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宗海麗: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文/于學忠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山村女教師,執著收集整理民間故事,40多個村莊留下她踽踽獨行的身影,30多年執著堅守,現在的她收集整理的民間故事已經達到300多個,文字材料達40餘萬字,在民俗文化薪火相傳的道路上,她是文化精神傳承的“火炬手”——她就是蓋州市什字街鎮邢家溝村宗海麗。

只要談起蓋州的民俗文化,現年57歲的宗海麗就年輕了起來,神采飛揚,滔滔不絕。

“蓋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為蓋州人,我們要最大可能地把‘名聞八閩,聲達三江’的優秀文化傳播開來。”宗海麗說,她從事鄉土民俗文化挖掘、推廣30多年未間斷,正是希望通過自身的示範,引起大家對身邊傳統文化的關注。

宗海麗,這位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30多年來的執著與堅守,不計回報、不逐名利,為推介蓋州民俗、保護民間文化而不辭辛勞,奔走呼籲著。

人物名片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宗海麗,1963年出生,小學高級教師,大學文化,現在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營口市作家協會理事,蓋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營口市第二屆、第三屆文代會代表。從中學時代至今,宗海麗已經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民間故事百餘篇。

1986年3月,宗海麗被遼寧省三套集成編委會授予民間文學集成工作榮譽獎;1987年1月,被營口市三套集成辦公室營口市民間文藝研究會評選為優秀民間文學工作者;1990年4月,民間故事《姚熊飛報答恩師》榮獲營口市政府1984——1989年度優秀民間文學作品三等獎;1989年9月,被營口市民間文學集成領導小組授予一等獎。2006年9月,被蓋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評為優秀文藝工作者。2009年,民間故事集《碧流河的傳說》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12年,民間故事集《赤山民間傳說》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7年8月,作品《我與赤山》在營口市徵文大獎賽中榮獲散文類三等獎。2017年10月,作品《肖家爐的來歷》在2017年中國故事節徵稿活動中被推薦為中國好故事。2018年4月29日,被蓋州市古城文化藝術促進會聘請為名譽主席。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遼寧電視臺、營口電視臺等眾多媒體,多次報到宗海麗的感人事蹟。

山居歲月·

尋找鄉愁餘韻

蓋州市東部的赤山腳下,有一個託老婆渟,渟邊有塊託老婆石。1986年,還是民辦教師的宗海麗,帶著自己的學生來赤山附近玩兒,偶然得知一道士知道這塊石頭的傳說。宗海麗馬上帶著學生前往道士的住處蒐集素材,結果他們是看著道士越走離他們越遠,始終沒有追上。沒過幾天,宗海麗騎著自行車去尋道士,這回又吃了閉門羹,道士去趕集了。又過幾天,宗海麗再次騎車來到道士處,等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等回了巡山歸來的道士。三顧茅廬後,一個結果有些悽慘的傳說終於以文字形式得以展現:故事中的主人公李氏深明大義,為了全村的人不被大水淹沒,忍辱負重,捨己為人,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嫁給了“老鱉精”,之後又與“老鱉精”決一死戰,直至同歸於盡,為了表達對老鱉的痛恨,村民們將其放在水邊,任意踩踏,才有了那塊形似老鱉的石頭。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小時候,宗海麗經常聽老輩人講述一些民間故事,在耐心聆聽的同時,她也漸漸地對這些民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憑著博聞強記,宗海麗對聽到的很多民間故事都可以爛熟於心。“1984年,國家發動一個蒐集、整理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就這樣我開始參加這個活動,開始大面積的蒐集、整理。”為了能多蒐集一些故事,宗海麗騎車最遠蹬了140多裡地,走遍了當地碧流河流域40個村莊。“我一般來講就靠腿走,累了就騎自行車。那時候困難,我也掙不了多少錢,在農科隊上班,根本捨不得買什麼東西,騎自行車反正一天得走140多裡地。”有一次,宗海麗臘月趕集,到楊屯的桂雲花鎮去賣年畫,無意中竟碰到同姓氏賣蝦皮的小販,閒聊中瞭解到這個小販家的老人知道很多老故事,顧不了生意和路途的遙遠,宗海麗去了這個同姓小販的家裡,聽他們家老爺爺講了《姚啟榮》、《碧流河的傳說》等五六個故事。回來的路上,雪花飄飄,臘月寒風刺骨,到村口的時候她才發現孩子光著腳在雪地裡一直等媽媽回來,回家後孩子的腳凍腫的老高,前前後後半個多月才好。老伴呂慶榮知道後埋怨她“萬一把孩子孩子凍壞了可怎麼辦”,宗海麗也十分自責。村裡人更是說他“大姑娘騎個車一天,五跑六顛的,讓人合計不太正常。”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這只是宗海麗尋訪故事路上的一個縮影,三百多個故事,每個來的都是那麼的不容易。“有的都是在路上偶然遇到了,聽人講述時,根本沒有紙筆記錄,只能用自己的腦子記,回去後再立馬整理出來。”宗海麗說,“而有時為了將故事中的細節弄準,我還會問好幾個人。”這些習慣,也讓宗海麗擁有了極好的記憶力。而黝黑的健康膚色,也是她長期野外尋訪的副產品。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在蒐集民間故事的道路上有心酸、有辛苦、有著跋山涉水的風雨疲憊,更有著家人鄰居非議的不理解,不支持,但是宗海麗總能竭盡全力克服一切困難,在收集整理民間寶貴文化遺產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我能把這些東西變成精神文化遺產,傳承給下一代,我認為非常有意義,我做的再苦再累也值得!”宗海麗如是說。

