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我祁連山,使我牛羊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令我嫁女無顏色

這是一首悲壯的民歌《匈奴歌》,唱出了二千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歷史戰役,道出了中國古代那段風雲壯闊的往昔歲月,那是一個誕生英雄的時代,董仲舒,司馬相如,張騫,劉徹,司馬遷,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按出生日期排列,其中衛青和李廣出生日期不明)……

根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公元前121年春,年僅19歲的軍事天才霍去病奉武帝令,"將萬騎出隴西"。這是一支二千多年前的"快速反應部隊",都是精挑細選的特戰隊員。這支萬人騎兵軍團,在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縣)集結,誓師出征,很快就到了今蘭州和永靖境內的黃河渡口,過了黃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裝行軍,千里奔襲,直搗焉支山的匈奴藩王庭。

焉支山,又名燕支山和胭脂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位於今甘肅山丹縣東南40公里與永昌縣交接地帶,因山中生長著一種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是一種天然的"口紅",故名。

胭脂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場。這處風光秀麗,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地方,自古出美女。據傳匈奴諸王妻妾多從這一帶的美女中挑選,匈奴語稱藩王之妻叫"閼氏"(yan zhi)。李白有詩曰:"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赬(cheng)玉盤"。張騫出使西域回到長安後,將帶回的胭脂呈送給漢武帝,武帝賞給了自己的寵妃,很快就成為了長安城貴婦追求的高級化妝品。

再說霍去病率領著"快速反應部隊",千里躍進,大迂迴,大穿插,飄忽不定,神出鬼沒,出其不意,轉戰六日,摧毀了胭脂山匈奴王庭,斬殺了匈奴折蘭、盧侯二王,俘敵九千,順便帶回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完勝匈奴。武帝非常高興,"封去病二千二百戶"。

沒有文字的匈奴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無影無蹤,但這首傳唱了二千多年的匈奴民歌,仍然在甘青一帶廣為流傳,提醒著人們曾經發生在這裡的千年傳奇。

流傳在隴原大地上的千古傳奇和著名典故

蘭州霍去病雕像

得隴望蜀

東漢初年,隗囂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自立為王,互相依靠,對抗朝廷。

隗囂,天水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出身隴右大族,青年時代在州郡為官,以知書通經聞名隴上。曾先後在王莽國師劉歆和更始帝劉玄手下任職,不久迴歸故里,幫助他的叔父隗崔起事,攻佔平襄(今甘肅通渭縣),殺了王莽政權的鎮戎郡(郡治在今通渭縣境內)大尹(郡太守),隗囂被推舉為大將軍,至此形成稱雄隴上的地方割據政權。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劉秀與大將軍岑彭率漢軍攻破天水,岑彭又與偏將吳漢將隗囂包圍在西城。西蜀公孫述派兵來救,光武帝又派蓋廷圍住蜀軍,自己領兵東歸,回到洛陽。思來想去,劉秀覺得還是要鼓勵一下征伐隗囂割據勢力的將士們,於是給岑彭寫了一封公開信,其中有這樣的內容:"西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後漢書.岑彭傳》)劉秀的意思是說,平定隴右,不要滿足,緊接著南下平定蜀地。

失街亭 空城計 斬馬謖

街亭,既不是街,也不是亭,而是一處古戰場遺址,在今甘肅秦安縣東北45公里隴城鎮和相鄰的張家川縣龍山鎮之間,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進可取關中,退可守隴右,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公元228年春,在隴東街亭發生了一場蜀魏之間的關鍵戰役,史稱"街亭之戰"。這也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的精彩戰役故事之一,也是幾百年來經久不衰的戲劇劇目之一。

根據《三國志》記載,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高舉"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旗,親率大軍北伐魏國,攻打祁山。一路勢如破竹,曹魏南安郡(郡治在今甘肅隴西縣東北)、天水郡(郡治在今甘肅甘谷縣南)、安定郡(郡治在今甘肅鎮原縣南)三郡棄魏投蜀,一時震動關中。蜀軍先鋒馬謖也搶先佔據了戰略要地街亭。

魏明帝曹睿急令大將張郃為先鋒西進禦敵,自己也從洛陽趕往長安督戰,鼓舞士氣,司馬懿也率大軍隨後跟進。

蜀魏兩軍在街亭對壘決戰,英明一世的諸葛亮糊塗一時,力排眾議,派了經常"紙上談兵"的參謀馬謖為先頭部隊的軍事主官鎮守街亭,自以為是的馬謖違背丞相總體部署,又不聽副職王平勸阻,遠水而獨營山上,美其名曰: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被老辣的司馬懿四面圍困,斷了水源,曹魏良將張郃又斷了蜀軍退路,幾番廝殺爭奪,蜀軍大敗,失了街亭,逼迫諸葛亮只好在西城上演驚世駭俗的"空城計",同樣足智多謀的司馬懿心照不宣,奇奇怪怪地退兵而去,諸葛亮心領神會,退回漢中,真乃惺惺相惜也!

