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處分執行到位,紀律才讓人敬畏

反腐倡廉 法律 時政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7-06-17

提要:紀律處分如果打了“白條”,違紀者沒有付出應有的代價,懲戒作用就會打水漂,必然損害紀律的嚴肅性,甚至是對違紀行為的默許和縱容。防止打“白條”帶來“破窗效應”,正是一些地方和部門開展紀律處分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的用意所在。

中紀委機關報:處分執行到位,紀律才讓人敬畏

處分執行到位,才能讓人對紀律心存敬畏;心中有敬畏,遵規守紀方會習慣成自然。

先看兩組數據:去年以來中央紀委駐公安部紀檢組在全國省級公安機關和公安部直屬機關開展的紀律處分決定執行情況專項檢查中,已檢查18876人次,發現執行不到位等問題367個,目前已全部督促糾正到位。此前,浙江省紀委也對近三年來全省紀律處分決定執行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共檢查31819人,執行到位率達95.89%。通過對紀律處分決定執行情況“回頭看”,糾正和整改發現的問題,延伸和深化紀律審查工作,這樣的做法值得點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紀就是紅線,處分就是懲戒。”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反腐成績喜人,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讓紀律高壓線通上了電。當紀律不再是擺設,而且執行越來越嚴,壞習氣自然受到打壓,正能量就得以釋放。以2016年為例,全國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誡勉談話3.1萬人,給予紀律輕處分31萬人,給予紀律重處分10.5萬人,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移送司法機關的1.1萬人”。 透過數字來細讀“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等一系列好消息,可知有紀必執、執紀必嚴在其中貢獻不小。

當然,該發現的發現了,該查處的查處了,並不是就萬事大吉了。紀律處分的執行情況如何,同樣值得關注。公安部發現的367個問題,以及浙江看似比例很小的4.11%背後是1300多人,都說明紀律處分執行不到位的問題依然存在,不容忽視。紀律處分如果打了“白條”,違紀者沒有付出應有的代價,懲戒作用就會打水漂,必然損害紀律的嚴肅性,甚至是對違紀行為的默許和縱容。防止打“白條”帶來“破窗效應”,正是一些地方和部門開展紀律處分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的用意所在。

防止紀律處分打“白條”,除了要關注處分決定入檔不規範、年度考核不正確、職務職級待遇調整不到位等常規問題之外,還要有進一步的追問。比如,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的黨員幹部,所在黨組織有沒有為其在黨內提升職務或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同志,處分期滿後在恢復其黨員權利時,把關嚴不嚴?這些追問並非杞人憂天。畢竟,“換個崗位繼續幹”“迅速復出”甚至“不降反升”等問題,屢屢受到輿論質疑。

打“白條”不僅直接傷及紀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更會妨害全面從嚴治黨方略的順利實施。過一段時間,對處分執行情況來個“回頭看”,可以彌補疏漏、糾正錯誤,持續彰顯紀律的剛性,讓廣大黨員幹部時時繃緊紀律這根弦。無論哪種不到位,無論怎麼打“白條”,都要責令有關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限期整改,對故意打“白條”的還要依據相關規定嚴肅問責。誰敢打紀律處分執行的“白條”,誰就要挨紀律的“板子”。

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紀律的生命更在於執行。確保處分執行到位,正是不折不扣踐行這一理念。(賈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