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基層減負年”!來聽聽甘肅基層幹部怎麼說?

2019年“基層減負年”!來聽聽甘肅基層幹部怎麼說?

大雨過後,東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幹部及時清理排洪口淤泥垃圾,保證當地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2019年“基層減負年”!來聽聽甘肅基層幹部怎麼說?

積石山縣寨子溝鄉幹部與群眾拉家常、話脫貧。

“為基層減負,觸到了我們基層幹部的痛點。我們早就盼著文件少發一些、會議少開一些、檢查少開展一些,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實實在在地服務群眾。我堅決支持!”提起減負,天水市一位鄉鎮幹部道出了心聲。

近年來,基層工作越來越多、任務越來越重、標準越來越高,一些基層幹部“白加黑”“5加2”地忙碌。與此同時,文山會海、痕跡主義、一票否決、頻繁檢查等形式主義歪風在基層蔓延,深深困擾著基層幹部,也影響著為民服務的質量。

基層減負,到底應該減什麼?怎麼減?基層幹部感受最深、最有發言權。

期盼一:基層減負的核心是要真正減掉形式主義的負擔

“我最希望的就是把不該給我們社區承擔的工作都減掉,比如去年給我們社區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就有1000萬元之多,這耗去了我們很大的精力。”秦州區一位社區幹部說,社區幹部的確很忙,一個通知、一個電話就得去落實。一些上級部門習慣了發文、打電話安排工作,並且都覺得自己部門的工作最重要、最緊急,很少考慮最基層的幹部有多少任務需要去完成。由於精力有限,一些上報的數據到底全不全面、準不準確,就連基層幹部自己都不敢保證。

“會減了、文少了、檢查也整合了,這些都能切實為基層減負,但是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方面,也需要給街道和鄉鎮減負,那就是現在很多工作都要求印製海報、展板、宣傳冊等,這是一大筆經費,不僅造成了工作壓力,而且增加了資金壓力。”秦州區一位街道幹部說。

“減負是好事,但一定要落到實處,不能明減暗不減,或者是換一種形式,比如雖然不開會了,但是電話通知一樣多;文件少了,但是微信群裡的要求多了。同時,我最擔心把基層減負工作進行層層督查檢查、這樣其實又是一種形式主義。”天水市某縣一位基層幹部深有感觸地說。

期盼二:“留痕”少一些,“緊箍咒”少一些,“分外事”少一些

“社區作為最基層的單位,日常的事務本就繁雜,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頻繁迎接上級部門的各種檢查、觀摩、調研等一系列活動,上級部門來一次,資料就要重新準備一次,還不得不在‘留痕’上做文章,長此以往,社區基層幹部疲於應付。”嘉峪關市雍和社區、勝利社區部分接受記者採訪的工作人員說,“留痕”工作在具體執行中,出現了走偏走樣:上班回覆各種“微信工作群”,為了考核加班補齊各種材料,各類檢查評比、總結匯報紛至沓來,政務微信公眾號氾濫,這些正在悄然演變成“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留痕”讓不少基層幹部叫苦不迭。受訪基層幹部一致認為,應堅決摒棄把“痕跡”當“實績”的形式主義做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形成真抓實幹的導向,把工作變為可操作的政策和實施方案,給人民群眾帶去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和實惠。

作為身處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在東鄉縣那勒寺鎮三甲村駐村的一位幹部認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做法,不僅不會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而且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要讓基層幹部從一些形式主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才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他說。

就環縣而言,目前已將村級黨建臺賬資料從23類減到了7類,並壓縮了考核頻次,頗受基層幹部好評。但減負是一個面廣量大、整合優化的複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環縣虎洞鎮一位村黨支部書記認為,在堅持好現在這種減負態勢的基礎上,有的形式還得再減一減,有的方法得再調一調。比如,牌、匾上了牆,但幹部工作不一定上了心,浪費資源、沒有效益的形式主義最好不要搞。他希望,最好能給減負政策的落實加一個考核考量抓手,確保減負不打折扣、不搞變通,真正讓基層幹部輕裝上陣。

記者採訪時還發現,在基層一些社區村鎮,為了促進工作層層落實,幾乎每項重要工作都要層層簽訂落實責任書。

簽了責任狀,就意味著要追責。嘉峪關市一名社區副主任告訴記者,他身上就“背”有5項責任內容,一旦哪一項落實不力,或出了問題,追責時“難逃干係”。

為此,很多基層幹部希望,不要一味給基層念“緊箍咒”,應進一步完善問責制度和激勵關懷機制,著力解決幹部不敢擔當作為的問題,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入基層、為民辦事。

“能不能少點形式,多一些務實?”除了少些分外工作,記者走訪的社區、鎮村,不少幹部盼望減少不必要的加班。“勞逸結合更有利於工作開展。”受訪的基層幹部希望,除了重要節點、工作推進的關鍵時刻,應該嚴格執行好領導幹部帶頭休假制度,勿把週末和晚上加班當成常態。

期盼三:減負要減去基層幹部過重的心理負擔

“上面千把錘,下面一根釘!從上到下,各項政策舉措都要最終通過鎮上、村上來落到實處。”張掖市民樂縣某鄉鎮黨委書記說。

在他看來,基層減負,減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給基層帶來的不必要負擔,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成為部分基層幹部不擔當不作為的“擋箭牌”。

他認為,基層幹部的工作壓力,一方面是來自工作本身,例如一項工作具體要怎麼開展,用什麼方法等,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上級的壓力,一些工作推行不開、推行慢,上級領導又提出要求,這樣就使得幹部的心理壓力特別大。

“為基層減負,首先要減去的是基層幹部過重的心理負擔,這就需要跟幹部多溝通多交流,對基層幹部的工作生活多關心,化解疏導幹部心理上的壓力!”他說。

同時,他也期盼,在為基層減負的同時,進一步改善農村基層幹部的生活待遇。他認為,目前,好多鄉鎮的年輕幹部更希望在城市工作,紮根農村的意願並不強。通過提升生活待遇和提供事業平臺,一定程度上能為農村基層留住更多的人才。

“會議材料篇幅越長越好,在過去成了一種常態。因為在好多人看來,會議材料篇幅長短反映著你對工作的態度,這種風氣應得到糾正。”民樂縣一位鄉鎮幹部說。

開不完的會、填不完的表,寫不盡的材料、應付不盡的檢查,讓許多基層幹部心理負擔過重,疲於奔波,自己都不知道“時間去哪兒了”。臨夏市東關街道一位社區黨支部書記說,為基層減負是一場“及時雨”,只有讓基層幹部從文山會海和各種材料中解脫出來,才能卸下心理包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走到群眾中去,解決難題。他建議,要跟上互聯網時代的步伐,讓數據多跑路代替基層幹部跑腿,這樣才更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

廣河縣農業農村局一位幹部認為,基層幹部只有離開“案頭”走向“地頭”,才能真正搞好基層工作。

民樂縣不少幹部建議,應更多采用便捷的溝通方式來“開會”,減少“在路上”的時間浪費。同時,基層應對考核督察等的文字材料應該更簡單直接,省去套話、空話,讓工作變得更加高效,這其實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減負。

來源丨甘肅日報

編輯:陳世贇

推薦閱讀

速看!全國知名高校甘肅預估錄取分數線出爐!太有用了

帶好傘!甘肅多地將迎雷雨天氣!蘭州7天4場雨!

甘肅高考成績分數段公佈!600分以上有多少人?查查你的排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