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

很多家長由於缺少對如何用藥知識的儲備,一般會根據孩子不舒服時的症狀表現直接用藥,這是很不安全的,嚴重時甚至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江蘇泰州市民小張1歲的女兒前段時間有些咳嗽,便自行給孩子餵了一些止咳藥。

可孩子卻遲遲不見好,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小張的女兒不僅肺部出現感染,肝臟也出現問題, 谷丙轉氨酶達到300多,穀草轉氨酶也達到100多,呈現明顯的肝功能受損。


"

很多家長由於缺少對如何用藥知識的儲備,一般會根據孩子不舒服時的症狀表現直接用藥,這是很不安全的,嚴重時甚至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江蘇泰州市民小張1歲的女兒前段時間有些咳嗽,便自行給孩子餵了一些止咳藥。

可孩子卻遲遲不見好,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小張的女兒不僅肺部出現感染,肝臟也出現問題, 谷丙轉氨酶達到300多,穀草轉氨酶也達到100多,呈現明顯的肝功能受損。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醫生分析,小張的女兒之所以會出現急性期的肝功能受損,很有可能就是長期服用止咳藥造成的。


"

很多家長由於缺少對如何用藥知識的儲備,一般會根據孩子不舒服時的症狀表現直接用藥,這是很不安全的,嚴重時甚至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江蘇泰州市民小張1歲的女兒前段時間有些咳嗽,便自行給孩子餵了一些止咳藥。

可孩子卻遲遲不見好,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小張的女兒不僅肺部出現感染,肝臟也出現問題, 谷丙轉氨酶達到300多,穀草轉氨酶也達到100多,呈現明顯的肝功能受損。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醫生分析,小張的女兒之所以會出現急性期的肝功能受損,很有可能就是長期服用止咳藥造成的。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和小張女兒類似的還有泰安寧陽縣的曉雨,但情況不同的是曉雨自3歲起就永遠都聽不見外界美妙的聲音。

據家人回憶,曉雨3歲時發燒拉肚子,家人就按照拉肚子給曉雨治病,結果用藥後曉雨的聽力就沒有了。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

在服藥時將患兒當成“縮小版成人”對待,按習慣用藥,沉迷網紅藥,藥品錯誤混搭,甚至迷信微信朋友圈熱傳的“兒科用藥指南”等現象,大大增加了兒童藥物中毒的風險。


"

很多家長由於缺少對如何用藥知識的儲備,一般會根據孩子不舒服時的症狀表現直接用藥,這是很不安全的,嚴重時甚至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江蘇泰州市民小張1歲的女兒前段時間有些咳嗽,便自行給孩子餵了一些止咳藥。

可孩子卻遲遲不見好,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小張的女兒不僅肺部出現感染,肝臟也出現問題, 谷丙轉氨酶達到300多,穀草轉氨酶也達到100多,呈現明顯的肝功能受損。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醫生分析,小張的女兒之所以會出現急性期的肝功能受損,很有可能就是長期服用止咳藥造成的。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和小張女兒類似的還有泰安寧陽縣的曉雨,但情況不同的是曉雨自3歲起就永遠都聽不見外界美妙的聲音。

據家人回憶,曉雨3歲時發燒拉肚子,家人就按照拉肚子給曉雨治病,結果用藥後曉雨的聽力就沒有了。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

在服藥時將患兒當成“縮小版成人”對待,按習慣用藥,沉迷網紅藥,藥品錯誤混搭,甚至迷信微信朋友圈熱傳的“兒科用藥指南”等現象,大大增加了兒童藥物中毒的風險。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注:此圖為錯誤示範,不靠譜!別當真)


為此,叨叨特意總結了大家給孩子用藥時常犯的12大錯誤,帶大家一起學習下孩子用藥知識,避免掉坑。

小板凳,搬過來;小黑板,敲起來。

該分享分享,該轉發轉發嘞~


"

很多家長由於缺少對如何用藥知識的儲備,一般會根據孩子不舒服時的症狀表現直接用藥,這是很不安全的,嚴重時甚至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江蘇泰州市民小張1歲的女兒前段時間有些咳嗽,便自行給孩子餵了一些止咳藥。

可孩子卻遲遲不見好,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小張的女兒不僅肺部出現感染,肝臟也出現問題, 谷丙轉氨酶達到300多,穀草轉氨酶也達到100多,呈現明顯的肝功能受損。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醫生分析,小張的女兒之所以會出現急性期的肝功能受損,很有可能就是長期服用止咳藥造成的。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和小張女兒類似的還有泰安寧陽縣的曉雨,但情況不同的是曉雨自3歲起就永遠都聽不見外界美妙的聲音。

據家人回憶,曉雨3歲時發燒拉肚子,家人就按照拉肚子給曉雨治病,結果用藥後曉雨的聽力就沒有了。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

在服藥時將患兒當成“縮小版成人”對待,按習慣用藥,沉迷網紅藥,藥品錯誤混搭,甚至迷信微信朋友圈熱傳的“兒科用藥指南”等現象,大大增加了兒童藥物中毒的風險。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注:此圖為錯誤示範,不靠譜!別當真)


