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

未掀暴風先暴雷!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行賄,52億跨國併購一場空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但依舊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7月29日,暴風集團開盤跌停,封單逾10萬手,市值僅為18.68億。

"

未掀暴風先暴雷!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行賄,52億跨國併購一場空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但依舊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7月29日,暴風集團開盤跌停,封單逾10萬手,市值僅為18.68億。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一度在視頻領域舉足輕重的暴風集團,未如其名,在行業未掀起顛覆的暴風,卻先暴雷了。

據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

2016年,為收購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以2.6億元撬動52億。52億的基金,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境大收購,結果一敗塗地。

隨後,暴風集團發佈的另一份公告稱,因公司放棄對子公司暴風智能股份的優先認購權等因素,公司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將喪失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

但即使是剔除了暴風智能,暴風集團仍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的風險。

與山西老鄉賈躍亭相比,亦步亦趨,重蹈樂視覆轍的馮鑫顯得有一絲不幸。

有接近馮鑫的人士表示,幾個“沒想到”曾令馮鑫痛心疾首,一是沒想到A股市場會冰火兩重天;二是沒想到曾經眼中的“世界第一”賽事轉播公司,會傾刻間化為烏有;三是沒想到在優先資金到期之前,MPS資產無法裝入上市公司。

如今,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不已。有業內人士感嘆說,馮鑫其實還是一個挺想做事的人,很可惜淪落到今天的命運。

失去馮鑫的暴風集團,賤賣子公司,再難以挽回失落的光輝。淨資產為負的暴風集團,在退市的邊緣還能掙扎多久呢?

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被查,已有45家公司受殃及,4家公司中止科創板上市

這個週末,瑞華的事情突然發酵起來。

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

未掀暴風先暴雷!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行賄,52億跨國併購一場空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但依舊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7月29日,暴風集團開盤跌停,封單逾10萬手,市值僅為18.68億。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一度在視頻領域舉足輕重的暴風集團,未如其名,在行業未掀起顛覆的暴風,卻先暴雷了。

據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

2016年,為收購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以2.6億元撬動52億。52億的基金,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境大收購,結果一敗塗地。

隨後,暴風集團發佈的另一份公告稱,因公司放棄對子公司暴風智能股份的優先認購權等因素,公司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將喪失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

但即使是剔除了暴風智能,暴風集團仍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的風險。

與山西老鄉賈躍亭相比,亦步亦趨,重蹈樂視覆轍的馮鑫顯得有一絲不幸。

有接近馮鑫的人士表示,幾個“沒想到”曾令馮鑫痛心疾首,一是沒想到A股市場會冰火兩重天;二是沒想到曾經眼中的“世界第一”賽事轉播公司,會傾刻間化為烏有;三是沒想到在優先資金到期之前,MPS資產無法裝入上市公司。

如今,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不已。有業內人士感嘆說,馮鑫其實還是一個挺想做事的人,很可惜淪落到今天的命運。

失去馮鑫的暴風集團,賤賣子公司,再難以挽回失落的光輝。淨資產為負的暴風集團,在退市的邊緣還能掙扎多久呢?

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被查,已有45家公司受殃及,4家公司中止科創板上市

這個週末,瑞華的事情突然發酵起來。

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作為曾經的國內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所被調查的影響已成為本年度最大的“雷”。

瑞華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太多了,瑞華官網顯示,截止到6月30日,瑞華一共有上市公司客戶316家,已經接近咱們大A股上市公司的近1/10,也就是說,差不多每10家公司就有一個。所以此番瑞華出事,打擊面是非常大的。

前不久的康得新財務造假一案,瑞華會記事務所已經被警告處理。

沒想到,輔仁藥業“爆雷”又給瑞華所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瑞華的問題似乎比想象中還嚴重的多。這一次,瑞華還能逃脫懲罰嗎?

對此,瑞華表示,目前正在接受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也在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結論。在調查結論出來前,不便發表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瑞華出事,受影響最大的除了那29家正在排隊IPO的企業,還有4家科創板公司。他們的IPO之路,會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

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金控集團不再“大而不倒”?

