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

秦末楚漢之爭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在許多人心中,項羽是英雄氣短,最終自刎烏江,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許多人認為,如果范增不死,或許項羽就不會中計,也不會有後來的失敗。那麼這位范增究竟能力如何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

秦末楚漢之爭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在許多人心中,項羽是英雄氣短,最終自刎烏江,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許多人認為,如果范增不死,或許項羽就不會中計,也不會有後來的失敗。那麼這位范增究竟能力如何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劉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將范增於項羽的重要作用描述了出來。而且,為了打敗項羽,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費了好大勁才使得項羽君臣失和,可見劉邦等人對范增的忌憚。

在史書中,對於范增的記載很少,《史記》中也沒有給他單獨列傳,不過也說了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而那寥寥數次的記錄也顯示了范增確實是很有才華,很有本事的一個人。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對范增的記載有三次:

第一次:建議項梁立楚國後人熊心為王。

范增認為六國的滅亡,楚國是最讓人遺憾的,大家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如果用楚國的名義反秦,一定能夠取得奇效,他認為陳勝之所以失敗,就是不立楚國後人而選擇自立為王。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范增對於天下的局勢看得很透徹,他懂得利用當時的人心來給自己陣營創造優勢條件。

"

秦末楚漢之爭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在許多人心中,項羽是英雄氣短,最終自刎烏江,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許多人認為,如果范增不死,或許項羽就不會中計,也不會有後來的失敗。那麼這位范增究竟能力如何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劉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將范增於項羽的重要作用描述了出來。而且,為了打敗項羽,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費了好大勁才使得項羽君臣失和,可見劉邦等人對范增的忌憚。

在史書中,對於范增的記載很少,《史記》中也沒有給他單獨列傳,不過也說了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而那寥寥數次的記錄也顯示了范增確實是很有才華,很有本事的一個人。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對范增的記載有三次:

第一次:建議項梁立楚國後人熊心為王。

范增認為六國的滅亡,楚國是最讓人遺憾的,大家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如果用楚國的名義反秦,一定能夠取得奇效,他認為陳勝之所以失敗,就是不立楚國後人而選擇自立為王。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范增對於天下的局勢看得很透徹,他懂得利用當時的人心來給自己陣營創造優勢條件。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二次:鴻門宴建議項羽殺劉邦。

楚懷王召天下各路諸王伐秦,曾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王。項羽實力最強,本以為能最先到達咸陽,然而卻被劉邦捷足先登,這讓項羽非常不滿意。

劉邦本來是個貪財好色的人,入咸陽之後,因為張良等人的勸阻,竟然未取一分一毫,還跟關中百姓來了個約法三章,這就讓范增對劉邦起了警惕之心,讓項羽趕緊擊殺劉邦。

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那時候項羽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而劉邦的實力還十分弱小。范增僅憑劉邦的舉動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以及存在的威脅,可見他眼光之毒辣。只可惜項羽不聽,導致養虎為患。

"

秦末楚漢之爭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在許多人心中,項羽是英雄氣短,最終自刎烏江,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許多人認為,如果范增不死,或許項羽就不會中計,也不會有後來的失敗。那麼這位范增究竟能力如何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劉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將范增於項羽的重要作用描述了出來。而且,為了打敗項羽,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費了好大勁才使得項羽君臣失和,可見劉邦等人對范增的忌憚。

在史書中,對於范增的記載很少,《史記》中也沒有給他單獨列傳,不過也說了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而那寥寥數次的記錄也顯示了范增確實是很有才華,很有本事的一個人。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對范增的記載有三次:

第一次:建議項梁立楚國後人熊心為王。

范增認為六國的滅亡,楚國是最讓人遺憾的,大家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如果用楚國的名義反秦,一定能夠取得奇效,他認為陳勝之所以失敗,就是不立楚國後人而選擇自立為王。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范增對於天下的局勢看得很透徹,他懂得利用當時的人心來給自己陣營創造優勢條件。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二次:鴻門宴建議項羽殺劉邦。

