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口子一開,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來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個登臺的就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拜《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大家對這位老兄是一點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們提到的捐監政策的受益者,這貨花錢捐了個知縣,因為善於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屬們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時也頗受乾隆皇帝的賞識和看重,而與之而來的是王亶望順暢的官途,當了知縣後升為雲南武定知府,又馬上補寧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後調任甘肅布政使,這樣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就像雍正年間的李衛一般(李衛也是家裡有錢捐官),不過與勤於王事的李衛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終究還是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口子一開,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來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個登臺的就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拜《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大家對這位老兄是一點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們提到的捐監政策的受益者,這貨花錢捐了個知縣,因為善於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屬們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時也頗受乾隆皇帝的賞識和看重,而與之而來的是王亶望順暢的官途,當了知縣後升為雲南武定知府,又馬上補寧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後調任甘肅布政使,這樣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就像雍正年間的李衛一般(李衛也是家裡有錢捐官),不過與勤於王事的李衛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終究還是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王亶望到了甘肅如魚得水,朝廷給了這樣的一個特權,不好好利用怎麼行?於是王亶望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瑾,以甘肅發生旱災的名義向朝廷虛報災情,發生了旱災肯定要賑災啊,所以朝廷一方面發下救濟糧一方面督促甘肅使用歷年的儲備糧,而王亶望這夥人則利用賑災的名義把捐納糧私分,而且為了方便分銀子,王亶望命令將糧食改為銀兩捐納。除了大肆貪汙捐納銀,甘肅這夥官員們竟然還膽大包天的將朝廷交給賑災的一百多萬兩白銀收進了自己的腰包!

為了斂財老王可謂是喪心病狂,在上臺半年後向朝廷報告收捐19000人,捐豆麥82萬擔!朝廷起了疑心:甘肅省是有名的窮省,哪有將近兩萬多人捐糧?還捐了這麼多糧食!多虧了陝甘總督勒爾瑾為王亶望圓謊,說老王說的沒錯啊,甘肅這半年真是饑荒連天,多虧了我們發動當地的士紳們踴躍捐糧,所以這才渡過難關。有了一把手做保證,朝廷算是將信將疑的信了,就這樣三年時間裡王亶望彙報捐監生一共有15萬人,收到糧食六百萬石!

那就有人說了,王亶望貪汙的如此瘋狂,難道甘肅的官員們就沒有一個向朝廷彙報的麼?這還真沒有,老王的貪汙宗旨是:我們吃了肉,手底下人也得喝湯,所以老王首創群體性貪汙,從總督到州縣官員人人都有份,所以時間一長甘肅省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加了這次貪汙活動.......收了銀子的官員們成了老王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會傻到去舉報自己的財神爺?

那麼這樣天衣無縫的計劃又是怎麼洩露的呢?也是老王作死,大學士阿桂奉命入甘肅剿匪,結果在上報給乾隆皇帝的戰報中指出:入境甘肅就大雨連綿,兵馬由此行動受阻......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口子一開,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來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個登臺的就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拜《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大家對這位老兄是一點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們提到的捐監政策的受益者,這貨花錢捐了個知縣,因為善於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屬們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時也頗受乾隆皇帝的賞識和看重,而與之而來的是王亶望順暢的官途,當了知縣後升為雲南武定知府,又馬上補寧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後調任甘肅布政使,這樣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就像雍正年間的李衛一般(李衛也是家裡有錢捐官),不過與勤於王事的李衛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終究還是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王亶望到了甘肅如魚得水,朝廷給了這樣的一個特權,不好好利用怎麼行?於是王亶望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瑾,以甘肅發生旱災的名義向朝廷虛報災情,發生了旱災肯定要賑災啊,所以朝廷一方面發下救濟糧一方面督促甘肅使用歷年的儲備糧,而王亶望這夥人則利用賑災的名義把捐納糧私分,而且為了方便分銀子,王亶望命令將糧食改為銀兩捐納。除了大肆貪汙捐納銀,甘肅這夥官員們竟然還膽大包天的將朝廷交給賑災的一百多萬兩白銀收進了自己的腰包!

為了斂財老王可謂是喪心病狂,在上臺半年後向朝廷報告收捐19000人,捐豆麥82萬擔!朝廷起了疑心:甘肅省是有名的窮省,哪有將近兩萬多人捐糧?還捐了這麼多糧食!多虧了陝甘總督勒爾瑾為王亶望圓謊,說老王說的沒錯啊,甘肅這半年真是饑荒連天,多虧了我們發動當地的士紳們踴躍捐糧,所以這才渡過難關。有了一把手做保證,朝廷算是將信將疑的信了,就這樣三年時間裡王亶望彙報捐監生一共有15萬人,收到糧食六百萬石!

