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她在剛上高三的時候送給我們幾個字,我當時記在了小本本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我們班主任像一個大家長一樣,會幫我們調整心態。所以我臨考前,心態挺穩的,考前那天晚上,有一點點失眠,不嚴重。其餘時候都挺平靜。

高三我從來不是我們班第一,結果高考,我考了個北京市第一。真的挺意外的。

高考還是有點偶然性的,其實我覺得,全北京市的高手,水平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多。跟運動員有點像,打比賽都到了一定的水平,就看誰狀態好一點發揮得好一點。

我最好的三個姐妹,都是我們班的,都考上了清華。別人調侃我們是“學霸天團”,她們一個清華電子專業,一個清華機械航空與動力專業,一個清華自動化專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說實話,考清華這件事,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學校每年都是十幾個,然後在前幾名的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考了全市第一這事我比較意外。

我初中也是在12中,那會兒學習成績只能算中流,比我好的人比比皆是。我一直以為,從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都走了。

當時有很多成績特別好的同學,他們不在12中繼續讀了,去了海淀、西城。

有人問我,對17年北京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的話怎麼看。

我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我之所以考那麼好,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好的學習資源,現在寒門很難出貴子。

但是我身邊好像還真沒有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人,至少我們班沒有。

我只能部分認同熊軒昂的話吧,因為我記得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寫的《感謝貧窮》,像她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感謝貧窮》一文作者,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

但我覺得她不應該感謝貧窮,她是戰勝了貧窮。她應該感謝在貧窮中努力的自己,還有她媽媽的高瞻遠矚,她媽媽一直很重視教育,沒讓她輟學,家裡特別苦特別窮,還支持她上學。

我們同學裡,有興趣愛好特別廣泛的,但是我沒有,我只會剪輯視頻。會跟同學一起,搞一搞事情。

我做過一個動畫電影,姜海洋寫的劇情。他也是12中的,2016年北京中考狀元,滿分580,自己做編劇,自己做後期,然後自己配音。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上傳於嗶哩嗶哩網站)

有人問我,是怎麼管理自己學習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在學習過程中懵懵懂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想要學習,為了自己去學,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覺得就是在高中找到了這個感覺。

那時候,我讀語文的課外材料,看到了喬布斯的一段演講。我感覺就是那時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後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認識世界。

他說:

年輕時就要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那是第一次,我有了“也想要過一段成功的人生,成為很強大的人”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夠一步一步去變得更好,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所以我的清華志願裡就填了一個專業:計算機。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黃同學的朋友圈)

最後,我想跟學弟學妹們說,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和勇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步一步去努力,比如你想考清華,那你先想想,這個期末要考多少分,然後一步步去實現它。

我還想跟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的啟蒙教育、陪伴引導、以身作則,以及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民主。回想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沒在學習上發生過沖突,你們之間感情也很和睦,很少吵架,給我創造了溫暖安心的家庭氛圍,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很幸運、知足。

感謝豐臺12中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我知識、護我成長、明我心鏡,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謝謝我的偶像喬布斯,自從看了你的演講後,我就成了一枚堅定的果粉,雖然我這一生都見不到你了,但你的話語、人格、意志,會一直給予我力量,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說,將來,我想去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畢竟——程序員不用寫作文,哈哈。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若要探究,在黃子晴成為狀元這條路上,究竟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智商?學霸基因?

桃蛋媽覺得,都不是。

是「自我驅動」。

她是一個非常務實,腳踏實地的孩子。

初中中游水平,高中成績進步,高三穩在年級前三,心態平穩,發揮良好,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成為狀元的這一天。

黃子晴是一個典型的,因為找到了學習動力,從而激發自我管理,得到很好結果的例子。

我們小時候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一邊是嘴上唸叨“你不努力將來就會……”“你看別人家的某某……”,一邊棍棒伺候。

這種讓孩子感到“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去學習”的力量有用麼?

