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病房裡的一家人,爸爸晚上會過來。

小姑娘坐在病床上,右手小臂連著大臂,右腿大腿,都纏著厚厚的紗布。媽媽站在一旁,臉色不太好,神情疲憊。

他們來自安徽阜陽。媽媽35歲,在蕭山所前鎮一家廠裡做工。爸爸也是35歲,在蕭山跑業務,每天早出晚歸。夫妻倆租房住在新塘村,房租一個月500塊。女兒玉淑13歲,小學剛畢業,馬上要上初一。兒子樂樂9歲,要上小學二年級。孩子外公外婆和爺爺都在杭州打工,老家只有奶奶。這次住院,是為女兒玉淑做植皮手術。

“兩歲那年,她剛學會走路,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滲進羽絨衣和毛衣裡,後來留下了很長一道疤……”母親說。

這條10多釐米長像條蜈蚣的傷疤從此爬在女兒右手臂上。昨天一提起女兒的傷疤,母親就眼眶泛紅,連說他們虧欠女兒太多,不但不能陪在身邊,還讓她這麼小就受傷,一個女孩子,身上留這麼長一道疤。

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儘管心裡覺得虧欠,以前也沒考慮過給女兒做手術的事。

“五六月份吧,女兒在學校給我打電話,電話接起來,她也不說話,就哇哇哭,然後就掛了。我覺得不對,馬上又打電話過去,她在那邊還是哭,說班裡要參加學校體操比賽,她沒選上,肯定和自己手上的傷疤有關係,她覺得同學們都看她、說她、嫌棄她……”

當晚,夫妻倆商量後下了決心,花錢也要幫女兒去掉傷疤,後來打聽到,可以做手術,從大腿取一塊皮膚,移到傷疤那裡,至少會好看很多。

手術費花了1萬5,醫生說,好的話下週就能出院。

手術那天,看著女兒打了麻藥推進手術室,母親說自己當時淚如雨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當真的要為你切掉那塊疤痕,老崔(指自己)還是心疼,如果所有疼痛讓我為你承受,小唐只要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老崔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對不起。”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病房裡的一家人,爸爸晚上會過來。

小姑娘坐在病床上,右手小臂連著大臂,右腿大腿,都纏著厚厚的紗布。媽媽站在一旁,臉色不太好,神情疲憊。

他們來自安徽阜陽。媽媽35歲,在蕭山所前鎮一家廠裡做工。爸爸也是35歲,在蕭山跑業務,每天早出晚歸。夫妻倆租房住在新塘村,房租一個月500塊。女兒玉淑13歲,小學剛畢業,馬上要上初一。兒子樂樂9歲,要上小學二年級。孩子外公外婆和爺爺都在杭州打工,老家只有奶奶。這次住院,是為女兒玉淑做植皮手術。

“兩歲那年,她剛學會走路,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滲進羽絨衣和毛衣裡,後來留下了很長一道疤……”母親說。

這條10多釐米長像條蜈蚣的傷疤從此爬在女兒右手臂上。昨天一提起女兒的傷疤,母親就眼眶泛紅,連說他們虧欠女兒太多,不但不能陪在身邊,還讓她這麼小就受傷,一個女孩子,身上留這麼長一道疤。

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儘管心裡覺得虧欠,以前也沒考慮過給女兒做手術的事。

“五六月份吧,女兒在學校給我打電話,電話接起來,她也不說話,就哇哇哭,然後就掛了。我覺得不對,馬上又打電話過去,她在那邊還是哭,說班裡要參加學校體操比賽,她沒選上,肯定和自己手上的傷疤有關係,她覺得同學們都看她、說她、嫌棄她……”