近日,央行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日前,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有7章56條,其中主要內容包括:①明確監管範圍;②將市場準入作為防控風險的第一道門檻;③嚴格股東資質監管;④強化資本來源真實性和資金運用合規性監管;⑤強化公司治理和關聯交易監管;⑥完善風險“防火牆”制度;⑦合理設置過渡期。

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

"

未掀暴風先暴雷!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行賄,52億跨國併購一場空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但依舊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7月29日,暴風集團開盤跌停,封單逾10萬手,市值僅為18.68億。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一度在視頻領域舉足輕重的暴風集團,未如其名,在行業未掀起顛覆的暴風,卻先暴雷了。

據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

2016年,為收購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以2.6億元撬動52億。52億的基金,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境大收購,結果一敗塗地。

隨後,暴風集團發佈的另一份公告稱,因公司放棄對子公司暴風智能股份的優先認購權等因素,公司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將喪失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

但即使是剔除了暴風智能,暴風集團仍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的風險。

與山西老鄉賈躍亭相比,亦步亦趨,重蹈樂視覆轍的馮鑫顯得有一絲不幸。

有接近馮鑫的人士表示,幾個“沒想到”曾令馮鑫痛心疾首,一是沒想到A股市場會冰火兩重天;二是沒想到曾經眼中的“世界第一”賽事轉播公司,會傾刻間化為烏有;三是沒想到在優先資金到期之前,MPS資產無法裝入上市公司。

如今,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不已。有業內人士感嘆說,馮鑫其實還是一個挺想做事的人,很可惜淪落到今天的命運。

失去馮鑫的暴風集團,賤賣子公司,再難以挽回失落的光輝。淨資產為負的暴風集團,在退市的邊緣還能掙扎多久呢?

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被查,已有45家公司受殃及,4家公司中止科創板上市

這個週末,瑞華的事情突然發酵起來。

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作為曾經的國內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所被調查的影響已成為本年度最大的“雷”。

瑞華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太多了,瑞華官網顯示,截止到6月30日,瑞華一共有上市公司客戶316家,已經接近咱們大A股上市公司的近1/10,也就是說,差不多每10家公司就有一個。所以此番瑞華出事,打擊面是非常大的。

前不久的康得新財務造假一案,瑞華會記事務所已經被警告處理。

沒想到,輔仁藥業“爆雷”又給瑞華所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瑞華的問題似乎比想象中還嚴重的多。這一次,瑞華還能逃脫懲罰嗎?

對此,瑞華表示,目前正在接受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也在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結論。在調查結論出來前,不便發表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瑞華出事,受影響最大的除了那29家正在排隊IPO的企業,還有4家科創板公司。他們的IPO之路,會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

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金控集團不再“大而不倒”?

近日,央行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日前,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有7章56條,其中主要內容包括:①明確監管範圍;②將市場準入作為防控風險的第一道門檻;③嚴格股東資質監管;④強化資本來源真實性和資金運用合規性監管;⑤強化公司治理和關聯交易監管;⑥完善風險“防火牆”制度;⑦合理設置過渡期。

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整體上,對於金控公司,該徵求意見稿,強調了合規的穿透性檢查,不再浮於表面,尤其對於股權結構、資金等的要求,都在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這一政策如果正式施行,對於相關的金控集團,將是重大的監督,對於一些行業來說,也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最常接觸的金融單位,就是銀行、保險和券商了。

而這個基礎之上,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近幾年來,有多個非金融的公司,由於規模的發展,逐漸拓展到了金融的領域,由於大多在原領域都有著龐大的基礎,所以涉及的金融領域,便被冠之“某某金控集團”,來體現它們的強大。

這也意味著,那些背靠大股東看起來強大的金控集團,將告別“大而不倒”的時代。

對於金控公司的這些規定,可能很多普通投資者,第一眼感覺還是一臉懵逼,因為看起來離自己的生活太遠。

實際上,遠不是如此,這則徵求意見稿,離每一個投資者,都非常的近。

金控公司,在過去幾年的迅速發展,既是本身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需求,同時,一些公司本身也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埋下了隱患。出臺了徵求意見稿,至少投資者應該清楚,那些很多掛著“金控”名頭的公司,同樣存在著“假大空”的可能。

蘋果被曝承包商定期採集Siri錄音,現實版竊聽風雲?