那就有人說了,王亶望貪汙的如此瘋狂,難道甘肅的官員們就沒有一個向朝廷彙報的麼?這還真沒有,老王的貪汙宗旨是:我們吃了肉,手底下人也得喝湯,所以老王首創群體性貪汙,從總督到州縣官員人人都有份,所以時間一長甘肅省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加了這次貪汙活動.......收了銀子的官員們成了老王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會傻到去舉報自己的財神爺?

那麼這樣天衣無縫的計劃又是怎麼洩露的呢?也是老王作死,大學士阿桂奉命入甘肅剿匪,結果在上報給乾隆皇帝的戰報中指出:入境甘肅就大雨連綿,兵馬由此行動受阻......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啥玩意?甘肅不是連年旱災麼?怎麼還大雨連綿?乾隆皇帝懷疑甘肅所報旱情不實,所以下旨命令阿桂和李侍堯詳細查訪甘肅歷年的賑災情況,這下子是瞞不過去了......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根據阿桂等人的詳細清查,此案涉案數額“賂率以千萬計。”把銀子折算成人民幣貪汙數額高達五十億!不但金額如此巨大,涉案人員數目之多也創下了貪汙史上之最:連甘肅102個縣大大小小的官吏們是有貪同享,大家上下一心撈了個痛快,本來盛怒的乾隆皇帝下令貪汙超過2000兩的官員就要被處死,後來發現人數太多,要殺頭實在是殺不過來,於是皇帝改成了貪汙超過五千兩銀子的殺頭,後面發現還是不行啊,打擊面實在是太大,乾隆皇帝一邊壓抑著要吐血的憤怒改成了貪汙超過兩萬的殺頭,就是被處死的官員也有56名......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口子一開,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來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個登臺的就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拜《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大家對這位老兄是一點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們提到的捐監政策的受益者,這貨花錢捐了個知縣,因為善於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屬們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時也頗受乾隆皇帝的賞識和看重,而與之而來的是王亶望順暢的官途,當了知縣後升為雲南武定知府,又馬上補寧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後調任甘肅布政使,這樣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就像雍正年間的李衛一般(李衛也是家裡有錢捐官),不過與勤於王事的李衛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終究還是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王亶望到了甘肅如魚得水,朝廷給了這樣的一個特權,不好好利用怎麼行?於是王亶望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瑾,以甘肅發生旱災的名義向朝廷虛報災情,發生了旱災肯定要賑災啊,所以朝廷一方面發下救濟糧一方面督促甘肅使用歷年的儲備糧,而王亶望這夥人則利用賑災的名義把捐納糧私分,而且為了方便分銀子,王亶望命令將糧食改為銀兩捐納。除了大肆貪汙捐納銀,甘肅這夥官員們竟然還膽大包天的將朝廷交給賑災的一百多萬兩白銀收進了自己的腰包!

為了斂財老王可謂是喪心病狂,在上臺半年後向朝廷報告收捐19000人,捐豆麥82萬擔!朝廷起了疑心:甘肅省是有名的窮省,哪有將近兩萬多人捐糧?還捐了這麼多糧食!多虧了陝甘總督勒爾瑾為王亶望圓謊,說老王說的沒錯啊,甘肅這半年真是饑荒連天,多虧了我們發動當地的士紳們踴躍捐糧,所以這才渡過難關。有了一把手做保證,朝廷算是將信將疑的信了,就這樣三年時間裡王亶望彙報捐監生一共有15萬人,收到糧食六百萬石!

那就有人說了,王亶望貪汙的如此瘋狂,難道甘肅的官員們就沒有一個向朝廷彙報的麼?這還真沒有,老王的貪汙宗旨是:我們吃了肉,手底下人也得喝湯,所以老王首創群體性貪汙,從總督到州縣官員人人都有份,所以時間一長甘肅省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加了這次貪汙活動.......收了銀子的官員們成了老王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會傻到去舉報自己的財神爺?