當晚,夫妻倆商量後下了決心,花錢也要幫女兒去掉傷疤,後來打聽到,可以做手術,從大腿取一塊皮膚,移到傷疤那裡,至少會好看很多。

手術費花了1萬5,醫生說,好的話下週就能出院。

手術那天,看著女兒打了麻藥推進手術室,母親說自己當時淚如雨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當真的要為你切掉那塊疤痕,老崔(指自己)還是心疼,如果所有疼痛讓我為你承受,小唐只要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老崔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對不起。”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女兒做手術那天媽媽發了個朋友圈

母親說她想起了自己12歲時,父母來杭州打工,外婆家在30裡外,每星期她都和弟弟走著去兩次,看看外婆,再拿些菜回來。自己家只有她和兩個弟弟,她要上學,要餵豬,要幹家活,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碰到打雷天,兩個弟弟嚇得鑽到她被窩裡,她用被子捂著他們的頭,讓他們別怕,其實她也怕的。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網,想父母了只能寫封信,躲在角落裡偷偷哭……

“我知道父母親不在身邊滋味不好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幫我……我真的真的不希望孩子也像我小時候一樣,但我真的沒辦法,要是呆在老家,每個月只能賺一千來塊錢……”

後來她放棄了初中,小學上完就在家做農活幹家務,照顧兩個弟弟。18歲也來到杭州打工。生下玉淑後,一直帶在身邊,直到要讀小學,才不得不送回老家去。那年兒子樂樂兩歲,也跟著姐姐回到安徽阜陽。

每年團聚見面只有兩次,過年他們回去,暑假孩子過來。平時只能用手機打電話。

“兒子女兒都很懂事,每次有零食,或者其他好吃的,第一口都要給我吃。兒子明明吃得完,但他每次都說自己吃不完,媽媽你吃……”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病房裡的一家人,爸爸晚上會過來。

小姑娘坐在病床上,右手小臂連著大臂,右腿大腿,都纏著厚厚的紗布。媽媽站在一旁,臉色不太好,神情疲憊。

他們來自安徽阜陽。媽媽35歲,在蕭山所前鎮一家廠裡做工。爸爸也是35歲,在蕭山跑業務,每天早出晚歸。夫妻倆租房住在新塘村,房租一個月500塊。女兒玉淑13歲,小學剛畢業,馬上要上初一。兒子樂樂9歲,要上小學二年級。孩子外公外婆和爺爺都在杭州打工,老家只有奶奶。這次住院,是為女兒玉淑做植皮手術。

“兩歲那年,她剛學會走路,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滲進羽絨衣和毛衣裡,後來留下了很長一道疤……”母親說。

這條10多釐米長像條蜈蚣的傷疤從此爬在女兒右手臂上。昨天一提起女兒的傷疤,母親就眼眶泛紅,連說他們虧欠女兒太多,不但不能陪在身邊,還讓她這麼小就受傷,一個女孩子,身上留這麼長一道疤。

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儘管心裡覺得虧欠,以前也沒考慮過給女兒做手術的事。

“五六月份吧,女兒在學校給我打電話,電話接起來,她也不說話,就哇哇哭,然後就掛了。我覺得不對,馬上又打電話過去,她在那邊還是哭,說班裡要參加學校體操比賽,她沒選上,肯定和自己手上的傷疤有關係,她覺得同學們都看她、說她、嫌棄她……”

當晚,夫妻倆商量後下了決心,花錢也要幫女兒去掉傷疤,後來打聽到,可以做手術,從大腿取一塊皮膚,移到傷疤那裡,至少會好看很多。

手術費花了1萬5,醫生說,好的話下週就能出院。

手術那天,看著女兒打了麻藥推進手術室,母親說自己當時淚如雨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當真的要為你切掉那塊疤痕,老崔(指自己)還是心疼,如果所有疼痛讓我為你承受,小唐只要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老崔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對不起。”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女兒做手術那天媽媽發了個朋友圈