如果你是蘋果手機的用戶,或是對蘋果手機有所瞭解,那一定知道名為“Siri”的智能語音助理程序。

近日,英國《衛報》披露,相關工作人員爆料,蘋果公司的承包商會定期採集Siri的錄音,並分發給人工評估人員,作為對該程序“質量控制或評級工作”的一部分。而這些錄音,可能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洩露。

對此,蘋果公司迴應稱,對Siri錄音的分析是在安全環境中進行的,而且這部分數據佔日常激活量的比例不到1%,錄音長度也只有“幾秒鐘”。蘋果公司還強調,在Siri的隱私政策中,用戶可以選擇關閉地點信息或完全禁用Siri。

"

未掀暴風先暴雷!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行賄,52億跨國併購一場空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但依舊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7月29日,暴風集團開盤跌停,封單逾10萬手,市值僅為18.68億。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一度在視頻領域舉足輕重的暴風集團,未如其名,在行業未掀起顛覆的暴風,卻先暴雷了。

據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

2016年,為收購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以2.6億元撬動52億。52億的基金,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境大收購,結果一敗塗地。

隨後,暴風集團發佈的另一份公告稱,因公司放棄對子公司暴風智能股份的優先認購權等因素,公司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將喪失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

但即使是剔除了暴風智能,暴風集團仍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的風險。

與山西老鄉賈躍亭相比,亦步亦趨,重蹈樂視覆轍的馮鑫顯得有一絲不幸。

有接近馮鑫的人士表示,幾個“沒想到”曾令馮鑫痛心疾首,一是沒想到A股市場會冰火兩重天;二是沒想到曾經眼中的“世界第一”賽事轉播公司,會傾刻間化為烏有;三是沒想到在優先資金到期之前,MPS資產無法裝入上市公司。

如今,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不已。有業內人士感嘆說,馮鑫其實還是一個挺想做事的人,很可惜淪落到今天的命運。

失去馮鑫的暴風集團,賤賣子公司,再難以挽回失落的光輝。淨資產為負的暴風集團,在退市的邊緣還能掙扎多久呢?

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被查,已有45家公司受殃及,4家公司中止科創板上市

這個週末,瑞華的事情突然發酵起來。

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作為曾經的國內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所被調查的影響已成為本年度最大的“雷”。

瑞華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太多了,瑞華官網顯示,截止到6月30日,瑞華一共有上市公司客戶316家,已經接近咱們大A股上市公司的近1/10,也就是說,差不多每10家公司就有一個。所以此番瑞華出事,打擊面是非常大的。

前不久的康得新財務造假一案,瑞華會記事務所已經被警告處理。

沒想到,輔仁藥業“爆雷”又給瑞華所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瑞華的問題似乎比想象中還嚴重的多。這一次,瑞華還能逃脫懲罰嗎?

對此,瑞華表示,目前正在接受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也在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結論。在調查結論出來前,不便發表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瑞華出事,受影響最大的除了那29家正在排隊IPO的企業,還有4家科創板公司。他們的IPO之路,會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

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金控集團不再“大而不倒”?