楚懷王召天下各路諸王伐秦,曾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王。項羽實力最強,本以為能最先到達咸陽,然而卻被劉邦捷足先登,這讓項羽非常不滿意。

劉邦本來是個貪財好色的人,入咸陽之後,因為張良等人的勸阻,竟然未取一分一毫,還跟關中百姓來了個約法三章,這就讓范增對劉邦起了警惕之心,讓項羽趕緊擊殺劉邦。

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那時候項羽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而劉邦的實力還十分弱小。范增僅憑劉邦的舉動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以及存在的威脅,可見他眼光之毒辣。只可惜項羽不聽,導致養虎為患。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三次:項羽攻滎陽,劉邦請和,被范增制止。

項羽急攻滎陽,又切了劉邦糧道,劉邦大軍兩道匱乏,向項羽求和,項羽本來想要答應,結果被范增制止。

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後來,劉邦忌憚范增,採用陳平的反間計,使得項羽君臣失和,以至於范增離走,病死途中。

"

秦末楚漢之爭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在許多人心中,項羽是英雄氣短,最終自刎烏江,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許多人認為,如果范增不死,或許項羽就不會中計,也不會有後來的失敗。那麼這位范增究竟能力如何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劉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將范增於項羽的重要作用描述了出來。而且,為了打敗項羽,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費了好大勁才使得項羽君臣失和,可見劉邦等人對范增的忌憚。

在史書中,對於范增的記載很少,《史記》中也沒有給他單獨列傳,不過也說了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而那寥寥數次的記錄也顯示了范增確實是很有才華,很有本事的一個人。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對范增的記載有三次:

第一次:建議項梁立楚國後人熊心為王。

范增認為六國的滅亡,楚國是最讓人遺憾的,大家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如果用楚國的名義反秦,一定能夠取得奇效,他認為陳勝之所以失敗,就是不立楚國後人而選擇自立為王。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范增對於天下的局勢看得很透徹,他懂得利用當時的人心來給自己陣營創造優勢條件。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二次:鴻門宴建議項羽殺劉邦。

楚懷王召天下各路諸王伐秦,曾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王。項羽實力最強,本以為能最先到達咸陽,然而卻被劉邦捷足先登,這讓項羽非常不滿意。

劉邦本來是個貪財好色的人,入咸陽之後,因為張良等人的勸阻,竟然未取一分一毫,還跟關中百姓來了個約法三章,這就讓范增對劉邦起了警惕之心,讓項羽趕緊擊殺劉邦。

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那時候項羽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而劉邦的實力還十分弱小。范增僅憑劉邦的舉動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以及存在的威脅,可見他眼光之毒辣。只可惜項羽不聽,導致養虎為患。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三次:項羽攻滎陽,劉邦請和,被范增制止。

項羽急攻滎陽,又切了劉邦糧道,劉邦大軍兩道匱乏,向項羽求和,項羽本來想要答應,結果被范增制止。

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後來,劉邦忌憚范增,採用陳平的反間計,使得項羽君臣失和,以至於范增離走,病死途中。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從項羽本紀中,能夠找到關於范增的記載也就上面幾條,不過從幾次范增的反應來看,他確實是有過人的才能。然而,我們也看到,范增的才能固然無法衡量,但他也有著致命的性格缺陷。

范增原本是項梁的謀士,與項梁屬於同一輩分。項梁戰死後,項羽尊范增為亞父。然而,這時候的項羽不過是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范增更多的是將項羽當作後輩來對待。

鴻門宴上,范增見項羽已經沒有了殺劉邦的心思,於是自作主張讓項莊藉助舞劍來刺殺劉邦。被識破後,范增竟然氣得指著項羽的鼻子說道,“豎子不足以謀!”