母親說她想起了自己12歲時,父母來杭州打工,外婆家在30裡外,每星期她都和弟弟走著去兩次,看看外婆,再拿些菜回來。自己家只有她和兩個弟弟,她要上學,要餵豬,要幹家活,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碰到打雷天,兩個弟弟嚇得鑽到她被窩裡,她用被子捂著他們的頭,讓他們別怕,其實她也怕的。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網,想父母了只能寫封信,躲在角落裡偷偷哭……

“我知道父母親不在身邊滋味不好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幫我……我真的真的不希望孩子也像我小時候一樣,但我真的沒辦法,要是呆在老家,每個月只能賺一千來塊錢……”

後來她放棄了初中,小學上完就在家做農活幹家務,照顧兩個弟弟。18歲也來到杭州打工。生下玉淑後,一直帶在身邊,直到要讀小學,才不得不送回老家去。那年兒子樂樂兩歲,也跟著姐姐回到安徽阜陽。

每年團聚見面只有兩次,過年他們回去,暑假孩子過來。平時只能用手機打電話。

“兒子女兒都很懂事,每次有零食,或者其他好吃的,第一口都要給我吃。兒子明明吃得完,但他每次都說自己吃不完,媽媽你吃……”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3歲生日那天和8歲姐姐在照相館留影。

她說著眼淚下來了,兒子樂樂小手伸過來,不停地幫她抹。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病房裡的一家人,爸爸晚上會過來。

小姑娘坐在病床上,右手小臂連著大臂,右腿大腿,都纏著厚厚的紗布。媽媽站在一旁,臉色不太好,神情疲憊。

他們來自安徽阜陽。媽媽35歲,在蕭山所前鎮一家廠裡做工。爸爸也是35歲,在蕭山跑業務,每天早出晚歸。夫妻倆租房住在新塘村,房租一個月500塊。女兒玉淑13歲,小學剛畢業,馬上要上初一。兒子樂樂9歲,要上小學二年級。孩子外公外婆和爺爺都在杭州打工,老家只有奶奶。這次住院,是為女兒玉淑做植皮手術。

“兩歲那年,她剛學會走路,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滲進羽絨衣和毛衣裡,後來留下了很長一道疤……”母親說。

這條10多釐米長像條蜈蚣的傷疤從此爬在女兒右手臂上。昨天一提起女兒的傷疤,母親就眼眶泛紅,連說他們虧欠女兒太多,不但不能陪在身邊,還讓她這麼小就受傷,一個女孩子,身上留這麼長一道疤。

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儘管心裡覺得虧欠,以前也沒考慮過給女兒做手術的事。

“五六月份吧,女兒在學校給我打電話,電話接起來,她也不說話,就哇哇哭,然後就掛了。我覺得不對,馬上又打電話過去,她在那邊還是哭,說班裡要參加學校體操比賽,她沒選上,肯定和自己手上的傷疤有關係,她覺得同學們都看她、說她、嫌棄她……”

當晚,夫妻倆商量後下了決心,花錢也要幫女兒去掉傷疤,後來打聽到,可以做手術,從大腿取一塊皮膚,移到傷疤那裡,至少會好看很多。

手術費花了1萬5,醫生說,好的話下週就能出院。

手術那天,看著女兒打了麻藥推進手術室,母親說自己當時淚如雨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當真的要為你切掉那塊疤痕,老崔(指自己)還是心疼,如果所有疼痛讓我為你承受,小唐只要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老崔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對不起。”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女兒做手術那天媽媽發了個朋友圈

母親說她想起了自己12歲時,父母來杭州打工,外婆家在30裡外,每星期她都和弟弟走著去兩次,看看外婆,再拿些菜回來。自己家只有她和兩個弟弟,她要上學,要餵豬,要幹家活,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碰到打雷天,兩個弟弟嚇得鑽到她被窩裡,她用被子捂著他們的頭,讓他們別怕,其實她也怕的。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網,想父母了只能寫封信,躲在角落裡偷偷哭……