有用,這是一種競爭壓力調動的外驅力。

靠外界壓力推動,感受不到做這件事的樂趣和成就感,可以奏效一時,但一旦外界壓力撤銷,就會失去動力。

桃蛋媽現在最唏噓的就是,我中學有個同學,當年高考,他的分數既夠上北大,也夠上清華,但是報志願比較保守,後來去了一所全國TOP5的名校。本來是個傳奇學霸的他,後來聽說,直接從學校肄業了。

因為他不去上課,他整個人生徹底失去了目標。

聽到這個消息時,桃蛋媽特別震驚。

我後來幾次去上海出差,還跟他一起吃飯。他現在就跟道士一樣,看破紅塵,對一切沒有興趣,對一切隨波逐流。

他原本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他每次數學,都接近滿分,平時也不見他做特別多的題。

這樣的人,不聰明麼?智商不高麼?

可他打完高考這場仗後,就沒了目標,整個人忽然散掉了。

黃子晴一家三代都考上清華北大,若說遺傳了學霸基因,還不如說,其實是傳承了一種“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價值觀,而非“學習是為了不成為什麼”。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首先黃父一定是不排斥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從他回家經常還跟女兒主動探討工作問題就可以看出。

大多數父母都有一種“我將來不想讓孩子也入我這行”的想法。因為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也並沒有從工作中獲取樂趣和成就感。

但從爸爸身上,黃子晴看到了——

知識不僅僅是武器和工具,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熱愛。

小時候,她跟爸爸一起去科技館,產生了想去探究事物背後原理的想法,從那時開始,她對知識,就不是一種“用完就相忘於江湖”的交情,而是一輩子的友誼。

高中,“偶像”喬布斯又給予了她從優秀蛻變到極致的激勵。

至此,這孩子終於完成了“學習是為了成為什麼”的心理建設。

考上清華,她選擇了和爸爸一樣的未來:計算機領域。

桃蛋媽相信,在她往後的人生道路上,這孩子不會長歪,也不會跑偏。

因為她擁有了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自驅力。

祝福她。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最後說點桃蛋媽的個人感悟,前陣子“白素貞”特別火,每個家長都想成為白素貞,塔裡待十幾年,不用管孩子,出來,娃成狀元了。不瞞你說,桃蛋媽也想。

現在的孩子,衣食不愁,物質大滿足,讓他們“為了不成為什麼而學習”,似乎很難。桃蛋媽經常看到同事朋友抓頭撓腮,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黃子晴的父母,似乎就特別“白素貞”,用她的話說,“我爸媽不怎麼管我”。

桃蛋媽羨慕黃父黃母的同時,深入瞭解黃子晴之後,才明白——父母和孩子,真的是互相成就的。

養育一個「牛娃」,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外,其實更需要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真正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耳濡目染,潤物細無聲。

雖然未能直接與黃父黃母對話,但桃蛋媽從他們身上,確實“取到了經”。

桃蛋媽做這個公眾號「牛娃成長記」,不想跟其他小升初擇校公眾號一樣讓大部分媽媽焦慮,我更想跟各位爸爸媽媽在養娃這條路上一起探索修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未必每個人都能教出一個學霸孩子,高考也不是人生的唯一標準和龍門,但桃蛋媽希望——

每個孩子,也能擁有像黃子晴一樣,跟知識一輩子的友誼。內心充實、滿足。

相信「自驅力」,會照耀孩子一生的時光。

有機會,桃蛋媽再跟大家單獨聊聊孩子「自驅力」的事。

桃蛋媽把影響黃同學的那段喬布斯演講放在了後臺,發送“喬布斯”給公眾號後臺就能觀看。

你對今天的文章怎麼看?桃蛋媽期待你的留言。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桃蛋媽對話北京高考第一名:我父母是現實版“白素貞”

牛娃成長記 | 桃蛋媽

​關注並星標我(id :niuwa1666)

與20萬家長共同育兒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