那麼這樣天衣無縫的計劃又是怎麼洩露的呢?也是老王作死,大學士阿桂奉命入甘肅剿匪,結果在上報給乾隆皇帝的戰報中指出:入境甘肅就大雨連綿,兵馬由此行動受阻......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啥玩意?甘肅不是連年旱災麼?怎麼還大雨連綿?乾隆皇帝懷疑甘肅所報旱情不實,所以下旨命令阿桂和李侍堯詳細查訪甘肅歷年的賑災情況,這下子是瞞不過去了......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根據阿桂等人的詳細清查,此案涉案數額“賂率以千萬計。”把銀子折算成人民幣貪汙數額高達五十億!不但金額如此巨大,涉案人員數目之多也創下了貪汙史上之最:連甘肅102個縣大大小小的官吏們是有貪同享,大家上下一心撈了個痛快,本來盛怒的乾隆皇帝下令貪汙超過2000兩的官員就要被處死,後來發現人數太多,要殺頭實在是殺不過來,於是皇帝改成了貪汙超過五千兩銀子的殺頭,後面發現還是不行啊,打擊面實在是太大,乾隆皇帝一邊壓抑著要吐血的憤怒改成了貪汙超過兩萬的殺頭,就是被處死的官員也有56名......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鉅貪王亶望終究還是逃不了殺頭抄家的下場,不過說到王亶望就不得不說吳卿憐(又名蘇卿憐),這位女子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吧?這位著名的才女加美女連乾隆皇帝都情不自禁,和珅和紀曉嵐也對她欣賞不已,在電視劇中她是王亶望的義女,在王亶望被殺頭後出家為尼,而在歷史中這位才女才十五歲就被王亶望納為妾室(也就被別人當成玩物而已,嘆息),在王亶望被殺頭後蘇卿憐被獻給了和珅當小妾。這個才女從囚禁她的這個牢籠跳到了另一個牢籠,從這個貪官的妾侍成為另一個大貪官的妾侍,在和珅被嘉慶賜死後據說蘇卿憐不知所終。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口子一開,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來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個登臺的就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拜《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大家對這位老兄是一點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們提到的捐監政策的受益者,這貨花錢捐了個知縣,因為善於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屬們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時也頗受乾隆皇帝的賞識和看重,而與之而來的是王亶望順暢的官途,當了知縣後升為雲南武定知府,又馬上補寧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後調任甘肅布政使,這樣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就像雍正年間的李衛一般(李衛也是家裡有錢捐官),不過與勤於王事的李衛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終究還是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王亶望到了甘肅如魚得水,朝廷給了這樣的一個特權,不好好利用怎麼行?於是王亶望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瑾,以甘肅發生旱災的名義向朝廷虛報災情,發生了旱災肯定要賑災啊,所以朝廷一方面發下救濟糧一方面督促甘肅使用歷年的儲備糧,而王亶望這夥人則利用賑災的名義把捐納糧私分,而且為了方便分銀子,王亶望命令將糧食改為銀兩捐納。除了大肆貪汙捐納銀,甘肅這夥官員們竟然還膽大包天的將朝廷交給賑災的一百多萬兩白銀收進了自己的腰包!

為了斂財老王可謂是喪心病狂,在上臺半年後向朝廷報告收捐19000人,捐豆麥82萬擔!朝廷起了疑心:甘肅省是有名的窮省,哪有將近兩萬多人捐糧?還捐了這麼多糧食!多虧了陝甘總督勒爾瑾為王亶望圓謊,說老王說的沒錯啊,甘肅這半年真是饑荒連天,多虧了我們發動當地的士紳們踴躍捐糧,所以這才渡過難關。有了一把手做保證,朝廷算是將信將疑的信了,就這樣三年時間裡王亶望彙報捐監生一共有15萬人,收到糧食六百萬石!

那就有人說了,王亶望貪汙的如此瘋狂,難道甘肅的官員們就沒有一個向朝廷彙報的麼?這還真沒有,老王的貪汙宗旨是:我們吃了肉,手底下人也得喝湯,所以老王首創群體性貪汙,從總督到州縣官員人人都有份,所以時間一長甘肅省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加了這次貪汙活動.......收了銀子的官員們成了老王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會傻到去舉報自己的財神爺?

