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拐老張”

服裝 不完美媽媽 樂亭故鄉人 2019-06-22

作者:張學新

原標題:記憶中的老兵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

原文:在故鄉的原野上,有一座矮小孤寂的墳塋。墳旁沒有墓碑,只有一棵蒼勁挺拔的青松,像威武神聖的哨兵,日夜守護著一個永不消逝的英靈。

長眠在這裡的,是一位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叫張德仁。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被敵機扔下的炸彈炸斷左腿,仍堅持戰鬥不下火線,被評為一等功臣。朝鮮戰爭結束後,他被轉送到榮軍療養院。因原籍已無親人,1957年,政府把他安置到我們村。後經人介紹,與本村一位劉姓的姑娘結了婚。婚後育有兩雙兒女。夫妻恩愛,子女孝順,日子過得幸福美滿,村裡人都很羨慕他。

按村裡的輩份,我應稱他姐夫。他是一個誠實、憨厚的人。雖是人民功臣,但從不居功自傲,也不張揚,十分低調。為此,村裡人都很敬重他。時間長了,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拐老張”。

“拐老張”會一門手藝——裁縫。因為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村裡不少鄉親都願意找他做衣服。不管什麼人找他,也不管什麼時候找,他都有求必應,而且收費很少。那時我家人口多,生活困難,買不起好布,做衣服都是用家織的土布。母親把家織布染成深藍色,供我們兄弟姐妹做衣服穿。因為“拐老張”平時特別喜歡我,所以我每次找他做衣服,他總是滿口答應,而且不收一分錢。我過意不去,於是,經常幫他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而他卻總是笑嘻嘻地對我說:“我一個殘廢人,就會這點兒手藝,幫你做件衣服算不了什麼。”

“拐老張”不僅對大人們的事有求必應,對孩子們的成長更是掛在心上。為了培養教育好下一代,他主動擔任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每逢重大節日,就拄著柺杖,步行二、三裡地到學校,給孩子們講他所經歷的戰鬥故事,人物的先進事蹟,講誰是最可愛的人。他用自己的所見所聞,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詮釋人生真諦,述說人間真情,啟迪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不少過去愛淘氣、打架的孩子,在他的教育下有了明顯轉變。

受家族宗派的影響,村民之間鬧矛盾糾紛,甚至打架鬥毆是常有的事。為了化解矛盾,讓大家和睦相處,他還主動擔當義務調解員。只要聽到哪家村民鬧矛盾糾紛,他就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坐到村民的炕頭上,苦口婆心,分析原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用真誠的話語,深入淺出的道理,驅散人們頭腦的迷霧,化解村民心中的疑團,化干戈為玉帛,變仇家為親家。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有一次,村裡劉姓和李姓兩家因瑣事發生糾紛,進而動起了拳腳。“拐老張”聞訊後,馬上拐著腿來到現場。在勸解過程中,李姓的村民認為他拉偏架,衝他劈頭蓋腦就是一拳,他被打的趔趄著跌倒在地。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在別人的攙扶下,他艱難地站起來繼續勸解,直到他們兩家和好為止。

由於勞累過度,1974年,“拐老張”患了尿毒症。雖經多方救治,但終因病情惡化,不幸離世。村民們聞訊後,無不失聲痛哭。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兩眼淚汪汪地說:“多好的一個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他還不滿50歲呀。”送葬那天,全村人幾乎都來與他告別,為他送行。

“拐老張”離開我們已經42年了。那年冬天我回老家,不知什麼原因,汽車竟在“拐老張”的墳塋附近拋了錨。我不由自主地下了車,徑直朝那座墳塋走去,墳塋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我想在那裡表示點什麼,但手裡卻沒有一束白花,甚至連一把茅草也沒有。我只好默默地圍著那座墳塋轉了兩圈兒,然後在墓前三鞠躬。

我知道墳塋裡埋葬著一位失去左腿的老兵,他生前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故事被皚皚的白雪覆蓋著。

(作者張學新,政協唐山市原副祕書長、研究室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