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區全面加快“一區一城”新建設'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市房山區全面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創新引領、文旅融合發展”三大戰略,全力打造首都生態宜居示範區和科技金融創新城。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生態宜居示範區

位於北京市西南山區的房山區蒲窪鄉東村,如今滿眼綠色,鬱鬱蔥蔥。自2005年蒲窪鄉被批准為市級自然保護區,昔日的採煤村憑藉食用菌基地、山頂氧吧和美宿鄉遊等項目搖身一變成了環境優美的民俗旅遊專業村。

“我們書記請了外面的技術人員,來給我們輔導上課,學會了技術之後,我們當地村民來開始管理這一處食用菌基地。”蒲窪鄉東村村民郭秀雲自豪的說道。

坐落於高海拔林下的食用菌,全部採取無公害種植,有生長週期長,品質好等特點,統一農產品的包裝、加工、銷售等環節,現食用菌基地年純收入 10萬元,解決了村內 35 人就業。

堅持創新發展,建設科技金融創新城

良鄉高教園區位於房山新城東南端,按照房山區“2+2+1”的產業定位,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和高校優勢學科,高教園區明確了“重點打造現代交通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培育智能裝備和醫藥健康兩大潛力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突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發展定位。截至2018年底,入駐企業總數達3706家,全年完成稅收約5068萬元。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市房山區全面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創新引領、文旅融合發展”三大戰略,全力打造首都生態宜居示範區和科技金融創新城。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生態宜居示範區

位於北京市西南山區的房山區蒲窪鄉東村,如今滿眼綠色,鬱鬱蔥蔥。自2005年蒲窪鄉被批准為市級自然保護區,昔日的採煤村憑藉食用菌基地、山頂氧吧和美宿鄉遊等項目搖身一變成了環境優美的民俗旅遊專業村。

“我們書記請了外面的技術人員,來給我們輔導上課,學會了技術之後,我們當地村民來開始管理這一處食用菌基地。”蒲窪鄉東村村民郭秀雲自豪的說道。

坐落於高海拔林下的食用菌,全部採取無公害種植,有生長週期長,品質好等特點,統一農產品的包裝、加工、銷售等環節,現食用菌基地年純收入 10萬元,解決了村內 35 人就業。

堅持創新發展,建設科技金融創新城

良鄉高教園區位於房山新城東南端,按照房山區“2+2+1”的產業定位,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和高校優勢學科,高教園區明確了“重點打造現代交通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培育智能裝備和醫藥健康兩大潛力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突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發展定位。截至2018年底,入駐企業總數達3706家,全年完成稅收約5068萬元。

北京房山區全面加快“一區一城”新建設

廉毅翔展示用“老北京火繪葫蘆”技藝製作的葫蘆工藝品

“我們的葫蘆不僅可以作為工藝品進行觀賞,還可以做成生活用品。”15日上午,房山良鄉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5層,葫蘆工藝作品項目的負責人廉毅翔介紹道,目前葫蘆工藝作品年銷售額已近300萬元,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他得到了高教園兩年免租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據良鄉高教園區管委會黨組書記路鵬介紹,良鄉大學將南擴1033公頃。根據規劃,中央綠化景觀呈十字形,可輻射大學城內所有高校,建成後良鄉大學城的綠化覆蓋率將達25%;北京中醫藥大學西南側還將建成一個大學城中央公園,這裡將成為大學城內最大的藍綠空間,建成後向師生和市民免費開放。南擴工程將於明年年底前完成。

堅持文旅融合發展,建設國際旅遊休閒區

1965年,一部名為《紅色揹簍》的電影風靡大江南北。就是根據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從1958年到1965年,這個山鄉小店在負責人王硯香的帶領下,常年揹著揹簍上山,又收購又賣貨,用辛勤的汗水帶動了地方經濟,被山區群眾親切地稱為“揹簍商店”。他們的這種對黨忠誠、一心為民、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精神被譽為“紅色揹簍精神”。