“我知道父母親不在身邊滋味不好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幫我……我真的真的不希望孩子也像我小時候一樣,但我真的沒辦法,要是呆在老家,每個月只能賺一千來塊錢……”

後來她放棄了初中,小學上完就在家做農活幹家務,照顧兩個弟弟。18歲也來到杭州打工。生下玉淑後,一直帶在身邊,直到要讀小學,才不得不送回老家去。那年兒子樂樂兩歲,也跟著姐姐回到安徽阜陽。

每年團聚見面只有兩次,過年他們回去,暑假孩子過來。平時只能用手機打電話。

“兒子女兒都很懂事,每次有零食,或者其他好吃的,第一口都要給我吃。兒子明明吃得完,但他每次都說自己吃不完,媽媽你吃……”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3歲生日那天和8歲姐姐在照相館留影。

她說著眼淚下來了,兒子樂樂小手伸過來,不停地幫她抹。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幫媽媽擦去眼淚。

“媽媽,以後我要好好讀書,只生一個,我要帶在身邊,一定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有時候在家裡,我會一個星期不說話,太想爸爸媽媽了……”病床上的女兒玉淑突然開口,一邊哭一邊說了這些話。我很驚訝,想不到一個13歲的小姑娘會這麼講。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病房裡的一家人,爸爸晚上會過來。

小姑娘坐在病床上,右手小臂連著大臂,右腿大腿,都纏著厚厚的紗布。媽媽站在一旁,臉色不太好,神情疲憊。

他們來自安徽阜陽。媽媽35歲,在蕭山所前鎮一家廠裡做工。爸爸也是35歲,在蕭山跑業務,每天早出晚歸。夫妻倆租房住在新塘村,房租一個月500塊。女兒玉淑13歲,小學剛畢業,馬上要上初一。兒子樂樂9歲,要上小學二年級。孩子外公外婆和爺爺都在杭州打工,老家只有奶奶。這次住院,是為女兒玉淑做植皮手術。

“兩歲那年,她剛學會走路,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滲進羽絨衣和毛衣裡,後來留下了很長一道疤……”母親說。

這條10多釐米長像條蜈蚣的傷疤從此爬在女兒右手臂上。昨天一提起女兒的傷疤,母親就眼眶泛紅,連說他們虧欠女兒太多,不但不能陪在身邊,還讓她這麼小就受傷,一個女孩子,身上留這麼長一道疤。

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儘管心裡覺得虧欠,以前也沒考慮過給女兒做手術的事。

“五六月份吧,女兒在學校給我打電話,電話接起來,她也不說話,就哇哇哭,然後就掛了。我覺得不對,馬上又打電話過去,她在那邊還是哭,說班裡要參加學校體操比賽,她沒選上,肯定和自己手上的傷疤有關係,她覺得同學們都看她、說她、嫌棄她……”

當晚,夫妻倆商量後下了決心,花錢也要幫女兒去掉傷疤,後來打聽到,可以做手術,從大腿取一塊皮膚,移到傷疤那裡,至少會好看很多。

手術費花了1萬5,醫生說,好的話下週就能出院。

手術那天,看著女兒打了麻藥推進手術室,母親說自己當時淚如雨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當真的要為你切掉那塊疤痕,老崔(指自己)還是心疼,如果所有疼痛讓我為你承受,小唐只要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老崔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對不起。”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女兒做手術那天媽媽發了個朋友圈

母親說她想起了自己12歲時,父母來杭州打工,外婆家在30裡外,每星期她都和弟弟走著去兩次,看看外婆,再拿些菜回來。自己家只有她和兩個弟弟,她要上學,要餵豬,要幹家活,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碰到打雷天,兩個弟弟嚇得鑽到她被窩裡,她用被子捂著他們的頭,讓他們別怕,其實她也怕的。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網,想父母了只能寫封信,躲在角落裡偷偷哭……