為此,叨叨特意總結了大家給孩子用藥時常犯的12大錯誤,帶大家一起學習下孩子用藥知識,避免掉坑。

小板凳,搬過來;小黑板,敲起來。

該分享分享,該轉發轉發嘞~


3歲女寶發燒腹瀉,家長用錯藥致聾



01

濫用抗生素


有些家長尤其是老年人,認為抗生素就是一個萬能藥。

名字上帶“消炎”兩個字,就能包治百病一樣。

但是大家日常說的“消炎藥”也就是抗生素,主要是來應對細菌感染的。

如果孩子生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盲目用了抗生素,對疾病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而且,還會因為濫用抗生素導致身體產生耐藥性,等以後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療時,抗生素失去藥效,後患無窮。

同時,抗生素類藥,是處方藥,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購買給孩子隨意服用。

不能發現孩子有點不舒服,就隨便吃抗生素類藥。

02

拒用抗生素


還有一些家長因為抗生素的耐藥性,而拒絕給孩子使用。

這樣非黑即白的觀點太絕對,抗生素需科學對待。

就醫時,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指導使用抗生素,那就必須遵醫囑使用,而不要一味拒絕。

其次,使用抗生素不會馬上看到藥效,家長不要著急停藥,而需按照醫生要求的藥量和療程服用。

更不要因效果不明顯而自行停藥,治療細菌感染是一個過程。

03

沒病先預防


有個詞叫關心則亂,有些家長對孩子就是這樣。

聽孩子說話聲音稍有不對,甚至打個噴嚏,都會認為是感冒前兆,需要吃藥。

但大多數感冒都是可以自愈的。

如果孩子是普通感冒不伴隨細菌感染,通過喝水、休息,依靠自身免疫力即可自行康復,無需吃藥。

即使是細菌性感染,也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如果懷疑孩子是流行性感冒(流感),更要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判斷孩子該如何用藥。

04

成人藥減半服用


家裡孩子藥吃沒了,著急情況下,家長直接拿成年人服用的藥減半來給孩子吃。

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成人藥折半對孩子是不行的,孩子肝臟功能發育不成熟,對藥物的解毒和清毒能力都不足。

有些成人藥物毒性極強、副作用極大,很可能會損壞孩子的骨骼發育,並不是減量後兒童就能夠服用。

給孩子買藥,一定要買兒童版專用藥物,有嬰幼兒的,要買嬰幼兒的製劑。

05

保健品隨意吃


很多人都將保健品視為“進補”的特效藥,不惜重金購買。

各類商家也應運而生,無論各類中草藥、微量元素還是營養成分,都被包裝成保健、治病的良方。

但很多保健品成分不明,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更多時候只是一種安慰劑。

少部分甚至可能存在毒副作用,存在引起寶寶過敏、影響正常發育、發生功能紊亂的風險。

如果真擔心孩子缺維生素,應醫院診斷確實缺少某種營養素,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充。

不要隨便濫用保健品,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

06

沉迷網紅藥


微信群或朋友圈,總有代購朋友每天發佈各種商品信息。

一些網紅藥隨處可見,再加上熟人、朋友的強力推薦,家長忍不住入手。

但賣的火爆並不代表品質好,前些日子推送過的“網紅神藥”無比滴,就不適合所有寶寶用。

部分海淘藥品沒有過多的中文說明,導致家長無法掌握藥品的全部信息,甚至有不良反應都不清楚。

而且,目前部分海淘藥品很難進入我國,市面上能看到的多數是山寨仿冒品,藥品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生病用藥應由專業醫生決定,而不是盲目選擇網紅的海淘藥。

07

過於迷信中藥


很多人因為西藥說明書上藥理副作用寫的多,擔心孩子吃藥後會有不良反應,而不願意吃西藥。

於是選擇中藥給孩子服用,認為中藥的副作用小。

但其實很多中藥的副作用並不小,而是寫著“尚不明確”。

中藥相對西藥而言,沒有長期和大樣本的臨床試驗,也沒有對不良反應的充分研究,所以只能標註尚不明確。

但尚不明確的意思不代表沒有不良反應,而是沒有可參考的依據。

說白了就是風險存在,但目前並未被證實。

而且,就算是純天然植物配方,也有過敏的風險,純植物也不代表一定安全,不可輕易信。

08

藥店自行購買藥


有的家長看孩子有點不舒服,去藥店跟店員說一下,再隨便買點藥回家吃。

可店員推薦的藥品,很可能並不適合孩子吃。

而且一旦出現重複用藥,用藥不對症,副作用不明確的情況,很可能造成健康隱患。

另外一些處方藥物,多不建議嬰幼兒服用,副作用很大。

常見的尼美舒利顆粒,就禁止12歲以下兒童使用;阿司匹林兒童服用,可能會引起瑞氏綜合症。(某些特殊情況除外,如川崎病。)

