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已啟動170個項目,啟動率99.4%,累計完成投資超六成

順德區已啟動170個項目,啟動率99.4%,累計完成投資超六成

順德德勝新城中軸線項目將綠化景觀融入市民公共活動區,形成一條景觀效果極佳的綠色廊道,高品質城市形態加速成形。

順德區已啟動170個項目,啟動率99.4%,累計完成投資超六成

北滘桃村通過古村落活化,改善了村容村貌,並延續了原汁原味的歷史記憶。

順德區已啟動170個項目,啟動率99.4%,累計完成投資超六成

佛山新城濱河景觀帶龍舟廣場段,生態廊道蜿蜒靈動,勾勒出綠意盎然的嶺南水鄉特色。/佛山日報攝影俱樂部影友王東成攝

核心提示

5月的白晝,位於順德龍江鎮仙塘工業區的萬洋眾創城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有條不紊地施工,朝著年底封頂的目標穩步邁進;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首個盾構區間順利貫通,加快駛入軌道交通時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5月的夜晚,德勝河南岸景觀亮化項目(一期)亮燈啟用,絢麗多彩的燈光與德勝河江景交相輝映,美輪美奐的城市夜景畫卷映入眼簾……這一幕幕場景,正是順德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奮鬥姿態,全力攻堅城市治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2017年3月30日,佛山五年城市升級行動計劃順利收官,同時開啟三年城市治理行動計劃,打造宜居宜業宜創新的國際化大城市。按照市治理辦的統一部署,結合順德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順德在2017年至2019年共統籌推進171個城市治理項目,總投資額達1471億元。截至2019年4月25日,全區已啟動170個項目,啟動率為99.4%,已完成92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895億元,總體投資進度約60.83%,整體進展順利。

文/佛山日報記者朱朝貴 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署名除外)

基礎設施先行打造開放型城市格局

順德城市治理堅持基礎設施先行理念,加速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打造開放型的城市格局,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大灣區的各類優質資源。

2018年,倫桂路二期(南國西路至龍洲路)等10個項目完工通車,進一步打通順德內部交通的“毛細血管”,優化和提升了對外交通聯繫。內部交通方面,2018年10月,紅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通車,進一步完善順德快速幹線路網。“以前紅旗路一路紅綠燈,很塞車,通過將6車道改造為上下兩層共12車道,約10分鐘走完全程,無縫對接廣珠西線等高速,前往廣州、中山等地十分方便。”在杏壇高贊經營企業的陳宏林深刻感受到紅旗路快速化改造後的便捷。2018年底,南國路快速化改造項目主線全線通車,共減少9個紅綠燈,從碧桂路到杏壇鎮齊新路,由原來近一個小時的車程縮短到半個小時。在對外方面,容桂外環路與中山加六線立交工程建成通車,有效加強順德與中山的交通聯繫,為連接深中通道打下基礎。

通過多年來城市升級、城市治理工作,順德成功實現了“30:15”交通路網建設目標(即區內各鎮街30分鐘互達,15分鐘上高速),日臻完善的路網結構,進一步強化了區位優勢。

在軌道交通建設上,佛山地鐵1號線二期工程已通車,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全線8個車站、區間全面開工,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超過30%,全線盾構區間預計將在2020上半年貫通。截至2019年初,佛山地鐵3號線順德段大部分站點均已開工,並確定將南延至順德港後,大良片區首臺盾構順利始發; 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順德段登洲、仙湧等4個站點都加快完成裝修施工。廣佛環線城際順德段東平新城站、北滘站、陳村站等爭取在6月底前完成裝修,預計年內通車,實現快速對接廣州南站。

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高品質城市形態

住在佛山新城的黃曉霞喜歡觀看文藝演出和體育賽事,以前都需要往廣州跑,但現在她在家門口就能實現這一願望。這一切的改變源自於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中心等頂尖場館設施建成啟用。

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中心是華南區規模最大的單體體育文化設施之一,去年11月以來先後舉辦了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多項文體盛事,既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全面對外展現佛山城市形象、城市品質及城市發展軟實力。作為順德區牽頭的重點項目,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中心建成投用,意味著順德區推進市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邁出了關鍵一步。

