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歷史:德國前身——普魯士的崛起

普魯士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小諸侯國,本來並不強大,但國王威廉一世勵精圖治,擴充軍備,逐漸成為歐洲的一個軍事強國。威廉世自稱“士兵國王”,認為一個國王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他加重賦稅,擴充軍隊,強迫農民當兵,把普魯士軍隊從4萬人增加到9萬人,還參加了反對瑞典霸權的北方戰爭。

話說歷史:德國前身——普魯士的崛起

但令威廉一世頭疼的是他的兒子腓特烈,他不喜歡軍事而喜歡音樂。腓特烈從小就受到法國文化的薰陶,一心想當個音樂家和哲學家。他不僅能熟練地吹奏橫笛,自己作曲,還寫了很多優美的詩。威廉一世非常生氣,認為他學的都是寫沒用的東西,因此腓特烈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並和好朋友準備逃到英國去,結果半路被攔截了。威廉一世把他關了起來,後來腓特烈終於屈服,表示願意學習軍事,這才獲得了自由。

1740年,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即位,被稱為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即位後,不再沉溺於文學藝術,而是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他每天早晨四五點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平時穿的衣服也是普通的士兵服,僅僅在參加慶典時才穿上一件外袍。腓特烈生活簡樸,他的官員的薪俸也很少,他要求官員必須嚴格遵守法律,嚴懲貪汙。在當時,歐洲各國貪汙腐敗成風,只有普魯士官員清廉。

話說歷史:德國前身——普魯士的崛起

為了增強國力,腓特烈二世頒佈了一系列的法律,大力發展經濟,他組織人員改造河流,排幹沼澤,給農民提供牲畜和種子,發放貸款。在礦產豐富的西里西亞地區建立礦場,在柏林建了很多工廠。

普魯士的崛起是和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分不開的。腓特烈二世把軍隊建設看得高於一切,他將原來9萬人的軍隊擴充到20多萬,把國家45的收入都用於軍費開支。普魯士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腓特烈二世率領他的軍隊四處征戰,奪取了大片土地。1740年 ,他剛即位就加入了法國組織的反奧同盟,發動了對奧地利的戰爭。經過兩次戰爭,普魯士佔領了奧地利最富庶、工業最發達的西里西亞摘取了“奧地利王冠上的明珠”,獲得了3.5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國土面積增加了13,實力大增。在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戰爭期間,普魯士聯合英國,同法國、奧地利、俄國作戰,雖然首都柏林一度被俄國佔領,但後來卻反敗為勝,鞏固了自己的領土,一躍成為歐洲的強國之一。172年,腓特烈二世又勾結奧地利和俄國瓜分波蘭,奪取了3.6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法國一位高級官員驚歎說:“別的國家都是擁有一支軍隊,而普魯士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話說歷史:德國前身——普魯士的崛起

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的名將,他畢生從事戰略戰術方面的研究,創造了多種戰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線形戰術”,當時歐洲軍隊使用的火槍一次只能發射一發子彈,發射第一顆子彈後,要退出彈殼裝第二顆子彈,中間間隔了一段時間。腓特烈二世將士兵排列成三排,第一排士兵臥倒,第二排士兵單腿跪下,第三排士兵站立。當第一排的士兵射擊時,第二、第三排的士兵裝子彈。第二、第三排的士兵發射時第一排的士兵裝子彈,如此反覆循環,可以不停射擊,殺傷力很大。靠著這種戰術,腓特烈二世打了很多勝仗。

話說歷史:德國前身——普魯士的崛起

但在與俄國作戰時,他的這種戰術卻遭到了失敗。原來俄國騎兵的速度很快,像一陣風似的就衝到了普魯士軍隊的陣地,普魯士士兵根本就來不及裝子彈,因此遭到了慘敗。

腓特烈二世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得出了戰爭的關鍵在於速度。他又設計了一種新的戰術,首先用大炮猛轟敵人的陣地,然後再派騎兵衝鋒,最後步兵上前鞏固成果。這種炮兵、騎兵和步兵相結合的戰術成為近代戰爭史上最有效的進攻手段。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去世,他被尊為“大帝”。在他臨死前,神父佈道說:“人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腓特烈二世掙扎著坐起來,大喊:“我不要赤條條地去,我要穿上我的軍裝!”後來拿破崙來到他的墓前,對手下的將軍說:“如果他還活著,我們根本就來不了柏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