可見,在范增心中,他從來沒有將項羽當作君主來對待,他的身份角色一直都沒有轉變過來。

而後來陳平的離間計在我們看來並不算特別高明,但是項羽輕易就相信了,於是“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

項羽的這樣做法,也讓范增的脾氣一下就上來了,說道,“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賜骸骨歸卒伍。”

"

秦末楚漢之爭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在許多人心中,項羽是英雄氣短,最終自刎烏江,留下了極大的遺憾。

許多人認為,如果范增不死,或許項羽就不會中計,也不會有後來的失敗。那麼這位范增究竟能力如何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劉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將范增於項羽的重要作用描述了出來。而且,為了打敗項羽,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費了好大勁才使得項羽君臣失和,可見劉邦等人對范增的忌憚。

在史書中,對於范增的記載很少,《史記》中也沒有給他單獨列傳,不過也說了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而那寥寥數次的記錄也顯示了范增確實是很有才華,很有本事的一個人。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對范增的記載有三次:

第一次:建議項梁立楚國後人熊心為王。

范增認為六國的滅亡,楚國是最讓人遺憾的,大家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如果用楚國的名義反秦,一定能夠取得奇效,他認為陳勝之所以失敗,就是不立楚國後人而選擇自立為王。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范增對於天下的局勢看得很透徹,他懂得利用當時的人心來給自己陣營創造優勢條件。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二次:鴻門宴建議項羽殺劉邦。

楚懷王召天下各路諸王伐秦,曾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王。項羽實力最強,本以為能最先到達咸陽,然而卻被劉邦捷足先登,這讓項羽非常不滿意。

劉邦本來是個貪財好色的人,入咸陽之後,因為張良等人的勸阻,竟然未取一分一毫,還跟關中百姓來了個約法三章,這就讓范增對劉邦起了警惕之心,讓項羽趕緊擊殺劉邦。

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那時候項羽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而劉邦的實力還十分弱小。范增僅憑劉邦的舉動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以及存在的威脅,可見他眼光之毒辣。只可惜項羽不聽,導致養虎為患。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第三次:項羽攻滎陽,劉邦請和,被范增制止。

項羽急攻滎陽,又切了劉邦糧道,劉邦大軍兩道匱乏,向項羽求和,項羽本來想要答應,結果被范增制止。

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後來,劉邦忌憚范增,採用陳平的反間計,使得項羽君臣失和,以至於范增離走,病死途中。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從項羽本紀中,能夠找到關於范增的記載也就上面幾條,不過從幾次范增的反應來看,他確實是有過人的才能。然而,我們也看到,范增的才能固然無法衡量,但他也有著致命的性格缺陷。

范增原本是項梁的謀士,與項梁屬於同一輩分。項梁戰死後,項羽尊范增為亞父。然而,這時候的項羽不過是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范增更多的是將項羽當作後輩來對待。

鴻門宴上,范增見項羽已經沒有了殺劉邦的心思,於是自作主張讓項莊藉助舞劍來刺殺劉邦。被識破後,范增竟然氣得指著項羽的鼻子說道,“豎子不足以謀!”

可見,在范增心中,他從來沒有將項羽當作君主來對待,他的身份角色一直都沒有轉變過來。

而後來陳平的離間計在我們看來並不算特別高明,但是項羽輕易就相信了,於是“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

項羽的這樣做法,也讓范增的脾氣一下就上來了,說道,“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賜骸骨歸卒伍。”

項羽的唯一謀士范增,能力究竟如何?智力有餘,情商不足

范增看人看事極其毒辣,但是對於自己與君主的身份關係卻始終轉變不過來。陳平的離間計奏效,恰好說明了項羽范增之間早就有了裂痕。

所以,與漢之謀士張良、陳平比起來,范增在這方面的水平顯得低了許多。張良本是韓國貴族,但他懂得怎麼與劉邦相處,從來不以貴族自居,所以,即便他在中途多次離開劉邦,劉邦依然對他信任有加。而陳平更是將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在劉邦大殺功臣時,他依然能在劉邦手下獨善其身。

所以,項羽之敗固然有著項羽本身的原因,但范增自己也有著自己的性格缺陷。群臣失和,我認為兩個人都有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