那麼這樣天衣無縫的計劃又是怎麼洩露的呢?也是老王作死,大學士阿桂奉命入甘肅剿匪,結果在上報給乾隆皇帝的戰報中指出:入境甘肅就大雨連綿,兵馬由此行動受阻......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啥玩意?甘肅不是連年旱災麼?怎麼還大雨連綿?乾隆皇帝懷疑甘肅所報旱情不實,所以下旨命令阿桂和李侍堯詳細查訪甘肅歷年的賑災情況,這下子是瞞不過去了......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根據阿桂等人的詳細清查,此案涉案數額“賂率以千萬計。”把銀子折算成人民幣貪汙數額高達五十億!不但金額如此巨大,涉案人員數目之多也創下了貪汙史上之最:連甘肅102個縣大大小小的官吏們是有貪同享,大家上下一心撈了個痛快,本來盛怒的乾隆皇帝下令貪汙超過2000兩的官員就要被處死,後來發現人數太多,要殺頭實在是殺不過來,於是皇帝改成了貪汙超過五千兩銀子的殺頭,後面發現還是不行啊,打擊面實在是太大,乾隆皇帝一邊壓抑著要吐血的憤怒改成了貪汙超過兩萬的殺頭,就是被處死的官員也有56名......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鉅貪王亶望終究還是逃不了殺頭抄家的下場,不過說到王亶望就不得不說吳卿憐(又名蘇卿憐),這位女子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吧?這位著名的才女加美女連乾隆皇帝都情不自禁,和珅和紀曉嵐也對她欣賞不已,在電視劇中她是王亶望的義女,在王亶望被殺頭後出家為尼,而在歷史中這位才女才十五歲就被王亶望納為妾室(也就被別人當成玩物而已,嘆息),在王亶望被殺頭後蘇卿憐被獻給了和珅當小妾。這個才女從囚禁她的這個牢籠跳到了另一個牢籠,從這個貪官的妾侍成為另一個大貪官的妾侍,在和珅被嘉慶賜死後據說蘇卿憐不知所終。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我們看看王亶望辛辛苦苦貪汙如此多的銀子最後全都為別人做了嫁衣(大部分都成為了乾隆的南巡經費),連自己心愛的女人也便宜了和珅,可見貪汙一時爽,後果火葬場啊!

"

時間來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經步入晚年的皇帝剛剛焦頭爛額的處理完震驚朝野的甘肅特大貪汙案。這是甘肅地方官員以賑濟災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徇私舞弊、大肆貪汙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數從總督、布政使、道、州、府、縣官員113人!涉及贓銀數千萬兩!號稱是乾隆朝第一貪汙案(後人稱之為甘肅米案),連乾隆皇帝本人都大為震怒,直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不過這兩百多萬兩贓銀和滿清第一貪汙案的“光榮稱號”很快就在幾十年後被另一位老兄強勢奪走,這位老兄麼,就是讓嘉慶吃的飽飽的和珅是也!不過終乾隆一朝,甘肅米案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乾隆第一貪汙案。

話題仍然回到“甘肅米案”上來,咱們先來看看這起特大貪汙案發生的背景:捐監,有人肯定就問了,這捐監是什麼意思呢?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其實很簡單,對於官員們來說,當了官就有了錢,有了社會地位,但一般當官家庭的孩子養尊處優了讀書就不怎麼好,如果是指望這些不愛學習的官宦自己去科舉那三輩子時間也不夠用,好不容易擺脫平民階層上升為精英,哪個老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為平民呢?所以朝廷為了給官宦後代們一個當官的門路頒佈了這樣一道指令:“令民輸豆麥,予國子監生,得應試入官,謂之監糧”,也就是說你向地方或國家捐獻出一些糧食,這樣就等同於你已經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還可以直接當官。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政策算是給二代們開闢了一條當官的康莊大道,不用科舉就能當官豈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發現這個政策實行起來問題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糧之人都覺得糧食太麻煩了,直接摺合成銀兩更方便,這樣朝廷拿這些糧食做儲備糧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錢買了官,那等你當了官還不得貪汙貪瘋了啊!所以雖然收錢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銳的感覺到賺這些人的小錢可能會導致帝國損失大錢,動搖帝國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佈這個政策取消。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取消就取消唄!這項政策的叫停對其他省影響不大(頂多就是富二代們哀嘆想當官又要參加科舉了。)但是甘肅可就叫苦不迭,畢竟這地方十年九旱,現在朝廷斷了捐糧這項政策,要是災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陝甘總督勒爾謹向乾隆皇帝打個報告,要求再次實行捐監政策,乾隆皇帝組織號召重臣們開了一次會,最後決定給甘肅省開個小灶重新實施這項政策,不過皇帝也說明了:“積貯監糧,為備荒賑恤之用。”,就是不允許用銀兩來代替糧食,老老實實的儲存糧食應付災荒。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口子一開,就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來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個登臺的就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拜《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大家對這位老兄是一點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們提到的捐監政策的受益者,這貨花錢捐了個知縣,因為善於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屬們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時也頗受乾隆皇帝的賞識和看重,而與之而來的是王亶望順暢的官途,當了知縣後升為雲南武定知府,又馬上補寧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後調任甘肅布政使,這樣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就像雍正年間的李衛一般(李衛也是家裡有錢捐官),不過與勤於王事的李衛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終究還是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王亶望到了甘肅如魚得水,朝廷給了這樣的一個特權,不好好利用怎麼行?於是王亶望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瑾,以甘肅發生旱災的名義向朝廷虛報災情,發生了旱災肯定要賑災啊,所以朝廷一方面發下救濟糧一方面督促甘肅使用歷年的儲備糧,而王亶望這夥人則利用賑災的名義把捐納糧私分,而且為了方便分銀子,王亶望命令將糧食改為銀兩捐納。除了大肆貪汙捐納銀,甘肅這夥官員們竟然還膽大包天的將朝廷交給賑災的一百多萬兩白銀收進了自己的腰包!