下一齣戲自然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請"自貶三級",後主劉禪說丞相也不容易,待遇象徵性地降一降,仍領丞相職,軍政都要管,繼續全盤抓。

馬謖有文韜沒武略,先主劉備早知,臨去世時一再囑咐丞相"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為什麼無所不能的諸葛亮忘了先主"遺言"?真乃百思不得其解。

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戮謖以謝眾"的記載,演義了這出精彩劇目,而在《三國志.向朗傳》中又記載了馬謖失街亭後潛逃,後被抓回投進大牢,病死在獄中。我們熟悉的畫面當然是敗軍之將馬謖自己綁了自己,向丞相請罪,至少留了一點最後的尊嚴,而不為所知的則是,謖整個是一個枉費了丞相一片苦心的無能之輩。

易中天品三國中幾次說到一句話:歷史形象不等於歷史真相。

"形象"在故事中,更在影視戲劇中,而"真相"又在哪裡呢?

流傳在隴原大地上的千古傳奇和著名典故

街亭古戰場遺址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這是《全唐詩》中收錄的一首民歌,作者西鄙人(西部邊民)。意思是說:黑夜裡北斗七星高高掛,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吐蕃至今牧馬只能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

哥舒:是突厥族的一個部落名稱。這裡作為姓氏。

臨洮:這首《哥舒歌》形成的時候,臨洮之名分別是臨洮郡(郡治在今甘肅臨潭)和臨洮縣(岷州郡治所在地,今甘肅岷縣)。故這裡的臨洮就應該指岷縣臨潭一帶。

這首民歌寥寥數語,歌頌了一代名將哥舒翰的英武形象和赫赫戰功,被譽為《敕勒歌》第二。西部唐人不僅利用民歌傳唱哥舒翰的守邊功績,而且刻石立碑以頌揚紀念這位為西北邊境的安寧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這通高大的石碑,取名《哥舒翰記功碑》。現立於臨洮縣城中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流傳在隴原大地上的千古傳奇和著名典故

位於臨洮縣城的《哥舒翰記功碑》


唐玄宗後期手下有兩大胡籍紅人,即哥舒翰和安祿山。

哥舒翰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為世居安西(今新疆庫車縣)的突厥哥舒部落後代,是"官三代"。

安祿山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為遼寧營州地區胡人後代。安祿山早年喪父,從小跟著母親在突厥部落中生活。母親改嫁後,安祿山不想和繼父一起生活,於是投身軍旅,在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手下當兵,以驍勇機靈出名,張收為義子。後博得唐玄宗寵信,任范陽節度使,又當了楊貴妃的養子。

哥舒翰和安祿山都是唐朝中期的名將,作為出身少數民族的將領,有相同的經歷和命運,也有完全不同的理想和仕途。他們的命運和唐玄宗的命運綁在一起,和唐代中期的一次足以改變歷史的事件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三人都是這次事件中的主角,這次事件史稱"安史之亂",從此唐朝歷史由盛轉衰。

哥舒翰和安祿山從小都會騎馬射箭,耍刀弄搶,驍勇善戰,他們都好酒、好色、好肉,掏空了身子,哥舒翰晚年半身癱瘓,安祿山晚年肥胖失去了走路能力。他們最後都死於同一個人之手。

哥舒翰和安祿山也有很多地方不同,哥舒翰從小熟讀漢書經典,而安祿山是不學無術,但天生就有語言天賦,通曉六國語言,生意場上也很精通,官場上也混的風聲水起;哥舒翰靠軍功達到了權力的高峰,而安祿山靠投機鑽營爬到了權力的巔峰。

哥舒翰以半身癱瘓之軀就任中央軍副總司令,坐鎮潼關,指揮平叛。安祿山以半身肥胖之軀自任叛軍統帥,坐鎮洛陽,本來兩軍形成對峙相持,拖下去對叛軍不利,但唐玄宗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武略,只剩下一個軀殼,眼裡只有楊國忠和楊貴妃兄妹倆,不聽哥舒翰之言,瞎指揮,亂髮令,危機時刻不靠忠良,仍依小人,結果導致大敗,哥舒翰被俘。這次哥舒翰和安祿山兩人的較量,似乎安祿山取得了完勝,但命運捉弄人,安祿山敗在了兒子手裡,唐玄宗手下曾經的一東一西兩員大將,都死在了同一個人手裡,這個人就是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

安史之亂後,隴右、河西被吐蕃侵佔,《哥舒歌》中唱的"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成為了過眼煙雲,隨風飄去。

直到100年後,出現了一位甘肅敦煌籍的民族英雄張議潮,才又重新收復河西和隴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