“我知道父母親不在身邊滋味不好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幫我……我真的真的不希望孩子也像我小時候一樣,但我真的沒辦法,要是呆在老家,每個月只能賺一千來塊錢……”

後來她放棄了初中,小學上完就在家做農活幹家務,照顧兩個弟弟。18歲也來到杭州打工。生下玉淑後,一直帶在身邊,直到要讀小學,才不得不送回老家去。那年兒子樂樂兩歲,也跟著姐姐回到安徽阜陽。

每年團聚見面只有兩次,過年他們回去,暑假孩子過來。平時只能用手機打電話。

“兒子女兒都很懂事,每次有零食,或者其他好吃的,第一口都要給我吃。兒子明明吃得完,但他每次都說自己吃不完,媽媽你吃……”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3歲生日那天和8歲姐姐在照相館留影。

她說著眼淚下來了,兒子樂樂小手伸過來,不停地幫她抹。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幫媽媽擦去眼淚。

“媽媽,以後我要好好讀書,只生一個,我要帶在身邊,一定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有時候在家裡,我會一個星期不說話,太想爸爸媽媽了……”病床上的女兒玉淑突然開口,一邊哭一邊說了這些話。我很驚訝,想不到一個13歲的小姑娘會這麼講。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13歲女孩玉淑一邊哭一邊說了那些讓人吃驚的話

母親說玉淑小學成績不錯,上了初中能進重點班。她已經回去看過初一的宿舍了,條件不太好,後來她找了個老師,已經說好讓女兒住在家裡,一個月2000塊錢。

她說現在一看到女兒,就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很多地方都太像了,從小父母都不在身邊,都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弟弟。不同的是,自己連初中都沒上,“現在人家問我會什麼,我只能說會縫被子”,而女兒上了初中,還是重點班。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文/攝

昨天上午,王大姐打進快報熱線。

前幾天我在住院陪母親,鄰床是個13歲的安徽小姑娘,趁暑假給手臂去疤,女孩還有個9歲的弟弟。姐姐住院,弟弟也跟著泡在醫院。這是我遇到過最懂事的姐弟,姐姐手術以後刀口痛一直流淚,弟弟一邊給姐姐擦眼淚一邊勸姐姐不要哭,以後疤沒了,漂漂亮亮的,你開心都來不及……說話真像個小大人。女孩住院,她媽媽請假照顧。媽媽對女兒說,你身體康復以後,回老家上學要努力進步,我和你爸爸在蕭山打工,起早貪黑,不怕吃苦,為的是讓你們可以吃好穿好,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想不到13歲的女兒說:我寧可不要吃好穿好,我只想有你們在身邊就行。我聽了很感慨啊,不知道誰對誰錯……

王大姐58歲,蕭山人,80歲母親摔傷骨折,住院住了兩個多月。七八天前,安徽一家人住進同一病房,王大姐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對話。

“小姑娘說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很心酸。如果父母在老家陪在孩子身邊,沒錢賺,經濟跟不上;出來打工,就不能陪孩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像這兩個小孩這麼小就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太少了……”

昨天上午,我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病房,見到王大姐說的一家人。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病房裡的一家人,爸爸晚上會過來。

小姑娘坐在病床上,右手小臂連著大臂,右腿大腿,都纏著厚厚的紗布。媽媽站在一旁,臉色不太好,神情疲憊。

他們來自安徽阜陽。媽媽35歲,在蕭山所前鎮一家廠裡做工。爸爸也是35歲,在蕭山跑業務,每天早出晚歸。夫妻倆租房住在新塘村,房租一個月500塊。女兒玉淑13歲,小學剛畢業,馬上要上初一。兒子樂樂9歲,要上小學二年級。孩子外公外婆和爺爺都在杭州打工,老家只有奶奶。這次住院,是為女兒玉淑做植皮手術。