近日,央行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日前,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有7章56條,其中主要內容包括:①明確監管範圍;②將市場準入作為防控風險的第一道門檻;③嚴格股東資質監管;④強化資本來源真實性和資金運用合規性監管;⑤強化公司治理和關聯交易監管;⑥完善風險“防火牆”制度;⑦合理設置過渡期。

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整體上,對於金控公司,該徵求意見稿,強調了合規的穿透性檢查,不再浮於表面,尤其對於股權結構、資金等的要求,都在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這一政策如果正式施行,對於相關的金控集團,將是重大的監督,對於一些行業來說,也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最常接觸的金融單位,就是銀行、保險和券商了。

而這個基礎之上,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近幾年來,有多個非金融的公司,由於規模的發展,逐漸拓展到了金融的領域,由於大多在原領域都有著龐大的基礎,所以涉及的金融領域,便被冠之“某某金控集團”,來體現它們的強大。

這也意味著,那些背靠大股東看起來強大的金控集團,將告別“大而不倒”的時代。

對於金控公司的這些規定,可能很多普通投資者,第一眼感覺還是一臉懵逼,因為看起來離自己的生活太遠。

實際上,遠不是如此,這則徵求意見稿,離每一個投資者,都非常的近。

金控公司,在過去幾年的迅速發展,既是本身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需求,同時,一些公司本身也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埋下了隱患。出臺了徵求意見稿,至少投資者應該清楚,那些很多掛著“金控”名頭的公司,同樣存在著“假大空”的可能。

蘋果被曝承包商定期採集Siri錄音,現實版竊聽風雲?

如果你是蘋果手機的用戶,或是對蘋果手機有所瞭解,那一定知道名為“Siri”的智能語音助理程序。

近日,英國《衛報》披露,相關工作人員爆料,蘋果公司的承包商會定期採集Siri的錄音,並分發給人工評估人員,作為對該程序“質量控制或評級工作”的一部分。而這些錄音,可能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洩露。

對此,蘋果公司迴應稱,對Siri錄音的分析是在安全環境中進行的,而且這部分數據佔日常激活量的比例不到1%,錄音長度也只有“幾秒鐘”。蘋果公司還強調,在Siri的隱私政策中,用戶可以選擇關閉地點信息或完全禁用Siri。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這款語音助手卻被外媒曝光出洩露用戶隱私的問題。

雖然蘋果稱可以選擇關閉和禁用,但事實上很多用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意外激活”了Siri,並可能因此洩露了私密信息。

蘋果的迴應很讓人緊張和惶恐,蘋果曾多次在其發佈會和廣告上強調“用戶隱私安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對旗下智能語音助手進行人工監督的公司。

亞馬遜的Alexa、谷歌的Google Home等智能設備都曾被爆出有人工聽取用戶錄音的情況,並且這些員工同樣聽到了意外激活情況下的隱私錄音。

近年來,隱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但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面前,自己在網絡上猶如“裸體”,你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手機等電子產品記錄,甚至不經過你的允許悄悄啟動攝像頭!這對用戶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科創板首日限漲跌,換手熱度相對冷卻

上證指數報2941.01點,下跌0.12%,成交額1474.39億。

深證成指報9354.28點,上漲0.06%,成交額1963.03億。

創業板指報1566.52點,上漲0.3%,成交額633.68億。

兩市合計成交3437.42億。

從盤面上看,半導體、富士康、養雞居板塊漲幅榜前列,自貿港、券商、工業大麻板塊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①證券日報發文:期待創業板“註冊制時刻”早點到來;

②明後兩日,將舉行上海談判會議;

③暴風集團“風暴”持續發酵,股價開盤直線跌停,跌停板封單數超27萬手;

④字節跳動迴應研發手機傳聞:僅為滿足錘子手機老用戶需求;

⑤注入修正藥業預期夢碎,吉藥控股開盤跌停。

資金成本

隔夜shibor2.636%,漲0.8個基點;

一週shibor2.647%,漲0.5個基點;

三個月shibor2.629%,漲0.4個基點。

本週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均為週一當日到期,日內央行不開展逆回購操作,為連續第五日暫停;

銀行間利率市場較為平穩,中短期拆借利率依舊倒掛,質押式回購市場與上週五持平。

債市

國債期貨經跳水後企穩盤整;

國債指數漲0.03%,延續處於擴張區間。

匯市

美元兌人民幣離岸價6.8948,兌在岸價6.8901;

日內,美元指數延續強勢上行,兌人民幣較上週五回升200個基點,美國GDP數據的強勁、週四的美聯儲降息預期,支撐美元維持強勢。

"