為了斂財老王可謂是喪心病狂,在上臺半年後向朝廷報告收捐19000人,捐豆麥82萬擔!朝廷起了疑心:甘肅省是有名的窮省,哪有將近兩萬多人捐糧?還捐了這麼多糧食!多虧了陝甘總督勒爾瑾為王亶望圓謊,說老王說的沒錯啊,甘肅這半年真是饑荒連天,多虧了我們發動當地的士紳們踴躍捐糧,所以這才渡過難關。有了一把手做保證,朝廷算是將信將疑的信了,就這樣三年時間裡王亶望彙報捐監生一共有15萬人,收到糧食六百萬石!

那就有人說了,王亶望貪汙的如此瘋狂,難道甘肅的官員們就沒有一個向朝廷彙報的麼?這還真沒有,老王的貪汙宗旨是:我們吃了肉,手底下人也得喝湯,所以老王首創群體性貪汙,從總督到州縣官員人人都有份,所以時間一長甘肅省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加了這次貪汙活動.......收了銀子的官員們成了老王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會傻到去舉報自己的財神爺?

那麼這樣天衣無縫的計劃又是怎麼洩露的呢?也是老王作死,大學士阿桂奉命入甘肅剿匪,結果在上報給乾隆皇帝的戰報中指出:入境甘肅就大雨連綿,兵馬由此行動受阻......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啥玩意?甘肅不是連年旱災麼?怎麼還大雨連綿?乾隆皇帝懷疑甘肅所報旱情不實,所以下旨命令阿桂和李侍堯詳細查訪甘肅歷年的賑災情況,這下子是瞞不過去了......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根據阿桂等人的詳細清查,此案涉案數額“賂率以千萬計。”把銀子折算成人民幣貪汙數額高達五十億!不但金額如此巨大,涉案人員數目之多也創下了貪汙史上之最:連甘肅102個縣大大小小的官吏們是有貪同享,大家上下一心撈了個痛快,本來盛怒的乾隆皇帝下令貪汙超過2000兩的官員就要被處死,後來發現人數太多,要殺頭實在是殺不過來,於是皇帝改成了貪汙超過五千兩銀子的殺頭,後面發現還是不行啊,打擊面實在是太大,乾隆皇帝一邊壓抑著要吐血的憤怒改成了貪汙超過兩萬的殺頭,就是被處死的官員也有56名......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這個鉅貪王亶望終究還是逃不了殺頭抄家的下場,不過說到王亶望就不得不說吳卿憐(又名蘇卿憐),這位女子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吧?這位著名的才女加美女連乾隆皇帝都情不自禁,和珅和紀曉嵐也對她欣賞不已,在電視劇中她是王亶望的義女,在王亶望被殺頭後出家為尼,而在歷史中這位才女才十五歲就被王亶望納為妾室(也就被別人當成玩物而已,嘆息),在王亶望被殺頭後蘇卿憐被獻給了和珅當小妾。這個才女從囚禁她的這個牢籠跳到了另一個牢籠,從這個貪官的妾侍成為另一個大貪官的妾侍,在和珅被嘉慶賜死後據說蘇卿憐不知所終。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我們看看王亶望辛辛苦苦貪汙如此多的銀子最後全都為別人做了嫁衣(大部分都成為了乾隆的南巡經費),連自己心愛的女人也便宜了和珅,可見貪汙一時爽,後果火葬場啊!

要貪大家一起來!大清一省102個縣集體貪汙,乾隆都只能息事寧人

說到王亶望,咱們又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閆懷禮老先生!啊不,對不起,是陳輝祖老哥,如果說王亶望貪汙作小死,這位老哥就是貪汙作大死,作的什麼大死?黑吃黑吃到乾隆身上了!這位爺是怎麼吃的,咱們下篇文章給您介紹。

作者:胡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