“兩歲那年,她剛學會走路,碰翻了開水瓶,開水滲進羽絨衣和毛衣裡,後來留下了很長一道疤……”母親說。

這條10多釐米長像條蜈蚣的傷疤從此爬在女兒右手臂上。昨天一提起女兒的傷疤,母親就眼眶泛紅,連說他們虧欠女兒太多,不但不能陪在身邊,還讓她這麼小就受傷,一個女孩子,身上留這麼長一道疤。

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儘管心裡覺得虧欠,以前也沒考慮過給女兒做手術的事。

“五六月份吧,女兒在學校給我打電話,電話接起來,她也不說話,就哇哇哭,然後就掛了。我覺得不對,馬上又打電話過去,她在那邊還是哭,說班裡要參加學校體操比賽,她沒選上,肯定和自己手上的傷疤有關係,她覺得同學們都看她、說她、嫌棄她……”

當晚,夫妻倆商量後下了決心,花錢也要幫女兒去掉傷疤,後來打聽到,可以做手術,從大腿取一塊皮膚,移到傷疤那裡,至少會好看很多。

手術費花了1萬5,醫生說,好的話下週就能出院。

手術那天,看著女兒打了麻藥推進手術室,母親說自己當時淚如雨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當真的要為你切掉那塊疤痕,老崔(指自己)還是心疼,如果所有疼痛讓我為你承受,小唐只要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老崔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對不起。”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女兒做手術那天媽媽發了個朋友圈

母親說她想起了自己12歲時,父母來杭州打工,外婆家在30裡外,每星期她都和弟弟走著去兩次,看看外婆,再拿些菜回來。自己家只有她和兩個弟弟,她要上學,要餵豬,要幹家活,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碰到打雷天,兩個弟弟嚇得鑽到她被窩裡,她用被子捂著他們的頭,讓他們別怕,其實她也怕的。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網,想父母了只能寫封信,躲在角落裡偷偷哭……

“我知道父母親不在身邊滋味不好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幫我……我真的真的不希望孩子也像我小時候一樣,但我真的沒辦法,要是呆在老家,每個月只能賺一千來塊錢……”

後來她放棄了初中,小學上完就在家做農活幹家務,照顧兩個弟弟。18歲也來到杭州打工。生下玉淑後,一直帶在身邊,直到要讀小學,才不得不送回老家去。那年兒子樂樂兩歲,也跟著姐姐回到安徽阜陽。

每年團聚見面只有兩次,過年他們回去,暑假孩子過來。平時只能用手機打電話。

“兒子女兒都很懂事,每次有零食,或者其他好吃的,第一口都要給我吃。兒子明明吃得完,但他每次都說自己吃不完,媽媽你吃……”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3歲生日那天和8歲姐姐在照相館留影。

她說著眼淚下來了,兒子樂樂小手伸過來,不停地幫她抹。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樂樂幫媽媽擦去眼淚。

“媽媽,以後我要好好讀書,只生一個,我要帶在身邊,一定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有時候在家裡,我會一個星期不說話,太想爸爸媽媽了……”病床上的女兒玉淑突然開口,一邊哭一邊說了這些話。我很驚訝,想不到一個13歲的小姑娘會這麼講。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13歲女孩玉淑一邊哭一邊說了那些讓人吃驚的話

母親說玉淑小學成績不錯,上了初中能進重點班。她已經回去看過初一的宿舍了,條件不太好,後來她找了個老師,已經說好讓女兒住在家裡,一個月2000塊錢。

她說現在一看到女兒,就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很多地方都太像了,從小父母都不在身邊,都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弟弟。不同的是,自己連初中都沒上,“現在人家問我會什麼,我只能說會縫被子”,而女兒上了初中,還是重點班。

“我要好好讀書 只生一個帶在身邊 不讓孩子一個人在老家”留守女孩的心裡話讓媽媽淚如雨下

媽媽說:“看著女兒就像看到小時候的自己。”

她說,和老公在杭州再累再苦,也要讓女兒和兒子一直讀下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