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太原境內的第一座大橋可不是'洋灰橋'

現在太原人談論起來太原境內汾河上的第一條公路橋,很多人馬上會提到是日軍淪陷太原後修建的"洋灰橋"。可實際上民國初期山西地方政府早就在大約今天迎澤橋的位置,建過一個結實牢靠的石墩木結構橋,可通行大型卡車,那就是早期稱做"太軍公路汾河木橋"。

汾河太原境內的第一座大橋可不是'洋灰橋'

太軍公路分二個標段,分別為汾陽—軍渡(汾軍段)和太原到汾陽(太汾段) ,工程主要工作量和技術難度都集中在穿越呂梁山的汾軍段。1921年11月汾軍公路竣工通車,工期為5個月,長度155公里。

汾河太原境內的第一座大橋可不是'洋灰橋'

這條充滿挑戰的公路是由美國軍人史迪威少校擔任總工程師,並親自設計和督修了汾軍段。這個史迪威少校日後大名鼎鼎,就是擔任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中國駐印軍司令的四星上將——史迪威將軍。2015年9月2日,約瑟夫·史迪威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汾河太原境內的第一座大橋可不是'洋灰橋'

汾軍公路竣工通車後,1921年11月21日,在汾陽縣舉行了盛大的“汾軍公路落成開車紀念會”。山西省地方政府特別派五輛汽車,邀請地方名流和新聞媒體前往參會,車隊走完公路全程,可謂盛況空前。

1922年6月,太汾段竣工,標誌著太軍段全線通車。做為整個太軍公路的關鍵性節點的汾河公路木橋就誕生在這個時候。

汾軍公路的建成徹底改變了晉西北延續了上千年的交通格局,使臨縣磧口鎮這個以水旱碼頭而興起的著名晉商古鎮從此走向衰落。

另外1920年,正值中國北方大旱,山西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顆粒無收。山西地方政府採取"以工代賑"的方法,客觀上解決了幾千災民的的就業和幾千個農村家庭的最低生活問題。二三十年代的山西是大興工程和創建實業的省,其他如豫、冀、魯等受災人口大量遷移山西,至今太原仍還有如"河北里","趙莊"等地名。

隨著1968年軍渡黃河大橋的建成通車,太軍公路向西延長至綏德,這條公路被國家正式編成了307國道。

再說說汾河木橋最後的命運。1937年11月8日,日軍炮擊小東門城牆,太原城防司令傅作義將軍雖率部拼死抵抗並一度給予日寇以重創,當聽聞城西的汾河木橋在交戰中損壞嚴重,並且木橋已被日軍實際控制的消息,突圍口只剩西南一個方向了,再不撤退就將全軍覆沒,因此下達了撤退命令。時值隆冬季節,幸虧汾河水不深且太原百姓祖輩有冬季搭草橋的傳統,才使得傅部涉水渡過汾河撤到呂梁山中。

這也就是這座汾河木橋最後的歸屬——毀於戰火。

以後的汾河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了,不再贅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