未掀暴風先暴雷!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行賄,52億跨國併購一場空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但依舊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7月29日,暴風集團開盤跌停,封單逾10萬手,市值僅為18.68億。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一度在視頻領域舉足輕重的暴風集團,未如其名,在行業未掀起顛覆的暴風,卻先暴雷了。

據透露,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

2016年,為收購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以2.6億元撬動52億。52億的基金,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境大收購,結果一敗塗地。

隨後,暴風集團發佈的另一份公告稱,因公司放棄對子公司暴風智能股份的優先認購權等因素,公司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將喪失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

但即使是剔除了暴風智能,暴風集團仍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全年淨資產為負的風險。

與山西老鄉賈躍亭相比,亦步亦趨,重蹈樂視覆轍的馮鑫顯得有一絲不幸。

有接近馮鑫的人士表示,幾個“沒想到”曾令馮鑫痛心疾首,一是沒想到A股市場會冰火兩重天;二是沒想到曾經眼中的“世界第一”賽事轉播公司,會傾刻間化為烏有;三是沒想到在優先資金到期之前,MPS資產無法裝入上市公司。

如今,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不已。有業內人士感嘆說,馮鑫其實還是一個挺想做事的人,很可惜淪落到今天的命運。

失去馮鑫的暴風集團,賤賣子公司,再難以挽回失落的光輝。淨資產為負的暴風集團,在退市的邊緣還能掙扎多久呢?

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被查,已有45家公司受殃及,4家公司中止科創板上市

這個週末,瑞華的事情突然發酵起來。

7月28日晚,又有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所事件的影響,擬進行的增發、配股、可轉債發行等項目紛紛中止審查。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作為曾經的國內第二大會計事務所,瑞華所被調查的影響已成為本年度最大的“雷”。

瑞華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太多了,瑞華官網顯示,截止到6月30日,瑞華一共有上市公司客戶316家,已經接近咱們大A股上市公司的近1/10,也就是說,差不多每10家公司就有一個。所以此番瑞華出事,打擊面是非常大的。

前不久的康得新財務造假一案,瑞華會記事務所已經被警告處理。

沒想到,輔仁藥業“爆雷”又給瑞華所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瑞華的問題似乎比想象中還嚴重的多。這一次,瑞華還能逃脫懲罰嗎?

對此,瑞華表示,目前正在接受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也在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結論。在調查結論出來前,不便發表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瑞華出事,受影響最大的除了那29家正在排隊IPO的企業,還有4家科創板公司。他們的IPO之路,會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

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金控集團不再“大而不倒”?

近日,央行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日前,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有7章56條,其中主要內容包括:①明確監管範圍;②將市場準入作為防控風險的第一道門檻;③嚴格股東資質監管;④強化資本來源真實性和資金運用合規性監管;⑤強化公司治理和關聯交易監管;⑥完善風險“防火牆”制度;⑦合理設置過渡期。

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整體上,對於金控公司,該徵求意見稿,強調了合規的穿透性檢查,不再浮於表面,尤其對於股權結構、資金等的要求,都在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這一政策如果正式施行,對於相關的金控集團,將是重大的監督,對於一些行業來說,也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最常接觸的金融單位,就是銀行、保險和券商了。

而這個基礎之上,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近幾年來,有多個非金融的公司,由於規模的發展,逐漸拓展到了金融的領域,由於大多在原領域都有著龐大的基礎,所以涉及的金融領域,便被冠之“某某金控集團”,來體現它們的強大。

這也意味著,那些背靠大股東看起來強大的金控集團,將告別“大而不倒”的時代。

對於金控公司的這些規定,可能很多普通投資者,第一眼感覺還是一臉懵逼,因為看起來離自己的生活太遠。

實際上,遠不是如此,這則徵求意見稿,離每一個投資者,都非常的近。

金控公司,在過去幾年的迅速發展,既是本身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需求,同時,一些公司本身也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埋下了隱患。出臺了徵求意見稿,至少投資者應該清楚,那些很多掛著“金控”名頭的公司,同樣存在著“假大空”的可能。

蘋果被曝承包商定期採集Siri錄音,現實版竊聽風雲?