截至4月25日,順德區共統籌推進25個市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項目,已啟動24個項目,啟動率為96%,已完成2個項目,全部項目總投資約335.5億元,其中落實區級專項資金51.6億元; 累計完成投資約91.4億元,總體投資進度約27.24%,整體進展順利。

根據《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大良-容桂”組團升級為城市副中心。順德2018年以來藉助城市治理工作,加快推動“大良-容桂”一體化發展,努力建設150萬人口規模的高水平中心城區,以“強中心”引領全區城市現代化建設。經過一年來努力,如今,在大良-容桂中心城區,有常駐演出可看,有城市景觀可賞,有文旅項目可玩,高品質的城市形態正在加速成形。

今年春節期間,《鳳起滄瀾》 順德光影文化展在順峰山公園上演,回顧了順德波瀾壯闊的發展史,開啟了五光十色的順德之夜,隨後更是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向全國人民展示人文順德和城市魅力。2月27日,“順德之夜”文化藝術盛薈開啟,自此每月開展1場高雅文化藝術活動,每週開展1場全民文化藝術活動。

5月,順德科學館動工興建,這個可承辦科技展覽、青少年科普教育實踐等的綜合性文化活動建築預計明年完工,將進一步完善順德中心城區內核心區域的城市功能與佈局,滿足市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追求與需要。順德德勝河南岸景觀亮化項目(一期)也建成投用,通過整體規劃打造南岸建築設施燈光效果,豐富燈景和水景的變幻,進一步美化亮化順德中心城區夜間景觀,為市民遊客增添一個悠閒娛樂好去處。

展望7月,作為順德中心城區新地標,被譽為“金鳳凰”的德勝新城中軸線改造升級項目將全部完成,形成一條景觀效果極佳的綠色廊道。暑假期間,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即將開業,屆時,高達99米的巨型摩天輪等設施一一亮相。此外,針對大良-容桂交通連接的問題,順德也已佈局順興大橋、順通大橋等項目,預計年底動工。

攻堅“頭號工程”帶動城市精細化治理

步入萬洋眾創城項目,施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該項目是順德區首個以“集體轉國有+掛賬收儲公開出讓”方式實現改造的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將打造成為集生產製造、科技研發、智慧園區管理等為一體的新一代綠色生態智造產業園。年底,這個現代產業園區將初現雛形。在順德東部,容桂高新環保產業園(華口)二期C區華騰工業城項目也在加緊建設中,力爭成為又一環保產業標杆項目。

這些項目的快速推進,是順德快馬加鞭、勢不可擋、勢如破竹攻堅村級工業園改造、帶動城市治理的真實寫照。2018年以來,順德獲批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把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作為黨委政府頭號工程,集全區之力,全面打響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攻堅戰,為高質量發展造環境、造空間。截至5月9日,全區382個村級工業園已有90個園區116個項目啟動改造,累計完成土地整理5995畝、復墾複綠436畝、新建廠房270萬平方米、關停淘汰落後風險企業2085家。

推動傳統的城市管理走向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治理,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管理者們亟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精細化無疑是城市治理的發展方向。順德正是通過村級工業園改造,促進城市管理精細化。

以華騰工業城項目為例,改造前大多以舊式鋅鐵棚廠房為主,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生產技術落後、能源消耗大、消防安全隱患大等問題。改造後,項目將打造符合環保、安全生產要求的專業金屬表面處理基地。基地內設有“三廢”處理系統,對廢氣、廢水、廢渣實行統一管理、收集、處理,實現達標排放,且配備專業的技術團隊和引入“環保管家”第三方服務,全程協辦獨立環評,為入園企業提供專業環保評測運營服務和解決方案。

此外,從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來看,以萬洋眾創城項目等為代表的項目,改造後將形成一個個由專業運營機構管理的智慧園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物聯網手段等,能實現統一調度、管理維護等。

生態文明建設見成效提升綠色福祉

從佛山新城濱河景觀帶到潭洲水道濱水景觀帶,蜿蜒綠水流淌; 從順峰山公園到順風島河心島,一片生機盎然。踏上順德這方熱土,大自然的饋贈與生態宜居發展的理念交融碰撞,噴湧出滿城的綠意。順德城市治理工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全面釋放生態空間,築起生態屏障,一曲“城與林”的綠色交響曲悄然奏響。

