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統計局局長張國旺—— “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帶動作為”


福建省統計局局長張國旺——  “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帶動作為”


張國旺(前左一)到南平市延平區規模養殖場瞭解情況。(陳茂軍 攝 新華社發)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地處閩江上游兩大支流建溪與沙溪的交匯處,由於長期過度和粗放的生豬養殖,延平區內30條小流域有20條水質為劣Ⅴ類,水體黑臭,嚴重汙染了福建母親河閩江的水質。

“不啃下這塊硬骨頭,永遠過不去這個坎。”2017年春節剛過,在時任市委副書記張國旺的指揮下,一場畜禽養殖汙染整治攻堅戰在南平打響……100天內,全市累計拆除養殖場萬餘家,20條劣Ⅴ類小流域逐漸恢復水清河暢。

“當幹部不要怕事。越怕事,事越多。”張國旺在南平工作35年,從企業到機關,從一般幹部到領導崗位,一直將這句話作為信條,“只有以上率下,才能發揮頭雁效應,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帶動作為。”

今年7月,張國旺由南平市委副書記提任福建省統計局局長。

“好啃的骨頭要啃,難啃的骨頭更要啃”

在張國旺看來,領導幹部面對問題首先要有擔當,不能只動口不動手,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面對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好啃的骨頭要啃,難啃的骨頭更要啃。”

“每到週末,國旺副書記不與當地政府幹部打招呼,只叫上我和駕駛員,深入重點治理的鄉鎮、村暗訪,瞭解情況。”回憶起治理畜禽養殖汙染的那段日子,南平市委辦督查室主任楊俊青說,“哪裡的山坳裡可能養豬,我們就往哪裡走。經常是聞著臭味步行……”

“進鄉鎮、入村莊、看豬圈,都是直奔問題去。”楊俊青舉例說,好幾次把車往路邊一停,清點運送生豬車的數量。“國旺副書記說,運送生豬車輛的多少,可以反映出附近鄉鎮生豬清欄、拆除豬欄的情況,比單純聽彙報、看錶格更有用。”

一次在延平區王臺鎮暗訪時,張國旺發現一條小溪流有泡沫狀漂浮物。他於是逆著水流方向一路尋找,最終找到一家養殖場正在排放汙染物。隨即便電話通知區、鎮相關領導,責令馬上調查、分析原因、迅速處置。因為在延平區工作過,張國旺對各個鄉鎮的情況都很熟悉,對每個鄉鎮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因鎮施策。在樟湖調研的時候,鎮負責人反映,由於地理位置偏遠,生豬清欄運費高。張國旺馬上和區裡負責人商定,將樟湖鎮拆除費用中生豬運輸費適當提高。

“張書記,豬欄拆了,我們以後靠什麼生活?”有養殖戶問。針對養殖戶的生計問題,張國旺從汙染小流域上游跑到下游,與養殖戶對話瞭解情況;同時推動制定促進畜禽養殖汙染集中整治、退養人員轉崗轉產就業政策,疊加補助、技術培訓、項目引導。養殖戶生計解決了,整治工作推進十分順利。

“短短的時間,水質就變好了,又能幹乾淨淨地養魚掙錢了,真是打心眼裡高興!”看到清澈的溪水汩汩地注入魚塘,爐下鎮下嵐村退養戶林順興說。

“祕訣就是以日新精神、精進態度對待工作”

“決策層面,方法決定成敗;執行層面,細節決定成敗。”張國旺說過的這句話,被南平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鄭志勇一直作為座右銘。

“在幹事創業上,國旺副書記總有一種化繁為簡的能力,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採訪中,許多幹部表達了和鄭志勇相同的感受。面對大家的評價,張國旺表示,“祕訣就是以日新精神、精進態度對待工作,不斷學習充電,吃透政策、悟透精神,大膽創新工作機制。”

擔任市委副書記期間,作為市委“大督查”工作的牽頭人,張國旺創新建立了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督促、全方位考評的“大督查”新機制。“督查考評工作不能做老好人,要敢擔當。”2017年底在全市“比黨性、比作風、比業績、比貢獻,促產業發展、促項目接續、促城鄉建設、促企業做強、促環境整治、促精準扶貧”的“四比六促”督查考評工作中,張國旺敏銳地發現了各縣市徵遷任務的數據有異常,有些縣市為了完成年度任務,把未徹底完成的任務計入完成任務數中。張國旺立即部署徵地拆遷組對各縣市進行專項核查,並且詳細制定核查標準,發現弄虛作假的就對評分進行核減,甚至倒扣分。

作為領導幹部,不僅要敢擔當,還要善擔當。近年來,南平提出現代農業等七大綠色產業發展理念。在“四比六促”行動中,七大綠色產業發展是考評重要內容,然而,各縣(市、區)產業發展基礎不同,如果統一評分標準,必然對有些縣市不公平。為更好促進七大綠色產業發展,激發各縣(市、區)的積極性,張國旺創新提出“3+2+2”考評機制,考評權重分3個檔次,由各縣(市、區)根據產業發展實際決定一檔的3個產業,以及二檔、三檔各兩個產業。這項切合實際的創新考評方式,贏得各縣(市、區)好評,真正發揮了督查考評的導向作用。

“當幹部,要儘量多為群眾做點事”

擔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期間,張國旺始終堅持開門上班,隨時接訪。在推動嚴格落實信訪工作領導包案制的同時,自己帶頭、主動包疑案難案。面對信訪群眾,他換位思考,為群眾排憂解難。延平區吳某某常纏訪鬧訪,他主動接手這起難案,2年內先後接訪、約訪、下訪100餘次,解開了上訪者的心結。“當幹部,要儘量多為群眾做點事。”成為他的口頭禪。

2016年以來,南平市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共計10.54萬人。作為全市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張國旺一次次走村入戶摸底數,召開一場又一場現場協調會、專家論證會、工作推進會。針對近七成貧困群眾是因病因殘致貧,張國旺聯繫市慈善總會,從2018年到2020年每年捐資1200萬元,創新醫療扶貧慈善救助,給貧困群眾疊加補助。2017年南平全市脫貧3.77萬人,光澤縣及全市178個貧困村脫貧摘帽。

“少說改天換地的豪言壯語、少做花拳繡腿的表面文章,把精力集中、把心思用正、把眼光放遠。”作為一名南平成長起來的幹部,對於紮根基層的35年,張國旺感慨頗多,“領導幹部要多栽樹,少插花,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要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當好一名‘種樹人’,潛心做事,踏實做惠民生、打基礎、利長遠的事。”(記者 何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