09

藥品錯誤混搭


還有一些家長,因為曾經帶過娃,於是愛犯“經驗主義”的錯誤。

憑藉感覺給寶寶用藥,殊不知有些疾病發病初期很相似(如腦膜炎可能有感冒症狀),這時主觀判斷用藥,極易延誤就診,引發大麻煩。

尤其是小於3個月的寶寶,病情進展迅速。不能憑經驗用藥,而要及時就醫排除其他可疑的重症。

10

拒絕激素藥膏


有些家長“談激素色變”,拒絕給孩子使用含激素的藥膏。

但一些皮膚問題,如重度溼疹,只能用弱激素藥膏才能控制。

一些外用的弱激素藥膏,只要注意用量對孩子健康,沒什麼不良影響,家長無需擔心。

常見的尿布疹,如超過3天還未改善,出現中度或重度尿布疹的表現,就需要及時就診,聽醫囑用藥。

使用激素類藥膏時需注意:

選擇弱激素藥膏;儘量不要大面積塗抹;激素類藥膏使用時間不宜超過5天;如需超過請遵醫囑塗抹時一定要避開眼睛、嘴巴、生殖器外周。


11

換藥跟著感覺走


有的家長急性子,孩子生病恨不得馬上好起來。

看到孩子吃某種藥沒有太明顯效果,就會任意加減藥量或換服其他推薦的藥。

但是家長並不懂藥品成分,更沒有專業醫學知識,臨床醫生用藥有時還需跟執業藥師溝通。

所以孩子用藥不是隨便換的,更不是著急就能馬上好。

耐心仔細觀察孩子服藥後的身體變化,若對藥品及劑量有異議,及時跟兒科醫生溝通,不可任意更換或加減藥量。

12

藥物混著食物吃


有的家長因為孩子不愛吃藥,就將藥品和食物、果汁、牛奶等混合在一起吃。

但是很多藥品說明書明確提示用水送服,才不會影響藥效。

食物混著藥品,不僅會降低藥物療效,還可能引起很多不良反應。

果汁裡混上藥品,果酸會促進藥物提前分解和融化,降低藥效。還會加大對胃黏膜的刺激,嚴重者引發胃黏膜出血等。

而配方奶混藥品,配方奶中的鈣、鐵離子會在藥物表面形成覆蓋膜,影響藥物的吸收,或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影響治療效果。

其次,對於一些抗生素藥物,配方奶會降低其抗生素活性,影響藥效。

寶寶吃藥,應首選果味劑型的藥物,儘量不要膠囊藥品,而且喂藥的方法還應根據藥劑型做調整,不能盲目以為寶寶吃進去了,就完成任務。

另外要注意,之前有家長給寶寶誤服:泡騰片、感冒膠囊等,導致寶寶卡喉窒息死亡的事件也有發生,家長也應該多學一點常識,避免發生本不該發生的意外。

叨叨Tips:

慎用藥物大盤點

1、抗生素類

氨基糖苷類(小於6歲禁用);磺胺嘧啶(新生兒及2月齡以下禁用);喹諾酮類(不用於18歲以下及青少年靜滴或口服);氯黴素類;四環素類藥物(8歲以下禁用)。

2、抗病毒藥

利巴韋林;阿昔洛韋;單磷酸阿糖腺苷。

3、退熱藥

安乃近;氨基比林;尼美舒利(禁止用於12歲以下兒童);阿司匹林;賴氨匹林(16歲以下慎用,3月齡以下禁用)。

4、中成藥

兒童或孕婦禁用或慎用:

雙黃連注射劑、柴胡注射液、茵梔黃注射液、丹蔘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紅花注射液、冠心寧注射液、魚金注射液、複方蒲公英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及穿琥寧注射液。

5、消化道用藥

嗎丁啉;胃復安;比沙可啶(6歲以下禁用);酚酞(幼兒慎用,嬰兒禁用);消旋卡多曲(不推薦1月齡以下使用);東莨菪鹼。

6、增強免疫力藥

匹多莫德(3歲以下兒童禁用)。

7、鼻噴劑

萘甲唑啉和羥甲唑啉(6歲以下兒童禁用);丙酸倍氯米鬆鼻噴霧劑(不建議4歲以下使用);糠酸莫米鬆鼻噴霧劑(不建議2歲以下使用)。

8、鎮咳藥

右美沙芬(不推薦6歲以下使用);可待因(18 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噴托維林(5歲以上參考用量)。

9、驅蟲藥

甲苯達唑和阿苯達唑(2歲以下慎用)。

10、抗過敏藥

苯海拉明(新生兒和早產兒禁用);異丙嗪(2歲以下慎用,新生兒和早產兒禁用);馬來酸氯苯那敏(新生兒和早產兒不宜使用,嬰幼兒慎用);富馬酸酮替芬(美國限制3歲以上使用,日本藥典6月以上可用);賽庚啶(小於6歲一次劑量不超過1mg,2歲以下不宜使用);氯雷他定(2歲以上使用);西替利嗪(美國 FDA可用於2 歲以上,國內說明書限定6月齡以上使用)。

11、複合感冒藥

艾暢(2 歲以下無明確安全劑量);惠菲寧和泰諾(6歲以下避免使用);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和小兒複方氨酚烷胺片及氨金黃敏顆粒(1歲以下禁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