在順德水道勒流見龍段,名為“鯉魚沙”的河心島顯得獨具一格。遠遠望去綠意盎然,高大的榕樹、繁茂的構樹等映入眼簾;登島近看,環島護城河內栽種大片竹林,成千上萬只鷺鳥聚集於此,一片植被豐富、百鳥棲息的淨土已形成。根據《佛山市河心島總體整治規劃指引》等要求,順德加強對鯉魚沙等河心島的生態修復工作的規劃編制、監督巡查治理等,並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參與的作用。截至目前,已完成了4個河心島生態修復工作。

“景色宜人,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真的越來越喜歡順德。”住在樂從的廖彬彬喜歡騎行在佛山新城龍舟廣場綠道上,沿途樹木蔥蔥,水面吹來習習涼風,十分愜意。近年來,順德致力於建設生態產業友好型、城市鄉村融合型的特色宜居城鄉,打造兼容大城市產業效率和小城鎮生態環境的網絡型城市,全力推動城市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順德區森林覆蓋率達35.91%,城 區綠 化 覆 蓋 率41.3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9.82平方米,逐步形成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森林城市。

在全面提升水、大氣等綜合環境質量領域,順德在全市範圍內率先試點運用“互聯網+”推行河長制工作,實現實時監督、監測、執法,並投入25億元開展桂畔海水系系統綜合整治; 大氣汙染治理實現監測、監察“兩監聯動”“兩法銜接”,揚塵源汙染治理實施建築工地在線監控、無人機監察和噴淋壓塵共同把控。2018年底,順德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

古村落活化迎新氣象吸引村民迴歸

街巷、祠堂、宅第、私塾、水磨磚、蠔殼牆……走進北滘鎮桃村,仍有幸存的古建築群,大部分都是保留原貌及活化升級,而非拆後重建,延續了原汁原味的歷史記憶。人文薈萃的順德古村落,在城市治理的推動下,加快活化改造提升,不斷迎來新氣象,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2017年4月,桃村古村落活化工作啟動,確立了建成“桃源故里”的工作目標,並制定了桃村核心區遊覽線路和一期工程42個項目,目前已完成18個。其中,邀請廣州美術學院教師入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報功祠,用文化活化祠堂,併為村民開展國畫、油畫等教學活動,豐富村民日常生活。村民們也齊齊動手,主動參與活化鄉村,如為村子的牆體開展手繪。全村已完成汙水收集管道建設,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現在桃村樹綠水清,我們幸福感、獲得感大大增強。”說起村裡這幾年的變化,北滘桃村村民陳東難掩內心喜悅。他也按捺不住了,將自家房子改造成了一間名為“桃源故里驛站”的蠔殼屋,古色古香。目前,核心片區內有多間房屋重建,且還有不少村民有重建房屋的意願,迴歸村居生活。

另一古村落勒流街道黃連村以打造“古韻黃連、文旅小鎮”為目標,將民國風格建築雪圃學校活化為順德首家社區大學——黃連社區大學,常年開設講座、興趣班課程,深受村民歡迎;設立黃連廣繡協會、黃連廣繡傳承社,由廣繡界大師坐鎮,親身傳授廣繡技藝; 把原雪圃紀念堂遺址提升改造成廣東首個村級書畫創作展示場所——黃連畫家村,成功吸引8位當今國內書畫創作界大師常駐於此,給他們提供創作空間。

大師還為村民們親身授課,傳授傳統書畫技藝。2018年,黃連獲評中國都市景觀大賽“美麗鄉村營建”優勝獎。

根據鎮村發展現代化工作相關要求,順德正加快推動城市治理延伸到村居,緊扣城鄉統籌發展,讓村民們在家門口享受到城市治理的成果。2019年底前,順德將完成倫教羊額等5個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級,繼續鞏固全區8個古村落活化升級成果,在此基礎上,探索將古村“串珠成鏈”,進行連線打造,形成“順德樣板”“順德示範”。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