但在2009年之前,黃山店村曾長期以開採並向水泥廠銷售石灰石為主要收入來源,連年的開山取石給村子的環境造成了日益嚴重的汙染。

“那時村裡的空氣很髒,洗乾淨的衣服晾在外面,很快就會沾滿灰塵。”54歲的村民付玉靜說。為了加快村裡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村委書記張進剛把目光投向了精品民宿。如今,黃山店村已經摘下貧困的帽子,變成了房山區首屈一指的“精品民宿村”。村民們的收入從每月不足2000元變成了平均3000元以上,年收入接近4萬元。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市房山區全面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創新引領、文旅融合發展”三大戰略,全力打造首都生態宜居示範區和科技金融創新城。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生態宜居示範區

位於北京市西南山區的房山區蒲窪鄉東村,如今滿眼綠色,鬱鬱蔥蔥。自2005年蒲窪鄉被批准為市級自然保護區,昔日的採煤村憑藉食用菌基地、山頂氧吧和美宿鄉遊等項目搖身一變成了環境優美的民俗旅遊專業村。

“我們書記請了外面的技術人員,來給我們輔導上課,學會了技術之後,我們當地村民來開始管理這一處食用菌基地。”蒲窪鄉東村村民郭秀雲自豪的說道。

坐落於高海拔林下的食用菌,全部採取無公害種植,有生長週期長,品質好等特點,統一農產品的包裝、加工、銷售等環節,現食用菌基地年純收入 10萬元,解決了村內 35 人就業。

堅持創新發展,建設科技金融創新城

良鄉高教園區位於房山新城東南端,按照房山區“2+2+1”的產業定位,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和高校優勢學科,高教園區明確了“重點打造現代交通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培育智能裝備和醫藥健康兩大潛力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突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發展定位。截至2018年底,入駐企業總數達3706家,全年完成稅收約5068萬元。

北京房山區全面加快“一區一城”新建設

廉毅翔展示用“老北京火繪葫蘆”技藝製作的葫蘆工藝品

“我們的葫蘆不僅可以作為工藝品進行觀賞,還可以做成生活用品。”15日上午,房山良鄉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5層,葫蘆工藝作品項目的負責人廉毅翔介紹道,目前葫蘆工藝作品年銷售額已近300萬元,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他得到了高教園兩年免租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據良鄉高教園區管委會黨組書記路鵬介紹,良鄉大學將南擴1033公頃。根據規劃,中央綠化景觀呈十字形,可輻射大學城內所有高校,建成後良鄉大學城的綠化覆蓋率將達25%;北京中醫藥大學西南側還將建成一個大學城中央公園,這裡將成為大學城內最大的藍綠空間,建成後向師生和市民免費開放。南擴工程將於明年年底前完成。

堅持文旅融合發展,建設國際旅遊休閒區

1965年,一部名為《紅色揹簍》的電影風靡大江南北。就是根據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從1958年到1965年,這個山鄉小店在負責人王硯香的帶領下,常年揹著揹簍上山,又收購又賣貨,用辛勤的汗水帶動了地方經濟,被山區群眾親切地稱為“揹簍商店”。他們的這種對黨忠誠、一心為民、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精神被譽為“紅色揹簍精神”。

但在2009年之前,黃山店村曾長期以開採並向水泥廠銷售石灰石為主要收入來源,連年的開山取石給村子的環境造成了日益嚴重的汙染。

“那時村裡的空氣很髒,洗乾淨的衣服晾在外面,很快就會沾滿灰塵。”54歲的村民付玉靜說。為了加快村裡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村委書記張進剛把目光投向了精品民宿。如今,黃山店村已經摘下貧困的帽子,變成了房山區首屈一指的“精品民宿村”。村民們的收入從每月不足2000元變成了平均3000元以上,年收入接近4萬元。

北京房山區全面加快“一區一城”新建設

黃山店村村黨支部書記張進剛表示,在黃山店村,雲集著姥姥家、雲上石屋、桃葉谷等40個精品民宿小院。通過與專業公司合作,按照“保底+分紅”的模式,在集體資產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實現了集體資產大幅增值。2016年9月民宿項目投入運營,春節期間,民宿全部被遊客提前預訂,全年入住率近80%。2017年和2018年村集體民宿經營收入分成分別達到300萬元和400萬元,給村民一次性分紅200萬元。

張進剛介紹,“今年,村裡要辦旅遊合作社、民宿合作社,不僅解決村民就業,還要給他們分紅,讓村莊、村民面貌再上臺階。” (李慧、魏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