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對於很多00後們而言,“芙蓉姐姐”“鳳姐”這些曾在論壇時代大放異彩的初代網紅已經非常陌生了。2004年到2019年的十幾年間,芙蓉姐姐們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正如安迪·沃霍爾所言: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但是,十五分鐘以後呢?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對於網紅的繼任者而言,他們可能十分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對於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而言,要記住一個人十五年太難了。但是新的面孔、互聯網新的玩法卻層出不窮。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在“網紅+電商”的變現模式中,有一部分微博時代發跡,從模特身份轉型的漂亮姑娘。他們憑藉自身的影響力,打造了自己的主場。他們可以算得上是第二代網紅,也是流量變現的受益者。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在去年的雙十一,開場不到10分鐘,雪梨創立的網紅經濟公司宸帆交易額破億。張大奕和她的“吾歡喜的衣櫥”開場30分鐘就衝進了全網女裝熱銷前10,銷售近2億元。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在很多人都還對“網紅”這個名詞充排斥甚至有些鄙夷的時候,雪梨和張大奕,已經交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但光鮮之後,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顧慮。


“你不可能一直做紅人。”雪梨說。張大奕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我本身不是一個樂於出名的人,但是這個時代造就了我——一個賣貨的網紅。這本身不是我追求的,即使它有一天消失了,我也不會難過,因為名氣隨著年齡、容貌終會散去。而專注產品、內容才是一個企業永恆的東西。”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近日,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上市敲鐘,在萬眾矚目下,如涵開盤當日破發,收盤跌幅達到37.2%,市值縮水了三分之一,場面一度十分慘淡。人們對如涵的邏輯充滿了懷疑。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如涵CEO馮敏給如涵的定位是網紅的“保姆+經紀人+供應鏈”。馮敏認為,“每個KOL都可以成就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如涵是中國最大的網紅孵化器,會有非常非常多的網紅,每個網紅都有機會發展得很好。”那麼,這個品牌是可以批量生產的嗎?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但據如涵的招股書顯示,113位的KOL中,僅有3名網紅為頂級網紅,2018財年這3名網紅創造瞭如涵65.21%的成交額,而張大奕個人名下的店鋪為如涵貢獻的收入佔如涵總營收比例為:2017財年50.8%、2018財年52.4%、2019財年53.5%。沒有張大奕,就沒有如涵。因此,如涵的這次流血上市被網友們戲稱“靠張大奕一己之力扶上市”。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校長王思聰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1.5億的營銷費用去哪裡了?你的“KOL 複製出來了嗎?”顯然如涵是沒有能夠批量生產“張大奕”。

網紅第一股之痛:“張大奕”重要且不能批量生產

當然,沒有批量生產“張大奕”就意味著,如涵只能依賴張大奕和幾個頂級網紅。沒人會否定張大奕的帶貨能力,但要求投資人把錢押注在這幾個人身上。而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這樣的風險太大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