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 戒指 尋玉姬 2019-08-23
"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表面的玻璃光澤

4、查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左右,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時翡翠較重,有“打手”感,而其他玉石類,如石英岩質玉石等則相對較輕。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表面的玻璃光澤

4、查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左右,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時翡翠較重,有“打手”感,而其他玉石類,如石英岩質玉石等則相對較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拿在手裡會有“沉”感

5、折射率:

點測法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很少與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表面的玻璃光澤

4、查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左右,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時翡翠較重,有“打手”感,而其他玉石類,如石英岩質玉石等則相對較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拿在手裡會有“沉”感

5、折射率:

點測法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很少與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6、手感:

傳熱、散熱都很快,放在手上有冰涼感,摸起來有柔滑細膩的手感。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表面的玻璃光澤

4、查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左右,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時翡翠較重,有“打手”感,而其他玉石類,如石英岩質玉石等則相對較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拿在手裡會有“沉”感

5、折射率:

點測法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很少與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6、手感:

傳熱、散熱都很快,放在手上有冰涼感,摸起來有柔滑細膩的手感。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7、經過加熱優化的翡翠會比天然翡翠顯幹,由於基本性質與天然翡翠基本相同,因此常規方法不易鑑別。另可通過紅外光譜儀進行鑑別,天然翡翠在1500~1700cm-1、3500~3700cm-1附近表現出較強的吸收區,而熱處理紅翡則沒有,說明燒製翡翠中沒有水的存在。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表面的玻璃光澤

4、查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左右,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時翡翠較重,有“打手”感,而其他玉石類,如石英岩質玉石等則相對較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拿在手裡會有“沉”感

5、折射率:

點測法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很少與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6、手感:

傳熱、散熱都很快,放在手上有冰涼感,摸起來有柔滑細膩的手感。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7、經過加熱優化的翡翠會比天然翡翠顯幹,由於基本性質與天然翡翠基本相同,因此常規方法不易鑑別。另可通過紅外光譜儀進行鑑別,天然翡翠在1500~1700cm-1、3500~3700cm-1附近表現出較強的吸收區,而熱處理紅翡則沒有,說明燒製翡翠中沒有水的存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8、經過嚴重浸蠟處理的翡翠,可將之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可使蠟溢出,在紫外燈下浸油者可見黃色熒光(之前有發一篇《翡翠“瑩光”與“熒光”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價格卻天差地別》的文章),浸蠟者可見藍白色熒光,有機物峰明顯。

"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 翡翠的優化處理

翡翠的優化,比如在拋光過程中使用酸梅湯、打蠟,那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優化,並不破壞翡翠的結構。這些加工工藝,不管是行業內標準,還是國家鑑定標準,都是允許的。還有一些方法是不被允許的,比如:拋光粉、覆膜、燒色。

這些優化處理的翡翠在2003年以前可以視為“A貨”翡翠,但在2003年新的標準規定中指明,任何化學加工,包括注蠟都不能算A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主要分為兩類:

1、熱處理

目的是促進氧化作用的發生,使黃、棕、褐色的翡翠轉變為鮮豔的紅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方法是將體積相近的翡翠清洗乾淨後放在爐中加熱,最好是包上懸空吊在爐中,升溫速度要緩慢,當翡翠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緩慢降溫,冷卻後翡翠就呈現紅色。

若想要較鮮豔的紅色,可浸在漂白水中氯化數小時,以增加它的豔麗程度。此方法與天然紅翡具有同樣的耐久性。

2、浸蠟

是翡翠加工中的常見工序,不影響翡翠的光澤和結構,目的是掩蓋翡翠的裂紋,增加透明度。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浸蠟

方法是將翡翠放入蠟液體中稍加溫、浸泡,使蠟液體沿裂隙和微小縫隙滲入,再拋光以達到上述目的。此方法只是暫時性的,如遇到高溫會使蠟質溢出,耐久性差。

3、拋光粉、覆膜

這兩種方法從目的上來說是以次充好,從學術上來說,並沒有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不能算作B貨,可以理解為翡翠行業裡的“障眼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拋光粉比較常用,在緬甸曼德勒購買翡翠的時候,經常有貨主來拿翡翠鐲子,整體淡綠、淡紫或淡綠和淡紫相同。客人在緬甸買的的時候會覺得顏色很濃豔,拿回國內過了一段時間後,顏色漸漸淡去。也有人在國內購買的手鐲,佩戴一兩個月以後,發現顏色變淡或消失,而當時購買的時候也有翡翠鑑定證書標明是A貨。

其實這些情況都可能是因為商家使用了“有色拋光粉”,商家可能先把翡翠做好鑑定證書,然後再抹上一層有色拋光粉,使得有色的部分更加濃豔,以此欺騙客戶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翡翠正常的加工流程也會使用“拋光粉”,不過都是使用無色拋光粉。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

再就是覆膜,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給翡翠“穿衣服”,給翡翠的外表鍍(覆)上一層有色染料。這種方法和拋光粉有共同之處,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如果僅僅是表面的覆膜,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翡翠,比如封底鑲嵌的翡翠戒指,其只在戒面底部覆蓋,以提高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這種方式的覆膜就非常難識別了。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覆膜翡翠

● 鑑定特徵

1、看表面及內部結構:

透射光下可見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交織結構,而後者在反射光下多出現“翠性”,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附近較易觀察到,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越細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用“微波紋”,也是人們常說的“橘皮”特徵(這是由於長柱狀、束狀略具定向分佈的硬玉顆粒間硬度差異造成的,是翡翠內部結構的外在反映)。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橘皮

2、看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顏色的組合和分佈,觀察有無“色根”,過渡是否明顯或自然,是否為正常的翡翠顏色,以區別其他相似的玉石,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或者人工染色。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3、看光澤:

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表面的玻璃光澤

4、查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左右,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時翡翠較重,有“打手”感,而其他玉石類,如石英岩質玉石等則相對較輕。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A貨翡翠拿在手裡會有“沉”感

5、折射率:

點測法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很少與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6、手感:

傳熱、散熱都很快,放在手上有冰涼感,摸起來有柔滑細膩的手感。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7、經過加熱優化的翡翠會比天然翡翠顯幹,由於基本性質與天然翡翠基本相同,因此常規方法不易鑑別。另可通過紅外光譜儀進行鑑別,天然翡翠在1500~1700cm-1、3500~3700cm-1附近表現出較強的吸收區,而熱處理紅翡則沒有,說明燒製翡翠中沒有水的存在。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8、經過嚴重浸蠟處理的翡翠,可將之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可使蠟溢出,在紫外燈下浸油者可見黃色熒光(之前有發一篇《翡翠“瑩光”與“熒光”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價格卻天差地別》的文章),浸蠟者可見藍白色熒光,有機物峰明顯。

翡翠的優化處理及鑑定特徵(乾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