如果你是蘋果手機的用戶,或是對蘋果手機有所瞭解,那一定知道名為“Siri”的智能語音助理程序。

近日,英國《衛報》披露,相關工作人員爆料,蘋果公司的承包商會定期採集Siri的錄音,並分發給人工評估人員,作為對該程序“質量控制或評級工作”的一部分。而這些錄音,可能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洩露。

對此,蘋果公司迴應稱,對Siri錄音的分析是在安全環境中進行的,而且這部分數據佔日常激活量的比例不到1%,錄音長度也只有“幾秒鐘”。蘋果公司還強調,在Siri的隱私政策中,用戶可以選擇關閉地點信息或完全禁用Siri。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沒想到,這款語音助手卻被外媒曝光出洩露用戶隱私的問題。

雖然蘋果稱可以選擇關閉和禁用,但事實上很多用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意外激活”了Siri,並可能因此洩露了私密信息。

蘋果的迴應很讓人緊張和惶恐,蘋果曾多次在其發佈會和廣告上強調“用戶隱私安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對旗下智能語音助手進行人工監督的公司。

亞馬遜的Alexa、谷歌的Google Home等智能設備都曾被爆出有人工聽取用戶錄音的情況,並且這些員工同樣聽到了意外激活情況下的隱私錄音。

近年來,隱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但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面前,自己在網絡上猶如“裸體”,你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手機等電子產品記錄,甚至不經過你的允許悄悄啟動攝像頭!這對用戶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科創板首日限漲跌,換手熱度相對冷卻

上證指數報2941.01點,下跌0.12%,成交額1474.39億。

深證成指報9354.28點,上漲0.06%,成交額1963.03億。

創業板指報1566.52點,上漲0.3%,成交額633.68億。

兩市合計成交3437.42億。

從盤面上看,半導體、富士康、養雞居板塊漲幅榜前列,自貿港、券商、工業大麻板塊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①證券日報發文:期待創業板“註冊制時刻”早點到來;

②明後兩日,將舉行上海談判會議;

③暴風集團“風暴”持續發酵,股價開盤直線跌停,跌停板封單數超27萬手;

④字節跳動迴應研發手機傳聞:僅為滿足錘子手機老用戶需求;

⑤注入修正藥業預期夢碎,吉藥控股開盤跌停。

資金成本

隔夜shibor2.636%,漲0.8個基點;

一週shibor2.647%,漲0.5個基點;

三個月shibor2.629%,漲0.4個基點。

本週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均為週一當日到期,日內央行不開展逆回購操作,為連續第五日暫停;

銀行間利率市場較為平穩,中短期拆借利率依舊倒掛,質押式回購市場與上週五持平。

債市

國債期貨經跳水後企穩盤整;

國債指數漲0.03%,延續處於擴張區間。

匯市

美元兌人民幣離岸價6.8948,兌在岸價6.8901;

日內,美元指數延續強勢上行,兌人民幣較上週五回升200個基點,美國GDP數據的強勁、週四的美聯儲降息預期,支撐美元維持強勢。

昔日股王,一場風暴!瑞華成審計“毒藥”?央行超嚴監管要來了

【午茶君說】

早間,科創板個股多數高開,沃爾德強勢衝擊20%漲停板,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然多數科創成分股熱度相對冷卻,近半數換手率降至30%以下;A股三大股指表現波瀾不驚,於5日線上方寬幅盤整,富士康、5G概念居漲幅榜前列,上海自貿、券商信託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日內,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出上海市場,然持續淨流入深圳市場,形成“蹺蹺板”態勢,從形態上看,滬指多重均線交織,表現相對弱於深市。綜合消息面看,上海會議或難有明確利好,短期指數或延續盤整。

總體來看,滬深兩市成交趨於平淡,資金觀望情緒濃厚,個股跌多漲少,賺錢效應較差。科創板方面,個股表現依舊亮眼,沃爾德、交控科技等個股高位震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