有時,為了得到一個民間故事,而講述者又不願意講,宗海麗不得不多次去,用誠心打動他們。有時,為了讓他們給自己講述,她還要幫助講述者幹些農活。

1987年,宗海麗偶然聽說萬福鎮有個叫哈洪泉的人,知道萬福莊的來歷,於是她翻山越嶺來到哈洪泉的家求他給講故事,但是哈洪泉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時間就是金錢,都在那幹活,誰有功夫給你講這個”。宗海麗趕忙說“別的啊,我就喜歡聽故事,這樣,我給你幹農活,你給我講故事唄,這樣農活也幹了,故事我不也得到了嘛!”,說罷,拿起鐵鍬就幫著哈洪泉鏟地,之後又忙著把磨出的米一份份的倒進米缸裡,聽到興頭上,生怕哈洪泉不給講了,還自掏腰包去買了掛麵給他家做飯。哈洪泉被宗海麗求“故事”若渴的誠心打動了,不僅給她講述了萬福莊來歷的故事,還無意中唱出了宗海麗正在苦苦尋找的小曲《蓋縣解放》。“一九四七年哪,四月十八那一天,我軍一槍未打就進蓋縣。登上了雙頂山了,要說八路軍哪,打仗真勇敢,我軍一槍也未放,活捉了一個班。男有男特務,女有女漢奸,一見我軍未追趕,嚇得打顫顫。同志們哪,原諒這一番,從今以後再不幹,回家種莊田……”

宗海麗的家是由廢棄的校舍改建的,普通的農家院種著玉米和各種蔬菜,屋裡卻沒有幾樣像樣的家電和傢俱,因為宗海麗將很多積蓄都用在了整理資料上。早上四點起床去80裡外賣菜,五點來鍾再回來準備上班。晚上七八點還要去收野菜,回來繼續寫書和整理材料。而1994年的那場火災意外,差點讓宗海麗變得一蹶不振。“發水引發電線短路起火,燒燬的不光是我兩櫃子藏書,還有辛苦整理的故事集。”讓宗海麗最為痛心的是,“大部分故事我都找到了當時的講述人,但有的講述人已經去世了,也帶走了只有他們知道的故事。”又經過了20年的努力,宗海麗蒐集整理的民間故事已經達到300多個,而歌謠和諺語也有300多個,文字材料達40多萬字,讓她的民間故事寶庫再次豐富起來。

堅守執著30年,做民間文化的守望者,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內心深處——宗海麗說,民俗文化大部分藏在民間,隱身於人們生活的角落裡。搞民俗文化離不開鄉間調查,幾十年來,她究竟做了多少次民間調查,已經無法統計,家中那一摞摞厚厚的筆記見證了走過的歷程。

宗海麗利用她當學校老師的方便,在講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向孩子們講述當地的民俗故事,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內心深處,讓民俗文化在孩子們身上薪火相傳。

守望傳承·

保護民俗文化

“民間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頭和母體,我們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民間藝術的價值,帶動廣大群眾更好地去搶救它們、保護它們。”談起蒐集整理民間故事的初衷,宗海麗述說著自己的想法,“搶救和整理民間民俗文化刻不容緩。”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令她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認可,並有意識地傳承身邊的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個城市的記憶,銘刻著城市的歷史。傳播蓋州民俗文化不是一個人的事,每人都做一點點,我們的傳統文化就能代代相傳。”宗海麗如是說。

在歷時30多年的歲月裡,宗海麗廣徵博採,積極蒐集故事、傳說、歌謠、諺語的線索,並將聆聽到的故事等內容一筆一筆的記錄下來,然後再一一整理編撰,形成一個個故事、一首首歌謠、一段段諺語。《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被稱為“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它既是“世紀經典”和“文化長城”,又是一項國家“七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蒐集編纂歷時20多年,包括省卷本90卷、縣卷本4000多卷。


宗海麗:蓋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民俗文化就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記憶,民俗文化的消亡也就意味著這種記憶的消失。”宗海麗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一個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的民族,就不會明白往哪裡去的道理;一個不知道自己的根在何處的民族,就會像浮萍一樣隨波逐流!行走在鄉間,宗海麗一直在民間找尋著文學的根和民族的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